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白居易的诗《天可度》, 洞察人心险恶、感悟处世哲理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

白居易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白居易有一首诗,题目是《天可度》

天可度,地可量,

唯有人心不可防。

但见丹诚赤如血,

谁知伪言巧似簧。

劝君掩鼻君莫掩,

使君夫妇为参商。

劝君掇蜂君莫掇,

使君父子成豺狼。

海底鱼兮天上鸟,

高可射兮深可钓。

唯有人心相对时,

咫尺之间不能料。

君不见李义府之辈笑欣欣,

笑中有刀潜杀人。

阴阳神变皆可测,

不测人间笑是瞋。

这首诗里用了三个冷僻的典故,说的是人心险恶,诠释的却是为人处世的哲理。

第一个典故是“掩鼻”

话说战国时魏王送给楚王一个美人儿,楚王非常溺爱她。楚王的原配郑袖看准了楚王爱美人之深,也对美人关爱有加,甚至超过了楚王之爱美人。藉此,楚王称赞郑袖无妒嫉之心。

当郑袖知道楚王对自己已非常放心后,就对那美人说:楚王虽然认为你很美,但对你的鼻子不大满意,以后你见楚王时一定要掩着鼻子才好。这美人儿果然在每次见楚王时都掩着鼻子。后来楚王问郑袖,为什么美人儿见我总掩着鼻子。郑袖答道,她说因为讨厌你身上的那股臭味。楚王闻言大怒,立即下令卫士把美人儿的鼻子割去。了解了这个典故,就明白了“教君掩鼻君莫掩,使君夫妇如参商。”的诗句要表达的含义。还需要说明的是,参、商是两颗从不见面的星宿。杜甫在《赠卫八处士》诗中写道:“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笫二个典故“掇峰”

话说尹吉甫在周朝为卿,他儿子伯奇的母亲早逝,尹吉甫娶了后妻,后妻生一子名伯封。为了能让伯封独呑遗产,后妻对尹吉甫说,伯奇看我生得美貌,对我有非分之想。尹吉甫回答道,伯奇生性忠厚老实,绝不会做出这种事的!后妻说,你不相信的话,把我放在空房中,你在楼上观察,看会发生什么。

后妻事先把毒蜂放在衣领上,叫伯奇把它捉掉。伯奇就遵命照办(即“掇蜂”),哪知后妻大叫起来。尹吉甫看了大怒,把伯奇赶出家门。伯奇在野外“编水荷而衣之,采楟花而食之”,清晨履霜而行。

伯奇认为自已沒有罪过,却被父亲逐出家门,实在冤枉得很,于是作《履霜操》而歌之。一次周宣王出游,尹吉甫跟随。伯奇就唱起《履霜操》,以此来打动宣王。宣王听了果然说:“这是孝子之辞也。”尹吉甫就向伯奇问清了事情的缘由后,非常懊悔,回家后,盛怒之下用弓箭将后妻射杀。自此后,人们就把“掇蜂”作为离间的典故,泛指受人诬陷,父子反目。

知道了“掇蜂”的就里,就明白了“劝君掇蜂君莫掇,使君父子如豺狼。”的含义。

第三个典故是关于李义府到底是怎样一个人。

李义府其实是一个满腹文才的人,至今还留有水平很高的诗歌在。唐太宗时已做到监察御史。后来唐太宗派他辅佐太子李治,他对太子极尽谄媚之态。到高宗登基后,官至吏部尚书(一说右相)。李义府虽有文才,但为人狡诈。“新唐史”载:“义府貌柔恭,与人言,嬉怡微笑,而阴贼褊忌著于心,时号义府笑中刀。”对于武则天,李义府更是极尽献媚!

对人笑里藏刀,以柔害物,所以当时的人称李义府为“李猫”。五十三岁时亊发,被流徙隽州死。

了解了李义府是一位什么样的人,就明白了“君不见李义府之辈笑欣欣,笑中有刀潜杀人”一句要表达的含义。

越剧《盘夫索夫》中曾荣有如下一段唱词:“见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常言道,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我若与她真情讲,未必她心是我心。”

还有古训:“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等至理名言,都诠释了为人处世的哲理,与白居易的《天可度》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