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浪的别名

鳌波

巨浪。五代 谭用之《别何处士陵俊老》:“洞连龙穴全山冷,窗透鳌波尽室清。”宋 石耆翁《蝶恋花》:“滉漾鳌波,露出珊瑚小。”元 袁士元《清平乐》:“鳌波万里,群盗如蜂起。”明 祝允明《怀知诗》:“天吴昼掠,鳌波夕沸。”明 费宏《送都给事王文哲奉命祭告南海便道归东筦省亲》:“鳌波翠涌春流外,乌彩红看晓沐时。”清 魏耕《送人阿育王礼塔》:“岚以鳌波映,风鸣凤铎翔。”

白波

白色的波浪。唐 李白《临江王节士歌》:“洞庭白波木叶稀,燕鸿始入吴云飞。”唐 李白《有所思》:“海寒多天风,白波连山倒蓬壶。”唐 刘长卿《岳阳楼》:“终期一艇载樵去,来往片帆愁白波。”唐 许浑《姑苏怀古》:“可怜国破忠臣死,日月东流生白波。”唐 郑谷《江际》:“万顷白波迷宿鹭,一林黄叶送残蝉。”五代 翁宏《秋残》:“岘首飞黄叶,湘湄走白波。”

白浪

雪白的波浪。唐 李白《横江词》:“一风三日吹倒山,白浪高于瓦官阁。”唐 李白《司马将军歌》:“扬兵习战张虎旗,江中白浪如银屋。”唐 白居易《浪淘沙》:“白浪茫茫与海连,平沙浩浩四无边。”宋 苏轼《满江红》:“青山白浪,万重千叠。”宋 陆游《夜宿阳山矶》:“白浪如山泼入船,家人惊怖篙师舞。”清 龚自珍《己亥杂诗》:“西来白浪打旌旗,万舶安危总未知。”

摆浪

颠簸的波浪。唐 杜甫《次晚洲》:“摆浪散帙妨,危沙折花当。”仇兆鳌注:“散帙在船,浪动则看书有碍。”明 高逊志《题江行初雪图》:“孤舟摆浪何处来,雪片纵横向人落。”明 邓云霄《夜听橹声歌》:“摆浪休惊龙女宫,轻音似学鲛人织。”

崩波

奔腾的波浪。南朝 鲍照《还都道中作》:“客行惜日月,崩波不可留。”吕向注:“崩波,犹奔波也。”李善注:“言客行既惜日月,兼崩波之上,不可少留。”宋 宋祁《杂兴》:“寒暑亟徂谢,日月如崩波。”明 张萱《寄赠邢子愿太仆》:“崩波发轻棹,遥遥将何之。”清 屈大均《上十八滩》:“滩口云峰万朵迎,崩波直下虎头城。”清 屈大均《进帆石门怀古作》:“滔滔安所归,溟渤朝祝融。崩波吭一门,喷激争其冲。”

碧波

清澄绿色的波浪。唐 李白《江夏送林公上人游衡岳序》:“欲将振五楼之金策,浮三湘之碧波。”唐 许浑《夜泊永乐有怀》:“莲渚愁红荡碧波,吴娃齐唱采莲歌。” 五代 和凝《临江仙》:“含情遥指碧波东,越王台殿蓼花红。”宋 曾觌《阮郎归》:“碧波新涨小池塘,双双蹴水忙。”明 胡其毅《杨柳枝词和刘宾客韵》:“望去碧波魂欲断,红装驮马过桥时。”清 查慎行《西湖棹歌词》:“也道城中妆束好,碧波回眼看梳头。”

碧浪

绿色的波浪。唐 罗邺《秋日留题蒋亭》:“碧浪鹢舟从此别,丹霄鹄箭忍无成。”宋 严仁《贺新郎》:“碧浪摇春渚。”明 王世贞《离薋园杂咏》:“偶然将作清漪看,碧浪湖头一钓艖。”明 徐熥《碧浪湖泛月同在杭》:“扁舟过碧浪,孤月出林端。”清 朱彝尊《洞仙歌》:“明湖碧浪,枉枉帆寻遍。”清 吴湖帆《洛阳春》:“画中碧浪可人来,问何处,曾逢否。”

碧涟

清澈的水波。唐 杜牧《奉和仆射相公即事书成四韵》:“飘来鸡树凤池边,渐压琼枝冻碧涟。”宋 葛胜仲《南乡子》:“柳岸正飞绵,选胜斋轻漾碧涟。”宋 孔武仲《次韵和邓慎思与太守同登清湘楼》:“前峰绿雾藏丹叶,别浦平沙衬碧涟。”明 徐威《中秋咏怀借杜子美秋日述怀一百韵和寄柳州假鸣桑先生》:“蹙蹜腾高浪,参差始碧涟。”

碧涛

绿色的波浪。唐 李咸用《赠友弟》:“谁能终岁摇赪尾,唯唯洋洋向碧涛。”唐 殷文圭《送道者朝见后归山》:“天马难将朱索绊,海鳌宁觉碧涛宽?”宋 晏几道《清平乐》:“一棹碧涛春水路,过尽晓莺啼处。”宋 何子举《清渭八景》:“风撼碧涛惊鹤梦,雷轰铁锁悦龙形。”宋 赵子发《南歌子》:“人有纫兰佩,云无出岫心,扁舟来入碧涛深。”金 马钰《捣练子》:“戏青莲,跃碧涛。”明 申涵光《闻淮扬凶荒》:“昨岁淮扬雨,秋禾掩碧涛。”

碧漪

清澈的水波。唐 李贺《河南府应试十二月乐词·四月》:“金塘闲水摇碧漪,老景沉重无惊飞,堕红残萼暗参差。”元 吴师道《赵子固画梅》:“千树西湖浸碧漪,醉拈玉笛绕花吹。”明 柴绍炳《卓烈妇》:“清澜碧漪翠涟涟,珠坠沧浪光耀天。”清 玄烨《潞河》:“潋滟春波散碧漪,白苹初叶麦初岐。”清 佘瑸《莺啼序》:“趁碧漪晴泛,高旷如今全少。”清 沈景修《雨中过七里泷》:“苍崖云卧碧漪寒,千古江山托钓竿。”

波凑

犹言滚滚波涛。《楚辞·刘向<九叹·逢纷>》:“赴江湘之湍流兮,顺波凑而下降。”王逸注:“凑,聚也。言己乘船赴江湘之疾流,顺聚波而下行。”

波澜

波浪。汉 马融《长笛赋》:“波澜鳞沦,洼隆诡戾。”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春和景明,波澜不惊。”明 徐复祚《投梭记》:“看山形险赚,尖削如簪,营带长江,滔天波滥。”另,波浪翻腾。南朝 谢灵运《石门新营所住》:“洞庭空波澜,桂枝徒攀翻。”又,喻诗文的跌宕起伏。唐 杜甫《敬赠郑谏议十韵》:“毫发无遗憾,波澜独老成。”又,喻起伏变化的思潮。唐 孟郊《列女操》:“波澜誓不起,妾心井中水。”又,喻世事的起伏变化。清 宋儒醇《翌日湖中风雪转甚》:“乾坤多畏途,何处无波澜?”

波涛

江河湖海中的大波浪。《淮南子·人间训》:“及至乎下洞庭,骛石城,经丹徒,起波涛,舟杭一日不能济也。”唐 李忱《瀑布联句》:“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唐 张乔《望巫山》:“愁连远水波涛夜,梦断空山雨雹时。”元 张养浩《山坡羊》:“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警世通言·乐小舍拚生觅偶》:“乐和跳下水去,直至水底,全不觉波涛之苦,心下如梦相似。”

波纹

亦作“波文”。水的微波。唐 白居易《府西池》:“柳无气力枝先动,池有波文冰尽开。”五代 冯延巳《玉楼春》:“北枝梅蕊犯寒开,南浦波纹如酒绿。”宋 宋祁《玉楼春》:“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宋 晏几道《清平乐》:“波纹碧皱,曲水清明后。”《儒林外史》第三十回:“微微有点薰风,吹得波纹如縠。”清 纳兰性德《踏莎行》:“月华如水,波纹似练,几簇淡烟衰柳。”清 纳兰性德《拟古》:“落花委波文,天地如飘蓬。”

沧波

碧波。南朝 刘勰《文心雕龙·知音》:“阅乔岳以形培塿,酌沧波以喻畎浍。”唐 李白《古风》:“昭昭严子陵,垂钓沧波间。”宋 陈与义《登岳阳楼》:“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宋 张元干《贺新郎》:“斗垂天、沧波万顷,月流烟渚。”宋 舒亶《虞美人》:“芙蓉落尽天涵水,日暮沧波起。”明 秦夔《同金广信宗器游番湖》:“汀州远近迷云树,东去沧波急如注。”

长波

连续不断的波浪。晋 郭璞《江赋》:“长波浃渫,峻湍崔嵬。”唐 骆宾王《畴昔篇》:“涘江拂潮冲白日,淮海长波接远天。”唐 白居易《裴侍中晋公以集贤林亭即事诗》:“南溪修且长,长波碧逶迤。”唐 李峤《河》:“源出昆仑中,长波接汉空。”唐 陈羽《夜泊荆溪》:“小雪已晴芦叶暗,长波乍急鹤声嘶。”宋 晁端礼《蝶恋花》:“潋滟长波迎鹢首。雨淡烟轻,过了清明候。”明 文林《舟中有怀林待用》:“渺渺长波映远空,依依新柳飏春风。”

长浪

绵延不断的波浪。南朝 鲍照《与荀中书别》:“劳舟厌长浪,疲旆倦行风。”宋 杜范《春雨甲子而润泽不违时夏已更秋方虑干涸一夕》:“黄倒积云承露重,青翻长浪簸风轻。”宋 曾巩《发松门寄介甫》:“晓开征帆破长浪,挟以两橹当中流。”元 张翥《九日谒告归阻风御河》:“鸥泛乘长浪,狐跳没远林。”明 乌斯道《徐梅涧先生授余琴予写曲调之意赋诗九章修禊》:“雄风挟长浪,云气何从来。”

潮波

潮水的波浪。《列子·汤问》:“五山之根无所连着,常随潮波上下往还。”晋 左思《吴都赋》:“潮波汩起,回复万里。”唐 崔颢《晚入汴水》:“长淮亦已尽,宁复畏潮波。”宋 柳永《鬻海歌》:“风干日曝咸味加,始灌潮波塯成卤。”宋 释正觉《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天之空兮星斗寒,海之缩兮潮波还。”宋 王之望《初至鸿佑成二百字》:“晓日见初出,潮波无时平。”

潮浪

潮水的波浪。唐 贾岛《寄毗陵彻公》:“井通潮浪远,钟与角声寒。”宋 袁正规《见江亭》:“江心远叠通潮浪,海外遥分异域疆。”元 柳贯《送临川谢有源赴闽医提领》:“鹢首去乘潮浪白,蛎房催出酒波红。”明 范景文《题陈幼白石浪阁》:“遵海忽南来,潮浪接紫荇。”明 刘庆馀《北岸渔歌》:“短棹不妨潮浪涌,疏篷偏占月明多。”

瞋波

怒涛,汹涌的波浪。宋 宋白《三山移文》:“于是瞋波如山,怒云寡色。斥二主之讹谬,警后王之道德,请为治世君,无俟宾天客。”

层波

谓起伏的波浪。唐 刘禹锡《洞庭秋月行》:“洞庭秋月生湖心,层波万顷如熔金。”唐 李群玉《乌夜号》:“层波隔梦渚,一望青枫林。”唐 张祜《送曾黯游夔州》:“不远夔州路,层波滟滪连。”宋 柳永《少年游》:“层波潋滟远山横,一笑一倾城。”元 袁桷《次韵徐志友杂咏》:“层波激奇观,妙用安可几。”另,喻美女的眼睛。宋 柳永《西施》:“万娇千媚,的的在层波。”宋 晏几道《蝶恋花》:“恼乱层波横一寸,斜阳只与黄昏近。”

层浪

谓起伏的波浪。宋 宋庠《秋夜禁直闻雨》:“幕影翻层浪,檐声乡细泉。”宋 宋祁《出城所见赋五题》:“拂水纹层浪,穿条杌紫茎。”宋 魏了翁《恭和闻喜宴御制》:“几见高冈鸣凤集,又盾层浪化鱼新。”宋 石孝友《江城子》:“层浪叠,片蟾孤。”宋 孔平仲《和常父望湖》:“混混过新潮,峨峨起层浪。”明 梁潜《合州写怀》:“水合交层浪,峰回出翠鬟。”

曾波

层迭的波浪。汉 淮南小山 《招隐士》:“山气巃嵷兮石嵯峨,溪谷崭岩兮水曾波。”唐 刘禹锡《洞庭秋月行》:“洞庭秋月生湖心,曾波万顷如镕金。”另,喻美女的眼睛。《楚辞·招魂》:“嬉光眇视,目曾波些。”洪兴祖补注:“曾,重也。”唐 刘禹锡《观舞柘枝》:“曲尽回身去,曾波犹注人。”

澄波

清波。南朝 鲍照《河清颂》:“澄波万壑,洁澜千里。”唐 孟浩然《高阳池送朱二》:“澄波澹澹芙蓉发,绿岸参参杨柳垂。”唐 李颀《鲛人歌》:“轻绡文彩不可识, 夜夜澄波连月色。”宋 黄庭坚《减字木兰花》:“万事茫茫,分付澄波与烂肠。”宋 周邦彦《菩萨蛮》:“银河宛转三千曲,浴凫飞鹭澄波绿。”元 杨果《小桃红》:“碧湖湖上柳阴阴,人影澄波浸,常记年时欢花饮。”明 徐弘祖《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七》:“东瞰澄波,西悬倒壁。”

澄漪

清波。唐 方干《题仙岩瀑布呈陈明府》:“聚向山前更谁测,深沉见底是澄漪。”宋 梅尧臣《清池》:“竞此长科斗,凌乱满澄漪。”宋 释居简《白荷花》:“数亩澄漪不用耕,移根玉井不曾耘。”明 王世贞《初泛湖乘风抵西洞庭》:“萧晨风日佳,况乃泛澄漪。”明 王汝玉《河清应制》:“怒涛帖妥风不惊,澄漪茫茫皓无际。”明 李之世《为何凝生题鉴止》:“水鉴澄漪月鉴潭,明明光景递相涵。”

冲波

激浪,大波。晋 陆机《演连珠》:“臣闻冲波安流,则龙舟不能以漂;震风洞发,则夏屋有时而倾。”唐 李白《蜀道难》:“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明 刘基《寄江西黄伯善兄弟》:“我思美人,乃在洞庭之阳,彭蠡之阴,冲波亘天三百里,离恨比之应更深。”清 朱彝尊《李检讨澄中惠鲜鳆鱼赋谢》:“俄而投冲波,若勇士赴难。”另,冲破波浪。《三国志·蜀志·谯周传》:“若乃奇变纵横,出入无间,冲波截辙,超谷越山,不由舟楫而济盟津者,我愚子也,实所不及。”

春波

春水的波澜。南朝 谢灵运《孝感赋》:“荑柔叶于枯木,起春波于寒川。”唐 张泌《春晚谣》:“萧关梦断无寻处,万叠春波起南浦。”另,指春水。唐 杜牧《送张判官归兼谒鄂州大夫》:“江雨春波阔,园林客梦催。”宋 王安石《元珍送绿石砚》:“久埋瘴雾看犹湿,一取春波洗更鲜。”清 陆瑀华《过蠡泽》:“桥边烟影淡无痕,桥外春波绿到门。”

翠浪

碧波。唐 孟郊《春集越州皇甫秀才山亭》:“晴湖泻峰嶂,翠浪多萍藓。”唐 皮日休《鸳鸯》:“翠浪万回同过影,玉沙千处共栖痕。”宋 辛弃疾《贺新郎》:“翠浪吞平野。挽天河谁来照影,卧龙山下。”明 汤显祖《邯郸记·望幸》:“峡石翻摇翠浪,茅津细吐金沙。”另,指禾苗因风起伏而形成的波浪。宋 苏轼《和田国博喜雪》:“玉花飞半夜,翠浪舞明年。”宋 周密《野步》:“麦陇风来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宋 胡幼黄《水调歌头》:“勃勃生意满,翠浪涌纵横。”

颠波

汹涌的波浪。三国 嵇康《琴赋》:“尔乃颠波奔突,狂赴争流。”唐 李嗣真《书品后》:“刘岷比颠波赴壑,狂涧争流。”明 倪元璐《与治河使者张玉笥》:“帝亦无如方割何,山龙好与定颠波。”清 朱彝尊《樟滩》:“颠波势欲下,乱石故磨飐。”

鳄浪

巨浪,恶浪。明 钱琦《七鲲身》:“蛟宫千丈姿雄跨,鳄浪万里供馋吞。”清 吴伟业《满江红》:“眼底羊肠逢九坂,天边鳄浪愁千斛。”清 周凯《留别八首和徐幼眉大令必观见赠韵》:“虎贲略地疆初辟,鳄浪滔天战未休。”清 刘文蔚《感旧》:“鳄浪白浮番舶远,佛桑红压戍楼开。”

恶波

凶猛的波浪。唐 王建《海人谣》:“恶波横天山塞路,未央宫中常满库。”

恶浪

凶猛的波浪。唐 贯休《渔家》:“前山脚下得鱼多,恶浪堆中尽头睡。”宋 汪元量《鲁港》:“鲁港朔风掀恶浪,吴山寒日翳愁云。”宋 杨万里《江行七日阻风至繁昌 舍舟出陆》:“日日江行怖杀侬,逆风恶浪打船蓬。”宋 李流谦《瓜步两绝》:“颠风恶浪雨喧豗,往事愁中一笑咍。”元 方回《清明昼夜大风》:“疾风恶浪摇孤垒,危枕昏灯寄此生。”元 柳贯《载酒堂诗》:“飓风恶浪吁可骇,土芋脱粟才供餐。”另,喻邪恶势力。

飞波

汹涌的波浪。晋 张华《游仙诗》:“云榜鼓雾柂,飘忽陵飞波。”宋 苏轼《和子由与颜长道同游百步洪相地筑亭种柳》:“安得青丝络骏马,蹙踏飞波柳阴下。”宋 郭印《积雪》:“海水飞波上栋甍,万瓦堆盐一尺盈。”元 王冕《雨中》:“鹁鸠衔草栖危塔,鸳鸯飞波浴败船。”

飞浪

汹涌的波浪。南朝 孔稚珪《褚先生百玉碑》:“欹窦遏日,折石横波,飞浪突云,奔湍急箭。”唐 皮日休《奉和鲁望白鸥诗》:“池无飞浪争教舞,洲少轻沙若遣栖。”唐 吴融《偶书》:“芳树绿阴连蔽芾,长河飞浪接昆仑。”宋 王安石《次韵奉酬觉之》:“户外惊尘尺书至,眼中飞浪片帆收。”宋 苏轼《二月十六日与张李二君游南溪醉后相》:“褰裳试入插两足,飞浪激起冲人衣。”宋 秦观《雪浪石》:“高斋引泉注奇石,迅若飞浪来云根。”宋 吴文英《风流子》:“秋娘渡、飞浪溅湿行裙。”

沸波

翻腾的波浪。宋 范成大《吴船录》卷下:“峭壁千仞,下临沸波。”《警世通言·王安石三难苏学士》:“东坡看见那峭壁千寻,沸波一线,想要做一篇《三峡赋》,结构不就。”元 郭奎《答王克让》:“万国烟尘海沸波,夕阳谁复倒回戈。”明 袁宗道《过黄河》:“一叶凌浩渺,沸波溅其上。”清 陈文騄《赋示诸将》:“圣明何事召干戈,万里扶桑骤沸波。”

沸浪

翻腾的波浪。唐 岑参《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蒸沙烁石燃虏云,沸浪炎波煎汉月。”宋 宋祁《祗答公序相国二兄见寄》:“棹前饶沸浪,蓬处但惊飚。”宋 苏轼《送宋君用游辇下》:“安知赤日烁,沸浪生浮沤。”宋 张耒《次韵王敏仲至西池会饮》:“沸浪有声黄帽动,春风无力彩旗垂。”宋 叶梦得《八声甘州》:“坐看骄兵南渡,沸浪骇奔鲸。”明 张元凯《京口观竞渡》:“鲛宫沸浪冰绡湿,鼍鼓鸣雷锦缆开。”

愤涛

怒涛,汹涌的波浪。唐 韩愈 孟郊等《远游联句》:“愤涛气尚盛,恨竹泪空幽。”

风波

风浪。水面上的风和波浪。《楚辞·九章·哀郢》:“顺风波以从流兮,焉洋洋而为客。”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唐 元稹《江陵三梦》:“惊觉满床月,风波江上声。”宋 辛弃疾《定风波》:“寄语石头城下水,居士,而今浑不怕风波。”

风浪

水面上的风和波浪。汉 李膺《益州记》:“渔人采捕,必依止宿,每有风浪,辄居宅侧,恬静无它。”唐 陆龟蒙《相和歌辞·江南曲》:“寄语棹船郎,莫夸风浪好。”宋 吕蒙正《寒窑赋》:“地不得时,草木不生;水不得时,风浪不平。”清 王士禛《池北偶谈·孙豹人诗》:“孙豹人枝蔚游焦山,中流风浪大作,舟人失色。”

风涟

风吹起的水的微波。宋 黄庭坚《次韵曾子开舍人游籍田载荷花归》:“紫微乐暇日,披襟咏风涟。”任渊注:“宋玉《风赋》曰:有风飒然而至,王乃披襟而当之。《诗》曰:河水清且涟漪。注云:风行水上成文曰涟。”宋 邓深《赋清映阁》:“静留人影摇歌扇,轻动风涟下钓钩。”宋 吴文英《婆罗门引》:“风涟乱翠,酒霏飘汗洗新妆。”明 陈琏《和胡祭酒村居即事韵》:“赤日方赫炽,临流咏风涟。”清 厉鹗《晓望》:“遥山着秋瘦,小沼得风涟。”

风涛

风浪。水面上的风和浪。南朝 颜延之《车驾幸京口侍游蒜山作》:“春江壮风涛,兰野茂荑英。”唐 杜甫《曲江三章章五句》:“曲江萧条秋气高,菱荷枯折随风涛。”唐 贯休《献钱尚父》:“鼓角揭天嘉气冷,风涛动地海山秋。”宋 苏轼《浣溪沙》:“万顷风涛不记苏,雪晴江上麦千车。”宋 刘克庄《满江红》:“铁马晓嘶营壁冷,楼船夜渡风涛急。”清 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风涛回首空三岛,尘壤从头数九垓。”

风纹

亦作“风文”。水因风吹而成的微波。唐太宗《小池赋》:“叠风纹兮连复连,折回流兮曲复曲。”唐 李百药《和许侍郎<游昆明池>》:“浪花开已合,风文直且连。”唐 元万顷《奉和春日池台》:“日影飞花殿,风文积草池。”宋 张先《河满子》:“片段落霞明水底,风纹时动妆光。”宋 赵蕃《梅花》:“山因雨雾青增黛,水为风纹绿起漪。”明 伍瑞隆《春郊漫兴》:“野光团露草,池动蹴风纹。”

风漪

微风吹拂水面形成的微波。唐 孟郊《献襄阳于大夫》:“风漪参差泛,石板重叠跻。”宋 曹勋《次韵李汉老参政重阳前游泉州东湖》:“郊亭十里绕风漪,一鉴光涵万象微。”清 赵翼《清明前二日寿菊士招同棕亭再可立堂诸公泛舟至平山堂即事》:“红桥南北渺风漪,处处名园互钩络。”另,借指竹席。宋 范成大《谢龚养正送蕲竹杖》:“一声霜晓谩吹愁,八尺风漪不耐秋。”宋 陆游《乙夜纳凉》:“八尺风漪真美睡,故应高枕到窗明。”

高浪

大浪。南朝 鲍照《登大雷岸与妹书》:“腾波触天,高浪灌日,吞吐百川,写泄万壑。”唐 高适《和贺兰判官望北海作》:“巨鳌不可钓,高浪何崔嵬。”唐 储光羲《江南曲》:“绿江深见底,高浪直翻空。”唐 赵嘏《岁暮江轩寄卢端公》:“积水生高浪,长风自北时。”唐 窦叔向《过担石湖》:“日衔高浪出,天入四空无。”宋 李公昴《水调歌头》:“绝域远烟外,高浪舞连艘。”金 元好问《水调歌头》:“长风怒卷高浪,飞洒日光寒。”

骇浪

汹涌澎湃,令人心惊的波浪。汉 王粲《浮淮赋》:“凌惊波以高骛,驰骇浪而赴质。”唐 杜甫《奉汉中王手札》:“已觉良宵永,何看骇浪翻。”唐 杜甫《秋野》:“潜鳞输骇浪,归翼会高风。”宋 张孝祥《水调歌头》:“剩喜燃犀处,骇浪与天浮。”清 梅曾亮《陆母林孺人像赞》:“祁祁守礼,骇浪如砥。”清 谈迁《渡江》:“大江骇浪限东南,当日降帆有旧惭。”清 洪亮吉《五鼓自伍浦渡湖至东山》:“骇浪鱼先拜,惊雷鸟已颠。”清 洪繻《寄赠施悦秋先生》:“浮家一舸走江湖,惊涛骇浪皆痛泪。”

骇涛

犹骇浪。明 张吉《次韵汪推府见寄》:“孤怀耿耿期天鉴,忍戢云翀避骇涛。”清 魏源《道光洋艘征抚记上》:“驰峻坂,则群儆善御之衔绥;犯骇涛,则群戒舵师之针向。”清 杨玉衔《风入松》:“疑听蛮海骇涛声,风静也长鸣。”

寒漪

清凉的水波。宋 雷震《村晚》:“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元 李孝光《冷泉亭》:“寒漪乱方拆,倒景荡晴宇。”元 黄镇成《太极无朕》:“万里江天欲雪时,石梁斜路枕寒漪。”明 文征明《陈氏池亭纳凉》:“微凉度鲜飙,浅碧漾寒漪。”明 何景明《淇门》:“只余淇上竹,绿色映寒漪。”明 唐文凤《诸葛孔明》:“千年八阵碛,长江漾寒漪。”

黑浪

巨浪,恶浪。因其色深,故称。唐 白居易《题海图屏风》:“白涛与黑浪,呼吸绕咽喉。”唐 施肩吾《及第后过扬子江》:“鱼龙互闪烁,黑浪高于天。”宋 晁补之《连日顺风》:“昔日肩吾上国行,鱼龙黑浪自堪惊。”宋 刘克庄《龙隐洞》:“中有无底渊,黑浪常荡潏。”元 杨维桢《公无渡河》:“公身非水犀,乌风黑浪欲何济?”

横澜

大波,巨澜。宋 欧阳修《送吴生南归》:“昆仑倾黄河,渺漫盈百川。疏决以道之,渐敛收横澜。”

红波

红色的波浪。南朝 邹浩《中秋日泛湖杂诗》:“恨君不见桃花盛,十里红波送酒船。”宋 仲殊《减字木兰花》:“风引飘飘,下有红波引六鳌。”宋 苏轼《和蔡景繁海州石室》:“独临断岸呼日出,红波碧巘相吞吐。”元 刘因《即事》:“淡烟衰草关何事,落日红波空自愁。”

洪波

大波浪。三国 曹操《观沧海》:“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唐 李白《梁园吟》:“却忆蓬池阮公咏,因吟渌水扬洪波”。《西游记》第二二回:“真个也如飞似箭,不多时,身登彼岸,得脱洪波。”另,古台名。《韩诗外传》卷七:“后与诸大夫饮于洪波之台。”南朝 陆厥《中山王孺子妾歌》:“洪波陪饮帐,林光宴秦余。”张铣注:“洪波,赵简子台也。林光,秦之殿名,汉因之,故曰余,言相与饮宴于宫观。”唐 李白《登邯郸洪波台置酒观发兵》:“观兵洪波台,倚剑望玉关。”

鸿波

大波浪,洪水。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济水》:“比率百姓,议之于臣,伐石三谷,水匠致治,立激岸侧,以捍鸿波。”唐 李白《崇明寺佛顶尊胜陀罗尼幢颂》:“共工不触山,娲皇不补天,其鸿波汩汩流,伯禹不治水,万人其鱼乎。”明 杨慎《于役江乡言辞友生》:“旋轸陟驳原,击汰凌鸿波。”清 徐树铭《善后斋将军从醇邸渡津海至威海卫见庙岛云气迁异舟人以为海市也用东坡诗韵题赠》:“鸿波澄清卫廷阙,万方识水趋皇风。”

侯波

阳侯之波,也作阳侯波。犹言大的波浪。阳侯,传说中的水神,能兴波作浪。汉 枚乘《七发》:“侯波奋振,合战于藉藉之口。”李善注:“《楚辞》曰:'陵阳侯之泛滥兮。’王逸曰:'阳侯,大波也。’”吕延济注:“侯波,阳侯之波也。”明 张弼《杨子江送焦廷用还京》:“阳侯波贴息,川后镜泓渟。”清 顾炎武《河上作》:“仰希神明眷,下戢阳侯波。”

环涛

回旋的波浪。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沁水》:“(水)沿波漱石,奔涧八丈,环涛谷转,西南流入于沁水。”

皇波

大波浪。《汉书·扬雄传上》:“淑周楚之丰烈兮,超既离虖皇波。”颜师古注引晋灼曰:“皇,大也。”《艺文类聚·水部上》:“泛洪潭之皇波,仰岩岗之隆阻,经东山之曲阿,于是惊风泛,涌波骇,众帆张,群棹起,争先逐进。”

湟波

大浪。三国 曹丕《浮淮赋》:“溯淮水而南迈兮,泛洪涛之湟波。”

回澜

回旋的波浪。南朝 沈约《日出东南隅行》:“延躯似纤约,遗视若回澜。”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但见回澜素波,触石奋出。”清 程岫《子夜歌》:“水去有回澜,何时得郎返。”清 袁枚《到石梁观瀑布》:“势急欲下石阻挠,回澜怒立猛欲跳。”

激波

急剧的波浪。《后汉书·边让》:“体迅轻鸿,荣曜春华,进如浮云,退如激波。”晋 潘岳《金谷集作诗》》:“滥泉龙鳞澜,激波连珠挥。”宋 宋祁《大酺纪事十四韵》:“激波呈曼衍,跳索戏都卢。”另,扬波。南朝 谢灵运《山居赋》:“拂青林而激波,挥白沙而生涟。”

激浪

汹涌急剧的波浪。南朝 薛道衡《奉和临渭源应诏诗》:“惊流注陆海,激浪象天河。”唐 卢照邻《晚渡滹沱敬赠魏大》:“澄波泛月影,激浪聚沙文。”唐 元稹《赋得鱼登龙门》:“激浪诚难溯,雄心亦自凭。”唐 柳宗元《再至界围岩水帘遂宿岩下》:“蔽空素彩列,激浪寒光聚。”宋 秦观《念奴娇》:“长江滚滚,东流去,激浪飞珠溅雪。”

急澜

迅猛的波浪。南朝 萧琛《别萧谘议》:“游子无淹期,晨川有急澜。”南朝 谢灵运《九日从宋公戏马台集送孔令诗》:“河流有急澜,浮骖无缓辙。”唐 骆宾王《秋月》:“漏彩含疏薄,浮光漾急澜。”元 余阙《安庆郡庠后亭宴董佥事》:“魄渊无恒彩,清川有急澜。”明 郭之奇《自汀州下小刀溯流》》:“不知急澜凭,但觉往舟伏。”

霁波

平静的波浪。唐 孟郊《石淙》:“丹巘堕瑰景,霁波灼虚形。”宋 宋祁《华州西溪》:“霁波平撼日,寒崦侧藏云。”金 密璹《夏晚登楼》:“云似碧山天似水,霁波平浸两三峰。”

箭波

流动迅速有如飞箭的波浪。宋 柳永《定风波》:“骤雨歇,极目萧疏,塞柳万株,掩映箭波千里。”宋 周邦彦《还京乐》:“望箭波无际,迎风漾日黄云委。”元 王国器《踏莎行》:“雪练横空,箭波崩岫。”明 李云龙《峡口望月》:“镜湖疑喷玉,箭波如离弦。”清 汪东《霜天晓角》:“月落关塞黑,箭波舟恐失。”

蛟浪

巨浪。相传为蛟所兴,故称。宋 欧阳修《答梅圣俞寺丞见寄》:“楚峡听猿鸣,荆江畏蛟浪。”

惊波

惊险的巨浪。汉 张衡《西京赋》:“散似惊波,聚似巨峙。”唐 李白《玉真公主别馆苦雨赠卫尉张卿》:“潈潈奔溜闻,浩浩惊波转。”唐 司空图《连珠》:“盖闻霁日才升于拂曙,则蚁穴自开;澄川或激于惊波,则龙舟莫进。”明 高启《秋怀》:“惊波驶且广,荡漾浮云阴。”

惊涛

震摄人心的波浪。三国 曹丕《沧海赋》:“惊涛暴骇,腾踊澎湃。”唐 杨师道《奉和圣制春日望海》:“落日惊涛上,浮天骇浪长。”唐 孟浩然《与颜钱塘登障楼望潮作》:“惊涛来似雪,一座凛生寒。”唐 李白《当涂赵炎少府粉图山水歌》:“惊涛汹涌向何处,孤舟一去迷归年。”五代 李煜《亡后见形诗》:“惊涛千万里,无乃见钟山。”宋 苏轼《念奴娇》:“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清 曹寅《虎丘僧轩坐雨迟培山未至漫成》:“东岩涧壑凭临高,风雨横绝悬惊涛。”

鲸波

犹言惊涛骇浪。唐 杜甫《舟出江陵南浦奉寄郑少尹诗》:“溟涨鲸波动,衡阳雁影徂。”宋 黄庭坚《调笑歌》:“天长地久相思苦,渺渺鲸波无路。”宋 周密《观潮》:“吴儿……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以小舟涉鲸波明。”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以小舟涉鲸波。”明 唐顺之《送蒋藩幕赴闽中》:“风岛鲸波涌,寒城蜃气收。”清 徐灿《青玉案》:“鲸波碧浸横江锁,故垒萧萧芦荻浦。”

鲸浪

犹巨浪。宋 张榘《金缕曲》:“笔底三江鲸浪注,胸次一瓯冰雪。”宋 陆游《纵笔》:“如今更欲沧溟去,鲸浪浮天信所之。”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大洋海里泛铁船,须弥顶下翻鲸浪。”元 鲜于必仁《普天乐》:“轻帆走蜃风,柔橹闲鲸浪。”明 李东阳《徐州洪》:“胥涛鲸浪中崔巍,百步九折势不回。”清 方文《赠杨总戎》:“幕府双开鲸浪伏,兵机独对鲤庭闲。”清 钱以垲《谒南海神庙》:“翠旗张贝阙,鲸浪息戈船。”

鲸涛

惊涛,巨浪。唐 裴铏《传奇·陶尹二君》:“但见鲸涛蹙雪,蜃阁排空,石桥之柱欹危,蓬岫之烟杳渺。”宋 石建见《武夷》:“天柱插空留鹤驾,仙船横石待鲸涛。”明 刘基《尉迟杯》:“三岛鲸涛迷天地,欢会处都成间阻。”明 释良琦《碧梧翠竹堂》:“舟回鲸涛溯长江,故人宛在江中央。”清 昭莲《啸亭杂录·天津水师》:“守御海口,以防鲸涛不测之变。”清 时铭《题钱塘送别图》:“胥台怒挟鲸涛回,吴越中分天堑开。”

潏波

指汹涌的波浪。明 徐弘祖《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九》:“四山咸露其翠微,而山下甸中,则平白氤氲,如铺絮,又如潏波。”清 陈忠平《奉和卢兄五十初度》:“近知天命安禅定,任是涟波与潏波。”

狂澜

汹涌的波浪。唐 韩愈《进学解》:“障百川而东之,回狂澜于既倒。”宋 陈允平《红林擒近》:“直疑潢潦惊翻,斜风溯狂澜。”宋 谢枋得《小孤山》:“天地偶然留砥柱,江山有此障狂澜。”明 吴承恩《赏花钓鱼赋诗谢表》:“普滋生于湛露,息吞噬于狂澜。”另,喻剧烈的社会变动或大的动乱。清 方文《芜湖访宋玉叔计部感旧》:“一自狂澜翻大陆,遂令郎署属危途。”

狂涛

汹涌的波浪。五代 齐己《观李琼处士画海涛》:“巨鳌转侧长鳅翻,狂涛颠浪高漫漫。”宋 辛弃疾《水龙吟》:“大而流江海,覆舟如芥,君无助,狂涛些。”清 朱孝臧《清平乐》:“不信狂涛东驶,蛟龙偶语分明。”清 简楫《寿山观海》:“狂涛拍岸新船澳,乱石成堆旧炮台。”

溃澜

汹涌的波浪。清 俞正燮《癸巳存稿·骆君小传》:“四人坐船篷上说鬼,风霜凄紧,溃澜攒击,真有神物龙鱼来倾听也。”

澜文

微波,波纹。《南齐书·张融传》:“若夫增云不气,流风敛声。澜文复动,波色还惊。”

浪波

波浪。唐 韩愈《条山苍》:“浪波沄沄去,松柏在山冈。”宋 喻良能《丙午仲春西湖舟中作》:“掀髯一笑浪波间,淋漓衣袂寻棋局。”宋 范成大《梅雨》:“风声不多雨声多,汹汹晓衾闻浪波。”宋 叶适《陈彦群墓志铭》:“浪波急疾,高或灭峤,远浮数国,而渟于深渊,必将有以用之也,而竟若此何耶?”元 方回《泛浙江》:“不为潮从海上生,元来水浅浪波平。”明 高启《江上送客》:“春风江上荡舟过,垂柳垂杨拂浪波。”

涟沦

微波。唐 柳宗元《晋问》:“其有乘化会神,振拔涟沦,摛奇文,出怪鳞,腾飞涛而上逸,生电雷于龙门者,犹仰纶飞缴,顿踏而取之,莫不脱角裂翼,呀吓匍匐。”清 乾隆《香山宿月》:“淙淙璎珞岩,辋水动涟沦。”清 乾隆《文征明山水》:“高山森荦峃,流水净涟沦。”清 姚鼐《题胡山甫不浪舟记后》:“凭栏四望疑涟沦,所言枝叶非本真。”

涟纹

微波,水面上波纹。清 龚自珍《最录南唐五百字》:“涟纹濯影,铝粉浣红。”

涟猗

微波,水面上波纹。《诗·魏风·伐檀》:“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晋 左思《吴都赋》:“剖巨蚌于回渊,濯明月于涟漪。”明 许潮《午日吟》:“沧浪烟净,涟漪风淡。”

鳞波

水面像鱼鳞一样的微波。宋 刘忠顺《留题涪州石鱼》:“七十二鳞波底镌,一衔蓂草一衔莲。”宋 梅挚《和王益新繁县东湖瑞莲歌》:“东湖七月湖水平,鳞波暗织箫籁声。”宋 仇远《菩萨蛮》:“鳞波流碎月,荏苒年芳歇。”宋 董嗣杲《羽觞飞上苑》:“鳞波皱云展翠绡,羽幰逐风飒珠履。”

沦涟

微波。《易纬乾坤凿度》卷上:“浰涉沦涟,上下无息。”唐 朱休《春水绿波》:“滉漾滋兰杜,沦涟长芰荷。”五代 王定保《唐摭言·韦庄奏请追赠不及第人近代者》:“大风吹海,海波沦涟。”宋 苏洵《仲兄字文甫说》:“今夫风水之相遭乎大泽之陂也,纡余委蛇,蜿蜒沦涟。”清 黄宗羲《<郑禹梅刻稿>序》:“如水之舒为沦涟,折为波涛。”

凌波

指波浪。三国 曹植《与吴季重书》:“若夫觞酌凌波在前,箫筠发音于后,足下鹰扬其体,凤观虎视,谓萧曹不足俦,卫霍不足侔也。”吕延济注:“言酒多如水之波澜也。”晋 郭璞《江赋》:“抚凌波而凫跃,吸翠霞而夭矫。”唐 司空图《成均讽》:“轻埃渐弭,泛空碧之横云;曳绪惟收,失凌波之回雪。”另,奔腾的波浪。晋 郭璞《江赋》:“抚凌波而凫跃,吸翠霞而夭矫。”李善注:“《广雅》:'凌,驰也。’《上林赋》:'驰波跳沫。’”又,在水上行走。汉 庄忌《哀时命》:“势不能凌波以径度兮,又无羽翼而高翔。”又,喻美人步履轻盈,如乘碧波而行。三国 曹植《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吕向注:“步于水波之上,如尘生也。”又,指美女的脚。金 刘迎《闻丘丈晚集庆寿作诗戏之》:“红烛影纱闻唤马,翠罗承袜见凌波。”又,形容女子步履轻盈。三国 曹植《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又,行于水波之上。常指乘船。汉 严忌《哀时命》:“势不能凌波以径度兮,又无羽翼而高翔。”晋 束晰《补亡诗·南荄》:“凌波赴汩,噬鲂捕鲤。”

隆波

大波浪,洪流。汉 刘向《九叹·远逝》:“乘隆波而南渡兮,逐江湘之顺流。”晋 陆云《九愍·征》:“临恒流而自坠,蒙浚壑之隆波。”清 孙元衡《咏怀》:“中原岂迮陕,南渡乘隆波。”

泷涛

汹涌的波浪。宋 王庭圭《过萧泷庙》:“泷江欲度虹为桥,泷涛舂击蛟鱼跳。”清 方苞《光禄卿吕公墓志铭》:“夏秋之交,洞庭泷涛壮猛。”

绿波

绿色波浪。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赣水》:“清潭远涨,绿波凝净。”唐 唐彦谦《鸂鶒》:“一宿南塘烟雨时,好风摇动绿波微。”清 姚范《方颂椒山居记》:“苍岩崒嵂,绿波澹淡。”另,比喻风吹绿草之状。元 钱惟善《送陈众仲之官翰林应奉》:“绿波草色连天远,不是寻常送别愁。”清 纳兰性德《浪淘沙》:“芳草绿波吹不尽,只隔遥山。”

绿浪

绿色的波浪。唐 韩愈《卢郎中云夫寄示送盘谷子诗两章 歌以和之》:“平沙绿浪榜方口,雁鸭飞起穿垂杨。”唐 白居易《正月三日闲行》:“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宋 姜夔《平甫放三十二鸥于吴松余不及与盟》:“桥下松陵绿浪横,来迟不与白鸥盟。”宋 杨亿《奉和御制中和》:“天渊摇绿浪,仙杏吐丹荣。”

绿漪

绿色的微波。宋 陈造《冬至》:“相风绿漪静,宾日矞云鲜。”宋 李新《送李能》:“春深小瀛洲,西湖生绿漪。”宋 姜特立《娱老》:“老来何事可娱嬉,堂枕崔嵬瞰绿漪。”宋 释智愚《独舫轩》:“踪迹浑如漾绿漪,画桡曾不近渔矶。”宋 刘大纲《鉴轩》:“漾月摇金影,涵风皱绿漪。”元 黄庚《采莲女》:“越女兰舟泛绿漪,采莲花露湿红衣。”

渌波

清波。三国 曹植《洛神赋》:“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南朝 江淹《别赋》:“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南唐 李璟《摊破浣溪沙》:“回首渌波三楚暮,接天流。”清 龚自珍《同年生徐编修斋中夜集书卷尾》:“昆山翰林召词客,酒如渌波灯如雪。”

鹭涛

波涛。汉 枚乘《七发》:“衍溢漂疾,波涌而涛起,其始起也,洪淋淋焉,若白鹭之下翔。”后因以“鹭涛”指波涛。唐 骆宾王《夏日游德州赠高四》:“鹭涛开碧海,凤彩缀词林。”宋 林逋《即席送江夏茂才》:“一点风帆若为望,海门平阔鹭涛秋。”另,比喻人的才情。清 蒲松龄《代毕信涉通王受兹启》:“凤彩鹭涛,露才情于铅椠;镂膺虎韔,试游戏于雕弧。”

沦波

指水波,波浪。南朝 徐陵《在北齐与杨仆射书》:“日者鄱阳嗣王,治兵汇派,屯戍沦波,朝夕笺书,春秋方物。”《旧唐书·刘晏传》:“漕引潇湘、洞庭,万里几日,沦波挂席,西指长安。”唐 顾况《青弋江》:“凄清回泊夜,沦波激石响。”

沦涟

微波。《易纬乾坤凿度》卷上:“浰涉沦涟,上下无息。”唐 朱休《春水绿波》:“滉漾滋兰杜,沦涟长芰荷。”五代 王定保《唐摭言·韦庄奏请追赠不及第人近代者》:“大风吹海,海波沦涟。”宋 苏洵《仲兄字文甫说》:“今夫风水之相遭乎大泽之陂也,纡余委虵,蜿蜒沦涟。”清 黄宗羲《<郑禹梅刻稿>序》:“如水之舒为沦涟,折为波涛。”

沦漪

水生微波。《诗·魏风·伐檀》:“河水清且沦猗。”毛传:“沦,小风水成文,转如轮也。”陆德明释文:“猗,于宜反,本亦作漪,同。”南朝 刘勰《文心雕龙·情采》:“夫水性虚而沦漪结,木体实而花萼振。”

漫波

大波。唐 元稹《和乐天早春见寄》:“湖添水剂消残雪,江送潮头涌漫波。”宋 吴泳《溪亭春日》:“漫波绿皱一溪水,暖日红蒸千树桃。”明 倪岳《芳池春水》:“百年苹藻沾余泽,三月鱼龙涌漫波。”明 王恭《江城夕眺》:“荒城百雉郁嵯峨,城下风来涌漫波。”明 邵宝《歌风台》:“欲上高台水漫波,向来遗恨付长河。”

蒙漪

细小的水波。唐 许敬宗《奉和执契静三边应诏》:“熏风交阆阙,就日泛蒙漪。”

猛浪

汹涌的波浪。《三国志·吴志·吴志传》:“且近臣有尽规之谏。”裴松之注引晋虞溥《江表传》:“利(谷利)跪曰:'大王万乘之主,轻于不测之渊,戏于猛浪之中,船楼装高,邂逅颠危,奈社稷何?’”南朝 吴均《与朱元思书》:“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明 胡应麟《兰江竹枝词》:“渡口狂风掀白苹,惊波猛浪不愁人。”

明漪

微波,明净的涟漪。唐 司空图《二十四诗品·精神》:“明漪绝底,奇花初胎。” 明 李之世《园居即影》:“宛宛晴云曳钓丝,双双鸂鶒弄明漪。”清 弘历《题钱维城生秋画卷》:“荻穗白初含退潦,蓼花红尚恋明漪。”清 弘历《昆明湖泛舟》:“漭沆明漪烟霭澹,兰舟恰趁好风开。”清 姚燮《西荡看采菱》:“明漪回睐嫣,暗岚上鬟溽。”

怒波

汹涌的波浪。宋 王安礼《上王端明生日》:“怒波回滩碛,旱种变京坻。”明 尹伸《牛口发舟泊真溪聊述所历》:“怒波迫其趾,得失争一线。”清 屈大均《连州舟中》:“力尽因拳石,心惊岂怒波。”清 陈忠平《印度洋海难》:“谁遣狂龙卷怒波,生灵十万化南柯。”清 秋瑾《喜雨漫赋》:“渊龙酣睡谁驱起,飞向青天作怒波。”

怒浪

汹涌的巨浪。唐 孔颖达《<尚书正义>序》:“斯乃鼓怒浪于平原,震惊飚于静树。”唐 温庭筠《拂舞词》:“黄河怒浪连天来,大响谹谹如殷雷。”宋 柳开《赠诸进士》:“怒浪航斯济,骏蹄御良辔。”宋 郭若虚《图画见闻志》卷四:“曹仁熙,毗陵人,工画水,善为惊涛怒浪,驰名江介。”明 刘基《长相思》:“长相思,在昆仑,黄河怒浪訇天门。”清 归庄《锦堂春》:“凭空怒浪兼天涌,不尽六朝声。”

怒涛

汹涌的波浪。唐 杜甫《忆昔行》:“忆昔北寻有小洞,洪河怒涛过轻舸。”宋 柳永《望海潮》:“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宋 周邦彦《西河》:“怒涛寂寞打孤城,风樯遥度天际。”宋 陆游《度浮桥至南台》:“九轨徐行怒涛上,千艘横系大江心。”明 张煌言《入武林》:“他日素车东浙路,怒涛岂必属鸱夷?”清 陈维崧《南乡子》:“秋色冷并刀,一派酸风卷怒涛。”

潜波

犹微波。晋 郭璞《游仙》:“阊阖西南来,潜波涣鳞起。”唐 杜甫《中宵》:“择木知幽鸟,潜波想巨鱼。”唐 元稹《月三十韵》:“捐箧辞班女,潜波蔽虙妃。”宋 吕同老《丹泉》:“清音映空谷,潜波涣寒塘。”明 张羽《赠医士刘子中》:“搴萝采石肉,潜波揽江珠。”

青波

碧波,清波。唐 王翰《过赵州石桥和杜缑山韵》:“高连晓岸堆晴雪,斜跨青波卧彩霓。”唐 徐彦伯《登长城赋》:“日入青波,坚冰峨峨。”前蜀 韦庄《听赵秀才弹琴》:“巫山夜雨弦中起,湘水青波指下生。”宋 喻良能《己酉中秋》:“磬湖秋半溢青波,一岁月明今夕多。”宋 汪藻《即事》:“双鹭能忙翻白雪,平畴许远涨青波。”宋 李流谦《游温汤》:“万里归来狎鸥鸟,青波如镜鬓如丝。”

清波

碧波,清澈的水流。汉 严忌《哀时命》:“知贪饵而近死兮,不如下游乎清波。”唐 骆宾王《咏鹅》:“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宋 王安石《车螯》:“清波濯其污,白日晒其昏。”宋 苏轼《西江月》:“挂凤寒枝绿倒,华妍映彻清波。”另,六朝时歌曲名。清 康有为《味梨集序》:“六朝时,汉《铙歌》、《鼓吹》曲既废,于是《清波》、《白鸠》、《子夜》、《鸟栖》之曲,亦以长短句为章。”

清涟

谓水清澈而有微波。《诗·魏风·伐檀》:“河水清且涟猗。”南朝 谢灵运《过始宁墅》:“白云抱幽石,绿筱媚清涟。”唐 杜甫《重题郑氏东亭》:“崩石欹山树,清涟曳水衣。”唐 白居易《京兆府栽莲》:“昔在溪中日,花叶媚清涟。”宋 周敦颐《爱莲说》:“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清 赵翼《寓西湖十日杂记游迹》:“孤山好林馆,丹碧映清涟。”

秋波

秋天的水波。唐 李白《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唐 温庭筠《苏武庙》:“茂陵不见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宋 辛弃疾《菩萨蛮》:“不似远山横,秋波相共明。”明 王夫之《玉楼春》:“荻花风起秋波冷,独拥檀心窥晓镜。”另,喻美女的眼睛目光。南唐 李煜《菩萨蛮》:“眼色暗相钩,秋波横欲流。”宋 苏轼《百步洪》:“佳人未肯回秋波,幼舆欲语防飞梭。”

软浪

微弱的波浪。清 汪文柏《登烟雨楼》:“软浪成花侵寺壁,冷云如墨拥轩楹。”清 姚燮《定风波慢》:“蘸珑璁、曲雨绵云,平江软浪绿簸。”清 曹家达《晓渡绿水洋》:“净无可唾润无尘,软浪摇春作态频。”

驶浪

激浪。清 汪师韩《青县晚泊》:“驶浪折沙湾,绪风含水木。”清 洪繻《屿上即景》:“帆风鲨艇趋澎澳,驶浪乌艚上浙江。”

溯波

溯逆流的波浪。汉 枚乘《七发》:“湍流溯波,又澹淡之。”李善注:“溯波,逆流之波也。”宋 李彭《读西京杂记十三首次渊明读山海经韵》:“凫雏与雁子,溯波还复流。”宋 赵蕃《主山湖围二渡》:“撑舟来前仅如掌,溯波却下几百尺。”宋 刘子翚《谢方德顺古风》:“罔象溯波浮,天吴跃空飞。”元 王恽《江船》:“顺流与溯波,巨鹢添羽翮。”

水波

水的波浪。亦指水。《吕氏春秋·应同》:“旱云烟火,雨云水波。”陈奇猷校释:“犹言旱云如烟火,雨云如水波耳。”《诗·小雅·渐渐之石》:“有豕白蹢,烝涉波矣。”毛传:“将久雨,则豕进涉水波。”宋 苏轼《前赤壁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水纹

微波,波纹。《西京杂记》:“汉诸陵寝,皆以竹为帘,皆为水纹及龙凤之像。”南朝 梁元帝《晚景游后园》:“日移花色异,风散水纹长。”唐 李约《江南春》:“池塘春暖水纹开,堤柳垂丝间野梅。”唐 温庭筠《菩萨蛮》:“翠翘金缕双鸂鶒,水纹细起春池碧。”前蜀 李珣《南乡子》:“兰棹举,水纹开,竞携藤笼采莲来。”宋 左纬《春晚》:“蝶随花片落,燕拂水纹飞。”

宿浪

指夜晚的浪。晋 庾阐《江都遇风诗》:“洪川伫宿浪,跃水迎晨潮。”唐 骆宾王《晚泊河曲》:“叠花开宿浪,浮叶下凉飚。”唐 李绅《宿瓜州》:“冲浦回风翻宿浪,照沙低月敛残潮。”唐 权德舆《晚渡扬子江却寄江南亲故》:“树晚叠秋岚,江空翻宿浪。”

素车白马

指汹涌的波浪。春秋时期,吴王夫差赐剑让伍子胥自尽,将他的尸首抛入江中,从此钱塘江中波涛汹涌,从海门山滚滚而来,有时可以看到伍子胥乘白马素车站在潮头。宋 蒋捷《女冠子》:“素车白马,卷潮起怒。”宋 俞德邻《观潮》:“素车白马空明上,青盖红旗灭没中。”宋 释居简《浙江春潮》:“素车白马作前驱,垒雪屯云拟不如。”明 许承钦《钱塘江观潮》:“霸气至今消不尽,素车白马驾虹蜺。”清 陈去病《中元节自黄浦出吴淞泛海》:“唯有胥涛若银练,素车白马战秋风。”

涛波

大波,波涛。汉 班固《答宾戏》:“虽驰辩如涛波,摛藻如春华,犹无益于殿最也。”李善注引如淳曰:“潮水之激者为涛波。”晋 庾阐《涉江赋》:“溯晨风而遥迈,乘涛波而容与。”唐 李白《发白马》:“箫鼓聒川岳,沧溟涌涛波。”宋 苏轼《游金山寺》:“中泠南畔石盘陀,古来出没随涛波。”宋 李流谦《元日泛舟分韵得大字》:“断崖舂涛波。千古意不改。”宋 杨万里《过真阳峡》》:“百滩千港几涛波,聚入真阳也未多。”

涛澜

大波浪。唐 李白《赠华州王司士》:“淮水不绝涛澜高,盛德未泯生英髦。”宋 苏轼《送曹辅赴闽漕》:“曹子本儒侠,笔势翻涛澜。”宋 苏辙《黄州快哉亭记》:“涛澜汹涌,风云开阖。”宋 陆游《上辛给事书》:“君子之有文也,如日月之明,金石之声,江海之涛澜,虎豹之炳蔚。”

涛泷

急流大波。《新唐书·韩愈传》:“涛泷壮猛,难计期程。”宋 苏轼《阎立本职贡图》:“横绝岭海逾涛泷,珍禽瑰产争牵扛。”宋 晁说之《谢沈次律水枕》:“折流来此一尺枕,指麾巨鳄回涛泷。”宋 范成大《淳安》:“篙师叫怒破涛泷,水石如钟自击撞。”明 邵宝《忆王山长时将渡钱塘》:“越岸烟消分莽渚,钱塘潦尽露涛泷。”清 朱琦《关将军挽歌》:“涛泷阻绝八万里,彼虏深入孤无援。”

钿波

金光闪闪的波浪。唐 皮日休《重题后池》:“细雨阑珊眠鹭觉,钿波悠漾并鸳娇。”清 李良年《满江红》:“嫩比江瑶秋市早,轻随螺女钿波绉。”清 项鸿祚《莺啼序》:“钿波映、堤上宫眉,锦鳞曾寄情素。”

腾波

翻腾的波浪。晋 木华《海赋》:“泱漭澹泞,腾波赴势。”晋 左思《蜀都赋》:“腾波沸涌,珠贝汜浮,若云汉含星而光耀洪流。”南朝 鲍照《登大雷岸与妹书》:“腾波触天,高浪灌日,吞吐百川,写泄万壑。”唐 李隆基《观拔河俗戏》:“噪齐山岌嶪,气作水腾波。”明 王世贞《吴门钱叔宝为吉安龙君作春江图予为作歌题赠》:“春雷唤龙龙欲起,吸雾腾波几千里。”

微波

涟漪,微波。汉 刘向《新序·杂事》:“引纤缴,扬微波,折清风而殒。”唐 许浑《泛五云溪》:“急濑鸣车轴,微波漾钓筒。”宋 朱熹《喜晴》:“冲飚动高柳,渌水澹微波。”另,余波。汉 司马相如《封禅文》:“俾万世得激清流,扬微波,蜚英声,腾茂实。”南朝 钟嵘《诗品》卷上:“永嘉时,贵黄老,稍尚虚谈。于时篇什,理过其辞,淡乎寡味,爰及江表,微波尚传。”另,指女子的眼波。三国 曹植《洛神赋》:“无良媒以接欢兮,托微波而通辞。”又,物理学名词。

纹浪

微波,细浪。宋 范仲淹《临川羡鱼赋》:“徒观其纹浪不惊,锦鳞咸遂。”宋 韩维《和子华同程中散燕湖上》:“金跳巨鲤开纹浪,雪洒群鸦度绿梧。”

细波

微波。南朝 徐陵《咏日华诗》:“时从高浪歇,乍逐细波移。”唐 李益《春行》:“归路南桥望,垂杨拂细波。”唐 刘沧《八月十五日夜玩月》:“桂枝斜汉流灵魄,苹叶微风动细波。”唐 温庭筠《雍台歌》:“早雁惊鸣细波起,映花卤簿龙飞回。”宋 宋庠《春晦寓目》:“树气薰繁幄,池纹叠细波。”宋 徐铉《水》:“碧草垂低岸,东风起细波。”宋 张耒《连昌宫》:“雨余耕陇寻遗宝,夜静溪泉响细波。”宋 孔平仲《晚望》:“落日增野兴,连天吹细波。”

细浪

微波。唐 李世民《采芙蓉》:“船移分细浪,风散动浮香。”唐 杜甫《城西陂泛舟》:“鱼吹细浪摇歌扇,燕蹴飞花落舞筵。”唐 温庭筠《酒泉子》:“凭阑干,窥细浪,雨萧萧。”宋 张孝祥《西江月》:“波神留我看斜阳,放起鳞鳞细浪。”宋 王琪《望江南》:“雨霁高烟收素练,风晴细浪吐寒花,迢递送星槎。”金 元好问《梁园春》:“暖入金沟细浪添,津桥杨柳绿纤纤。”

修波

大波。前秦 王嘉《拾遗记·夏禹》:“鲧自沉于羽渊,化为玄鱼,时扬须振鳞,横修波之上。”

胥涛

传说春秋时伍子胥为吴王所杀,尸投浙江,成为涛神。后人因称浙江潮为“胥涛”。亦泛指汹涌的波涛。宋 鲁应龙《闲窗括异志》:“伍子胥逃楚仕吴,吴王赐以属镂之剑,自杀,浮其尸于江,遂为涛神,谓之胥涛。”《宋史·河渠志》:“惟是淛江东接海门,胥涛澎湃。”宋 陈以庄《水龙吟》:“稽山滴翠,胥涛溅恨,一襟离绪。”元 黄伯厚《蜡社歌余》:“应是钱塘醉未醒,翻海胥涛骋游戏。”清 戴名世《弘光朝伪东宫伪后及党祸纪略》:“吾当先赴胥涛,乞素车白马以拒阁下。”

雪浪

白色的波浪。唐 汪遵《咏东海》:“漾舟雪浪映花颜,徐福携将竟不还。”宋 苏轼《归朝欢》:“我梦扁舟浮震泽,雪浪摇空千顷白。”宋 苏轼《满江红》:“犹自带、岷峨雪浪,锦江春色。”宋 周邦彦《水龙吟》:“雪浪翻空,粉裳缟夜,不成春意。”宋 李纲《喜迁莺》:“长江千里,限南北、雪浪云涛无际。”宋 佚名《水调歌头》:“欲泻三江雪浪,净洗胡尘千里,不用挽天河。”元 范康《竹叶舟》:“则见秋江雪浪拍天浮,更月黑云愁。”清 陈维崧《贺新郎》:“此去三江牵百丈,雪浪排樯夜吼。”

炎波

红色的波浪。三国 曹丕《玉玦赋》:“嗽丹水之炎波,荫瑶树之玄枝。”另,形容沙漠地区的热浪。唐 岑参《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蒸沙烁石然虏云,沸浪炎波煎汉月。”清 姚燮《望海楼饯王允安还庐江》:“海云不动天风高,炎波黤惨蓬壶遥。”

瑶波

莹洁的波浪。南朝 鲍照《登庐山望石门》:“瑶波逐穴开,霞石触峰起。”明 文肇祉《内苑》:“万顷瑶波图画色,一群娇鸟管弦声。”明 金幼孜《追和学士胡公秋日同陪驾重游太液池》:“瑶波通碧海,琼岛倚天中。”明 梁应龙《韩亭秋月》:“千顷瑶波江芷漾,一庭柏影兔华来。”另,喻指月光。明 夏完淳《怨晓月赋》:“逗瑶波而微见,淡荒荒其映墙。”

漪澜

水波。晋 左思《吴都赋》:“理翮整翰,容与自玩。雕啄蔓藻,刷荡漪澜。”刘逵注:“漪澜,水波也。”唐 陆龟蒙《自遣诗三十首》:“漪澜未碧蒲犹短,不见鸳鸯正自由。”南唐 冯延巳《清平乐》:“冰散漪澜生碧沼,寒在梅花先老。”清 弘历《和李峤杂咏诗百二十首韵·池》:“漪澜文鹢动,蘸影石鲸斜。”清 弘历《邓尉山恭瞻皇祖题额松风水月四字各得八句以题为韵·水》:“枝斜清浅上,影弄漪澜里。”

漪涟

微波。南朝 谢灵运《发归濑三瀑布望两溪》:“沫江免风涛,涉清弄漪涟。”宋 欧阳修《奉寄知郡陆经通判杨褒》:“十里秋风红菡萏,一溪春水碧漪涟。”宋 欧阳修《沧浪亭》:“清光不辨水与月,但见空碧涵漪涟。”宋 苏颂《府庠小沼》:“月明练光寒,风动漪涟起。”宋 蒲寿宬《明月篇》:“鲛人一滴泪,不肯随漪涟。”宋 舒坦《和西湖即席》:“金碧楼台阁暮烟,彩虹双影卧漪涟。”

漪沦

微波。宋 毕仲游《感兴简欧阳仲纯兄弟》:“颍鲤如可钓,持竿就漪沦。”宋 晁冲之《洗马次十一兄之道韵》:“解鞍傍水入洗马,飞龙九尺凌漪沦。”宋 陈造《次韵梁教授》:“衮衮新篇警衰朽,清渊晓吹转漪沦。”宋 程公许《述九颂·侣真》:“金碧波兮涨漪沦,妖氛洗兮景气新。”元 贡师泰《游西山次周伯温韵》:“耦耕杂畎亩,独钓当漪沦。”清 顾印愚《山谷流杯池》:“归来小艇剪漪沦,回望幽亭恋楹枓。”

潆波

回旋的水波。明 徐弘祖《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上既空明如月,下复内外潆波,'水月’之称以此。”明 石宝《吟窗杂咏》:“印文生绿铜狮冷,砚沼潆波石兽欢。”

玉波

形容月光笼照下的波浪。唐 温庭筠《水仙谣》:“夜深天碧乱山姿,光碎玉波满船月。”宋 张元干《水调歌头》:“万里碧空如洗,寒浸十分明月,帘卷玉波流。”元 郝经《天赐夫人词》:“玉波冷浸芙蓉城,花月摇光照金翠。”元 张可久《水仙子》:“玉波流暖迎兰棹,西湖春事好,相逢酒圣诗豪。”

湛波

清波。明 李时郁《游小金山》:“禅心不可得,秋月湛波中。”清 汪东《荷华媚》:“方池湛波碧。芙蕖媚、琢玉凝脂颜色。”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