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殿堂 | 私人藏品如何定价和买家该买谁的?
不仅宝石类首饰如此,任何奢侈品名牌也是如此,品牌名字不必例举了。任何名牌只要你买到手,哪怕连包装都没有打开,就已经“贬值”了几成。例如,日本的“質屋”(贵重品收购店)就打折(打折幅度很大)收购这类容易流通的名牌,收购后适当加价再销售,当然再销售价格必然低于市场价格。
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不是商品本身贬值了,而是作为个人卖方的信用没有那么值钱,个人的销售成本没有那么高,因此无法获得消费者的认可。例如日本“質屋”的再销售价格为什么必然低于市场价格?很简单,对于购买者来说不够体面,如果价格一样的话,购买者绝对会去一流百货店去买,为什么?不但选择余地大,更重要的是“体面”,而“体面”也是有成本的。
同样的道理,作为古玩或古董珠宝的个人持有者千万不要把自己的藏品与大拍卖公司的拍卖价格、高档商场、富人俱乐部里的市场价格作对比,坐标或参照物错了人就会产生错误的幻觉。老是有人问笔者难以回答的问题,“请问我这件是真的吗?”“应该是。”“那能值多少钱?”“没法说,有的地方能卖100万,可你能1万卖掉算你有福气”。
换个角色,作为买方也是同样。买一件心仪的宝石或翡翠首饰,如果花费动摇自己“财政基础”的代价你敢吗?精神正常的人绝对不会买。那么,有机会获得一件民间所藏的古董珠宝,东西是一样的,甚至可能更好,价格又不“伤筋动骨”,你何乐不为呢?很多人是有这样的机遇,也有这样的清醒认识的,也这么做了。但是有的人又多了一份“聪明”,买到手后再去“潜规则”检测机构去检测,抱着侥幸的心理——拿到了一纸证书转手发个财。结果,一是肯定拿不到证书,二是即便拿到了证书你也没处转手,不会有人接你的盘!原因上面说过了。
事实上,任何商品的市场和价格都是多级的。就像工农业产品有出厂价(产地价)、批发价(有的还有一级批发、二级批发)、零售价的区别是一样的。以收藏品为例,地摊、个人收藏、店铺、小拍、大拍、富人俱乐部等等不同的流通形式形成不同的经营成本和商业信誉,而经营成本和商业信誉成本都要包含在最终的商品价格里。明白了这个道理,一般个人藏家和消费者就大可不必对别人的天价愤愤不平了。
如果私人藏家和中产以下的消费者明白了上述的道理,普通民众之间以理性现实的价格体系交易,“卖方得所利买方得所惠”,健康和谐的市场流通就可以形成,人人都有好心情。
(部分图片源于网络)
收藏家对藏品不但要有“看得懂”的能力,
还应该具备“会欣赏”的素质,
进而达到“能陶醉”的境界。
微信号aoshima0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