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取经——我最爱读书
肖旭
《老子》是智者之书,这里充满了中国古老的哲理,辩证智慧,东方智慧,富有格言意味。睡前读上一两则,令人欣然,会心清梦,饶有风趣。
《论语》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教育思想、教学方法,特别是对学生的谆谆教诲,更给人以启迪。他教导学生对学问的态度一定要老实,他强调“学”必须要“思”,“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用于教与学,会有长进的。
从蜀先亡想到的……三国魏蜀吴处于三足鼎立之时,应当说蜀国为最强,文有卧龙凤雏、武有五虎上将,但它为什么会先亡呢?刘备、诸葛亮的用人圈子太小,一味重用荆州老臣老将,对益卅人才只使用不重用,后继无人焉能不亡!由此想到我国石油系统,在用人上与蜀国何其相似乃耳?一味重用“石油师”老领导、老部下,文化大革命之中又形成“秘书路线”、“老婆路线”,难免压制、限制了一大批人才的作用发挥。
凤雏庞统是我最喜爱的人物之一。诸葛亮荐书他不示众,做耒阳县令半天处理完几个月的公事,可谓有本事之人。他不靠攀高枝、拉关系,而是靠本事吃饭。有骨气的男子汉,令人敬佩。
我爱读《陶渊明集》我喜爱陶渊明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并为他那不为五斗米币折腰,辞躬耕田园的骨气而感动,更为他淡而醇美的诗风而动情。
我喜欢苏轼的达观潇洒 苏轼集众美于一身,他的诗理趣盎然,他的文纵横恣肆,他的词以诗法来写,境界恢宏,豪迈奔放,开了宋代一代词风。另外,他还是理论家、擅长书法也能绘画,在政治改革上也有一系列的独到见解。他是一个全面发展的人。他一生儒释道兼信,政治上坎坷,又能随缘放旷,适时排遣;虽身在士大夫阶层,却心系民生疾苦,歌咏风土人情。我喜欢他那以乐观达观为基础的潇洒。他得意时少,坎坷时多,在任何难以堪受的困难环境里,他能顶得住,不看一时,不看一事的超然处事态度,令人钦佩!
元代两位戏曲大师 关汉卿是中国戏曲史上的一位伟大戏剧家,他也是我国戏剧史上身兼编剧、导演、演员和书会领袖的最早、最伟大的作家之一。我喜欢他笔下那些工匠、平民、妓女、奴隶、穷书生、低级官吏等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特别是那些机智、勇敢、干练的妇女形象更叫人拍手称快。窦娥的抗争精神、赵盼儿的机智勇敢、谭记儿的贤惠干练,王瑞兰的叛逆精神等,无不凝聚着关汉卿的血汗。
《西厢记》之所以经久不衰,除故事情节吸引人外,主要还是来自王实甫那“花间美人”似的语言,读后确实使人鱼香满口;搬上舞台,崔莺莺、张生、红娘的语言更是令人把玩不已。观赏一场演出之后,更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之感。
《红楼梦》百读不厌《红楼梦》系百科全书,是人性大观园,是文学艺术大观园,是历史大观园,反映的是我们伟大中华民族的精神境界,文化水平,是天地间至大至深之文。“满纸荒唐言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儿。”既说不尽,又百读不厌。每读一次可解一味,常读常解,由“作者痴”,到“读者迷”,自有其中之奥妙。
老舍不愧为语言大师 他的语言既幽默、含蓄、生动,又京味浓郁。光读他的剧本、小说还理解体会不深,你看过“北京人艺”演出的《茶馆》后,特别是听了老舍自己读剧本时,你会更加体会到老舍语言是多么丰满、多么纯净、真令人为老舍自豪!如第三幕王掌柜(于是之饰)在训斥小唐铁嘴时的一句:“你爸爸可是白喝我一辈子的茶吔,这事可不能传代哎。”一个“吔、哎”,把此时王掌柜的内心世界披露无疑。可以说,该剧本不仅是当代话剧经典,它成为当代文学中的传世之作也是当之无愧的。
对学生要实施美育教育 亚里士多德第一次在《诗学》中提出了,根据学生身心的自然发展规律实施美育的主张,从而达到教育、净化、精神享受三方面的社会功能。还让我懂得了摹仿说与戏剧的关系,明确了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再现与表现的关系,辨证与逻辑的关系等。可以说是《诗学》把我领进了美学大门。
中西方悲剧观是不同的 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让我看到了中西方悲剧观之不同。悲剧结局在西方都是正义、肯定性的社会力量遭受苦难或毁灭。在中国正义、肯定性的社会力量虽遭毁灭,但往往还以幻想、浪漫式的大团圆来补偿“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悲剧给人们的感受是让人在悲痛之余,产生激昂向上的崇高感、崇敬感,从而提高精神境界,产生审美愉悦;也使我们看到了东西方文化、审美观之不同。
读书是一个优雅美丽的过程,深入进去就会有“如同海水渐退方解石,浓雾散去方见山”的发现、快慰之感。只有这种发现,才能领略到知识的无限风光。
文/肖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