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教学随笔:“弹力 弹簧测力计”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弹力 弹簧测力计”一节课主要学习两个比较重要的知识点:一是弹力,二是弹簧测力计。“弹力”是学习了“力及其作用效果”以后所接触的第一个比较典型的力,由于弹力的内涵与外延比较多,在课本学习的前提下,还需要补充一些相关联的内容。为了让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弹力的概念,为今后学习其他典型的力做准备,所以这节课并没有急于完成教学任务,而是站在学生的角度,以学生的接受度为准,第一课时只是和学生一起学习了“弹力”的知识。

下面将第一课时的教学情况进行如下反思:

得:第一节课主要和学生学习了弹性、塑性和弹力,通过第一节课的学习感觉学生对于以下内容掌握比较理想:一是弹性和塑性;二是弹力的概念。在这一环节上,主要采用学生分组实验的方式,压拉弹簧、互压手指、手指压文具盒、手压直尺、手压橡皮泥等。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实验,结合阅读课本,自然可以理解弹性、塑性和弹力的概念。

另外,由于学生对于弹力的概念容易理解出现局限性,例如:学生往往会把弹力只理解为弹簧、橡皮筋、跳板等问题产生的,其实这些物体产生的弹性形变是比较明显的,但是对于一些比较微小的形变,学生不太容易观察到,故而在这里给学生通过多媒体播放展示微小形变的视频。这样一来,学生对于弹性形变的理解就比较全面了。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讨论总结出弹力的种类:推力、拉力、压力、支持力等。

失:由于弹力是非常典型的力,故而在学习弹力这一环节,给学生补充了两个知识点的学习:一是弹力产生的条件,二是弹力的方向。由于这两个知识点属于拓展性知识,学生理解有一定难度,从第一节上课情况来说,学生在这两个知识点上的确有一定疑惑,为此必须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措施:针对学习弹力时有关“弹力产生的条件和弹力的方向”的学习,采用如下的改进措施:对于弹力的产生条件,首先让学生通过小实验,例如:拉(压)弹簧,然后结合习题进行巩固训练,以便于强化这个知识点。

问题:弹力是如何产生的?请结合以下问题思考弹力产生的条件。

对于弹力方向的学习,学生分析比较困难,可以结合一些实际问题进行分析,例如:用手推墙,可以让学生分析手对墙的压力和墙对手的支持力的方向等,在通过一些实例分析的基础上,让学生强化对于弹力方向的进一步理解。

小实验:请同学们结合小实验分析弹力的方向

讨论:(1)用手压墙壁,分析手对墙壁的压力和墙壁对手的支持力的方向。(2)放在课桌上的书本对课桌的压力和课桌对书本的支持力的方向。

小结:弹力的方向——指向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恢复原状的方向。

在这里,聆听一线草根教师的教育心声!

     作者简介:潘书朋,中学物理教师,在《当代教育家》、《光明日报》、《中国教师报》、《中学物理》、《新课程评论》等国家、省级刊物、教育网站上发表教育教学论文50余篇。多年来一直致力于“让物理教学回归实验室”的课题研究,所申报的教育部教师科研基金“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子课题荣获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

微信ID:shupengchaguan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