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牝之门与神息相依

春晓吟 管平湖 - 管平湖古琴曲集

大道养生修炼,首要在于知阴阳。所谓“一阴一阳之谓道”,无阴阳,则无造化,而阴阳造化之功,皆在玄牝之门。此门为“众妙之门”,天地万物俱出此门,世人欲长生久视,也必须凭借此门返本还元。
欲晓玄牝,先识谷神。老子说:“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此言明明白白告诉我们,这个生天生地的阴阳造化之根,就在与道合一的先天虚无之乡,之所以强名“谷神”,是喻其虚也,养也,亦言其灵变动不拘也。从内丹修炼的角度讲,知谷神,实为下手功夫。
丹经有云:“要得谷神长不死,须从玄牝立根基。”玄即天,牝即地。天地合而玄牝出,玄牝出而阖辟成,其间一上一下一往一来,旋循于虚无窟子,即玄牝之门。这是讲的天地大玄牝,至于人生修炼,还须正确认识自身小天地与大天地的关系,并使之融合为一。
简言之,世人修炼,当以心为天,身为地,意为人。这个心不是脑功能,不是肉团心,而是指“天心”,即父母生身之初胎完气足,灵光入体,一感先天真阳之炁,待出生后剪断脐带,一点灵炁聚于脐下,实为阳神。阳神至清而灵,其性之光常显于二目,存于泥丸,因此,这个阳神,就是玄。同理,受气之初的一点灵气又具阴息之德,如树之有根,是为生命之真息。何仙姑曰:“命之蒂,在乎真息者也。”此息与生俱来,故又喻为天根。《西游记》开篇“灵根孕育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 即坦言相告,大道修炼,实以心性修灵根,此为性命双修,而非修心即道。所以,这个阴息,就是牝。
既知阳神为玄,阴息为牝,就更要洞晓玄牝之门的妙用。其妙用在生生之功,在绵绵若存。
生生之功在于阴阳交感而“立根基”。
绵绵若存在于与道为一而“长不死”。
先说“立根基”。
生命本身拥有形而上的本源及其种种特质。若使生命得以超跃经验,跨入“长生久视”的境界,就必须借阴阳交感而开显“玄牝”,若玄牝不开,阴阳阻隔,便无造化之灵根,亦无修真之道路。所以师传口诀曰:“开关乃修真首务,胎息即证道根基”。由此可知,所谓玄牝立根基,无非是要开玄窍,入胎息。
开玄窍的途径,唯在“钻杳冥”。老子说:“杳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这个精,即是滋养灵根的资粮。这个信,即是玄牝阖辟的天机。钻杳冥之法无它,只是“神息相依”而已,即使阳神与阴息相恋相依,时刻不离,丹诀称之“凝神入气穴”,以“道心照天心”。下手功夫,就是“凝神调息,调息凝神”八个字。“心止於脐下曰疑神,气归於脐下曰调息。”由神息相依至神气合一,息息归根,金丹自然有母,则玄关之体已立。再到真息无息,静极生动,自然玄关窍开,天心洞现。当此之时,阳神潜入玄窍,天入地中,方是真正的“凝神入气穴”,金丹大道始有根基。此正是《入药镜》所指:“是性命,非神气”;亦如张三丰祖师所云:“看玄关,调真息,知斯二要修行毕”。
再说“长不死”。
吕洞宾祖师说:“若求不死,须问灵神。灵神所居,上不在天,下不在地,中不在人,在虚灵不昧,一点真性之中。”真一之源,在于一点性光之内。性光之居,在于虚灵之中。虚灵之神,在于空谷之间。人之玄牝,是天地之根,天地之根,亦是人之玄牝。总不过要人明天地之理以修道,返道以合天地,方是谷神不死之旨。古传丹经《太清元道真经》也讲:人者,万物中至灵者也,与天地同生于虚无之始,今天地则能长久,人不能长存何也。盖天地能安静和柔,不移于本性,常守虚无,湛然不劳,得自然之道,元炁不散故也。故曰,归根则可以永存,而长生也。
老子论大道养生,不离致虚守静,归根复命,其要在返本还元。所以丹经“劝君穷取生身处,返本还元是药王”。返还之道,只在识得“本来面目”。这个“本来面目”,不是世人所妄认的父母精血,而是前面所说的“灵光入体,一感先天真阳之炁”。人秉先天一炁而生,此为“母之母”,丹家称之为真铅之宗,也称真种。种子必得真土,方能扎根发育,丹道亦然。必到真空凸现时,我有此真土,方能纳受外来真种,而得重立胞胎,再造乾坤之妙。如此又离不得玄牝之门的妙用。此妙用在于:以虚空玄关为洞天,以先天真阳为主人,阳中真阴为宾客,神息相依,大定真空,人体之虚窍,与天地之虚窍相通,此则天人合一之基,归根复命之道也。此道亦无它途,全在得胎息,养灵根,育灵神。经云:“性根命根,呼吸即根,有根有命,无根无生。我来脱根,白日飞升,它去脱根,天年无存”。我来脱根,即由我自主脱去呼吸之根,此证道之基,即是胎息。
胎息证道,仍是神息相依,心源湛寂,“凝神还忘神,调息应忘息”,至神息相忘,则自然真息无息,胎息可得。人能常清常静,以道心照天心,时时慧照无间,才是绵绵若存。所以丹经告诉我们:“从减息至无息,则复元炁归根矣,乃可住世。”
纵观阴阳之道,玄牝之门,皆是由虚中知神气而已。《胎息经》曰:“知神气可以长生”。
老子说:“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这个守中,不离神息相依,抱元守一,神仙抱一。元气之道,即真一之道。吕洞宾祖师提示:“虚而不屈,动而愈出,是者谷神之源”。
老子说:“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何也?
(0)

相关推荐

  • 玄牝之门

    道德经第六章原文: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之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这一章出现了三个名词,一个是谷神,一个是玄牝.一个是天地之根,理解了最后一个才能理解前两个. 我们首先要理解什么叫天 ...

  • 第8讲 第6章 生养之神啊,你永恒【我读老子】

    第6章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导读 谷:道生养万物的性质和道的"虚无"状态: 神:道的重要性: 玄牝之门.天地根:道的初始性: 绵绵若存用 ...

  • 道德经 第六章 天地根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pin),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这一章似乎和第四章是关联的,都是讲道体.这一章老子用天地根形象了解释了道和天地的关系.正像大地和野草之间一样.野火烧不尽,春风 ...

  • 道德经|新译“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理解“谷神”更好悟道

    <道德经>:谷神不死,是谓玄牝(pìn).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在说本章之前,回忆一下前面篇章,老子对道的认知与描述.玄之又玄,妙之又妙,众妙之门,老子用他的语言极尽 ...

  • 谷神有多神?玄牝有多深?太极在《道德经》中如何被描述?

    <老子>中有两个著名的概念:谷神与玄牝.<老子>中的原文是: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 我们先来看"谷神".这个"谷" ...

  • “谷神”是谷中之神?“玄牝”是《周易》太极?果真是玄之又玄

    <老子>第六章的原文: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 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这一章最重要的两个词汇就是"谷神"和"玄牝".那么,什么是 ...

  • 道言浅见说神息相依,慧眼法眼内视前的基础文章音视频

    道言浅见说神息相依,慧眼法眼内视前的基础文章音视频

  • 道家秘传神息针经

    神是意念兮,息为呼吸:调神调息兮 ,合针灸而为一. 调神至清静无为,调息至复归胎息. 医与患者皆如是,胎息运转显神医. 精神外放,六欲不定七情乱,脏腑必失调:精神内守,神返身内心恬澹,真气自然足. 意 ...

  • 神去则机息;气止则化绝

    岐伯曰∶根于中者,命曰神机,神去则机息:根于外者,命曰气立,气止则化绝.故各有制,各有胜,各有生,各有成.故曰不知年之所加,气之同异,不足以言生化,此之谓也." "气立" ...

  • 十 神 信 息 类 象

    因为十神的看法很深奥,又很复杂,每一个"神"都同时代表多层涵义,而且还会受到其他各神 的影响而改变其原来的性质,如果不是对命理学研究的相当彻底的人,实在不容易熟练地抓住各神的精髓加 ...

  • 为“宁县大神”募捐,我们等到了好悄息!

    昨天下午踩单车去凤凰酒店,代朋友参与市创业创新大赛的抽签排序,事毕匆匆去市人民医院,第三住院部五楼,"宁县大神"付高强所在的病室静悄悄,他和妈妈一打一颠倒,挤在窄小的病床上睡着了, ...

  • 汤液经法: 调神补心汤 凝息补肺汤 (26)

    下面讲调神补心汤,治疗心虚,脉亟,神识恍惚,烦躁不宁,是比少阴证还要厉害的心脏病.用到苦味的生地三两,甘味的茯苓六两,咸味的旋覆花三两.栗仁二两,苦味的苦苣二两,麦酒一升.补心就要泻肾,因为水克火.甘 ...

  • 盆景双干造型,一俯一仰,相依相映,动静有致,各显其神!

    双干造型还是后期进军丛林的先锋,因为,丛林盆景蕴含着更多枝干的组合,最少枝干组合的双干,能够帮助创作者找到感觉或者萌发灵感,虽说,盆景造型变化多端,样式形态各异,但是还是有一些技巧要点是有规律可循的, ...

  • 断凡息-认真时都会屏神静气,不呼不吸

    李老说, 平常人打斗中只有出气没有吸气. 你看那个胖子, 嘴一直张着, 又怕又忙.  平常人认真的时候, 不敢吸气的. 这就是内功最初步的"断凡息". 打拳时候, 不要做作&quo ...

  • 满分神作《塞尔达传说:荒野之息》到底神在哪?这篇文章一处处指给你看

    这或许是目前对<荒野之息>最全面的讲解. 塞尔达!塞尔达!塞尔达!在过去的一周里,整个游戏圈都在为<塞尔达传说:荒野之息>沸腾. 这部作品的呼声到底有多高?据Metacrit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