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世同先生五言原韵唱和》

(前左为经纬纺机原总经理刘世同先生. 右为中组部原副部长王旭东同志)

*

“五言”二首

《访崂山太合观、华严寺有感》

刘世同

近日遊崂山逢太合觀古朴幽香,我们一行人信步入之请茶歇,有幸得道长布道。心情愉悦,偶成五言小诗以记之:

清泉石下流,樱桃红上院;

太合聆道理,崂山哲布天。

注:“太合”即“太合观”。“道理”——此处指“道家”的哲理。“哲布天”——这里指宣讲道家精义的境界。

*

崂山海边奇峰幽谷之中隐有华严寺,拾阶八百陡步艰难登上,立巨石側,左边观海右边望寺,景色相异宜人。又成小诗以記之:

左聰海浪泳,右聰松下风。

千年华严寺,曲径深谷中。

注:“聰”——“耳聪目明”之“聪”

*

《步世同先生五言原韵唱和

张湘晋

君子善如流   李庄弘道院

三清寓真理   领悟遂海天

又:

兼偏入明暗   困达省松风

蓬瀛近高寺   霄壤一道中

*

注:①首句为“君子嫉恶如仇 勇士从善如流 ”缩略语。 ②“李庄”——即老子、庄子,道家创始人。老子姓李名耳字聃”;庄子姓庄名周。 ③“三清”一般指道教的三位至高神,分别是玉清圣境无上开化首登盘古元始天尊、上清真境玉晨道君灵宝天尊、太清万教混元教主太上老君道德天尊。④顿悟可达“海阔凭鱼跃 天高任鸟飞”境界。⑤兼听则明 偏听则暗。⑥“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参《孟子·尽心上》;“省”省悟;“松风”喻道家境界。⑦“蓬灜”——海上三仙山“蓬莱,方丈,瀛洲”缩语。⑧“霄壤”指“天地”。“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出自老子的《道德经》第四十二章,是老子的宇宙生成论

外一首顶针格五言:

贤师访崂山   山海见真天

天波烘寺观   观瞻有神仙

仙人不开口   口开蕴机缘

缘起明大道   道真至理言

言辞惠雅俗   俗凡亦圣贤

*

注:第三四句“观”分别读去声平声 前为名词后为动词。“天波”句意为海天一色波橘云诡烘托寺观的雄奇。第七八句“道”即道教。末句借毛主席“卑贱者最聪明”用意,人民即圣贤!

崂山太和观,道教宫观。在山东省青岛市境内的崂山外九水河尽处。据《崂山志》记载:该观建于明代天启年间(1621—1627),旧有书院,为即墨绅士之所;四围峻山,前横大涧,观外青竹葱郁,古松参天,云雾飘渺,风景极佳;隔涧有九水亭等名胜古迹。参《“巍巍学府,垂赐祥瑞”——记崂山北九水太和观》

青岛华严寺,位于青岛市崂山区华严景区内,属于佛教临济宗。为崂山现存唯一佛寺。明崇祯时,由明代御史黄宗昌捐造,名华严庵,亦称“华严禅院”,在寺的西边山上,后毁于兵火。清初黄坦助临济宗传人慈沾禅师重建于今址,1931年改今名。华严寺整体建筑宏伟典雅,为崂山古代建筑艺术之最,原为四进院落,有殿堂、僧寮、客房130余间,建筑面积2500余平方米,占地面积4000余平方米。20世纪20年代是鼎盛时期,寺僧达80余人。

寺庙共四进。第一进原有僧舍12间。第二进为藏经阁,阁中藏有清顺治九年(1652年)刊本《大藏经》一部,明人手抄《册府元龟》一部和明版经典142册,计1000卷。该经等藏品经郭沫若鉴定,认为是国内珍宝,嘱予保护。第三进为正殿。第四进为后殿即大悲殿。华严寺极盛时共有殿宇僧寮130余间,僧侣80余人。其寺庵布局严谨,结构精巧,殿宇崇宏,双层歇山,四角飞檐,古朴清雅。华严寺前路西设有塔院一座,乃寺中历代主持藏骨之处。塔顶两株苍松紧绕塔身,虬曲多姿,故得名“松抱塔”。寺前涧底西侧有一巨石,石上有一圆洞,深不可测,用手拍之如鱼鼓声之,故名“鱼鼓矿、旁有清人所镌“云穴”两个篆字。寺后半坡“寂光洞”,洞大如屋。山顶一平石,名“望海楼”,立于石上,东望大海,明旷无阻。

藏经阁建在4米多高洞形的山门之上,呈方形;阁高8.2米,阔13.8米,深8米。阁中央大应立四棱形石柱,木构架为抬梁式屋顶,是重檐歇山式。登阁远看,浩浩汤汤的大海直入眼底。西南群峰林立,阁下松竹青翠。从山门到海滨,通有石砌盘道,名为华严路,路旁林木茂盛,怪石嶙峋,可坐可依,游人多在石上题刻。山门外有塔院一处,内有九级砖塔,为该寺第一代住持僧慈沾墓塔。二苍松幡屈环抱塔身,名曰“松抱塔”。四周游廊贯通,环以雕栏,外檐木柱20撑顶,檐角饰“嘲风”,两端饰“螭吻”。前为幕式墙,门窗结合在一起,穿堂门,无后窗,顶披黄绿琉璃瓦,雕甍高约40公分,镂空云龙。

抗清英雄于七遗骨埋藏于寺前路西之塔院,正北为大殿,系斗拱单檐雕甍歇山式建筑。内尊释迦牟尼塑像;东西两廊为禅堂。由大殿侧门再拾级而上,又一院落,是为后殿,内尊观音;侧为祖堂,供本寺第一代住持慈沾师。东北角有西式小楼五间;小院内植桂花、牡丹,十分幽雅。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青岛市政府设在这里。

华严寺前西侧有一塔院,四周环筑围墙,是寺中历代住的藏骨。院中的一座七级砖塔埋葬着第一代住持慈沾大师,有两珠苍松紧绕塔身,虬曲多姿,名“松抱塔”,60年代松树枯死。与砖塔相对的石塔,是第二代住持善和的藏骨处。相传是农民起义领袖于七兵败出家,法名善和,圆寂后藏此墓之中。

华严寺门前有一条直通海滨的公路,名“华严路”,是1930年寺僧仁栋鸠工破石条筑成。沿路苍松夹道,翠竹成林;有时,烟霭横空,白云袅袅,如九天幻境。路旁有石刻“烟岚高旷”、“东瀛晓色”、“无风海涛”、“莲池会海”等。

经政府批准,华严寺现已开放为宗教活动场所。崂山区在在积极制定规划,即将在华严寺周围建立国内唯一的以华严宗经典教义为依据的大型佛教文化风景旅游区“华藏世界”。届时,华严寺下方的“山海奇观”,上方的“那罗延窟”,将与华严寺连为一体。在“华藏世界”中,将出现数千尊随石形而雕造的佛像,蔚为壮观。同时还将修建一座宝塔,纪念法显从古印度求法归国在崂山登陆的历史往事。

*

*

《步原韵唱和刘世同君》

《唱和刘公》四

《唱和刘公》三

《唱和刘公》二

《唱和刘公》一

致世同仁兄(四)

致世同仁兄(三)

致世同仁兄(二)

致世同仁兄(一)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