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海墓群:位于吐鲁番火焰山,无洋也无海,出土文物却能改写历史
灶物者说
新疆鄯善县吐鲁番盆地,中国地势最低的地方,这里冬季非常寒冷,最低可达零下30℃,夏季极其炎热,最高温度经常超过50℃,每年的平均降雨量只有16 毫米,蒸发量却超过2000毫米,砾石戈壁、风沙漫天。附近为数不多的绿洲,就是人们的家园。
1981年,火焰山南部的一位村民在挖坎儿井时,无意打开了一座墓葬,让遥远的古墓群重现于世,吐峪沟乡洋海夏买里村,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也引来无数盗墓贼。
面对猖獗的盗墓行为,2003年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吐鲁番地区文物局得到批准,联合对洋海墓群进行发掘,他们清理了火焰山南部的三个台地,面积达54000 平方米,墓葬多达500 余座 ,持续时间从公元前12 世纪延续至公元前2 世纪左右。因此,洋海墓群成为新疆目前发现的最大、最密集的古墓群之一。
本期,灶物者就带您走进吐鲁番火焰山,看看洋海墓群~
骑马就要穿上裤子
洋海墓地出土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合裆裤。合裆裤和开裆裤相对,就是有腰、有裤腿、裤裆的裤子,和我们现在穿的裤子相似。
洋海墓群出土的合裆裤
洋海墓群持续的时间对应中原是西周和春秋战国时期,也不是茹毛饮血、披兽皮的原始社会,那个时候中原人不穿裤子吗?
答案是中原人不穿这种裤子。
考古学家在湖北马山楚墓出土了一条裤子,这条裤子前面有裆,后面没有,穿的时候把腿伸进去,腰部像袍服那样缠起来,再系腰带。因为没有后裆,所以这是一条开裆裤,它是目前中原考古发现的最早的裤子实物。
战国马山楚墓出土的开裆裤
古代中原属于定居的农耕社会,上身袍服宽大,所以裤子更像是今天的护腿,穿它并不是为了遮羞,而是腿部保暖。这种开裆裤其实有专业的称呼,叫做“袴”,音同“绔”(ku)。
《说文解字·糸部》:“绔,胫衣也”,段注:“胫衣,今所谓套袴也”。
这种开裆裤的穿法就是 “左右各一,分衣两胫”。
而洋海这件合裆裤叫做(kun),音同裩。
西汉史游《急就篇》载,唐颜师古注:“合裆谓之裈,最亲身者也。”
洋海墓群的M21和M157 两座墓葬,都发现了合裆裤,根据碳十四测定,这两条裤子的制作时间大约为公元前10 世纪左右。
我们现在做裤子,都是打好版,选择合适的布料,然后剪裁、缝制。
但洋海人的裤子却不是这么做的。
洋海的裤子一般由三块布组成,其中两片近似长方形,用来做两条裤腿,长度从腰一直裤腿,另一片做裆部,但值得一提的是,做裤子的这三块布不是剪裁成型,而是由织机直接织成。
洋海墓群出土的合裆裤线图
可以说洋海人做裤子打织布开始就是私人定制,完全的按需制作。
为何中原人极其重视袍服,还为其形制制定了专门的制度,但裤子却没有发展起来呢?
不同的环境造就了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中原的经济状态为定居农业,但吐鲁番这片“热土”却更适合游猎生活,因此,这里的人们有很长的时间都需要骑在马等动物的背上进行移动,两腿分开的合裆裤更加合适。而且在游猎这种经济形态下,洋海人不事蚕桑,所有的织物都为毛织物。
洋海出土裤子裤腿比较窄,而且裤脚微微收缩,它的形制跟专门用来骑马的马裤很像,再配合洋海墓群出土的皮靴,洋海先民的马上形象逐渐清晰起来。而墓群中出土的马具,更加印证了这点。
洋海墓群出土的皮靴
洋海墓地共出土马具约140件。按照用途可分为马镳、马鞭、马辔头、马鞍等物品;按照材质可分为铜、角、木三种。在这些马具中,出土最多的是马镳,仅次于马镳的是马辔头和马鞭。马镳是安装在马嘴部的工具;马辔头一头连接嘴部马镳,一头握在骑手手里,控制马行进的方向;而马鞭则可以控制马行进的速度,所以这三样马具都是人在驭马的时候使用的。
洋海墓群出土马具 左边为皮马辔头、右边为骨马镳
吐鲁番的葡萄熟了
如果说你认为3000年前的洋海先民骑马完全过着游牧的生活,那就不太客观了。考古学家在墓群中发现黍、麦、青稞、葡萄藤等植物,说明洋海人的经济生活并不单一。
黍就是我们今天吃的小米,在黄河流域广泛种植,麦和青稞也是重要的粮食作物,葡萄藤的发现,更是说明距今3000年的时候,吐鲁番已经开始种植葡萄,葡萄直到今天依然是吐鲁番的名片,有一首广为传唱的民歌就叫《吐鲁番的葡萄熟了》。
洋海墓群出土的各类植物
粮食作物的发现,说明洋海先民已经开始从事种植业,在他们的经济形态中,农业也有一定的地位。而且,洋海这片地方能有如此大规模的墓葬群,延续1000年,也说明他们至少一千年的时间都生活在这里,是一种定居的状态。所以洋海先民是放牧,而不是游牧。
吐鲁番这个地方虽然气候炎热,绿植稀少,但水草丰富的天山距离这里并不远,洋海部落中强壮的男子,每年夏天骑马赶着牛和羊去天山等地的绿洲中去放牧,秋天回到家园,而留守家园的人则从事葡萄等作物种植。3000多年后,生活在吐鲁番的人们依然延续洋海先民的习俗,画面交错,仿佛时光从未流转。
除了植物,墓中大量易碎陶器也是洋海先民定居的证据。洋海墓群出土的陶器很大比例都是有图案的彩陶。看洋海出土的彩陶,会觉得图案似曾相识。
洋海墓群出土的彩陶
洋海墓葬出土不少这样的陶罐,他们上面有旋涡纹和锯齿纹。寻找这两个纹饰的起源,就需要把目光聚焦到比洋海还早3000年的马家窑文化。
马家窑文化因1923年安特生首次在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马家窑首次发现而得名,整个文化持续时间为公元前4000年~公元前2000年。按照时间早晚可分为:石岭下类型、马家窑类型、半山类型和马厂类型。
旋涡纹演变对比
马家窑文化因出土大量精美的彩陶,所以也被称为彩陶文化。洋海墓葬彩陶上的旋涡纹和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的典型纹饰相似;而锯齿纹和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典型的锯齿纹非常相似。
锯齿纹比较:左侧为洋海出土,右侧为半山类型彩陶细节
马家窑文化彩陶受仰韶文化影响而发展,从石岭下类型开始,文化核心范围不断向西扩展。从甘肃地区出发,逐渐影响青海、内蒙等地。可以肯定,黄河流域彩陶的传播并没有在青海停止,而是继续西渐到达新疆,这就是丝绸之路开通前大名鼎鼎的彩陶之路。
彩陶之路传播示意图
洋海人的定居生活还体现在洋海墓群出土的大量木器上。吐鲁番干旱的天气,让洋海大量的木器得以保存。洋海的木器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木桶、木盘等,它们虽然外形不一,但有一点相同,就是它们都是用整块的木头制作的。
洋海墓群出土的木桶,上面有鹿纹
洋海墓群出土的木器很多都有鹿、羊、牛等动物纹饰,其中最多的就是鹿纹。惟妙惟肖,自然气息扑面而来。
但要说一点,洋海墓群位于吐鲁番,这里并不适宜鹿生存,而且墓中鹿骨也非常稀少,很可能他们都很少见到鹿,那鹿的形象他们是跟谁学的呢?
鹿等动物纹饰是生活在草原地带,有游牧生活的民族所形成的独特审美,西到两河流域,东到内蒙东部等很多地方都流行。
阿尔泰山岩画上的鹿
洋海先民生活的吐鲁番虽然鹿不多,但洋海墓群所处的位置在整个亚欧板块北边草原地带的中心,地理上的中心位置,让洋海这块地方有大量的交流机会,在整个草原文化的东西交流中,汲取营养。
在出土的木器中有几个木桶非常有意思,上面除了精美的鹿纹,在口沿处有一圈三角形锯齿纹的图案,里面还贴着不少小颗粒。
木桶上的小花紫草及纤维镜下的植物颗粒
根据从事植物研究的专家推测,这些小颗粒是一种叫做小花紫草的植物。
小花紫草主要分布要欧洲和中亚地区,在我国西北地区也有生长。这种三角锯齿纹再粘贴小花紫草的装饰风格流行于公元前2000 年的地中海地区,上层社会不用植物颗粒,而用黄金等做出颗粒感。这种风格向东传播,经新疆北部的阿尔泰山进入中国,向南影响了洋海,再向东去,影响中原。甘肃省天水市马家塬战国古墓中出土这种风格的金器,就证明这点。
甘肃天水马家塬战国墓出土的黄金饰件
斯基泰的萨满巫师
洋海墓群中有大量的木器,是不是觉得跟小河墓地有点像?小河墓地距离洋海墓三百多公里,时间比洋海墓地早大约1000年。
小河墓地的发掘让“楼兰美女”重现于世。那洋海先民长什么样呢?
根据洋海出土头骨复原的洋海先民形象
考古学家在洋海墓群中总共发现了500多个头盖骨,对这500个头盖骨做体质人类学检测,发现其中有蒙古人种、欧罗巴人种,但绝大多数的都是欧罗巴人种。
欧罗巴人种,简单的说就是我们现在经常口头说的白种人,为什么3000年前的新疆吐鲁番地区会有欧罗巴人住在这里呢?他们从哪里来?
公元10世纪左右,中亚和南俄草原地区几乎都在斯基泰文化圈的范围内。斯基泰人是那个时候欧亚草原上势力最大的游牧民族,他们就是欧罗巴人。除了地图上看到的斯基泰文化的核心部分,伴随着游牧和迁徙,斯基泰文化的影响力逐渐扩大,中国北边的新疆、内蒙、甘肃等一些墓葬中都有斯基泰相关的东西出土。
斯基泰文化在我国的影响范围
所以我们可以推断洋海最早的先民就是斯基泰人的一支,他们迁徙来到这里。当然这种推论也不是猜测,洋海墓群中出土了一些文物可以证明这点。
首先就是考古学上非常著名的“斯基泰三要素”,就是最能代表斯基泰文化的三样东西,它们分别是:环首青铜刀等青铜器、鹿等动物纹饰以及马镳等马具,这在洋海墓群中都有大量出土。
斯基泰典型物品
其次就是墓群中出土了一些独特的“帽子”。
洋海墓群出土的帽子
通过图片可以看出,这种帽子头部尖尖的,形制在中原地区很少见,这是典型的斯基泰风格的帽子,在俄罗斯西伯利亚阿尔赞斯基泰王墓出土的帽子形制和洋海出土的差不多。
专家根据阿尔赞斯基泰王墓复原的斯基泰人形象
如果说“斯基泰三要素”在很多西北地区的墓葬都有出土的话,那第二点就显得更为重要。
洋海先民是斯基泰人的一支,具有游牧文化的习性。在那个时候,一种原始宗教开始在游牧部族中流行,这就是——萨满教,洋海部落自然也有这种信仰。
洋海墓群中就埋葬有萨满巫师,如M90、M21等。他们有什么特点?
洋海墓群M21 头上有贝壳、身上穿毛织品,脚上有皮靴,手中还有青铜斧
第一点——他们尸骨的头部额头处都绑有一个缝有贝壳的带子,作为装饰。
洋海位于干旱的火焰山,贝壳哪里来?
洋海墓地出土的贝壳都是海贝,大概出土了50余个,它们属于同一个品种——黄宝螺。
洋海墓葬头盖骨上还残存的海贝
在金属货币还未出现之前,海贝曾经在世界许多地区作为货币。因此也称为货贝。在洋海墓群发现的这种海贝主要分布于印度洋、太平洋沿岸。在我国很多地方都有出土,但总体呈现出东部地区多、西部地区少;东部地区墓葬出现的早,西部地区墓葬出现晚这样一种趋势。
可见洋海墓群的这些货币是从东边逐渐传过来的。说明在张骞凿空之前,中原与西域的交流一直存在。
第二点——他们的脖子上都会带一串项链。
虽然因为年代久远,穿项链的绳子已经腐朽消失,但清理尸骨脖子部位,就能知道项链上一般有玛瑙、蜻蜓眼玻璃珠等。新疆地区有玛瑙,项链有玛瑙很正常。那蜻蜓眼玻璃珠是从哪里来呢?
洋海墓群出土的串饰及玻璃珠
蜻蜓眼玻璃珠是中国学者给这种特殊珠子的名字。因为玻璃珠上面一圈圈的纹饰,像极了蜻蜓等昆虫的复眼,所以得名。
显微镜下的蜻蜓复眼
根据考古发现,学者们基本认定这种独特玻璃珠起源于埃及的十七王朝,大约是公元前1700~1500年,相当于我们中国的商王朝。
在古埃及神话中,死神荷鲁斯的眼睛可以在人们重生复活的时候起到作用,所以古埃及最初用这种像眼睛的玻璃珠来装饰丧葬用品,颜色比较单一。随着技术进步,多色的玻璃珠问世。外貌的变化、颜值的提升使它的用途也更加多元,用来装饰一般器具或者直接佩戴在身上的情形越来越多。
埃及著名的荷鲁斯之眼,从埃及逐渐影响其他地方
这些彩色的珠子从埃及出发,穿越地中海,到达中东,当时生活在中东的游牧部族,在战争、迁徙的过程中到达费尔干纳,翻越帕米尔高原,到达天山。所以中国境内,这种玻璃珠首先在新疆发现。
除了贝壳、玻璃珠,在萨满巫师的墓葬珠还会出土一些铜铃铛,专家推测这种是巫师在做法事的时候绑着腿上的仪式性用具。
洋海墓群出土的铜铃铛
除此之外在个别巫师的墓葬中还发现了一些绿色的植物粉末,这是目前中国发现的最早的大麻的实物。大麻具有止痛等药用价值,在那个巫医不分的年代,在巫师的墓中出土大麻,说明洋海先民已经开始掌握了大麻等植物的特性,并开始使用。
洋海墓群M21出土的大麻
灶物者再说
3000多年前,斯基泰人的一支从南俄草原出发,经阿尔泰山南下来到吐鲁番这片热土,扎根绿洲,开始了他们半农半牧的生活。
中国第一条合裆裤、发现最早的箜篌、葡萄藤、大麻叶子;随处可见的草原动物纹饰;多样化的彩陶、斑斓的玻璃珠、用来装饰的海贝等文物无一不体现洋海在东西文化交流中的重要地位。
一千年的融合,让洋海成为多种族人们共同的家园,随着东边匈奴的兴起,在更大民族的融合下,洋海先民汇入其他文化,仰世而立、努力生活。
洋海墓地出土的箜篌,为中国第一
参考文献
1.帕丽旦·沙丁.鄯善县洋海墓地出土木桶类型及其纹饰特征[J].新疆艺术(汉文),2019(04).
2.朱瑛培. 新疆鄯善县洋海墓地出土玻璃珠的成分体系和制作工艺研究[D].西北大学,2018.
3.吕恩国.洋海货贝的历程[J].吐鲁番学研究,2016(01).
4.李肖,吕恩国,张永兵.新疆鄯善洋海墓地发掘报告[J].考古学报,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