数字人民币来了,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如何帮助他们跨越数字鸿沟?
数字人民币,一个新的概念,一种新的货币形式,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近了。目前,数字人民币的试点测试工作取得了飞速进展。
数字人民币快速推进
据央行官员表示,当前数字人民币试点受邀白名单用户已超1000万,开立个人钱包2087万个、对公钱包351万个,累计交易笔数7075万笔、金额345亿元。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也越来越多,目前已经超过132万个。包括批发零售、餐饮文旅、教育医疗、公共交通、政务缴费、税收征缴、补贴发放等领域,可以说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为人们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支付服务。
数字人民币在带给人们支付便利的同时,也加剧了老年人的数字鸿沟。这是一个数据化快速转型的时代,越来越多的数字化应用和智能化普及让老年人有一种被时代抛弃的错觉。事实上,确实有一些智能化应用场景忽略了老年人的感受,在某种程度上,这也侵害了老年人的合法权益。比如强迫老人们使用电子支付而拒绝使用现金就是典型的案例。
数字人民币如何考虑老年群体的感受?
那么,数字人民币在设计的时候,是否考虑了老年人的使用感受?又做了哪些针对老年人群体的差异化设计呢?
其实,在数字人民币设计之初,就考虑了老年人群体的数字化障碍问题,确立了最基本的原则,那就是便捷和普惠。
所谓便捷,就是数字人民币的使用不能给人们带来额外的负担,要让人们使用数字人民币比不使用数字人民币更加方便,简单。
所谓普惠,就是要让更多的人享受到现代科技的发展成果,包括老年人群体,数字化转型不能抛弃任何一个群体,也不能让任何一个人掉队。
在具体措施上,降低数字人民币和银行账户的耦合度。很多老人们没有银行账户,或者不愿意开立银行账户。在这种情况下,不能强迫老人们去银行开户,通过数字人民币钱包就可以支付结算,即支付即结算,这样可以有效降低老年人享受数字人民币服务的门槛。
为了降低老人们数字人民币使用障碍,开发了“硬钱包”这一使用形式。所谓硬钱包是基于安全芯片等技术,依托一些硬件设备来实现数字人民币相关功能,便于解决老年人、残障人士等特定群体操作智能手机不便问题。比如可以通过老人们佩戴的手表、老花镜,甚至手杖等通过安装特定的芯片来实现数字人民币的支付。
为了缓解老年人数字鸿沟,需要采取哪些措施?
当前,中国老龄化进程越来越快。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有2.6亿人。可见,老年人群体金融消费所占比重也越来越大,保障老年人享受数字化服务的权益愈发重要。
为此,在前一段时间,银保监会针对老年人应用智能技术困难问题,下发了《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关于银行保险机构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通知》,要求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要采取可行的措施,切实解决老人们的数字化智能障碍。
首先,传统的服务方式要保留或者完善。就数字人民币来说,也是保留了实物人民币,并且实物人民币将与数字人民币长期同时存在。
其次,要进一步提升智能产品的适老化水平。比如有些银行专门开发了针对老年人的手机银行, 字迹更大更醒目,向导式提示操作更加方便简单。还有的金融机构通过打电话的号码自动识别客户的年龄,对于65岁以上的客户,可以直接接入人工座席服务。
最后,还是要加强教育宣传和培训。毕竟有些老年人学习能力还是很强的,通过手把手培训完全可以适应当下一些数字化场景的支付和应用。有些银行,在大厅专门设置了老年人服务专区,一对一地进行产品讲解和指导,提升老人们的服务体验。
针对老年人的金融服务,这些红线不能逾越
- 不得强制老年人使用银行卡。老年人更加习惯于使用现金,对于现在一些数字化的支付手段,比如刷银行卡、微信支付宝支付是不习惯的,也不会操作。
- 不得强制老年人通过自助式智能设备办理业务。比如之前有媒体爆出有银行强制让老人去ATM机取钱。由于老人不会操作ATM机,反复几次也没取出钱来。
- 不得违规代替老年人操作。这里所说的违规操作主要指帮老年人签字、输密码等操作。其实,有些操作银行工作人员还是可以帮忙的,比如老年人去银行取钱,银行工作人员就可以引导老人们操作,在实际场景中,这一点非常普遍。
- 不得对老年人使用柜面人工服务设置分流率。银行有时候,柜面人多的时候,会造成排队,这时有些客户会被分流到自动设备上办理相关服务。对于年轻人来说,这是很正常的,但对于老年人,不能这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