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经验』李世增教授慢性胃炎的证治体会
李世增为首都医科大学教授,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及学位指导老师,从事中医教学、临床、科研近50年,擅长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特别在治疗慢性胃炎(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方面,注重辨病施治,同中求异,应用清、降、润、补、化瘀等法,用药注重清、轻、简,临床取得较好效果。笔者近年跟随李教授学习深有体会,现将李教授对慢性胃炎的证治体会总结如下。
1病因病机
慢性胃炎按证候学特点,属中医“胃脘痛”、“痞满”、“吞酸”、“嘈杂”、“纳呆”等范畴,是主要由幽门螺杆菌(Hp)感染所引起胃黏膜持续性慢性炎症病变。而中医认为慢性胃炎的病因主要是饮食不节、情志所伤、劳逸失度、脾胃虚弱,其中饮食不节、脾胃虚弱是慢性胃炎的主要病因,而情志所伤、劳逸失度、六淫燥邪所侵也是其主要的发病因素。
2辨证与辨病相结合
慢性胃炎的主症有五(胃脘疼痛、痞胀痞满、泛酸、嘈杂、纳呆),兼症有四(出血、贫血、虚劳、消瘦),或可转为噎膈、癥积、癌肿等。李教授辨证以八纲结合脏腑、气血辨证,辨寒、热(炎症,多夹湿热)、虚(气、阴、阳)、实(气、血、痰、湿、食等)、脏腑(脾胃、胃肠、胃肝等),结合辨病(结合胃镜镜检结果)综合考虑用药治疗。
李教授临证中体会,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以胃痛(超过80%)、吐酸多见,多隐痛,兼有饱胀不适,嗳气,食欲不振,泛酸及恶心。一般表现为饭后上腹部不适,有饱闷或压迫感;嗳气则自觉舒适;可见一时性胃痛,无明显体征。胃镜检查提示:炎症病变,充血、水肿、渗出、黏液增多或有胆汁返流。而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临证多以痞满、少酸常见,以胀满为主,伴有或不伴有疼痛,严重有出血、贫血、消瘦。主要表现为食欲减退,饭后饱胀;可上腹部痛及贫血、消瘦、倦怠或腹泻。胃镜检查提示:黏膜炎症轻,黏膜红白相间以白为主,血管络透见,黏膜干燥,分泌物减少;腺体萎缩甚消失;腺化生或肠腺化生;间质炎细胞浸润显著。认为慢性浅表性胃炎多为实证,而慢性萎缩性胃炎多虚,且虚中夹实。
3治疗
3.1基本治则
李教授治疗慢性胃炎,注重结合清、和、润、补、化瘀等法,用药注重清、轻、简而不再伤胃之虞。
3.1.1清法消炎:胃部炎症,属中医胃热证,宜以清法治之,各证型均可选用,但不宜单独久用,以防损伤胃气,注意清胃药与健脾和胃之品共用。常用黄连、蒲公英、连翘、半枝莲、白花蛇舌草等药。尤多用蒲公英合连翘,二者均善治痈肿。李教授认为,胃炎属于胃内之痈,蒲公英善清肝胃热,“降滞气”,消瘀血,健胃助运,连翘尚有消食、清心、消痈之功,二者合用并有抗Hp、保护胃黏膜、保肝利胆等效。
3.1.2祛瘀:慢性胃炎多“病久入络”,胃镜下可见微循环障碍,而临证可见舌暗、瘀点瘀斑之像。常选用赤芍、丹参、三棱、莪术、僵蚕、红花、延胡索等药物。尤多用三七与丹参配伍,二者祛瘀而不伤正,“一味丹参,功同四物”,而三七则活血兼养血,·善止痛消肿。
3.1.3调理脾胃:慢性胃炎患者均有脾胃功能功能障碍之征,属脾胃虚弱可加党参、太子参、黄芪、白术、茯苓等品;若脾运不健,以豆蔻、砂仁、藿香、佩兰之品以健脾助运,并辅以焦三仙、生谷麦芽、炙内金等消食药;或胃气上逆,则以厚朴、枳壳、苏梗、沉香、柿蒂等以降逆;若脾气下 陷这,多以黄芪、白术、柴胡、柴胡等以益气升清;若为胃阴不足者,以北沙参、麦冬、百合、太子参、石斛等润之。
3.2用药配伍
3.2.1注意补泻兼施:李教授认为慢性胃炎临证因有虚实之分,治法用药故有补泻之别。但临证难见纯虚或纯实之证,因此治疗用药须补泻兼施,或补虚扶正为主兼驱邪通降为辅,或驱邪通降为主兼扶正。①临证补益之法常以气阴为分,有健脾法和养阴法之别。健脾法适用于脾胃虚弱或脾胃虚寒的慢性胃炎患者,尤其是慢性萎缩性胃炎。用药如黄芪、党参、茯苓、白术、山药、甘草、干姜、枳壳、砂仁、黄连、乌梅、鸡内金等。养阴法适用于胃阴不足的浅表或萎缩性胃炎患者,夹有胃热、肝郁等,用药如北沙参、麦冬、白芍、甘草、枸杞子、玉竹、石斛、山药、生地黄、山楂、佛手、乌梅、太子参等。②临证常用的泻法有调气、清化、活血三法。调气法用于胃气壅滞、气机失调引起脘痞、腹胀等,可调节胃肠蠕动及幽门括约肌功能,减轻胆汁返流,缓解黏膜下血管痉挛等。常与益气、活血法并用,常用药物有香附、木香、砂仁、苏梗、香橼、佛手、大腹皮、枳壳。清化法适用于脾虚湿阻,久郁化热,或酒食不节,酿生湿热。可调节胃液分泌,减轻、消除胃黏膜充血、水肿、糜烂等炎症。常用药物有茯苓、黄连、薏米、藿香、厚朴、半夏、豆蔻、苍术等。活血法适用于慢性胃炎充血、水肿、组织变性或增生,血运障碍,以及溃疡的病理状态。可增加胃黏膜血流量,加速炎症吸收和溃疡愈合。常用药物有莪术、当归、丹参、蒲黄、赤芍、乳香、没药、枳壳、延胡索、川芎、山楂、红花等。
3.2.2注意寒热并用:慢性胃炎病因日久化热或虚火上炎,但亦常兼寒证之像。治疗多用清热之法,如蒲公英、连翘、黄柏、黄连等;佐以温胃散寒之药,如干姜、高良姜、肉桂、桂枝等。寒热并用,并起反佐之意。因药物过于温燥,易伤胃阴,而过于寒凉则伤脾阳,唯寒热并用,方顾护脾胃之阴阳两端。
3.2.3注意标本结合:慢性胃炎根治很难,故治疗时,须注重减轻或缓解其症状收效较速之品的应用。
3.2.4结合临床诊断及表现配伍用药:胃酸增高,表现为泛酸、吞酸、灼心、嘈杂时,可采用以酸制酸法,药用乌贼骨、煅瓦楞、石决明、煅牡蛎等;或见酸益酸,李教授认为用酸性药物可使胃本身分泌酸减少,药用焦三仙、川楝子、黄连、木香(或吴茱萸)等。如泛酸吞酸者,加旋覆花、半夏;嘈杂加消导和柔润药,如枳壳、砂仁或大枣。胃酸分泌过少,或加补酸药如山楂,或养酸药如乌梅:阴虚酸少须增津化酸加生地黄、麦冬、石斛类;若为阳虚者酸少,可消导促酸,加鸡内金、麦芽;寒证酸少,加高良姜、肉桂以刺激胃黏膜以助胃酸分泌;痰浊者低酸,加芳香药,如藿香、石菖蒲以促进消化和胃酸分泌。胃炎活动期,以炎症为主,选用清热利湿、解毒消痈药,如金银花、连翘、蒲公英、大黄、土茯苓、野菊花、白花蛇舌草、败酱草等;见胃黏膜水肿者,加猪苓、茯苓、薏米;胃黏膜充血加蒲公英、紫花地丁、败酱草、红藤、白花蛇舌草等。慢性萎缩性胃炎示胃黏膜化生、肠化及非典型增生,酌情选用益气养阴之品,如黄芪、党参、白术、何首乌、甘草、黄精、石斛、麦冬;结合活血化瘀之品,如丹参、川芎、赤芍、桃仁、红花、三七、莪术、三棱等;或软坚散结之品,如牡蛎、川贝母、浙贝母等。若见返流,如为胆汁反流(胆到胃),以疏肝和胃、解郁导滞治之,利胆之枳壳、郁金必用,合川楝子、木香、丁香、乌药、半夏等;若胃返流到食管:多选用苏梗半夏,或加用瓜蒌、炒莱菔子。若为幽门螺旋杆菌阳性者,以清热化瘀治之,如黄连、大黄、白花蛇舌草、蒲公英、三七、丹参之类。对于胃脘疼痛甚者,李教授多用芍药甘草汤、金铃子散、元胡止痛片治之。若以痞满为主症者,行气和胃消痞,以枳壳、鸡内金、厚朴、大腹皮、半夏、沉香等。如为食后痞满兼反酸者,多加神曲、麦芽、谷芽;不泛酸者,加用山楂,或焦三仙共用。
4结语
李教授出身医门,一生勤学不懈,深得家传,医术精湛。在继承诸家脾胃学思想基础上,通过近50年的临床实践,对脾胃病的治疗有独到之处。尤其在治疗慢性胃炎(包括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方面,根据脾胃的生理、病理特点时时注重顾护脾胃,在辨证基础上结合同中求异,酌情应用清、润、和、补、化瘀等的治法,用药清、轻、简而不伤胃,故临床常取得较好疗效。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