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林:解老子《道德经》(59,60)
解老子《道德经》第五十九章
刘晓林
原文:
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
字意双解:
管理人民、保护自然没有比爱惜更好的(办法了)。那爱惜就是尽早顺应“道”,尽早顺应“道”就叫做不断积德;不断“积德”就没有什么不能克服,没有什么不能克服就没有人能知晓他的能量极限;无法估计他的能量极限就可以拥有国家。只有拥有国家的“道”,国家才可以长久。所以说基础牢固是事物长久存在、明了万物的“道”所在。
旁注:
“啬”是成就事情的重要因素,在一定程度上讲节省就是挣取。但我认为“啬”是不是就一定是顺应自然、客观要做辨证分析,未必!道生一切,道有了则德等随之而来。
拥有国家的人(可以成就大事情)的人,在他人看来其能量是“莫知其极”的。也就是说这类人的基础是非常牢固的,既有内能又有外力,如此做事情哪能不成呢?有人把本文中的“是谓”理解为“这就叫做”在此是讲不通的。
解老子《道德经》第六十章
刘晓林
原文:
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字意双解:
治理国家好比烹饪美食,道理相通。用道来治理天下,(貌似神通的)鬼也无可奈何、不能干涉。不是鬼失灵了,而是它的作用都已经与你我无害了。不是它的作用不能伤人,而是圣人也不想伤人。(鬼神由人出,鬼神由圣人出。)这样相互不伤害,所以自然的、固有的、道的德性就都回复、集中到人类身上了。
旁注:
小鲜不见的专指小鱼,我更倾向于它泛指一切美食。美食之所以美在于它的色香味一切皆美!怎样才能做到?火候、内容和形式的统一、细节……鬼神由人出!鬼乎其鬼,神乎其神。其因何在?你我不知、你我不解,故鬼神到来。
在老子看来,如果一个人掌握了“道”,哪里有什么鬼神呢?退一步,即使有鬼神它们在“道”的把控中。本文中的“两”也非专指双方,而是指相互间的两方或两方以上。你我真正的进步在于自身内能的挖掘与外势的借助,而非相伤于他人!
注:解老子《道德经》的版本为刘晓林九天居士30岁左右所写,未做任何改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