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打上“不靠谱”的标签后,怎么才能重建人设、维护个人品牌

一个负面标签的案例

有个网友抱怨说公司氛围很差,一直被排挤,具体原因是什么呢?

他说一切都源于一次快递问题,他采购了办公桌上的收纳盒,结果收纳盒尺寸太大,无法放在办工作桌上,不得不退货重新购买。

因为这件事,主管给他打上了“不靠谱”的标签,以后各种安排中,有点难度的事情都有意无意地转给别人,只给他安排一些简单的跑腿打杂的工作,每次绩效排名时他总是在最后,涨工资、发年终奖都排在最后。也因为这个,同事也不是很待见他,觉得这个人就只能做点杂事。

他觉得特别苦恼,考虑要换个工作。

在工作、学校和生活中,我们可能也会遇到类似的问题,就是做了一件不太靠谱的事情,从而给别人留下了负面印象,也因此被打上类似“不靠谱”、“没头脑”、“没责任心”之类的评价标签。

一旦打上了这类标签,就需要做十件以上“靠谱”的事情来扭转,最坏的情况是没有机会来做靠谱的事情,即上面那个网友的遭遇,没机会证明自己。

这是个人IP的时代

我们的一生就是建立自己的个人品牌的过程,一旦出现有损品牌的事件,要立即“公关”,维护自己的人设。所以一旦打上“不靠谱”的标签后,要在第一时间扭转,避免在大家心中形成固定的认知。

快速扭转,重建人设

出现负面事件后,需要从三个方面启动应急措施,重新建立自己的人设。

1、找关键人交流,说明这是偶发事件,不是自己的能力问题。

每一个事情都会有关键人物,例如上面网友的案例中,关键人物就是主管,他的后续安排都会有放大效果,所以遇到负面事件,立即和关键人员交流。

一方面要态度端正地指出自己的问题所在,让对方知道你以后不会重复这类问题,而且最好能够总结出一套方法出来,让其他人也能参考和借鉴,从部门角度避免此类问题,即将本次的危机转化为可以提升部门工作效率的价值行为。

另一方面,可以用以前的成功案例来侧面印证一下自己的能力和素质,即这次的问题是一次偶发的事件,是操作问题,不是能力问题。

除非主管故意为难你,否则的话,你去交流和解释之后,这个问题就消除了一大半,后面工作中只要保持一贯的稳健和高效,就能去掉这个标签。

证明这是偶发事件

2、将手头正在做的事情做到120%,用结果证明自己。

无论说得多好,还是要归结到具体的成功案例,即你能够在短时间内打一个漂亮的反击战。

万事皆谋,只要做好谋划,就能输出一个靠谱的成果出来,所以,为了重建人设,就细致谋划一次吧,拿出一张纸,列出下面的内容。

  • 目标:当前任务的目标是什么,向谁汇报,如何验证等。

  • 标准:完成任务的普通标准是什么,卓越标准是什么,即达到120%的要求是什么。

  • 措施:如果要达到120%的效果,你要做哪些任务,列清投入时间、先后顺序、所需资源等。

  • 风险:有哪些风险,向谁求助,如何规避这些风险等。

谋划好任务和落地计划后,就立即动手做起来,做出一个让大家眼前一亮的成果出来。

以前有个同事一直被大家认为不靠谱,后来他就专注于客户面的软件调试和演示,某一次极难调试的场景被他搞定了,而且当时只有他能搞定,一下子就扭转了大家对他的认知,大家觉得“他还是挺厉害的”。

3、宣传和放大

既然是重建人设,那么有了成果之后一定要将成果展现出来,并且包装成部门和团队的成就,从而将部门的人拉上你的战车,让他们为你一起加油和推广。

上面这个同事完成高难度场景的调试后,他将调试方法提炼出来,形成了这一类场景的通用调试方法并输出了一个快速调试的指导手册,作为开局安装人员、演示人员的红宝书。

因为这类场景一直是老大难问题,所以他的红宝书出来后,部门很重视,让他做了两次培训,并录制了培训视频放在内部网站上供大家下载,很多人都知道我们部门有一个“技术很牛”的叫“xxx”的人。

不会宣传就无法建立个人品牌

放大成果的前提是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指导,让更多人收益。很多人输出成果后,就认为大功告成了,转身就去做其他事情了,这是个人发展中最大的问题和障碍,因为你的付出只有成果、没有硕果,一直在较低层面重复类似的任务。

宣传的方法包括:

(1)讲故事,而不是讲道理:将你的方法和经验用故事的形式包装起来,并且加上几个便于宣传的金句。

例如“我以前和很多人一样,对三台摄像机的画面同步预警问题非常痛苦,有一次xxxxxx”,通过故事形式引起共鸣,然后给出自己的解决方案,就更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2)重复、重复、重复:好故事不怕重复,重复出奇迹。

在心理学上,一个内容要被记住的话,必须要重复六次。

还记得某白金广告吗?一定会在短时间内反复播放六次以上,如果在一些地方的小电视台,这个广告会在一集45分钟的电视剧里面插播六次以上,这就是“在广告中间插播了几分钟的电视剧”这个梗的由来。

一句话总结

一旦被打上类似“不靠谱”的标签,就要立即启动应急措施,不能任其发酵。发生负面事件后,先与关键人物沟通,说明这是一次偶发事件,不是能力问题,然后将手中的任务以卓越标准完成,打个翻身仗。

更重要的是,输出成果后,一定要提炼出可以宣传的要素,并对外宣传,不仅重建人设,更要扩大个人品牌,实现一次“从危到机”的飞跃。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