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想做赚钱但没有梦想的公司|三体云动联合创始人窦赢的故事
“
“窦赢”,“都赢”,一字谐音,却巧合地彰显了窦赢的野心,“做一个企业家,一个自由的品牌,一个成功的企业”。
人到中年的窦赢,一直在奔跑,一直在思考,哪怕前不久刚刚获得了1.1亿元的B轮融资,离曾经许下过的诺言——“做一个成功的企业”更近了一个台阶,他依然不敢停下来歇一口气。
短短两年多的时间,三体云动便强势在健身SaaS界突围,客户从0到20000+合作场馆,从上海诞生到全国10个分公司,覆盖150多个一二线城市(三体官方数据),版图扩充速度之快让整个行业为之侧目。
但如果了解过窦赢过往的职业生涯,我们便不难理解为何三体的成长速度如此之快了。
文/贾斯汀
“我这个人是目标性很强的人,我要是想做好一件事,就一定要做好它。”
20年前,高考失利,复读一年。而这沉寂的一年复读时光,改变了窦赢以往漫不经心的学习和生活态度,从370分猛涨到520分,窦赢成了当时他所在的复读学校中分数线最高的考生。
大学学习财经类专业的窦赢,特别喜欢看营销管理方面的书籍,懵懂中在血液里种下了销售基因。大学毕业后,带着父母的期盼,窦赢成功应聘上了一家事业单位——南京市政设计研究院,月薪加奖金高达六、七千,这在2003年的南京算是高薪了。对于普通工薪阶级的窦赢父母来说,这样稳定可靠的工作单位,窦赢能够干上一辈子,是非常幸福的一件事。
然而仅仅8个月后,窦赢便瞒着父母,悄悄辞去了这份看起来前途一片光明的稳定工作。
(窦赢从小就立志做企业家)
“我在这里呆的感觉太无聊了,完全不是我的理想和梦想,太过舒坦悠闲的日子让我感觉人生都快崩溃了。”体内不安分的因子不断跳动着,最终撺掇着窦赢离开了人生的舒适区。就这样,窦赢孤身来到上海寻找着实现自己梦想的机会。
2004年,窦赢在上海找到了一份销售工作,卖一款财务软件“管家婆”。这份工作他做了两年,每年可以挣到一、二十万元,比此前的收入至少翻了一番,小有收获的成绩让窦赢觉得有些自负,不再甘于为别人打工,于是萌生了去广州自主创业的念头。
因为对创业一窍不通,窦赢稀里糊涂地在广州加盟了一家创业公司,负责招揽加盟商。所谓的“招揽加盟商”,只不过是换了种身份的销售罢了,拿不到公司股份,甚至连销售提成也没有,每个月仅仅靠着2000多块基本工资生活,窦赢被忽悠了。
现在再回过头看看那段日子,窦赢却并不忿恨:“其实也不能完全算浪费了时间吧,起码这两年被'忽悠’的时间里,我认识到了很多东西,比如以前从来不为钱发愁的我,那段日子让我认识到了金钱的重要性,要勤俭持家,把钱花在刀刃上。再比如,我意识到了自己的能力、经验、知识储备上与大公司之间的差距,不是光靠努力拼命就能弥补,我得不断地去学习,所以后来我就去了阿里。”
“从大平台到创业公司的转变,才意识到固有思维模式的风险。”
熟悉三体的人,都知道他们的阿里铁军作风。在阿里工作的两年半时间,是窦赢成长最快的时期。他学会了如何做体系化销售、BD、对外合作等等,眼界也开阔了很多,对于阿里,窦赢充满了感激,也不断在工作中践行阿里的工作原则。
(阿里巴巴ToB时期)
同样是在阿里,窦赢认识了后来一起创业的重要伙伴“大熊”。大熊是做天猫产品,窦赢是负责入驻商家(整合资源、互惠互利)生态,积累的宝贵工作经验也为他们的后期创业奠定了基础。
2012年,窦赢和大熊一拍即合在上海创立了天品网,这是窦赢人生中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创业。第一次的创业,他们俩选择了自己最熟悉的领域——电商。
(与职场上长厢厮守的男人大熊)
“大熊熟悉产品的物流体系,我对流量和营销比较熟悉,所以我们决定创立一个品牌折扣网,做网上的OUTLETS奥特莱斯,天品网就这么诞生了。”彼时的天品网,跟现在大众熟知的唯品会比较相像,对于当时来说或许比较新鲜,第一年的成绩收获就很不错,一个新的网站一年做到了一个多亿。
但一年之后,天品网遇到了瓶颈,供应链渠道遭到了其他同业者的突然封杀,他们拿不到好的品牌和货源了。窦赢和大熊同出身于淘宝,受到曾经做淘宝大平台时的固定思维影响,一时半会破不了供应链被人掐断的局面,拿不出好的应对之法,只好选择以被收购作为结尾。
(天品网时期的窦赢)
“人都有“知识诅咒”,容易把自己框定在现有的范围内,但你在大公司习得的经验,其实未必适用于创业公司。”窦赢为自己的第一次创业作出了总结。
在天品网被收购后的一段时间里,窦赢决定给自己放个小假,他到处去旅行、去玩、去跟别人聊天,在放松的过程中继续思考未来的创业方向。“移动互联”、“破局(不做自己擅长的事情)”、“消费升级”,这是他为今后创业定下的一个大方向。
(公司被收购后,窦赢一度思考人生的方向)
“追随资本的喜好,追风口,烧钱、补贴、去做平台交易,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没有多少独立思考的时间。”
转道健身行业,既是深思熟虑,又是一个巧合。
起初,是因为窦赢和大熊之前的生活不规律,肥胖,身体不好,过度消耗,导致每天精神状态差,常常呵欠连连。为了改善这一点,他们俩决定去健身。
健身过程中,善于思考的窦赢很快发现了线下健身存在的一些问题,于是他开始研究其中的短板根源,在健身的时候通过找各种不同的人去聊天,去深入了解健身这个行业。经过慎重研究和仔细考量之后,窦赢、大熊以及其他合作伙伴把目光正式投向健身行业。
很显然,刚刚踏入陌生领域的创业,意料之中地一波三折,“一帆风顺”这样的词语在所有的创业里出现的概率几乎为零。
一开始,窦赢他们想做的是健身类的社交平台,类似于KEEP。当时创业行当里盛行的风口是O2O,所以理所当然地,他们的第一首选是健身O2O。
2015年6月,他们自主研发的O2O健身产品“燃健身”正式上线,但上线不过3个月,便告夭折。
(燃健身时期,照片右三为窦赢,当时还在幕后)
“这三个月里,我们分析了数据,发现做O2O对现阶段的我们来说,就是个伪命题,更要命的是,亏损和补贴这种商业模式还导致了公司诸多管理问题。”
窦赢顿了顿,似乎并不太愿意回忆这段历史,“3个月时间,我们就烧掉了3000多万,别以为都是花投资人的钱,作为创始人,我们自己也掏了几百万元进去。”
他抽了口电子烟,继续总结说,那会他们的心态是非常不冷静的。“你看O2O特别流行,资本市场也很追捧,你就去追随,去烧钱、去补贴、去做平台交易,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没有多少独立思考的时间。”
燃健身这个项目在当时遭到行业的口诛笔伐,窦赢和大熊一度也很消沉。
但轻易认输,遇到问题就逃避,这不是窦赢的性格。燃健身不行,那为什么不试试别的模式呢?
很多,窦赢又陆续尝试了五六个不同的项目,包括健身管理运营软件(三体云动前身)、健身直播app、行业商城、体脂秤、减脂营等。
窦赢说:“哪些项目能达到我们预期的增长目标,就留下,如果达不到,我们就砍掉。”
而随后的事实证明,健身场馆运营服务市场有巨大的供给缺口,三体云动项目便逐渐成为了窦赢他们的创业重心。
并且,客户群从ToC(用户)到B(企业)的转变,也让窦赢有机会从幕后走向前台,整个销售团队乃至公司风格也开始打上窦赢浓厚的个人烙印。
“我的责任就是执行力和使命力。定下目标后,我只会努力去做,把它做好,这是我最擅长的事。”
2015年11月,窦赢开始寻找上海的健身工作室测试产品,获取反馈和商家需求再进一步迭代。并且在这个过程中,窦赢他们逐步把上海相对高端的健身工作室转变为自己的客户了。
直到2016年12月,三体云动才实现了单月盈利。而2016年这一整年,窦赢都在痛苦中煎熬着。
当时很多做O2O的创业公司都失败了,融资很困难,痛苦和纠结是几乎所有创业者的共感。
人员流失也是一个大问题,刚拿到融资时,他们花巨资租上好的办公室,有200多号员工,但后来陆陆续续只剩下了30人。投资人当时也无可奈何,对他们只有一个想法,“你们先活着吧。”
如何在残酷竞争中生存下来,那一整年,窦赢和他的伙伴们咬着牙拼命坚持着。而单月盈利,让窦赢他们看到了曙光。为了趁热打铁,窦赢给自己定下了一个新的目标:2017年全年实现盈利。
“我是一个目标十分清晰的人,我的责任就是执行力和使命力。定下目标后,我只会努力去做,把它做好,这是我最擅长的事。”窦赢保持着一颗初心,以超强的执行力和行动力,带着三体云动活了下来,并且逐步发展壮大起来,获得了资本市场的认可,拿到了B轮融资。
(2018年北京春季健身大会互联网+健身峰会上演讲)
两年多的时间,三体云动客户从0到20000+合作场馆,从上海诞生到全国10个分公司,覆盖150多个一二线城市,三体云动的版图扩充速度在整个行业中是出类拔萃的。
2018年,是三体云动的一个新起点。市面上林林总总的健身运营管理软件服务商多达几十家。在这个厮杀激烈的健身行业战场之一,三体云动如何立足脚跟,抢夺先机?
“未来的三体,是一个三纵三横的形态,业务上打造'SaaS+物联网+大数据’三位一体的线下门店生态闭环,行业涵盖健身、美业、教育。”他说。
显然,在窦赢的规划中,SaaS概念已成历史,甚至他不愿意称三体为一家健身公司。
他相信,让一个企业的延续具备旺盛的生命力,核心就在于不要按部就班,要把企业无边界化。
就跟窦赢此前在自己微博里曾写下的那样,“一个创业者要多有趣,才能在烧光3000万后绝地反弹”。但凭着这股不死不休、执拗到底的勇气和拗劲儿,窦赢在自己的人生中一步步走出了一条“心无旁骛、排除万难”的创业者之路。
· end ·
寻找更多您所感兴趣的内容 可以试试点击以下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