浚县的世界文化遗产永济渠上有段惊心动魄的“十八里溜”

河南省北部有个浚县,浚县有条河,一头在春秋卫地,一头在天津卫,因而被称为卫河,也曾被叫做白沟、清水、屯氏河、御河、永济渠等。是中国隋唐大运河永济渠保存最为完好的一段,她于2014年7月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浚县屯子镇码头卫河桥

永济渠是继隋炀帝开通通济渠、邗沟之后,开凿的又一重要运河。它是隋朝调运河北地区(指当时黄河以北、太行山以东的河北道)粮食的主要渠道,也是对北方用兵时,输送人员与战备物资的运输线。然而,星转斗移,沧海桑田,“百舸争流,千帆竞渡”的情景已无法再现,隋炀帝发兵高丽所留下来的踪迹,也早已消失于漫长岁月中,以至被风云际会的历史大潮湮没无痕。

永济渠与通济渠一样,也是一条又宽又深的运河,全长1900多里。深度多少,虽不见诸文字,但大体上说,与通济渠相当,因为它也是一条可通龙舟的运河。大业七年(公元611年),炀帝自江都乘龙舟沿运河北上,带着船队和人马,水陆兼程,最后抵达涿郡。全程4000多里,仅用了50多天,足见其通航能力之大。隋唐两代称为永济渠,宋代称御河,其治理均旨在发展漕运,直到清光绪年间,从卫河水运可直达天津海河。明清两代,“凡漕粮入津、芦盐入汴,率由此道”。卫河上下,船桅如林,异常繁忙。

浚县屯子镇码头村的运河宣传壁画

《河南通志》,卫河:源出卫辉府辉县,历新乡、浚县,经流内黄县,下流与淇、漳、滹沱等合,至直沽入海。浚县境内卫河,南与汲县(今卫辉)交界,自双河头(今作双鹅头)起,北与汤阴县交界五隆固(今五陵镇)止,计长一百七十里。

浚县县城往北20余华里处,是屯子镇码头村,原名雁翅铺,因其紧临京杭大运河永济渠段,古时曾是浚县境内最大的码头所在地,又称“码头古镇”。

码头古镇石牌坊

这个码头,主要运出浚县的石头和粮食,特别是浚县的特产花斑石。明嘉靖《浚县志》载,花斑石,出善化山及白祀冈,黄质紫章,为几屏文采可爱。运进来京津的食盐和日用品。

进入古村,扑面而来的是浓浓的卫河文化风韵。昔日兴盛的航运造就了村里一大批富商和经典民居,如今码头村的老村片区遗留有一大片古建筑。

十八里溜,一是因为从今屯子镇码头村到老鹳嘴村长十八里,二是水流湍急。溜,就是迅速的水流。这段河床地处浚县火龙岗东麓,善化山向平原过渡的最末端,形成了较大的自然落差,丰水期水流迅速,秋季再有长丰渠水的汇入,水量较大。河底时而不时地有大小石头挺出,水急滩险石头多,是古代卫河漕运最危险的一段。

昔日繁盛的码头渡口

清嘉庆《浚县志》:卫河自屯子马头(今作码头)起,至老鹳嘴,长十八里,系善化山根,巨石嵯岈,水势湍急,因名“十八里溜”。舟行过此,补漏无时。乾隆三十年四月,商人段印诚等捐资,知县吴振域、县丞张端书率民疏凿,得顽石大小以万计,又老鹳嘴地方,旧有石椁一具,挺出河心,船触之辄坏,乾隆二十八年五月,县丞张端书复率民凿碎出之。

今天仍能看见的河底巨石

也就是说这里为运河航运最险的“十八里溜”,水流湍急,河底“积石甚多,舟行过此,补漏无时”,经常发生事故。

为了行船安全,码头村的人们以放河灯的神圣仪式祈求河神,保佑行船顺利,家人平安。

河灯文化

码头村放河灯的习俗延续数百年,中断于上世纪70年代末,于2015年农历二月十八恢复。

根据传统,当天傍晚,会首祭神,圣火传递,放河灯依次进行。该村家家户户都会拿着做好的河灯来到卫河旁边将承载祝福的河灯放入卫河中,寄托了人们对新一年的美好祝愿,农历二月十九该村还有集会。

因为“十八里溜”的漕运管理还一度影响了两岸的行政区划。这段河流的两岸,在清朝前期分属直隶和河南两省。雍正三年,河南巡抚田文镜在向朝廷的《恳请改归属县奏疏》中说,卫河右岸的浚县滑县内黄属直隶省大名府,左岸的一部分属直隶省浚县,一部分属河南省汤阴县,两省极其交错,及至浅阻移查,则又皆捏详支饰,卸过于人。因而请求将浚县滑县内黄三县改归豫省之彰德、卫辉二府。雍正三年七月奉上谕,浚县滑县划归卫辉府,内黄隶属彰德府。(滑县浚县内黄本皆河南省地,又复归)

码头村北的古运河河河道

1905年平汉铁路建成后,卫河航运日趋萧条。新中国成立后,经长期综合治理,卫河航运一度兴盛。卫河航运业的重新崛起是在“引黄济卫”工程竣工的1952年,浚县全县开挖航道305条,长达3000余公里,造船厂发展到50多个。浚县被交通部表彰为“全国河网船运化的一面红旗”。上世纪70年代后卫河水量锐减,水位降低,最终导致断航。“十八里溜”永远留在了运河两岸人们的记忆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