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维一:《 记 忆 》

本文作者声明:该文为原创作品,

同意本公众号《征稿启事及免责声明》的内容。

转载请注明转载自 ID:dzwzzz0606

『记录你的心灵感悟与历程 分享你的美文佳作与思想』

杂散文丛|微型小说|诗词歌赋|情感倾诉|锐见争鸣

《 记 忆 》

文|张维一

最近看了一部电视剧,那一幕幕场景,让人置身其中。内容已经不重要了,唯有那熟悉的老北京的人文环境,生活习俗,语境,邻里间那有趣而微妙的关系,胡同,四合院⋯让我陷入了回忆与思念中。

(一)

我从小生长在北京,记得我们家住在阜城门商业部的一个家属大院,那里记录了我生活学习的一切,那也是我今生最幸福最快乐的一段时光。 那是在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中期,当时人们的生活都不很富裕,但是大家活的随意自在,记得我们大院就像一个大家庭,邻里关系合睦,互相尊重,互相帮助,大人孩子见面都互相问候,当时都是多子女家庭,大家伙儿总聚在一起玩,很少看到打架骂人不文明的现象。北京是历朝古都,人文素养高,传统的礼仪,礼节规范着人们的行为举止,正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北京有着最良好的环境和秩序,可以说我在北京接受的教育,受益终生。

在那个年代,物资极度匮乏,人们生活很清贫,我们这些孩子们经常处于半饥饿状态,但那并不影响孩子们的快乐天性。我们住的院子里,大家都会在自家门前开辟一片小天地,搭起架子,种一些向日葵呀,扁豆啊,葫芦之类的,还有各种的花,让那些秧儿顺着架子爬上房顶,既美化了空间,又可以乘凉,增添了许多的情趣。北京有一种花名叫死不了,顾名思议它有着超强的生命力,只要种上,不用特别关照,就会顽强的生长,就像我们这些大家庭无暇顾及到的孩子一样,会绽放出属于自己的生命精彩。

夏天的傍晚,是孩子们最忙碌而快乐的时刻,因为期盼果实快点长大,每天大家就拿着大大小小的盆,接水比赛浇地,其实大部分都是在嘻戏玩耍够了,再接上水,浇那可浇可不浇的地,往往向日葵还沒有完全成熟呢,就已经被我们揪下来吃了,觉得那时的葵花籽怎么那么的甜香啊。因为大院里只有一个水龙头,所以那里来来往往的人不断,那自然而然地就成了大院的新闻传播中心,什么最近又有哪位外国元首要访华了,谁家的孩子考上大学了,谁々家的孩子特别懂事。于是大家都充当了倾诉和倾听的对象。那里就像一个百家讲坛。由于邻里关系接触密切,难免也会出现一些摩擦和矛盾,这时就会有人出面安慰和调解,张大妈唉,李大姐呀,这么一叫,也就随之化解了,然而,合好归合好,该批评的地方还是要批评,要不涚北京人就是这么的帅真,正义,局气呢。这可能就是沿续至今的北京大妈文化吧。

(二)

由于工作的原因,我们兄弟姐妹六人一直跟母亲在北京生活,母亲是一个特别能干,特别坚强的女人,她在工作之余,把家打理的井井有条,生活的有滋有味,她是满族旗人,曾经有着很好的家世,却从未见她骄柔造作过。她烧得一手好菜,在那个岁月,她尽可能的给我们变换饭食花样,以补充我们长身体所缺失的营养。虽说她是旧时的初小文化,建国初期北京搞了一段时间的识字扫盲,她有那么繁重的工作和家务,居然没有挡住她学习的热情,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看书看报了,并且变成了她的爱好,直到九十岁后眼睛看不见了才作罢,记忆中的她经常一边干家务,一边给我们默写生字或者背诵课文。其实现在想起来,她一个人带着六个孩子生活,其中一两个正处于叛逆期,很难管理,那段时间,她是多么的艰辛和无奈呀!

母亲工作单位远,中午经常回不去家,午饭就由哥哥姐姐轮流来作,我虽然小,但是也学着买菜,热饭,记得有一次我因为端不动家里的蒸锅,把锅给摔坏了,吓得我一直不敢吭声,直到母亲发现了才跟她说,不过她并没有训我,只是告诉我以后做事要小心。正因为她的放手,我们都得到了锻炼,兄弟姐妹们成家后,都能分担各自的家务,作出可口的饭菜。

(三)

北京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可参观游览的地方特别多。公园大部是皇家园林,园内的亭台楼阁廊榭,都是匠心独到的设计,民族风格的建筑,那都是千百年来中国人民的智慧结晶。节假日母亲就会帅全家到这些公园游玩,让我们长知识开眼界。春夏秋冬去的地方还是有讲究的,春天去颐和园,让我们感受那满园春秀,清风一地,去看那春风裁出的细叶,地上抽出的草芽,荷花池中的尖尖角,昆明湖畔的波光鳞鳞,长廊彩绘的历史故事,万寿山上的青松翠柏,可谓阅尽人间春色。夏天去景山,景山是避暑纳凉的好地方,那是皇家的御用后花园,那里叁天古木遮天蔽日,各种果园清香,登上煤山顶,微风习々,舒畅而开阔,可以俯瞰市区景象。炎炎暑退秋风寂寥,然而金秋的香山却是一派霜叶红于二月花的景色,漫山遍野的接天枫叶,就像炫美的山林画卷,一不小心就会迷失在那里。那么冬天,当属北海下雪的景色最为壮观了,红墙碧瓦金鼎白塔,被银装素裹,浪漫而有诗意。冬天的北海上结着厚厚的冰,许多人穿上冰鞋,戴着各色漂亮的滑冰帽,在场上尽情的表演,我们会兴致勃勃的观看着评论着。当然,在那冰天雪地里能吃上一串冰糖葫芦,那可是最甜蜜的享受了。我们就会慢慢的吃,尽量拉长那酸爽的时间。这些快乐美好时光令人难忘。

(四)

过大年,听着就喜庆,年味十足的北京格外热闹。腊月二十三过完小年,家々就紧锣密鼓的置办年货了,一点点的囤积着各种吃的用的,给孩子们买灯笼,买小鞭,买新衣服,于是大人们开始烹煮煎炸,而我们孩子们就会打着灯笼放鞭炮,整个纷围都是温馨的。母亲这时就会告诉我们说,你们的父亲要回家探亲了。于是,才唤起对父亲的记忆,父亲是在我们很小的时候,被单位派往青海工作就再也没有调回北京,每年过年和我们团聚几天就走了。其实在那段时间里,对父亲这个概念是陌生的,模糊的,他就像个匆匆过客。母亲每年过年都会对我们说,大年三十熬一宿,初一早上扭一扭,于是我们就会跟在大人们身后,去各家拜年,其实就是互相恭贺,互相问候。没有红包,没有宴请,甚至都没有糖果招待,可是那种仪式般的习俗让人感怀。

过年,父母亲单位会发一些电影票,大多都是在三里河单位礼堂看,那距离家要有几站路远,我们经常是徒步去,为的是省出车钱买点零食吃,其实看完了电影,我也就走不动了,甚至都睡着了,经常是姐姐们背着我回家。后来说起这些事来,总是暖暖的,酸酸的,我因为是家里最小的,受到了哥哥姐姐们的格外照顾。我们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五)

我的大哥,是个善良的人,特别孝敬父母,他过早的离开了我们,让人始终难以接受。记得他那时的学习挺好的,他当时最大的愿望就是考进北京市男四中,考试结果出来,数学考了满分,作文因为没有扣题拉下了分数,因此与男四中无缘。他从小足球踢得很好,被北京西城区少年足球队看中了,因为家境困难球鞋投资太大了,只好放弃。他有许多的兴趣爱好,他喜欢养鸡,养兔子,还养蚕,有时他也会恶作剧,把养大的鸡放在高处,象训练鸽子一样的让它飞翔,暑假到来,他就会偷偷的在晚上拿着手电筒沿着声音去捉蛐蛐,然后和小伙伴们比赛斗蛐蛐。一到晚上,蛐々叫的声音格外的响,让人无法入眠,母亲急了就会把它们都统々的仍出去,但是过不了多少天,大々小々的罐子又摆在那儿了。寒假,他自己做冰车,到屋后的护城河去划冰,母亲怕他出危险不让他去,就把冰车当劈材给烧喽,这时他就会悄悄的一边抹眼泪一边重新再做。有一种快乐叫简单。那个时代没有手机,没有玩具,没有大人的陪伴,只有自己在大自然中,在生活中寻找快乐。

一九六五年,那场浩劫前的最后一次十月一日国庆典礼。我被幸运的选上了,兴奋快乐自不必说。因为那是每个学生都渴望参加的盛大聚会,然而我的二哥没有选上,我不知道当时的自己哪里来的勇气,居然把他的老师说服了,同意让他参加,这件事的成功,让我很有成就感。因为我们不久就要离开北京,这意味着以后没有机会参加了。所幸我们共同叁加了这场以毛泽东为主席的最后一次国庆大典。当天安门广场上空放飞着无数的和平鸽和五颜六色的气球时,我们上万名少先队员拥向主席台,场面宏大震撼人心,欢呼声震耳欲聋。这么说吧,若沒有亲身叁加过这种活动的人,是无法感知它的魅力,和对它的那种敬畏之心。人生难得几回这样的经历,让人记忆犹新。

(六)

在我们家中有威信的是我的二姐,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她为我们这个家分担了许多的家务,对弟弟妹妹也很关心,懂得谦让与分享。北京的冬天特别的寒冷,北风打在脸上,像是针刺。家里给姐姐们买了粉色的围巾,非常好看,当时挺流行的,我也很喜欢,因为家庭经济条件有限不能都买,有时候二姐就会怜惜的跟我说,下午给你带,于是中午我就会早早的等在她放学回家的路上,当把带有她体温的围巾围在我头上时,仿佛整个冬天都温暖了,喜悦与感激之情溢满心头,那时候的人很容易知足。

曾经有人这样褒贬过我,你虽然出身是资本家,却没有那种出身人的气质,我很认真地回答,资本家那是我上辈人和上上辈人的名称,我又沒有生活在那个环境,谈何你所谓的气质,那不能算我的出身,那只是我生命中的一点成份。还有人轻藐的问过我,你去过老莫餐厅吗?仿佛在炫耀着某种权利与身份。我只是淡然地回了,那不是我的生活圈。我感谢我的母亲教会我们正视现实,正视自己。不攀比,不媚俗。因为她就能够在富贵与清贫的生活转换中,活的那般的自然,那般的洒脱和真实。

(七)

北京四合院的风格,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传统特色让人感觉古朴典雅又不失高贵。居住在那里的悠然,惬意,私密和自成一统,是我们生长在大院人所无法体味,感受得到的。对它最初的印象,还是去母亲工作的单位,巨大的四合院竟然可以容下一个幼儿园,不知道这是哪个朝代高官显贵的宅院,它是那种经典的两进四合院建筑,进门的影壁上雕刻着福寿花草,几间正房变成了幼儿园孩子们的寝室,东西厢房变成了活动室,教学,办公室。方正宽大的庭院是孩子们游戏的地方,后院是幼儿园的储藏室。门窗屋檐回廊都有雕饰,室内是花盆砖铺地,院儿里有两棵老树,一棵是枣树,一棵是海棠树,到了秋天,满树的果实煞是好看,幼儿园老师就会上树打枣摘海棠,分享给全园的人。其实北京有许多的单位,都办在四合院内,因为北京历代都是精英才俊,高官商贾云集之地,这样的深宅大院有许多,胡同里看似都是一样的灰墙青瓦,质朴,内敛,一但进去就不一样了,深邃的庭院富丽堂皇,不过现在像这样的独门独院已经保留的很少了,取而代之的是高楼大厦或者变成了大杂院,那里又是令一番景象。

(八)

北京,难忘的地方,因为热爱,所以想了觧,工作后我回了几次北京,专门买了月票,东西南北城的跑,恶补自己不熟悉的地方,而最想去的还是我曾经生长过的地方一一阜城门马尾沟。这个乡土亲切的名子,记录下了历史变迁的痕迹,一场浩劫让我们离开了它。记得第一次回到那里,人突然心跳加快,近乡情更怯,看到那熟悉的院落,熟悉的邻居,熟悉的学校,倍感亲切,仿佛一切就在昨天,久久不愿离去。回到北京,我会长时间的逗留在胡同中,在这幽深弯曲的胡同内,让心慢慢的游走,古朴的民风民情,是胡同永恒的魅力。我愿意在这里听孩子们稚嫩的儿化音,看年青人说话时又冲又快互怼的表情,听大爷那烟酒嗓混厚的呵斥声,还有大妈一句唉呦喂,好像一切都有了,那种情愫不知不觉就会漫沿,对这里有着无限的眷恋和不舍。

(九)

近几年我又去了几次北京,北京巳经像滩大饼似的滩到了六环外,有幸住在六环,仿佛驻进了另一个城市,那里没有了老北京的人文气息。那里有的只是堆砌的楼群,拆迁的空旷,上下十几车道的公路,来往急驰的车辆和空空荡荡的人行道。那里有的是一些操着各地口音的年青人,急促的脚步,无暇顾及的问路和碰撞。这些新北京人,带着向往,热情,嘱托来到这里打拼,由于高额的房价,搁浅在这远离市区的出租屋内。现在的大北京格局真是太大了,他包容一切,大到目光所及的地方,需要花费很长时间才能到达。人又显得格外渺小,渺小到像是投向大海的一粒石子,无声无息。这好像不仅仅是几环的距离吧。

老北京的感觉哪儿去了!

请点击下图关注“读者文摘杂志”!

小编小编辛苦了,给打个赏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