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间生产环境及ESD的控制要求

发表于: 2015-09-16 07:16     作者: 港泉SMT     分类: 基础知识  生产管理  行业动态  

车间生产环境及ESD的控制要求

一、环境和ESD的控制
1.1 是否整个生产区域都有温湿度控制仪器以检视温度变化的情况?
1.2 温湿度计位置是否合理?(是否靠近热源、冷源),数量是否足够?
1.3 是否生产区有明显的静电防护区、非静电防护区划分,且划分标志、标识明显醒目?
1.4 是否有文件规定温湿度的上下限以保证良好的生产控制(如锡膏粘度、ESD/MSD等)?
1.5 当温度或湿度超出定义的极限时是否采取过有效的行动/措施?
1.6 所有静电敏感区域是否配备了温、湿度计,是否有记录可追溯?
1.7 ESD大地阻抗(接地柱到大地)是否至少每年测量一次?
1.8 制造区是否装ESD传导或静电耗散地板?(即使是ESD地毯也得0分)
1.9 是否有证据显示地板是用导电胶与接地铜相连?
1.10 是否有专门区域配备了防静电腕带和人体电阻综合测试仪器,以供测试、记录(测试仪器是否处于正常状态)?
1.11 是否有作业指导书(腕带和人体电阻测试方法、离子风机的使用方法、接地监控仪的使用方法)指导员工进行正确的防静电操作?
1.12 是否按照地板/覆层制造商的规格来进行地板的清洁?
1.13 存放器件的储存架是否使用防静电轮或拖链与ESD地板相连接?
1.14 是否所有的机器/设备都进行了可靠的ESD接地?
1.15 周转车底部有接地链条并且自然垂下保证可靠接地?
1.16 所有接地端口都有明显符合规范的接地标志?
1.18 接地状况是否定期做了检测并有相关记录?
1.19 是否定期使用ESD测量仪器测量对地的阻抗,并有记录?
1.20 生产区域的地板每5000平方英尺至少量测五个点?
1.21 是否有证据表明:在ESD保护区域地板,夹具,工作台,周转车,设备以及物料存储区,周期性地进行了ESD测试,并有记录?
1.22 是否有恰当的ESD标记或者标签贴于静电保护区,且标识醒目?
1.23 任何在静电保护区的人员都穿有静电衣,静电脚环或静电鞋?
1.24 除了静电脚环/静电鞋外,任何坐着的员工在处理元器件时必须使用静电手腕?
1.25 生产区域使用的椅子是否静电安全,且与地板是传导性连接?
1.26 生产区域使用的台面是否静电安全,表面阻抗是否符合要求?
1.27 生产设备的关键部件(如传送带、传送链、导轨、SMT吸嘴等)是否均由防静电材料制成并有有效的接地通路?
1.28 静电保护区所使用的操作工具都是防静电的?
1.29 所有与ESD器件接触的工装/夹具是否均为防静电材料制作?
1.30 静电敏感器件和非静电敏感器件是否分开放置?
1.31 ESSD器件及组件的包装盛放都有明显的防静电警示标识吗?
1.32 是否有证据显示防静电与静电消耗材料(通常粉红色)没有被用于静电区以外元器件的储存?
1.33 是否有证据显示静电保护材料(通常是灰色)用于静电区以外零件的储存?
1.34 是否周期性地进行了静电稽核来确认ESD区域的ESD接地系统完好?
1.35 ESD宣传、培训、考核体系是否健全(宣传、培训资料和记录有备可查)?
1.36 有关于ESD防护个人用品,如腕带、手套等的领用管理制度吗?
1.37 员工是否能够方便地查阅到最新的防静电操作指导书和相关规范吗
1.38 是否有正式的作业指导书(腕带和人体电阻测试方法、离子风机使用方法、接地监控仪使用方法等)指导员工如何进行正确的防静电操作吗
1.39 EPA中不可清除的静电产生物品(如装配中容易产生静电的塑胶件、器件、显示器等)是否采取防静电措施,如装配中使用离子风机、工具涂防静电液、保证静电敏感器件远离不可消除的静电源30cm以上?
1.40 工作服外部是否无携带有除工卡和笔之外的金属物件、塑料物件现象?

二、潮湿敏感器件
2.1 元件上线/下线的存储是否符合元器件存储与使用规范?
2.2 操作员是否可以很容易地识别MSD并知道其MSL?
2.3 MSD包装时是否都放有干燥剂和潮敏指示卡
2.4 MSD在开封后有无时间标识并是否根据已知的限定来监控暴露的时间?
2.5 对于任一元件,即使位于干燥的盒子中,当它暴露于空气中的时间超出了规定,有无标识加以指示?
2.6 对于已装于贴片机中的MSD元件,当超过允许的暴露时间是否有标识指示?
2.7 有无MSD管控要求的指导文件?
2.8 是否按照元器件存储与使用规范降额1要求来进行MSD暴露时间的管控?
2.9 对于湿度敏感元件的控制是否包括那些在卷带上的元件?
2.10 元件储存的烤箱中的时间和温度是否有文件规定和控制?
2.11 元件烘烤的时间和温度是否依据元件供应商的指导或J-STD-0033A标准制订的?
2.12 PCBA制程时间管制是否按照我是规范要求执行
2.13 PCB是否按三级潮敏进行管控(是否有MSD时间管制标签)
2.14 MSD宣传、培训、考核体系是否健全(宣传、培训资料和记录有备可查)?

线体配置与控制

三、线体配置与控制
3.1 是否有一个扫描系统配置整个生产流程,可通过条码来追踪整个流程?能否获得单板的历史信息?
3.2 是否建立且执行了停线标准?
3.3 停线标准是否清楚说明品质的限制要求?
3.4 是否有文件checklist来指导换线生产?
3.5 机器设备的日常保养记录挂在机器处而且都是最新的?
3.6 问题的描述与其解决对策是否记录和确认在日报上?

四、PCBA检验
4.1 操作员或检验员处理单板或元件是否做了相应的防静电措施?
4.2 检验员是否有固定的检验工位?
4.3 各工序的检验配置是否合理(与我司的工艺规程的工序设置基本保持一致)?
4.4 检验员身边是否有我司的检验标准?
4.5 是否有证据显示已经对IPQC检验员进行了我司检验标准(或IPC-610标准)和零件识别的培训和认证?
4.6 品质检验员是否随时获取抽样计划(例如:ANSI.MIL.ASQ等)?
4.7 检验员能否得到具体产品专用参考工具(如金板、各类模板等)
4.8 所加工单板有周、月度缺陷分析报告以及改进报告?
4.9 是否有首件检查checklist(备注:具体要求再补充)
4.10 对于加工不良缺陷位置是否有明确标识

五、化学兼容性
5.1 锡丝,阻焊剂,阻焊笔,清洁剂等是否有一个图表文件描述他们的化学兼容性?
5.2 对所使用的各种焊剂,阻焊剂,清洁剂等,其规格书是否可以容易的取得?
5.3 是否有使用化学工业标准的标签去识别所有的化学制品,如阻焊剂,酒精等?

六、软件烧录
6.1 程序烧录工段是否有版本受控的作业指导书给操作员参考(未经签署或无发行日期不得分)?
6.2 作业指导书上是否有元件编码与描述?
6.3 元件的描述是否足够详细以确保所用的是正确待烧录的元件?
6.4 如果烧录的元件需要贴标签,作业指导书是否包含了Label编码和Label内容得图样或者照片?
6.5 烧录元件上标签的方向是否统一并且包括正确的认证信息?
6.6 元件是否只有在烧录后才贴上显示程序信息的标签?
6.7 是否有证据显示已经烧制的元件跟尚未烧制的元件是分开放置的?
6.8 主程序名/号码和版本是否在作业指导书中说明,并是否能由此信息追溯制成板/成品板的版本信息?
6.9 作业指导书是否指明了待烧录件装入烧录机的方向?
6.10 烧录原件是否进行潮敏管控?
6.11 元件烧录后放入包装的方向是否与烧录前在包装中的方向一致?
6.12 重复烧录元器件是否单独管控(标签是否更换,烧录程序和标签内容是否一致)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