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一生看错2个人:一个人的能力被高估,一个人的忠心被低估
5000年的历史传承,造就了中国这个历史大国,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华夏大地上诞生了许许多多值得被传唱的历史人物,有些至今还被津津乐道。当然,其中智力爆表的人物大有人在,诸葛亮就是典型的代表,诸葛亮的智慧,堪称第一。以至于许多的小说和影视作品中,诸葛亮就是代表着智慧,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而且还能洞察人心。
不过,在很多时候,诸葛亮确实被神化了,真实的诸葛亮,智慧虽然超群,但也不是完人,他一生中也有过失。说他慧眼识人,不过也看错了两个人,一个人的能力被诸葛亮高估,一个人的忠心被诸葛亮低估。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娓娓道来。
第一,这个被高估的人,不是其他,正是马谡。白帝城托孤之后,诸葛亮基本上一人挑起了匡扶汉室,讨伐逆臣的重担,诸葛亮将蜀国治理得上下一气之后,准备挥师北伐,解决后顾之忧。227年,诸葛北伐大军到达祁山后,得派一个人,取镇守军事要地街亭。这时候,诸葛亮想起了一个人,他就是诸葛亮的门生马谡,后面的事情大家都清楚了,马谡犯了军事大忌,街亭失守,而且还间接导致了北伐无功而返。
马谡事前是立了军令状的,诸葛亮也不得不“挥泪斩马谡”
这里就有两个问题,值得探讨。第一,马谡到底只是参谋,且没有实战的经验,诸葛亮为何要派马谡镇守街亭。第二,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是军令如山,还是诸葛亮“自保”?
在古代大战,胜负是兵家常事,而且有些大将,是从失败中走过来,久经战场才所向无敌的。古代大战前,将领们都会立下军令状,用自己的身家性命作为战争的担保,其实主要是为了占据功劳,胜利了,就能加官加爵,失败了,也很少有人去追究。这一次是诸葛亮违规了,他破格提拔了马谡,北伐失败,诸葛亮也是有责任的,为了平息大家的愤怒,诸葛亮只能挥泪斩马谡,这样一来,能确保自己在军中地位,二来,能用马谡的死,来掩盖自己的过错。
第二,这个被低估的人,就是魏延。诸葛亮很有意思,他在五丈原与司马懿对峙时,已经觉察的自己大限将至,会命丧五丈原。他提前写好遗言,说魏延头长反骨,他死后,魏延必定乘机造反。而且诸葛亮吩咐马岱,设计解决了魏延。
那么问题又来了,诸葛亮为何这么看不惯魏延?难道真的是摸过魏延的后脑勺,发现有反骨?
其实不是。如果正是这样,那未免太荒诞了,诸葛亮真正的目的,就是想除掉魏延。客观的来说,魏延对蜀国,一向是忠心耿耿的,是立下过汗马功劳的。正是如此,魏延也还是被诸葛亮设计杀了。
马谡和魏延重要吗?诸葛亮生前,可能不重要,不过诸葛亮死后,蜀国陷入了“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的尴尬处境,这时候,如果有魏延和马谡在,就能影响大局。马谡也是有大才的,当个参谋给主将计谋还是很厉害的,诸葛亮“七擒孟获”,很多都是用马谡的计谋,而且马谡如果经历过战场的磨练,很可能成为“诸葛亮第二”。魏延也一样,是有勇有谋的大将,刘备在世时,就非常看好魏延,刘备的识人能力,我们应该不用去质疑的吧!
总之,如果马谡和魏延还在,也不至于蜀国成为三国中第一个灭亡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