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刘晓杰:家访

家访

潍坊峡山实验初中 刘晓杰

昨天下午,我和亓艳老师一起去了两个同学家里做了家访,一直以来都是在学校和家长打交道,这次去了孩子家里,感觉还是很不一样的。

第一个孩子家长虽然给了定位,其实就在学校旁边,但是我们找了好久也没找到,后来还是麻烦家长来引导着我们,在公路旁是一个非常小的土路,坑坑洼洼很不平,我很久很久不走这种路了,骑着电动车很颠,很担心我脆弱的电动车扎破胎。孩子的家在小路旁的空地上,面积还是很大,带着一个大院,房子里的布置很简朴,不宽敞的房子里最显眼的就是一台崭新的电视。临走的时候,孩子母亲说这里也要拆迁了,也住不久了。第二个孩子家里是回迁户,情况稍好一些。

家访了这两个孩子,都没有见到孩子父亲,都在外面干活,孩子的母亲都说钱不太好挣了,这也说明了这两家也不是经济很宽裕。如果不是家访,在学校里我感觉这两个孩子还是属于经济条件不错的,平日里花钱也挺大手大脚,吃喝从来不缺,到了孩子家里才知道为人父母都是苦自己不苦孩子。令我比较欣慰的是孩子们都在家里虽然都比较溺爱,但是还算懂事,没有少爷病,家务该干干,衣服也自己主动洗,算是听话的孩子。两个孩子在我们家访的时候都在看电视,与孩子母亲聊得时候发现对孩子也没什么清晰的目标要求,孩子自然也就是过一天算一天。第二个孩子天分不错,考个对面高中不成问题,我们也尝试引导孩子母亲给孩子定个更高的要求,激发孩子的潜力,否则孩子很容易自我满足,孩子母亲最后也很重视这个问题,要和孩子爸爸一起商量,与孩子定一个目标。这也算我们家访的小有成就。

班里的孩子大多都是农村的家庭,父母在物质上都会尽力满足自己的孩子,因为自身教育问题他们很难有一个清晰的目标意识,对于孩子回家教育也仅仅是停留在“做作业、好好学习”之类的唠叨上,如果和孩子制定一个目标,每隔一段时间都有个目标的反思,促使孩子在家里发自内心的进行学习,与学校的学习形成闭环,避免了在校十二天养成的习惯,回家熬夜玩游戏、迷恋小说、过度看电视等,两天就毁掉了好习惯,返校后再重新开始。在校孩子差距其实并不是很大,假期的温故知新会成为区分他们的很大因素。这里也没有必要多分苛求家长做什么,他们把孩子送到私立学校这本身就说明对孩子教育的重视,在农村一年拿出几万块来培养孩子也说明家长的眼光还是很长远。以后在学校里多和孩子交流,树立回家的目标意识,也算是协助家长,帮助孩子成长。写到这里发现自己的责任很是重大,每个孩子背后都有几个家庭的期望,哪个孩子都是不可替代的,都是独一无二的。教师不同于其他职业,做不好不会立刻显示出效果,但是一个孩子会影响几个家庭,教师是一个讲良心的职业,做好了功德无量,做不好真的是毁人!

在这里,聆听一线草根教师的教育心声!

潘书朋:中学物理教师,扎根乡村教育23年,任教毕业班16届,山东省“互联网+教师专业发展”工程教育科研方法专题工作坊主持人,《校长principal》执行总编,北京睿师育人教育科技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全国本真教育研究会核心成员、先进个人,《当代教育家》个性教师,山东创新教育研究院研究员,烟台市初中物理学科德育专家,多次获市优质课、示范课,地级优质课,曾获市教学能手,市教学工作先进个人,市先进教研组长,山东省远程研修优秀学员、优秀研修组长等荣誉称号。在《光明日报》、《教育家》、《当代教育家》、《中国教师报》、《中国教师》、《中学物理》、《中学生报》、《山东省教师教育网》、《新课程评论》、《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等国家、省级刊物、教育网站上发表教育教学论文50余篇,《让物理教学回归实验室》等多篇论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收录,多次为市教学工作会议提供经验交流,多次在各地进行教育教学的公益讲座。多年来一直致力于“让物理教学回归实验室”的课题研究,所申报的教育部教师科研基金“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子课题荣获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入选《星教师》“中学物理化学生物年度创新教学设计TOP15”,荣获中国STEM教育协作联盟评选的“首届中国最美科学教师专家提名奖”。

微信ID:shupengchaguan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