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林:解老子《道德经》(59,60)

解老子《道德经》第五十九章

刘晓林

原文:

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

字意双解:

管理人民、保护自然没有比爱惜更好的(办法了)。那爱惜就是尽早顺应“道”,尽早顺应“道”就叫做不断积德;不断“积德”就没有什么不能克服,没有什么不能克服就没有人能知晓他的能量极限;无法估计他的能量极限就可以拥有国家。只有拥有国家的“道”,国家才可以长久。所以说基础牢固是事物长久存在、明了万物的“道”所在。

旁注:

“啬”是成就事情的重要因素,在一定程度上讲节省就是挣取。但我认为“啬”是不是就一定是顺应自然、客观要做辨证分析,未必!道生一切,道有了则德等随之而来。

拥有国家的人(可以成就大事情)的人,在他人看来其能量是“莫知其极”的。也就是说这类人的基础是非常牢固的,既有内能又有外力,如此做事情哪能不成呢?有人把本文中的“是谓”理解为“这就叫做”在此是讲不通的。

解老子《道德经》第六十章

刘晓林

原文:

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字意双解:

治理国家好比烹饪美食,道理相通。用道来治理天下,(貌似神通的)鬼也无可奈何、不能干涉。不是鬼失灵了,而是它的作用都已经与你我无害了。不是它的作用不能伤人,而是圣人也不想伤人。(鬼神由人出,鬼神由圣人出。)这样相互不伤害,所以自然的、固有的、道的德性就都回复、集中到人类身上了。

旁注:

小鲜不见的专指小鱼,我更倾向于它泛指一切美食。美食之所以美在于它的色香味一切皆美!怎样才能做到?火候、内容和形式的统一、细节……鬼神由人出!鬼乎其鬼,神乎其神。其因何在?你我不知、你我不解,故鬼神到来。

在老子看来,如果一个人掌握了“道”,哪里有什么鬼神呢?退一步,即使有鬼神它们在“道”的把控中。本文中的“两”也非专指双方,而是指相互间的两方或两方以上。你我真正的进步在于自身内能的挖掘与外势的借助,而非相伤于他人!

注:解老子《道德经》的版本为刘晓林九天居士30岁左右所写,未做任何改动。

(0)

相关推荐

  • 治大国若烹小鲜

    先和催更<道德经>读书笔记系列的同学们道句不好意思! 没错后台还真的有人催更的 最近几章的内容与治国有关 所以在解读起来就比较难以跟个人修心方面去靠 文章不好写 再就是,作者在前面基本已经 ...

  • 孔丘曰:'太初未有天地者若何?'老子曰:...

    孔丘曰:'太初未有天地者若何?' 老子曰:'鸿蒙未辟而道存,谓之乂,政乃乂,黎民敏德,视之不见,随之不触,搏之不得,其中有信,其信甚真,化运天地,覆盖群生,长养天地,自古及今,恒也,吾不知其名,谓之道 ...

  • ''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出处及意思

    摘自<老子·德经·第五十八章> 解释:方正而不生硬,有棱角而不伤害人,直率而不放肆,光亮而不刺眼.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 ...

  • 《道德经》“其祟不伤人,人亦不伤人”如何解读?

    开经语 宣道贵德抱无得一 行善利生济世救人 虚静恬淡寂寞无为 知强守柔神定气闲 求真返朴天地人和 慈心大用智慧超逸 道常无名玄同无碍 上德无己法雨无边 如何理解<道德经>"治大邦 ...

  • 【读懂圣贤】----《道德经》第六十四章

    老子传世名著:<道德经> (又称<老子>)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dān).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与庄子并称" ...

  • “道德经”中谈鬼论神,你的理解和老子在同一个频道上吗?

    <道德经·第六十章>解读 <道德经·第六十章>似乎是谈鬼论神的一章,其原典曰:"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 ...

  • 深度解析老子《道德经》第六十章

    大家好,这里是三宝易学堂,今天为大家带来的是老子<道德经>第六十章,首先我们来先看原文: 治大国,若烹小鲜. 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 ...

  • 刘晓林:解老子《道德经》(81,跋文)

    解老子<道德经>第八十一章  刘晓林 原文: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无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故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弗争 ...

  • 刘晓林:解老子《道德经》(79,80)

    解老子<道德经>第七十九章  刘晓林 原文: 和大怨,必有馀怨,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以责于人.故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夫天道无亲,恒与善人. 字意双解: 和解大的怨恨必然很难彻 ...

  • 刘晓林:解老子《道德经》(77,78)

    解老子<道德经>第七十七章  刘晓林 原文: 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之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损馀以奉天下?唯 ...

  • 刘晓林:解老子《道德经》(75,76)

    解老子<道德经>第七十五章  刘晓林 原文: 民之饥者,以其上食税之多也,是以饥.民之难治者,以其上之有为也,是以难治.民之轻死者,以其上求生生之厚也,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

  • 刘晓林:解老子《道德经》(73,74)

    解老子<道德经>第七十三章  刘晓林 原文: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坦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

  • 刘晓林:解老子《道德经》(71,72)

    解老子<道德经>第七十一章  刘晓林 原文: 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矣.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之不病也,以其病病也,是不病. 字意双解: 知道的再多也仍然能认识到自己还有不知到的,这是 ...

  • 刘晓林:解老子《道德经》(69,70)

    解老子<道德经>第六十九章  刘晓林 原文: 用兵有言曰:"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执无兵,扔无敌.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 ...

  • 刘晓林:解老子《道德经》(67,68)

    解老子<道德经>第六十七章 刘晓林 原文: 天下皆谓我大,大而不肖.夫唯不肖,故能大.若肖,久矣其细也夫!我恒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夫慈,故能勇:俭,故能广: ...

  • 刘晓林:解老子《道德经》(65,66)

    解老子<道德经>第六十五章 刘晓林  原文: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知治国,国之贼:不以知治国,国之德.知此两者,亦稽式.恒知稽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