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网膜效应:你的关注点在哪里,你的注意力就在哪里
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
自己在网上刚刚剁手一款新鞋,颜色搭配很特别,样式也与众不同。正当期待自己的新鞋赶紧到货时,忽然发现路人穿的鞋和自己心仪的鞋一模一样。
这是为什么呢?
当我们自己拥有,或需要一件东西、一项特征时,就会比平常人更在意、更关注这件东西或特征。
有这样一个例子:
有个人想买一辆墨绿色的轿车。因为大多数人都会买黑色或者白色的车,他就特地选了一个与众不同的颜色。结果,买回来之后,他却惊讶地发现——经常能见到墨绿色的轿车。
这让他觉得很奇怪,便问身边的一位女同事会不会经常看见墨绿色的轿车,这位女同事正好怀孕,她说:“我可不会经常见到什么墨绿色的车,反倒是经常见到孕妇,上哪儿都能见到。”
这就是“视网膜效应”——当我们拥有某个特征是,我们会比别人更容易注意到外界和我们有同样特征的事物。
视网膜效应是根据卡耐基先生提出的理论发展而来的。他认为每个人的特点中有80%是优点,而只有20%的缺点。
当一个人只知道自己的缺点,而不知道发掘优点时,“视网膜效应”就会促使这个人发现许多人也有类似的缺点,进而无法改善他的人际关系。
因此一个人想要受人欢迎,一定要养成欣赏自己、肯定自己的能力。在“视网膜效应”的运作下,一个看到自己优点的人,他有能力看到他人的可取之处。
这是怎么回事,为什么我们的视网膜就像开了自动过滤功能?
从心理学上可以找到两种解释。
第一种叫作证实偏见,既然是偏见,就意味着并不是一个准确的看法。
人们普遍喜欢接受能够验证假设的信息,而不是否定假设的信息,即大家喜欢证真而不是证伪。
我们的眼睛如同一个吸盘,很自然地就把与自己一致的信息吸引过来,并选择性地加以注意,直至变成一种主动性的寻找、印证,接着寻找,就这样循环往复。
你越是注意环境中的某个客体或事件,就越能觉察更多和它一致的信息。就像合并同类项上了瘾,只要遇到相同的因子,就迫不及待地要把它挑出来,合并进去。
错觉本身没有罪过,它最多只是暂时欺骗了你。如果非要找出它的罪证,那就是它左右了你的思想,扰乱了你的心情,而这,恰恰都源于你的主动选择。
当我们主观上支持某种观点的时候,往往会倾向于寻找那些能够支持我们观点的信息,对那些可能推翻我们原本观点的信息就会自动忽略。
就像前文的那位买车人,支持他买墨绿色轿车的这一观点,后来会无意中加深他去注意墨绿色轿车的存在,所以后来他觉得许多人都买了墨绿色轿车。
这一过程完全是在无意识中进行的,并不是有意为之。
或者,如果我们讨厌某个人,就会自动搜索讨厌他的证据。虽然证实并不一定就是错,但是这种“自动过滤”功能必然会让我们在无意中忽略掉一些其他信息,干扰我们全面、客观地看待外界。
你看到的,其实是你自己想看到的你越关注和在意什么,你看到的就是什么。
比如一个人很在意诚信,他总喜欢去挑别人身上的毛病,只要看到别人撒谎,或是没有兑现诺言,不管是善意或是恶意,还是有难言之隐,他都会很轻易的否定一个人。
注意力在缺点上,我们看到的就全是缺点;注意力在优点上,我们看到的就全是优点。你的注意力在哪里,你关注的点就在哪里。
我们的大脑就像单一的处理器,只能利用有限的资源去体验我们关注的东西。
你只有关注,才会听见,继而吸引你的意识去到那里。选择关注什么,完全由你决定。
视网膜效应的第二种解释,叫作易得性直觉。
相对于被掉下的飞机零件砸死的案例,被鲨鱼咬死的案例得到了更多的社会关注,这样的例子更容易被人们想象/提取出来。
但在统计事实上,在美国死于掉下来的飞机零件的个案是被鲨鱼咬死的个案的 30 倍。
这其中易得性直觉就是一个误导人们进行频率判断的因素。易得性直觉就是经常被我们使用的一种直觉。
指的是我们会依据某件事情是否容易被想起来判断这件事发生的概率,即某件事容易被想到,我们就会认为这件事更容易发生。
大部分情况下,这种直觉是对的。比如说听到天上打雷了,第一反应肯定是要下雨了,那我们就会采取措施来避雨;看到有人无故倒下了,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生病,那我们就会叫救护车送病人去医院。
这类事件之所以用易得性直觉来判断是正确的,是因为这些事情大部分都是常识性的,但如果遇到不太常见的事情,我们依然用它来判断就会出错。
就像上文那位怀孕的女同事,走到哪里都会看到怀孕的人,其实是因为怀孕是她第一时间想到的事,这是她的直觉,让她觉得有很多人和她一样是孕妇。
眼睛看到的,是生理上的事实,却不一定是心理上的真相。
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它哭,它就对你哭;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当我们笑着面对世界时,这个世界也会笑着面对我们。
同时我们我们也要知道,视网膜效应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我们尝试新的事物。
如果我们无意中发现身边充满了某一个特定事物或某一类特定的信息的时候,一定要冷静,自己是不是进入了视网膜效应的圈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