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生如何在论文选题上有所创新?
学术评价是遵循“质量第一”原则的,所以对于研究生来说,从一开始就要把路子走正,自觉树立精品意识,把精力高度集中到提高学位论文的质量上来。这里,根据本人多年来指导博士和硕士研究生的体会,就人文社科研究生学位论文的选题与创新略述管见。
一、学位论文选题的两个层面
人们通常认为,博士生和硕士生的一个重要区别即是,博士生基本上具备了自主选题的能力。其实对于硕士生来说,努力掌握自主选题的技能也颇有必要。因为,在确定学位论文题目的时候,导师通常会征求学生的意见,学生也还是有一定选择余地的。所以,不论博士生还是硕士生,选题均是学位论文写作中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不同的专业、不同的研究方向,选题都有其特殊性;而且,选题也因人、因时、因地而异。当然,共性也还是有的。一般地,学位论文选题可以分为两个层面:宏观为研究方向的选择,微观为研究问题的选择。
1.研究方向的选择
2.研究问题的选择
研究问题的选择,即是选择论文所要研究的问题。这一选择,最根本的原则就是,选题一定要“汇聚到点上”,切忌“大而无当,浮泛不实”。“大而无当”是指题目过大。就科技哲学而言,诸如“论思维”、“科技发展的规律”、“粒子论”等题目,就是一些大而无当的题目。选这种题目做论文,最终都只能是虎头蛇尾,不了了之。“浮泛不实”是指论文题目没有画龙点睛,凝聚到中心论题上。这种情况特别常见。例如,研究某人的科学思想,文中讲了某人科学思想的形成、内容、影响、评价等,可谓面面俱到,但只是停留在面上,没有凝练出中心论题,找到某人科学思想中最具创造性、最闪光的“点”。因而没有形成一个深具个性的题目,只能是大而化之的“论某人的科学思想”。
为什么有的人易犯选题过大和浮泛的毛病呢?最常见的原因有二:①没有充分认识到任何一般都存在于个别之中。寻找一般,往往需要着眼于个别,从个别入手,尤其是在全局中具有关键意义的个别。而通过关键性的个别寻找一般,乃是选题要“汇聚到点上”的真谛;②缺乏“问题意识”。在论文写作中,作者具有问题意识是非常重要的。正如胡适一幅题词所说“做学问要在不疑处有疑,待人要在有疑处不疑”。问题意识的实质就是善于在经验事实和现有理论之间敏锐地发现和捕捉矛盾。
在学术研究中,问题不是一般而言的问题,而是“科学问题”。即科学前沿或学科发展面临的问题。
①它不是哪一个人、哪一部分人不明白的问题,而是所有人都不明白的问题,即科学上还没搞清楚的问题。
②它是比较成熟的问题,即其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都已经比较充分的问题。
③它是真问题而非假问题。真问题要有一个正确的前提,而假问题之所以假正是因其建立在错误的前提基础之上。
总之,当我们说选题要“汇聚到点上”时,这个“点”应该达到一句话就可以说清楚、让人听后不仅能够明白无误,而且要意识到“对,这个问题是该解决了”!此外,这个“点”至少应具有以下特征:
(1)具有新意。什么问题具有新意?如上所述,就是别人没有研究过的,或者研究过了但没有研究透的,或者看似研究透了但是仍有分歧的,以及应该予以纠正、补充或需要重新审视的问题。准确地说,具有新意的问题,即是学科前沿的问题。可是,一般情况下,人文社会科学的前沿不像自然科学的前沿那样容易辨识。而且,在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前沿极易被等同于由社会对学科知识点的需要所造成的“热点”,或者被等同于本学科国外的新动向。其实,人文社会科学前沿的要义,乃是本学科内在逻辑发展的需要及其与社会需要的契合之处。单纯的社会需要,不论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不少属于已有理论的应用,还算不上真正的科学前沿。
(2)具有关键性。具有关键性的问题即是在学科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能够引起同行广泛重视的问题。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这样说:“一个伟大的科学家是正在进行正确的而且是重要的工作的人。”
选细枝末节的问题,做那些内涵贫乏的文章,不仅未必省力,更为重要的是选题意义不大,难以产生影响。爱因斯坦说得好:“我无法容忍这样的科学家,他们拿起一块木板,专找最薄的部分在最容易钻孔的地方钻了很多孔。”
(3)具有可行性。所选的问题不能太难,应该选择那些所需客观条件或主观条件大致具备,通过竭尽全力有可能做出点成绩的问题。
(4)能够系列化。选题要系列化,就是说点不能脱离面,要使所选的点处于一个系列之中。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选题技巧,因为它不仅便于把研究引向深入,而且突出的优点是“经济”。系列化的问题彼此之间是有内在联系的,做完第一个题目就等于为第二个题目铺平了道路,甚至是做完了一半的工作。如果说,孤立地选题是事倍功半的话,那么选题系列化就是事半功倍。一般地,凡博士学位论文选题是沿着硕士学位论文方向做的,不仅省力、做得快,而且也容易做得比较好。试想,已经思考了三年的题目再去思考三四年,还能做不好吗?
那么,这样的点怎么去找呢?不存在捷径,还是得从读书、查资料入手。通过系统、全面地查找与自己研究目标相关的资料,摸清研究现状,发现问题,然后通过比较所发现的诸多问题,找出自己中意的“点”。
强调“汇聚到点上”,是不是就反对选择宏观题目?不是的,原则上说宏观的、微观的项目都可以选,就研究生而言选微观的比较适宜。研究生科研经验较少,选微观的题目容易些,而且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可以收到以小见大、事半功倍的效果。不论大问题还是小问题都是研究对象本身反映出来的,二者息息相关、密切相联。小问题做大、做深入后,不可避免地会触及到大问题,触及到事物深层的本质。既然论文选题选微观的比较好,为什么又说选择宏观问题在原则上是可行的呢?这是因为,选宏观的题目易于高屋建瓴、统筹全局、提纲挈领、直逼根本。特别是,如果一个人学术积累厚实,时间又比较充裕,选宏观的题目当然是可以的。但是选宏观的题目,仍然要避免面面俱到,而应着眼于题目的整体,看哪个地方最关键,选择一个关键点,由此入手,向深处开掘。这样一来,仍然是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二、学位论文创新的四项指标
同其他学术论文一样,学位论文也以创造性为其生命线。缺乏创新、搞重复研究,有悖学术研究发展新知识的宗旨,浪费人力、物力,浪费读者的时间,是学术界所鄙薄、拒斥的。一般来说,学位论文的创新主要有四项指标,一是选题新,二是材料新,三是方法新,四是观点新。选题新,已如前述,下面谈后三“新”。
1.材料新
2.方法新
方法新是指论文使用了新的方法。新方法包括新创造的方法、首次从其他领域引进到所研究领域的方法或者看问题所采取的新角度等。
对于方法创新,一些人在思想上不够重视,但更多的人是无所适从,不知道如何创新方法。这一点十分典型地体现在一些人填报课题申报书中“研究方法”一栏时的表现:敷衍了事,所填写的方法大都是一些习见的、大而化之的方法。如,文献研究方法、历史方法、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比较方法等。给人的印象是这些方法无关痛痒,申报人也不打算认真运用。更有甚者,胡编乱造,杜撰出一些莫名其妙的方法来。如,历史梳理方法、历史主义与历史相结合的方法、总体方法、工具调查方法等。
必须充分认识到,方法对于学术研究至关重要。可以说科学诞生的关键在方法,科学突破的关键在方法,科学发生效用的关键也在方法。近代实验科学诞生的关键在于,它摆脱了古代依靠经验、思辨和猜测等研究自然的方式,成功地实现了实验方法和数学方法的结合,从而为科学家确立了以定量的实验观测结果作为科学研究的出发点和理论检验的标准,并且以数学作为表达科学理论的形式化语言。
正是基于此,自然科学得以发展起来。为什么说科学突破的关键在方法?因为实现重大科学突破,走老路不成,非得独辟蹊径不可。每年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他们的获奖研究总是伴随着方法的更新,在方法上有其独到之处。还有,科学发生效用的关键也在方法。想把科学发现转变为技术和专门的应用,关键的环节在于通过中间试验解决如何转变的问题。可以说,方法创新是观点创新的根本保障。
一般来说,方法有多种多样的分类方式,例如可以分为定性方法和定量方法,逻辑思维方法和创造性思维方法,也可以分为软件方法和硬件方法等。软件方法就是通常说的科学方法,是科学研究的无形工具;硬件方法就是实验仪器和实验设备等有形的研究工具。对于现代自然科学而言,实验仪器和实验设备的重要性已经极大地提高了。同样,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也分为软件方法和硬件方法。科学研究的软件方法更新很快。例如,过去研究科学思想史,通行宏大叙事式的研究方式。如果研究一个人的科技思想,比较规范的做法是,把这个人的著作全集找来,甚至把全集里面没有搜集到的资料也一并予以搜集,包括将其交游范围内的人所涉及的有关资料搜集起来;接着熟读这个人的所有资料;最后,把这个人放到他所在时代的整体当中去,考察其科技思想。
人文社会科学方法也有硬件方法及其创新的问题。不久前,台湾清华大学黄一农先生提出了历史学研究的“e-考据”方法,即利用网络和电子资源,大规模地搜集资料进行学术研究的方法。研究某个历史人物,现成的资料很少或不够用,怎么办?就需要去查他的交游圈里的那些人的著作,进而汇集出所研究历史人物的相关资料。然而古籍资料浩如烟海,通过手工查找,即便耗费大量时间与精力,也未必能如愿以偿。如果某个朝代所有的书面文献都刻成光盘或上网了,使用关键词进行搜索,肯定会有收获。“e-考据”虽然本质上仍是过去的考据方法,但研究工具由手工操作变为计算机操作,这就是硬件的变化。
原则上说方法创新并无一定之规,关键在于根据研究任务的需要,结合研究条件与环境予以综合考虑。例如,研究科学知识的客观性问题,按照传统的做法,主要是关注科学知识与经验的关系,看后者能否证实或否证前者。事实证明,这条道越走越窄。于是有人开始考虑,能不能把研究的重点移向科学知识的产生过程,看一看科学家在科学发现的过程中是否做到了完全屏蔽社会因素对科学知识的侵染?于是,科学知识社会学的代表人物拉图尔等人提出了“实验室研究方法”,他们深入到实验室,对科学家进行全程跟踪研究,记录其一言一行。最终,科学知识社会学家们根据大量事实得出结论:科学知识是科学家磋商出来的,很多情况下,是科学家之间、科学家与企业主之间、科学家与政府官员之间的利益博弈。尽管他们的结论并未获得广泛认可,但他们研究科学知识的客观性不是单纯就知识论知识,而是独辟蹊径,转向科学知识的生产过程,使用了“实验室研究方法”。这一方法抓住了问题的要害,其研究成果颇具启发性。
移植相邻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是方法创新的基本途径之一。学科交叉是科学技术发展的普遍规律之一。不同学科、不同领域间的理论和方法经常并大量地互相借用,而且随着一个学科的逐步成熟,这种现象会呈急剧上升趋势。例如,过去生物学并不怎么使用数学,现在则不同了,目前生物学的某些分支用到了大量的数学,诸如信息论、运筹学、概率统计、函数方程、动量理论等。
方法创新还关涉采用新角度的问题。新角度有时表现为新理论、新框架。新角度实际上是研究的新路径,这也是一种方法创新。例如,就研究杜甫诗词而论,山东大学的萧涤非先生那一代,自幼就对唐诗下了很大的功夫,甚至对杜诗达到了倒背如流的程度。当今已很少有人能做到这一点了。所以,若用传统的方法研究杜诗,超越萧涤非先生将会非常难;若用新方法就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例如,先把现代西方哲学中的诠释学钻研透了,然后从诠释学的角度研究杜诗,就可以看到萧先生未发现的东西,很有可能超越他。创新方法的重要,由此可见一斑。
3.观点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