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主营回流古道具的朋友,有一次让我帮她看一批茶挂,其中有一幅日人的墨竹,她让我评此画,其实我内心是抗拒的。因为国画班的老师说我是理论多、下笔拙。当场听了朋友对画的槽点,我突然觉得自己的槽点跟她完全不同,想着以后买货可以便宜一些,我就说了一些针对性的问题,现将当时说的要点和事后再查阅的补充完整。顺便自我检讨一下,为什么自己并未攻墨竹的画法,因为我自认为我没有掌握书法到纯熟的地步。一支软笔要画竹,必为落下的每一笔负责——勿使伤于软弱。烦躁常与心有关。中医认为,心对应夏,而竹类中药皆以“清心除烦”入药。所以,想像竹林七贤聚会的场景时,我觉得那是一群服了丹药,全身燥热亢奋的人,在用竹林给予人的体感,获得抽象的清凉感。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竹都是一种给环境降温的绿化树,王子猷“蹭”别人家的竹林,而不拜会主人,但如果说类似行为就像我们现在在商场里蹭空凋一样,就有把这种体验简单化的嫌疑——魏晋名士在竹林中不光是获得体感,更是在运气吐纳中,为血红蛋白泵入带着自然力量的灵气,所以置身竹林与“长啸”更配哦。
文同墨竹
壁上墨君不解语,见之尚可消百忧。苏轼得画后题诗,赞文同的墨竹的同时点明药性。
现在,再读《小石潭记》,柳宗元想说的话,实际上是竹丛下+清潭边+静寂,会让人体感透凉到不愿停留。抄段原文,大家再品品: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
北宋 扬补之 墨竹
即便画作可能被裁过,依然是拥有整片竹林,却只取一枝新绿,以偏概全、高度提炼千亩竹林海。
由于竹的品种实在太多,但能把竹竿入画的竹子,就限制在小型竹里,而且都是年代靠后了。将大型竹种成连片,主要是生产兵器箭,家具,纸浆,其中产冬笋的毛竹更受欢迎一些。竹竿截取出来,板直身厚的竹,即判断为“成才”,而竿型细弱,不太直溜,又不堪风折的竹自然被归为“不成用”,画不为人取用的竹,就是文人清高,自动遁世的心灵写照。如果说王维辋川别墅的竹林只是一片经济林的话,不需要遗憾,这并未影响文人张开每个毛孔感受着竹林的气息。凡人懊恼:松多大蚁,竹多落叶。而与王维的琴声共振的,应该是竹枝上纷纷卸落的叶片……而这阵落叶,当真是由风所撼动?未必,心动了,是真。
五代 南唐 李坡 风竹图
不成用的竹,是一种特别的审美,断口处的竹竿经常被模仿。S形的竹子太拗造型了吧。
文人则将竹叶与风的情致尽情发挥,风吹过竹林,取的意境和松那直刷刷的傲然不动不同,相反,竹竿的韧性在风力作用下产生类似“太极”回应力,这种回应力是带迂回,让风过境的时间在观感上变得更长了。所以产生了类似“迴风”的互动效果。如果在竹林中让你凉快,那接着一阵风,则让你更爽了。
传 文同 竹石图
唐李峤的名句:入竹万竿斜。用竹叶齐横来描写一阵疾风
元 吴镇 筼筜清影图
描写一阵吹散烟霭的微风。
讲到竹的落叶,就要再说说,因为竹叶的清凉感很重要,它又有好落叶,所以种在庭院的小型竹当选密叶多小分枝。但是如果按照《芥子园画谱》中的“个字”、“介字”、“分字”来画,那竹叶过分下垂,主要描绘的是雨水沾湿的叶片。初学用芥子园口诀画竹,叠加之后,加重了竹叶下垂的状态,整幅画看来,竹不太精神。
明 唐寅 墨竹扇面
表现淋了春雨后的密叶竹,叶片带额外的重量。
传 文同 雪竹
个、介、分层层叠叠,竹在凛冬中的精神境界。
芥子园中虽然有收入《雪压银梢》,可惜由于是木刻版,表现不出雪。如果照本宣科,不重视写生的话,画竹难得生机。
元 倪瓒 修竹图
没有下垂样式的竹叶,多用蜻蜓、鱼尾式,显得轻盈飞动,还够嫩。但向左出锋相当于反手接球,不是人人能驾驭,后面会说到。
文同 墨竹
所谓胸有成竹,其实主要指的是叶片的排布和节奏。苏轼评他画竹:竹亦得风,夭然而笑。他画的风不着于叶,而着于中间的竹枝S型妖娆,艺术加工的成分很高。
为何看文同的竹更觉得带寒气,叶尖凌厉的出锋、及深浅叶丛的组合,与冰霜类同,你画的是竹,他画的是“雪碧”。
元 李衎 墨竹
哪笔画败了,就在哪里补一层竹叶,如果你也这么想,那就别画等大的叶子补笔,而是参考此画的大小叶片组合,即使墨色一致,也有韵致。
元 李衎 墨竹
局部
墨色深浅的组合,更有透视感
郑板桥画竹,多用“女字”,目视有抗风感。叶的组合样式不用贪多,适合表现主题就好。
你可以把竹竿画不直,但不等于就可以将它画壮。就像我们吃鸡中翅,你可以画成小的那根骨,但不能是粗大的那根骨的效果。
元 李衎墨竹 局部
竹竿确实是可以画得笔直的,那我们接着来讨论直杆为啥不入流。
郑板桥画的就是我之前说的不成用的竹子,很羸弱的竹竿,是庭院小型竹的代表——哺鸡竹。当时的江南园林都喜欢用这种竹,原因是比其他小型竹的叶片宽大一些,多枝型,看上去浓翠,还易活好养,春天可食用嫩笋。
哺鸡竹看上去不那么直,尤其在分枝的位置
《郑板桥画兰画竹》通页
西泠印社的《郑板桥画兰画竹》是画竹入门人手一本的参考书,被放大两个局部是这样的。大家苦练的结果,就是把弯杆画粗画壮画短了,也就失了郑板桥竹的的精髓。我专门在网上找画墨竹的教学视频,结果只能用吓人来形容。先看到用一支小毛笔拉竹竿的,刺啦啦的都是飞白,赶紧划走!看郑板桥的笔触,他画竿多数从上往下行笔,即从半空起,下延到地面方向。当然,他的熟练度是从上运笔,或从下往上运笔都手到擒来。说到顺手,肯定还是从上往下,这道理只要在练字时,就能比较出来。褚遂良的横折笔,折位虚入—驻笔—内擫—回顶。竹竿的笔法就是炫技吧!但是大家又觉得比直通通的竹竿好。是什么道理?唐太宗李世民写《笔法诀》(其实也就是褚遂良教的)中:为竖必努,贵战而雄,努不宜直,直则失力。
李方膺墨竹的竿画法是节上生刺,但临习时将此特征过分夸张,竹竿再加粗加壮后,啃鸡爪的既视感,大家可以看看网上的教程,简直惨不忍睹。
郑板桥的竹,节与节之间的啮合并非对准,微微的角度偏转,但重心又可以扯回来。小白未见过这类画法,就会有“不够直”的疑问。
对于观画者而言,被郑板桥的竹竿洗礼之后,就无法割舍这种画法,这是集合瘦、韧、弹,竹子几个重要特征的画法。效果就像芭蕾舞和拉丁舞,舞者同样都是全身肌肉紧张的,但是芭蕾强调笔直的纵势;而拉丁舞则用身体关节的绞转变化形态,保持不偏离纵轴线。所谓直则失力,就是柔韧中的爆发力,这样的蓄力就是笔画的神采。竹竿就是易学难精,画谱中都是先竿后叶的介绍顺序实际是误导啊。好了,讲到这里,大家可以试着鉴别一下啦,品品下面这货。
(传)清_郑板桥_石畔竹兰图
不敢画竹节上分细枝的画,就知道是伪作,因为小分枝比竹节更难画好。
再看扬州八怪同期的李鱓的小竹枝,也就是勉强完成吧。所以还在练习画竹的你,也不要气馁。
我之所以看不上拔地而起的竹竿画法,是因为从书法的角度,上至下是顺势,自然是顺手的学法,而非从下而上逆起找虐。就如用分、个、介字来撇叶子,自然比向左上挑出的叶子容易。我找了阴符经里两个字说明:作撇,则出锋中正;作挑,则钩锋锐满,作回锋上行,则笔顺势畅,这是画竹叶的状态。而其中的“横”划,是最后勾勒竹节的状态。至于笔画粗细的明显对比,则透露了小枝和竹叶的比例关系。自认为没有掌握书法笔画到纯熟的地步,是无法为落下的每一笔负责,书法笔画中精微之神采变化得心应手后,再入竹叶的组合样式,方才有底气。
感谢大家的忍耐,前面写的都是细节处理,这才到了画面构成问题,也是临摹者最容易出错的问题,有些画,我远观一眼,已经是于理不合,不需再多言,因为作画者把竹和石处理关系简单化了。种竹要选在院落的西北角,因为竹鞕是向东南延伸,在画面上表现,则是多向右展叶。如遇石阻碍则勉强向左发枝,但叶势还应右边占优。画竹名家是绝不会弄错的。所以石头在前,则为阻力。石头在后,竹枝依然向观者的南面及东面分立。常见临习者向左开枝,后发现叶撇多了,有头重脚轻的嫌疑,又在竹后补石,可谓拙上添拙。郑板桥最有名的那张《咬定青山不放松》,其实是他画竹题材的异类。石耸如墙,两条被迫挤在石缝中的竹枝斜出。
郑板桥 咬定青山不放松
虽然从左出枝,但是右势铺陈竹叶走向,竹鞕被石压迫后的结果,更利于突出表现主题。
传 苏轼 潇湘竹石图
竹竿走的是文同的招牌S造型,石压竹的主题是挺文人逸趣的,就是添竹叶增厚的时候来了个捣乱的。
再来几张精一些的郑板桥竹石,书法厉害的人就是任性啊,他是这样救场子的:长款识题的位置对角线,就是画作气息最弱的地方。相比以为补石就救了画面的想法,还是不老道啊。
吴镇墨竹册页
审视园中竹生长势的写生,但竹鞕竹笋上不了台面
老话叫砍竹遮笋,意思就是喜新厌旧,为君子所不齿。从笋冒头到长高与老竹差不多,也就一周时间,然后就趋同了,所以画竹讲究一窠、讲究同儕并生,生长进度差别不太大。你确定不是农家乐吗?徐悲鸿画的是大公鸡一只,你加只母鸡做啥?雄鸡唱晓,天下太平,竹子用西式透视法画出体积感,有清明、太平的指代。在特定阶段,是有审美意义的。但是没有母鸡什么事。
徐悲鸿 竹鸡图
要画这种竹竿效果,也只能粗啦。但是亮点只有他的竹竿和他的身份、头衔。
最后,还是有很多人想知道,文人画竹那“仕气”终究何来?诗经上写: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先放弃全景图,先雕琢叶子,就像诗里写“园中看竹久,试写一枝新”,想想传世画作,并非都是全景式的贪心,画里只装着心中喜爱的些许嫩凉。记着先临一下帖,把手腕运作开后再写竹。
试着想像苦夏中抬眼见到苏州园林的惊艳一督
只要把心境调到元之前,抛弃程式化叠叶法,师法自然舒展叶片。再练竹竿,莫要给竹竿施化肥,收敛毛笔铺毫的习惯动作。反正是逆着原来的程序练起来,苍生有眼,竹——就治你的心烦郁热!吴镇说:“写竹之真,初以戏墨,然陶写性情终胜别用心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