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雅轩对太极劲的理解
李雅轩先生作为杨澄甫亲传弟子,并且得到杨健侯亲授,他对太极劲的理解应该更接近杨式太极拳核心传承。他认为:太极劲主要是粘劲,太极八劲的掤、捋、挤、按、採、挒、肘、靠都是粘劲不同用法而已。
他认为:粘劲从松、静中求,听劲是粘劲的实质。太极劲是内劲、柔劲,非硬劲、明劲,太极劲的运用是综合的,非单劲运化。
现将李雅轩关于粘劲的文字摘录如下:
太极拳研究的,主要就是粘劲。如何才能使粘劲达到高水平,乃是我们终身奋斗的目标。
其他各种名目繁多的劲,都只是粘劲的不同用法。
粘劲是松柔了、触觉灵敏了的结果。如胶粘物,如邮票贴在信封上,使自己与对方相贴,在不丢不顶中听劲,这就是粘的实质。
粘劲是掌握敌情的重要手段,松得好才能粘得好。能粘,才能充分发挥触觉的灵敏度。灵敏从松、静中来,不轻也决不松,都是从太极拳架中练出来的功夫。
粘是双方接触的感觉。功夫有深浅,内劲有大小,质量有软硬,粘味不尽相同,“不丢不顶”就成了通向成就的独木桥。
细察拳谱,其中绝大部分,是在谈松柔、说轻灵、讲完整,因为只有这样,才可能训练出灵敏的高质量的粘劲来。
粘劲是太极拳的一大法宝。高手只要轻轻一粘,即可完全控制对方,使对方东倒西歪,站不稳,如醉汉一般,令人瞠目结舌,有大祸临头,命如悬丝之感。
太极拳运用柔劲,绝非硬劲;是内劲,绝非明劲。内劲是看不见的。硬劲、明劲显而易见,严格说,是硬力,不能称为劲了。掤、捋等八法在运用的时候,多是粘劲、掤劲、沉劲的组合,实际上是混合劲。并非各劲单独的使用。
推手的原则,是在粘连中引进落空、舍己从人、不丢不顶。推手只能用柔劲。双方都用柔劲,又谁克谁?相比之下,谁的粘劲质量高,听劲能力强,松柔得完整,就一定是胜利者。自然的化劲,不过是全身松柔的巧妙运用。精彩的发劲,也全从柔软转化而来。拳谱上不是告诉我们“极柔软然后极坚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