浠水酥鱼,是故乡的传统美食……
【随笔】 馋人的浠水酥鱼
7月22日,在北京工作的浠水籍朋友小聚了一下,而且美其名曰:第二届包面节。那天的现场很火爆,少田夫妇还表演了浠水的特色节目:打啵(接吻)。一张张餐桌上布置得相当丰盛:包面、鱼圆子、肉圆子、藕夹、酥鱼、花生、酒水……
当天,有“打工皇帝”美誉的陈九霖博士也兴致勃勃地赶到现场,他夹起一块刚出锅的焦黄的酥鱼品尝,随后惊叹道:“酥鱼?好多年没有吃到正宗的家乡酥鱼了,就是那个味儿,还真好吃呀……”
百度一查,有这样的记载:酥鱼是一道特色传统名菜,属于河北菜,或浙江菜。最早起源于中国骨酥鱼之乡河北邯郸赵家,魏晋时期由民间传入宫中,宋太祖赵匡胤颁旨御封,从此尊称“圣旨骨酥鱼”。从两宋到明清,各部大人都以能吃上一回此鱼为至高荣耀。
我再详细了解河北酥鱼加工工艺:因人们吃鱼怕被鱼刺扎嗓子,赵姓厨师便首创了用大砂锅盛装淘米水和数十味佐料,再慢火煨煮去掉内脏、腮、鳞的鲜鱼三至六小时,形成骨酥刺烂、美味可口的酥鱼。
看到这里,相信大多数浠水人都会发笑,这哪里能叫酥鱼?明明是北方的大火垮炖呀!从小生长在江边、河边、湖边、塘边的浠水人,一生与水为邻,捕鱼为食,怎么可能吃鱼怕刺呢?
不少北方人笨拙的吃鱼动作,在南方人看来多少有些滑稽。而我们从小练就的吃鱼本领,一边是鱼肉塞进嘴,另一边是鱼刺吐出来,利利索索,像设计好的机械流程。
说到这里,故乡的传统美食——酥鱼,必须要加以特指:浠水酥鱼,否则外人真会搞混淆的。
浠水酥鱼,过去往往是用鱼的“下脚料”加工而成的。一条大草鱼、胖头鱼或者鲢子鱼,取下背脊两侧的大块鱼肉来剁成鱼圆子,再卸下两边的鱼肚皮,切成小块做成滑鱼片,剩下的就是鱼头、鱼脊刺、鱼尾、鱼皮等边角余料。
在改革开放以前,生活物资极度匮乏的短缺经济年代,大人们谁舍得浪费一点食材呀?粗大的木砧板上,菜刀噼里啪啦落下来,鱼的下脚料一一剁成小块,再放入干净的大瓷盆或者陶制的大钵子中,撒上小麦粉,打入鸡蛋,加进姜末、葱花,胡椒粉、食盐,再倒清水、料酒、生抽,一起拌和成稀糊状,静置入味备用。
农家榨制的稠稠的菜籽油,倒入大铁锅中。待大火烧开,先用锅铲撇去浮在油面上的黄色泡沫。随后,用筷子挑起一块块带面糊的鱼块放入油中,热油马上激烈地拥抱着它们,上下翻腾,像一群蚂蚁紧紧地包围着食物狠命地啃咬。
锅中满是金黄色的菜油花,如冬天里一树盛开的细细密密的腊梅花朵。初入锅时,裹在鱼块外面的白色面糊,在热油中渐渐炸成了浅黄色,用筷子和漏勺配合着轻轻翻动,黄橙橙的酥鱼块不大一会儿就好了。
此时,熟菜油的香味,酥鱼块的焦香味,一起直冲你的鼻腔,馋着你的口水,弥漫在厨房里,飘逸到农家小院里……
夹起一块块炸好的酥鱼,放入金属漏勺里,上下晃一晃,滤干菜油,就可以放入竹制的筲箕里,或者装盘端上桌子,招呼客人来吃。趁着热乎劲儿,那酥鱼真叫好吃,外面是脆蹦蹦的面皮,咬开便是满嘴新鲜的鱼肉香味。
一般而言,只有春节和婚丧嫁娶等重要日子,农家才会舍己(舍得)大操大办。鱼圆子是餐桌上必备的一道传统大菜,同时也会端上“副产品”——酥鱼。
过去,农村哪里听说过冰箱呢?当天吃不完的酥鱼,主妇要想着法子留存起来,放在筲箕里通风处挂起来,或者放在大瓷盆中盖着。下一顿要吃的时候,酥鱼要上锅蒸一下,或者加点青菜、蒜苗等一起煮点汤汤水水,否则怕不大卫生。
家里有了酥鱼,农家小孩就像备好了吃零嘴的食物。趁着大人不注意,偷偷拿一块两块吃起来,那滋味可比正经吃饭时候还要香。
如今,农村生活条件大大改善了,人们已不再满足于用做鱼圆子的下脚料来油炸酥鱼,就干脆买来整条的鲜鱼来做。按说,食材更好了,酥鱼应该更好吃了。可是,不再缺吃少喝,吃刁了嘴的人们,哪里寻得到当年酥鱼欠着吃的味道呢?
我大胆推想,随着社会上“三高”(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患者群体在不断扩展,像浠水酥鱼这样的油炸食品,是否也会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呢?
是啊,浠水酥鱼,故乡的传统美食,伴着勤俭持家的父老乡亲们度过了一段特殊岁月,也深深地镌刻在无数游子的味觉记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