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刀临床的真言和经验

1、慢性软伤的症状来源于粘连、挛缩,组织运动受限。

  • 只要粘连松开,挛缩解除,功能就可恢复,疼痛自然消失。

  • 没有粘连不必剥,没有挛缩不必切。

  • 损伤的位置在受力集中点(肌腱起止点)、受外伤点(外力损伤点深浅筋膜层)、运动集中点(肋骨面)

2、一种发明

是将2种或2种以上的方法的优势结合在一起,优势互补,同时精简流程,做到完美的无缝结合。

3、诊断疾病:首先

要考虑哪儿粘连了,哪儿挛缩了。获得明确信息,治病才立竿见影。

4、如何判断深浅筋膜的损伤?

  • 浅---压痛表浅,明显,轻压有痛,可以有硬结或条索。

  • 深---需要用力深压,顶到骨面。

5、手法的作用

在于将针刀的开山作用进行扩大和彻底,从而产生立即见效的效果。

6、脊柱区疾病

针刀局部松解切割可以消除原发造成椎体位移和刺激压迫神经的过度拉力刺激,但椎体位移并没有立即恢复,要达到立效,需要适度的复位手法,使得椎体移动到对神经不足以产生压迫的位置,以此达到骨复位,筋归槽的效果。

7、肌肉起止点损伤治疗后

针刀的切割剥离已经破坏了原有的疼痛链,但仍然有一部分没有完全解除粘连,实际上也不可能通过有限的切割剥离消除所有的粘连,那么治疗完成以后让病人在没有做手法之前重复治疗前的动作,疼痛和功能的障碍应该仍然存在。然后我们让病人做原先不能够做的动作,或者有方向、有目的、有力度的拉伸受到损伤的肌组织和腱膜。关键是缓慢牵拉,快速推弹的完美结合。在达到病人能够忍受的最大限度的时候,顺势给病人以同向的惯性力,由于病人的意向和医生的推弹手法是同向的,所以不存在损伤的问题,因为顺势的推弹手法牵拉了已经被破坏了疼痛链的原发粘连点,因此剩余粘连组织在病人受到推弹的一瞬间得到恢复。病人会有短暂的疼痛或者撕裂感,但推弹后出现的是疼痛的消失和功能障碍的完全恢复,因为粘连已全部松开。当然前提是对于造成症状的所有损伤点均得到治疗。

8、如何判断引发一个疼痛症状的原始粘连点?

需要用到散三步定位诊断法,其实也是诊断的过程。

a.疼痛区检查:有没有明显的压痛点,皮下有没有硬结和条索。有劳损史,明确的外伤史。

b.神经支配区检查:根据疼痛区的位置,找到支配此区的神经根的位置,在神经根区和神经的走形线路上寻找压痛点,硬结条索并询问与主诉痛区的联系。有劳损史。

c.内脏病:临床上内脏病和脊柱神经支配区是相互联系的,但又有明显的区别。其疼痛区的症状与内脏病的发作规律相应,而且多数在疼痛区找不到压痛点,病人自己都找不到或说不清到底是哪儿痛,反正是这里。这一点有神经支配区的特点。没有劳损史。但有慢性病史。

X光片有时会对诊断和治疗产生误导,所以不主张影像,查体放在第一位。

9、针刀治疗的安全性。

针刀进针时刀口线要和组织走形的纵轴平行,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免损伤到正常组织。

在达到病变区以后进行的切割无论是纵向还是横向范围都非常局限,切开的是筋膜,释放的是压力,破坏的是病变区过于敏感的神经末梢,切断的是过度挛缩的部分纤维组织,因此一直都强调只应该在病区操作。

10、针刀的应用和发展离不开针刀的四大基本理

离开了这些理论,针刀就是大的针灸针,针刀就是要命的罪魁祸首。对真正病变处不了解,还在那儿切割,不出问题才怪。

11、无菌性炎症的来源

组织在受到过度拉、压、等力学、化学刺激以后,为了修复受伤的组织就会在局部加快血液循环,将身体的卫士和修复专家白细胞、T细胞、B细胞、血小板等运送到局部,这时我们身体的感觉是疼痛,看到的是局部组织的肿胀,红肿,皮肤温度升高。这应该属于首次所谓急性炎症过程。因为身体种许多的自我修复有时并不会全部恢复到初始状态,多数是功能的恢复,或多或少的留下了解剖上的痕迹,这些应该就是局部组织斑块或粘连或疤痕。在下一次受到损伤的时候,组织会在原先的基础上进行修复,重复以上的修复过程,无菌性炎症就此产生了。

12、急性病的针刀治疗

急性损伤期病理变化是组织充血水肿,内压力增高,针刀的作用可以刺入减轻由于压力增高带来的疼痛感觉,同时可以借鉴刺血疗法和针灸理论行局部放血,即任由针孔自己止血,压力的释放带来的是疼痛的减轻。

13、组织酸痛的原因

慢性积累性软组织损伤引起组织的酸痛是司空见惯的,来源于局部组织的血液循环不良,肌肉包膜或筋膜受到持续牵拉、过力牵拉而不断调整和修复出现代偿性和修复性增厚,通透性降低,刺激了从中穿行的神经和血管,内部代谢物质的增多是酸痛产生的主要原因。

14、阴雨天不适的由来

组织内压增高

15、针刀的三种作用

针灸刺激,切开剥离,神经损毁。

16、针刀的应用

a、疼痛的点:硬结切开,条索切松,纵行疏通,横行剥离。

b、脊柱区:韧带松解,关节囊松解。

c、神经线路:相应的穴位 阳症---快速横行剥离 阴症---缓慢纵行疏通。

17、软组织包括

肌肉,筋膜,肌腱,关节囊,滑囊,关节软骨。

18、新的思路,新的角度,新的方向,新的效果

19、重视事实,忽略权威,搁置经验,疑难病才有新的出路。

20、针刀治疗的是点,如果损伤的是面,则要密集针刀松解。

21、针刀的无伤来源于精确的解剖基础和对神经支配区的全面掌握。

22、病人接受针刀的治疗方法在于心理的预期

如果病人认为通过推拿可以解决问题,针刀自然不会被选择。但是如果需要开刀解决甚至是开刀都不能解决但针刀能够解决问题的时候,病人会选择针刀的。

23. 针刀的综合效应

如果在一个患者身上同时存在敏感穴位和病变组织,就需利用小针刀的针刺效应刺激穴位,并利用手术效应对病变组织施行手术治疗,使其两种效应综合发挥,才能收到更好的治疗效果。操作时,先在敏感穴位或辨证所取穴位上进针刀,行针刺手法使病人得气后留针;再行病变组织的针刀松解。

如颈椎病患者,颈部组织僵硬,活动受限,同时伴有上肢麻木,临床中,既要用针刀的手术的作用切开颈部僵硬的组织,还要寻找敏感压痛点和腧穴,如天宗穴进行刺激。

腰椎病患者,腰部组织僵硬,活动受限,同时伴有下肢麻木,临床中,既要用针刀的手术的作用切开腰部僵硬的组织,还要寻找敏感压痛点和腧穴,如环跳穴进行刺激,这样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五、针刀的针刺作用与术前麻醉

针刀治疗的针刺作用非常重要,就为临床中术前不打麻药效果好提供了理论依据,如果术前打麻药,小针刀就只剩下刀的作用了,病人没有针感的强烈刺激,就不会调动人体的积极性,去更好的修复损伤的机体。而不打麻药,则可以在术中与患者进行很好的交流,根据针感判断针刀的部位是否准确,针感酸胀为好,麻疼就要调整刀锋和深浅度,避开神经血管,这样临床中不但针感好,而且伤害神经血管的几率小。

临床打麻药无非是为了减轻患者的痛苦,进针刀是针刀刺透皮肤达到病变组织的过程,针刀治疗时做到如下几点,同样可以达到目的。

1、尽量选用快针刀。
       2、对于皮肤松弛的地方,可用手绷紧皮肤再进针
      3、准确: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损伤,直达病所,患者会只有酸胀感
      4、迅速:左右双手密切配合,动作协调,进针时集中臂、腕、指力迅速进针,使得进针速度加快,刺激皮肤的时间缩短,对皮下组织及神经末梢刺激程度小,能够减轻疼痛。

总之,针刀的镇痛作用是综合作用,粘连、紧张的肌肉、韧带,离不开针刀的手术刀作用,但是我们更不能忽视针刀的针灸作用,针刀的刺激就像针灸针一样,完全可以疏通经络,激发人体的修复机制,临床上一些非常危险的地方就可以充分发挥针刀的针刺效应,利用人体的自身反应,去修复损伤的组织,同时针刀的针刺作用也为针刀术前不用麻醉提供了理论依据。临床上一旦运用得当,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个人观点,藉此抛砖引玉。

24.针刀临床手法

临床中的针刀行针手法,来源于针灸手法,又不同于针灸手法,一般分为基本手法、辅助手法及经过变化,定量组合后的补泻手法。这里结合小针刀,综合叙述其针法。

1、提插法:将小针刀刺入腧穴的一定深度后,用刺手一上一下地纵向进退的操作方法。此法在针刀行切开剥离粘连、结疤时,可以结合使用。临床运用时,因提插的幅度、用力的轻重而有补泻之别。一般来说,提插幅度大、频率快,刺激量大,属泻,提插幅度小,频率慢,刺激量就小,属补。

临床上,对于急性病患者,针刀我们多采取泻法,如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急性发作,患者疼痛剧烈,就可以在腰臀部寻找敏感压痛点(以痛为腧),行快速提插,以患者剧烈酸胀为好,可迅速止痛。而对于慢性病患者,多采取补法,如慢性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疼痛有限,麻木为主,可寻找相应腧穴慢刺激

2、纵运法:是指用针刀沿着经络走向运行针刀的方法,此法在针刀行纵行疏通时可结合运用,临床应用时注意沿着经络走向运行,或者沿着病变放射的方向运行,其目的是尽量将患者的酸胀感直达病灶
如股外侧皮神经患者,小针刀松解腰2、3、4椎旁(夹脊穴),紧贴棘突,摆动至棘突与椎板移行处骨面,先横行剥离后,再纵行运针,患者有酸胀感向大腿前外侧放射,效果最好。如放射不到再于局部风市穴(在大腿外侧部的中线上,当腘横纹上7寸。或直立垂手时,中指尖所指处)松解,针刀直达骨面,行针务必让患者感到酸胀剧烈,此时效果最好。,

3、横运法:在针刀提插时,与经络走行方法垂直运行针刀数次,这是一种加强刺激的手法。属泻法。有疏通经络,理气活血的作用。结合刀法,还有剥离软组织粘连的作用。此法在针刀行横行剥离法时,可结合运用,具体操作就是将针刀直插到骨面,在纵行疏通的基础上,将病变组织铲起,整体向一边移动,此时患者酸胀剧烈,就达到加强刺激的效果,多适用于身体体质好,急性发病的患者,如青年人,急性腰腿痛发作者,寻找敏感压痛点,运行此法,可迅速止痛。

4、留针法:和针灸针留针一样,在行刀后,或刺入腧穴后,将针刀留在穴内片刻不动,加强得气或加强针感的持续作用,便于继续施术

朱汉章老师一直采用的操作方法是在针刀治疗中一个治疗点用一把针刀治疗,然后留下不动,继续用另一把针刀在另一个治疗上点上治疗,再留下不动,依此类推下去,直到所选治疗点都松解完后,再依次起针,这就是留针。

有的人喜欢在同一人身上的一次操作,从头到尾用一根针刀,松解一个治疗点,立即起针再接着治疗另一个部位呢?后者的操作方法也是有一定道理的。但在临床实践中认真比较,其效果却有着明显的不同。首先是患者的感觉不同。前者术后,治疗部位异常轻松,甚至感到治疗部位有空虚感,治疗后的效果也明显,而后者则没有如此明显的效验。细分析其主要优越性大概有如下几点:①针刀既有针刺的作用,又有手术刀的作用,要充分发挥针刺的作用,就要考虑适当留一下针,加强刺激、激荡气血运行;②一个治疗点上一把针刀的操作是规范的,是符合无菌操作要求的,可以防止不同部位的交叉感染;③可以减少出血,操作中如损伤了小血管,即时起出针刀,血即迅速流出,若留一下针,人体的凝血机制起作用,起针后止血更迅速。同时,不起针可以有效地控制患者不变动体位,使治疗部位更精确。

5、出针法:针刀出针时,由于针孔较毫针大,需要立即上无菌纱布并固定,以防出血和感染。

(0)

相关推荐

  • 如何降低 “ 针灸治病 ” 的疼痛感 ?

    (一)消 消除病人恐惧心里.以优质的服务取得病人的高度信任,当对针刺有了基本了解和正确认识后,就能克服怕痛心理.丰厚的针灸功底可提高自信心,可给患者信赖感.这样自然会消除病人的恐惧. (二)选 (三) ...

  • 针刀临床中肌肉神经支配大全

    医病非难,难在疑似之辨: 不可人云亦云,随波逐流,误人匪浅. 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 庖丁解剖学和您一起学解剖临床! 第三节 枕下肌 第四节 深层肌 第二部分 上肢带肌 第三部分·腰背臀部肌群 第一节 ...

  • 针刀临床中的常见病——肌筋膜炎

    肌筋膜炎是一种临床常见,而又常被忽略或误诊的痛症,肩颈腰部的肌肉.韧带.关节囊的急性或慢性的损伤.劳损等是本病的基本病因.肌筋膜炎好发于腰背部,因此又称"腰背肌损伤"." ...

  • 针刀临床中必备的神经知识

    中医之声 医学资讯 公众号 人体体表标志在临床疾病的检查和治疗中应用十分广泛,在临床实践中,如果对体表标志定位不准确,往往会延误病人的治疗,甚至错过最佳时机.其中神经系统的体表定位对于骨科疾病诊断.手 ...

  • 许振南搜狐网谈腰腿痛针刀临床治疗分析思路

    兴化针刀特点:传承了汉章针刀的特点,创造性的把中医理论应用到针刀临床中,兴化针刀四大实战理论:君臣佐使.三针平衡.扶阳针刀.腧途同归定点思路独树一帜,临床中从不用麻醉,注重针刀临床中的整体观念,特殊地 ...

  • 针刀临床中腰骶部疼痛治疗思路

    针刀临床中腰骶部疼痛治疗思路

  • 压痛点在针刀临床中的重要性

    7月15日陕西新型膏药.液体膏药.三伏贴.乳膏剂及美容涂膜剂制作培训班←点击查看 在疼痛的诊疗中,压痛点的触压和寻找是非常重要的.广义的压痛点包括中医学中的经穴.奇穴.阿是穴,以及西医学的压痛点.激痛 ...

  • 针刀临床操作技巧“十法”【收藏】

    治病本无技巧而言,但俗话说"熟能生巧".在临床中摸索.实践.总结经验,使针刀在手中应用得更加灵活,使我们能更好发挥针刀威力. 1.纵行切割法:狭窄性腱鞘炎.条索状疤痕.筋膜硬结等的 ...

  • 舌骨周围神经与针刀临床

    博主推荐 培训时间:8月19月-26日(18日报道) 培训地点:甘肃省中医院 培训咨询:魏玲13716017499(微信) 舌是口腔内重要的器官,它有参与咀嚼和言语,协助吞咽与表情,感知味觉等诸多功能 ...

  • 张远景先生颈椎病针刀临床诊疗思维浅析

    [摘要] [关键词] 01 颈椎病诊断思路 02 颈椎常见病变部位的定位和针刀入路 03 颈椎的针刀操作技巧 04 探讨与体会 4.1.针刀治疗颈椎病的机理 颈部椎周软组织的急慢性损伤引起的无菌性炎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