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热痞证治探讨
——南京中医学院学报
《伤寒论》有关痞证条文虽仅二十余条,但对各种痞证的辨证问题已有比较全面的论述。其中尤以诸泻心汤为代表方的治疗热痞的理法方药,给临床治疗消化道感染性疾患,或是内脏功能失调的杂病等,起到极大的指导意义。
病机与临床特征
痞证之病机,在于气分之郁。痞有在胸在脘之别:胸痞多为心肺之气不利,脘痞乃是胃中不和。《伤寒论》所指的“心下痞”(即胃院部),就是指脘痞而言。外感病中的致痞之因主要是病邪从外至内,可引起胃热气窒而成。《伤寒论》说:“病发于阴而反下之,因作痞”,说明了表病误下伤胃,客热内入每易致病。但痞证不因误下,邪气内入而成者亦复不少。如湿热之邪直犯中道,或素有痰湿气聚之人,外邪内传,而胃气阻塞时,则见此证。总之,致痞之因虽有种种不同,其热聚气窒,病在于胃的机理则一。由于胃为水谷之海,其气又有强弱之异,故同一热痞,不但可见痰、水食三者与邪热交织为患的症状,且在病机上有偏实偏整,或虚实错杂等同中有异之象。
痞证既属无形之邪郁聚,其临床表现,则以内觉满闷,外无胀形,而不疼痛为特征。《伤寒论》153条中“按之自濡,但气痞耳”,就是对痞证典型体征和病理的简要说明。但痞证心下按之濡,也并非绝对,倘若胃气郁滞较甚,或兼有形实邪,亦可见胃脘痞硬有形。胃在生理上以通为用,以降为和,又是脏腑气机升降活动的中枢,一旦胃气郁滞,即失升降之常,所以痞与呕利三者常同时出现。
胃热致痞,在以下三方面的临床表现上,有其特殊的诊断价值。(1 )发热:有不发热,也有发热,其热从里郁勃而发,热时胸脘烦懊,得汗较减,无汗则甚,如无表证相兼,则无体表形证。(2 )二便:痞与利常为互见,大便泄泻每因清阳失升,有的可见完谷不化,腹如雷鸣,如无实邪相兼,腹少痛胀;小便黄或见短少,但无少腹胀急之感。( 3)舌苔:因胃热郁蒸,陈腐蓄积,苔多黄浊。如气虚阳伤,阴浊上僭,苔多掯厚,黄白相兼,或上罩灰腻。这是辨热痞的重要依据。
此外,尚应说明痞是一个自觉的症状,在《伤寒论》中除泻心汤所治诸痞中作为主证外,并散见于其它汤证而列为主证或兼有症状。所述病机与胃热致痞有异。如151条柴胡桂枝汤证中的心下支结,由邪郁不达,枢机不利所引起为少阳病中主要症状之一。又如161条五苓散证中的心下痞,主要病机在于膀胱气化不利,但由于水停气滞,波及于胃,所以出现这个蓄水证带有偶然性的症状。再如170条大柴胡汤证中的心下痞硬,属于热结阳明的征象,乃少阳病中的兼证。由此可见,临证时,对“心下痞”的辨证,除察胸脘、观舌苔外,还须着眼于相兼的症状,这样才能揆度机宜,权衡主次,有效地指导处方用药。
治则与立法
《伤寒论》对痞证的治疗提出了两大原则:一是痞证兼表证者,当先解表,表解乃可攻宿。因伤寒表证未解,为邪机留恋于表,虽里热渐聚,仍应先表后里,以顺病势所趋。否则,若先以苦寒治痞,则乖逆病势,甚而可产生变证。然而,若里热壅聚较甚,而非清不可,同时邪又郁而不伸,呈现寒热不解者,亦可于清热泄痞药中酌配柴胡升散透达,或桂枝通营达卫,取表里分消之意。二是禁用攻下。其理有三:( 1 )痞是无形之热邪郁聚,设以挟痰饮挟食等,均不是病之主因;( 2 )病位偏上,与胃热入腑成实者不同;( 3 )诛伐无过,防伤胃气。如果误用攻下,必致耗伤胃气,更不能疏降浊阴,使痞结更甚,甚至带来极坏的后果,正如《伤寒论》 163条说: "医见心痞,谓其不尽,复下之,其痞益甚,此以胃中虚。气上逆,故使硬也”。又如216条“阳明病,心下满者,不可攻之,攻之利遂不止者死,利止者愈。’’仲景这些禁训,在治疗痞证时,应以重视。
在立法用药方面,以泄热开郁为主,复其通降之,以导热下行,一般而言,泄热唯以苦寒直走中道,非若辛寒上行清气,甘寒凉滞碍气,与病位病理合,用之易流弊,而开郁散结,则每以辛药为助,苦辛法,则热郁渐开而痞结自除。考《伤寒论》五泻心均以黄连苦寒清泄为主药,其中配以干姜辛开的有方,是故黄连与干姜相配,为治痞常用之要药。泻心汤主治之证,概括有三:热痞、胃虚寒热互结之和热痞兼阳虚。
1、热痞:乃热盛气壅于胃,关于心而然。关脉候胃,胃中热壅较甚,故关脉浮盛,仲景这种依脉认证的方法,验之临床,并非虚诞。治以大黄黄连泻心汤,大黄走而不守,去壅开结,以增强连芩清热消痞作用。妙在不取煎而用沸水渍服者,用法轻灵,但欲其苦寒之气以涤上部无形邪热,而避免荡涤攻下,使药过病所。
对于类似热痞病机的其它病证,按异病同治的原则,选用大黄黄连泻心汤,灵活加减,收效颇捷。如方中大黄有引血下行,止血逐瘀之功,仲景移用于治疗咯血、衄血,胸脘烦闷,唇舌红赤,血失虽多,其精神声色起居如常,无头晕耳鸣,腰痛足酸等症者,以此方配合生地、侧柏叶、大小蓟等凉血宁络之品,屡投辄效。但宜用之于妄行之初,不宜用之于脱血之后。若咯血屡发不止,症见脘中痞胀、胸闷气逆,苔黄中厚、舌尖红赤,脉细数不调,按之有力等,此属胃热而气机阻滞,与前症病机有别,用此方不宜参杂凉血滞胃之品,须酌配通胃降逆的枳实、瓜蒌、郁金、紫降香等药物,庶克有济。
此外,如火热壅盛肺胃而致的咳喘、胃脘胀痛等杂病,见两脉弦急,舌红苔黄者,亦可用此方苦寒清泄,以平亢逆之威。但应注意慢性疾患,治疗时不求速效,宁求无弊,用此方时减大黄为妥;同时,随证分别参佐理肺化痰,或疏肝和中等药品。
2、胃虚寒热互结痞证:此是正虚邪实之证,既由邪入热郁,又为胃虚生寒,以致寒热互结而陈腐郁积,出现心下痞硬, 《伤寒论》有半夏泻心、生姜泻心与甘草泻心汤分别主治。三方用药基本相同(人参、甘草、大枣、黄连、黄芩、干姜、半夏),见到干噫食臭,略减干姜,增加生姜,是生姜泻心汤;见到痞利俱甚,心烦,而增加甘草用量,是甘草泻心汤;综合观之,补泻并进,寒温同用,并以苦辛法贯穿其间,实是三方共有的特点。
仲景倡立的这种处理复杂病情的变治方法,以从中而治,通降祛邪的特色,为后世治疗外感热病,开拓了一条新路。在外感病中,凡湿热中阻而中焦气窒的各种疾患,不论脘痞与呕利互见与否,均宜使用。如湿温病湿遏热伏,邪阻中道,里气郁闭,可以黄连与干姜相配为组方之主药,宣开湿郁,使热达于外。辨证时除一般湿热症状外,须抓住脘部痞胀,按之板窒或轻度压痛,口渴饮冷不舒,苔黄底白中厚等症状。如认证不清,而投干姜,易于助热劫津生变。但湿热致痞,与伤寒误下胃虚热陷之痞有别,用本方时,须去参草枣甘药,恐其助湿作满。
苦辛法治疗杂病,如胆、胃疾病,亦属有效良法,一般泻心汤去甘药。如各种胃病,见脘部胀痛,不饥不食,呕吐酸苦涎沫或泛沃清水,舌苔黄膩或罩灰腻等症状,用之以苦辛通降和胃安中,收效较著。又如胆囊炎反复发作时,见脘痞不饥,大便不调,夜寐不熟,苔黄腻浊等土壅木郁者,用此以通阳明而和少阳,比柴胡之剂更为妥贴。但这是应变之治,并非常法。
3、热痞兼阳虚证:这是阳虚热陷之痞。由于胃阳大伤,邪热内入,与阴浊互结,致使中气郁闭而成。胃为卫之本,胃阳虚则卫阳亏损,而形诸外,所以《伤寒论》160条以“心下痞,复见恶寒汗出”为认证要点。既为卫阳亏损,则患者汗出之际不仅恶寒,而且必然具有肌肤发冷等情况。同时,热邪又郁聚于内,其胸脘烦懊,因汗出而略减,汗收而更甚,这与下虚阳越汗出烦甚,汗止烦宁者,适得其反。证虽正虚邪实,上热下寒,但病机实多于虚,重心在胃。若正虚进而营卫几不相续,脉来歇止,就有内闭,外脱之变。论中治以附子泻心汤扶阳泄痞。细析其义,一是辛热与苦寒同用,旨在苦辛合化,通其郁闭,导热下行;二是附子以通阳扶卫其力胜于干姜。
临床上,本方亦可用于湿温等热病,如湿温致痞,误用甘寒或攻利伤中,致阳伤气痹,脘部痞硬益甚者,连姜相合,力尚不逮,每增附子,收效较显。临床具体应用本方时不一定三黄全用,只要黄连与附子配伍,那就寓有附子泻心汤的意义,其它药物可随宜加减。
本文主要讨论《伤寒论》痞证中关于热痞的辨治问题,然《伤寒论》中痞证尚有多种原因所致,如心下痞硬,噫气不除的旋复代赭石汤证,与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里不解的桂枝人参汤证等。这些因虚致痞,真虚假实,就不宜据热痞而用苦寒清泄,必须补胃气,扶中阳才能有效。另外,还有痰、食有形之邪阻滞胸膈等。亦能成痞。当因势利导,吐之、化之、消之为务。因此,对痞症要审因而治。
痞有病与证之分,正如徐灵胎说“痞结成形之痞是病,胸膈痞满之痞是证,痞结之痞,积聚之类;痞满之痞不拘何病,皆有是证。”因此,临证时,分别痞是病或是证,方不致贻误病机,总之,《伤寒论》各种痞证的辨证方法,不但对外感病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实际上内伤杂病也是可以借鉴运用的。
来源:https://www.haodf.com/zhuanjiaguandian/zhaodongqi_891237696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