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富人会越富,穷人还是穷人?
首先问一个问题:
穷人赚多少才能称之为富人?
穷人要实现几倍的利润增长才能称之为富人?
如果富人的1000万年收入,也来个大跃进,变成10个亿,那就是超级富翁……
如果通过自身努力,穷人从年收入1万元,提升到年收入100万,这已经是个大跃进的增长,但年收入10个亿,他可能想都不敢想吧?
而这100万在天生家财万贯的富人面前,却不值一提。
因此这只是一个“富人”的概念问题,关键看基础和目标。
一是基础
曾经看过这样一个视频,组织者将100名大学生召集在公园里,告诉他们将举行一场比赛,获胜者的奖金是100美元。让大家在同一条“起跑线上”,然后说:比赛前我说几个条件,你如果符合这些条件,就向前迈两步。如果不符合,就呆在原地不动。
第一个条件:如果你们父母的婚姻持续到了现在,向前两步。”参赛者们开始拉开小差距。
第二个条件:如果你的成长环境里有个父亲般的人物,向前两步。”
第三个条件:如果你曾经有机会得到私立学校教育,向前两步。
第四个条件:如果你请过家教,向前两步。
第五个条件:如果你从来不用担心手机欠费,向前两步。
第六个条件:如果你从来不用和爸妈一起担心账单,向前两步。
第七个条件:如果你不是因为体育成绩优秀,才免交学费的,向前两步。”
第八个条件:如果你从不担心下一顿饭,向前两步。
当组织者说完所有条件,参赛者之间的距离明显拉开了。一些参赛者可以在每一个条件宣布时,信心十足的向前跨越两步;而有些参赛者,却从一开始到结束,都没有移动过一步。
而组织者所说的每一个条件,都和参赛者的个人能力无关,和各种决策选择无关,甚至和他们所做过的事情和努力无关。但是能获得100美金的机会却相差悬殊——这意味着有的人起点就是比别人高很多,这是现实。
当后面的参赛者刚开始努力的向前奔跑时,站在最前方的信心慢慢的孩子已经冲破了终点、
我们都渴望公平,但是现实就是存在差异的。你的成长环境(父母讨论问题的内容、解决问题的方式、思维逻辑)、父母对你的教育投资、社交圈子……
昂富人从小在国际学校学着如何社交、如何整合资源、如何思考赚钱,接触着最前端的资讯,为未来独当一面而准备;你却在家里听着父母为柴米油盐酱醋茶而算计、在田间捉迷藏、在学校里接受着应试教育,将未来和希望寄托在一朝考上大学,走出山沟沟而改变命运。(而耳濡目染了父母艰辛恨不得将一块钱的掰几份用的节俭,他的抗风险能力从哪来?)
二是目标
比如说,王健林18年给自己定了个小目标,就是先赚一个亿。
一个亿?没错是一个亿,还是小目标。
比如说你和我这样的普通人,2019年的目标是什么?在城市里安身立命?小目标可能是找一个稳定的工作有一份较不错的收入,或者是升职加薪?
但如果是一个穷人,别说一个亿,一万都不一定敢想,他的小目标可能是生存下去。
一般我们会设一个跳一跳就能够得着的目标,如果让你完成一个离你十万八千里的目标,遥不可及的时候,很多人也就很自然<typo id="typo-1352" ignoretag="true">的</typo>放弃了…..
小学的时候练习跳高,教练告诉我以我的能力,加以练习绝对可以跳1.5米,可那时候我只能跳1.2米,兴奋与激动之余,我下定决心按这个标准来练习,可大家知道1.2米-1.5米,绝对不是简单的几天就能完胜的目标,经过无数次的尝试,和无数次跌倒之后,我放弃了。30厘米,太遥远了,谈何容易呀。
后来我对自己说,我根本没有这个能力,跳1.25米就可以了,于是我的目标设在了1.25,直到毕业我也只跳到了1.25米。
再举了另外的例子,有人告诉你北京故宫里放着1000万,故宫很大,这1000万放在哪里,不会告诉你,自己去找,找到就是你的,你会去找吗?相信绝大部分人的选择都是去找。
但是告诉你北京城里的某个地方放着1000万,自己去找,找到就是你的,你会去找吗?相信很多人都会选择放弃,第一全国下来比你离北京近的人很多,快速到达北京的人很多;第二比你更能调动资源多的人很多;第三目标搜索范围太大;第四1000万不会是骗人的吧,不可信,投入了就会打水漂,所以很多人会止步不前。
欢迎各位不同的意见互相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