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政府收复宝岛后,为什么有弃、守两种争论 ?
作者:赵心放
(左二为施琅)
清康熙二十二年,施琅出任福建水师提督,率军攻克澎湖列岛和宝岛。将长期分裂海外的宝岛收回后,清廷在其守卫上出现了意见分歧,有人认为放弃此座岛屿或赠予他国,具有远见卓识的大臣们力主守台。康熙皇帝把握正确方向,终于使宝岛成为华夏版图上不可分割的疆域。本文专门介绍一下这段史实。
(一)施琅率军收复宝岛
施琅不仅是位出色的将才,而且很有政治谋略,他十分清楚 朝中对征台之举意见不统一,这些都极有可能影响自己和朝廷的关系,乃至对台的军事行动,因此他在受命之初就请求派内廷侍卫随军监征,以利加强前线和首都的联系,协调平衡各方面的关系。
与此同时,施琅安排人手整修器械和战船、训练水师。他三次奏请康熙,要求授予他负责征战的专权,也就是说征台的军事行动计划由他提出来。他说,只有先夺取澎湖,继而才能夺取宝岛,不可能绕过澎湖,直接去攻打夺取宝岛。
对于宝岛的门户澎湖,郑氏当局原本没重视,但打听到清廷的机密后,遂派战将刘国轩率领重兵守卫澎湖。刘到任后严密布防,沿海岸赶修堡垒炮台,把港口的进出口堵塞了,不准所有船只进港停泊。
康熙二十二年六月,施琅率2万多名官兵,分乘230多艘战舰进攻澎湖。在战术上,清军分三路进攻,每路各分三队,不列大阵,惟以五舰组成一个小的作战单位,相互配合,攻敌一船,称为“五梅花”战术。
战斗从清晨持续到傍晚,炮火连天,声震百里。施琅眼睛受伤,提标右营游击蓝理被炮弹炸伤肠流出肚,但仍奋不顾身坚持战斗。这场战斗击沉焚毁敌舰190多艘,刘国轩仅携随从数人逃回宝岛。
打开取台门户后,施琅率军乘胜进攻鹿耳门港。这一 带是浅海,清军船队游弋20多天无法强攻靠岸。全仗老天爷不久后某日晨突起大雾、猛刮狂风。施琅抓住有利时机指挥舰队冲过海滩,开进了鹿耳门港......至此,长期分裂海外的台湾宝岛又一次回归祖国怀抱。
(康熙皇帝)
(二)放弃宝岛的怪论
为了表彰施琅收复宝岛之功,康熙帝赐封他为定海侯,赏三眼花翎顶戴,对出生入死的蓝理作了特别嘉奖。郑氏依照谕旨投降后,诏封郑克塽为靖海侯,刘国轩等属下大小官员各分封官爵,划拨官房土地,妥善安置。
想不到的是,消灭了宝岛的割据势力,清廷围绕其弃守问题发生了争论。从廷议、即大臣们在朝廷上发表的议论看,出现了好些奇谈怪论。最有代表性的是两种:
一种认为宝岛是华夏悬在海外的一个孤岛,由于受地理条件限制,那地方生产不能得到正常发展,派兵去守卫还需花不少的银子,是个贴钱的买卖。最好将岛上的居民迁到大陆上来,专守澎湖诸岛就能保卫大陆。
另一种认为荷兰人帮助朝廷打击东南沿海的割据势力有功,最好将宝岛赏赐给他们,叫他们负责守卫并年年向朝廷上贡,以体现大清王朝的天威。出这主意的是内阁大学士李江的。李光地是福建人。按照以前的惯例,宝岛防务所需费用由福建地方负担。李光地这主意如能实现,不仅免除了福建的很大一笔经济开支,朝廷还能得到实惠。
(三)台湾最终回归华夏
施琅深知宝岛回归华夏十分不容易,宝岛对东南海疆防卫的重大战略价值,他专门在宝岛作了一次实地考察,结合查阅的大量历史资料,上书给康熙皇帝,从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各个方面,阐明放弃宝岛后患无穷,守卫宝岛有利于东南边境稳定的道理。
他说:东南边境的防卫重点在海洋不在陆地,陆地上出了问题是看得见分析得清楚的,海洋出了问题那就难测了。宝岛是东南各省的天然屏障,如果我们不去守卫,最终又要被荷兰霸占,让他们有了兴风作浪的基地,后患无穷。澎湖是不毛之地,其物产不及宝岛的十分之一。如没有了宝岛,澎湖是守不住的。
在奏章中,施琅还算了经济账:现在东南沿海平定了,在宝岛可以安置超过编制的官员和裁减的军队士兵,发挥他们守卫海疆的积极性。朝廷只需负担当地一年的费用,待其开发一年后就能够自给自足。
施琅上奏章后,大学士李緤、福建总督姚启圣等不少有识之士也上书力主守台。
康熙皇帝经过认真考虑后,诏令在当地设立官府,隶属福建布政使司,管辖诸罗等三县,以后又加设彰化县和澎湖、淡水两厅。派兵八千人驻守宝岛。这些措施加强了清政府对宝岛和东南沿海的防务、治理和开发。促进了宝岛社会与经济文化的发展。
文末补白:康熙皇帝在对台之役的前前后后,准确掌握时局的发展,紧紧把握华夏的长远利益,大胆启用英雄,终于使宝岛成为祖国版图上不可分割的疆域,在历史上写下了一页辉煌的篇章。
(姚启圣)
【作者简介】赵心放,笔名赵式,重庆市杂文学会会员、重庆市南岸区作家协会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