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超诗歌周】第七天:我将热爱奋争的生活

纪念
先生
陈超诗歌周
第七天
我将热爱奋争的生活
一首诗
《红黄绿黑花条围巾》
今晚大雪飘摇
眩晕使我暂时退出朋友们的酒局
大街上出租车放慢了速度
汽车前灯照出束束
不胜酒力的雪花
和在酒光四射中摇晃的裕华路
一个穿军大衣的少妇
怀抱一摞书籍走上便道
她的头微微仰向天空
承接着脸上融雪的快乐
红黄绿黑花条围巾裹着她的脸
在路灯和雪阵的映射下
闪出清洁白皙的柔光
大地像一张旋转的
密纹的胶木老唱片
以微微抖颤而失真的音质
唤回我自律与单纯的青春岁月
一条八十年代老式的花条围巾
一种老派的围法
一张成熟美丽的脸
让醉酒中的我踏实,又猛地一震
感到我的生活和心
好好的没变
透过酒店玻璃我望着朋友们
他们还在为“后现代”起劲地争执
朋友们,让我们谈点逝去年代的人与事
与我们记忆中珍存的青春原浆酒窖相比
“后现代”鸡尾酒又算什么?
一篇文
《打开诗的漂流瓶》(节选)
陈超
一、90年代以来的先锋诗歌面临的主要问题
我们对先锋诗的评估,并不应停留在“好诗”阶段。一首“好诗”,通向的往往不是生命/生存的原动力,而是已成诗歌谱系的经典文本。从这个立场出发,我愿意说,我们缺少更多的“重要的诗”。诗歌语型和结构的成熟,并不等于诗歌精神内核的坚实深刻。因此,单纯技术的成熟,只是滤色镜后面的成熟。在当下,这“滤色镜”乃是感伤的高雅和简单、贫弱的“后现代”能指迷恋构成。诗人们靠读书和仿写进行创作,对具体历史语境缺少研究或省察,总体格局是丧失了对生存——语言——个体生命严酷关系的进一步质询。诗歌成为新一轮的“美文修辞手艺”或蒙味式的“口语”。
这样一来,诗歌的意义就以惊人的速率趋于失效、自我瓦解。诗歌成为遣兴的东西,而不是对生存/生命的特殊“命名”。我想,80年代后的先锋诗歌,在今天看来尽管显得“生”,但这个“生”有双重含义:生涩与生龙活虎。那个时代的诗,在技术上有诸多问题,但有一点是了不起的:为诗歌主题的历险提供了继续进行的机会或可能。诗人更多直接处理“当代”题材,语言成为现实的人与生存临界点上真正的困境。语言的深渊被高高举起,人的现实境遇,经由这一“深渊”彰显出来。
比较而言,此后的诗不乏“美感”而缺少活力。能指链无穷游动,使诗歌话语成为幻美之境的快急旅行,没有噬心的历史载力。或许这些诗人想引“超越现实”为立论依据。但我想说,这是一个体面的圈套。至少客观上如此。很明显,这种诗一点都不“超越现实”,而是更为“现实”所制导:它与目下橡皮时代一样,擦去隐痛,抹掉问号,彼此皆是非,尔后快乐逍遥。你消费高档商品,我消费语言,从根本上说,二者是不同半径上的同心圆。因此,我认为,那几年先锋诗歌面临的最严峻的问题仍是:如何由诗歌形式本体论深刻地趋向与之相应的生命/生存本体论。揭示那些只能经由诗歌揭示的“特殊的知识”,使之充满历史想像力而不仅是唯美想像力。
二、对有效性和活力的追寻:
在我看来,现代诗写作的标准,像一条不断后移的地平线,它不是一个具体的“地址”,也没有一个技艺上的稳定衡估指标。但是,这并不等于说现代诗写作可以信笔胡来。当“优美、和谐”不再是现代诗的圭臬后,写作的活力,介入时代生存和生命的有效性,对母语可能性的挖掘,就成为诗人追寻的基本意向。
现代诗的活力,不仅是一个写作技艺问题,它涉及到诗人对材料的敏识,对求真意志的坚持,对诗歌包容力的自觉。
有活力的诗,应有能力处理“非诗”材料,尽可能摆脱“素材洁癖”的诱惑,扩大语境的载力,使文本成为时代生活血肉之躯上的活体组织。
我之所以谈到“求真意志”,而不是谈“真理”,是因为对诗歌而言,直接处理绝对知识,有可能成为独断论的诗性演示。求真,是作为一种“意志”出现的,它保证了诗人与读者的平等对话、磋商,而不是自诩为真理在握去训诫读者。
诗歌的包容力,是指诗中应有复杂而内在的经验,容留诗人生命体验中的矛盾因素、逆反因素,使诗歌文本真正于我们的此在生命中扎下根。
我认为,像这样能与我们的生存发生本真关联的现代诗写作,才是“有效”的。
把一首诗写得像“好诗”,并不困难。把一首诗写得有时代生存和生命的活力,才具有真正的难度。如果诗歌只是一种惟美的遣兴,一种自我抚慰的话语迷醉术,那么诗歌史已有足够多的作品可以满足这个需要。我们之所以在今天继续写作,就是因为“惟美”和“迷醉”已不再是衡估诗歌成色的可靠标准。活力,是从写作发生学,题材和技艺,以及接受效果的综合效应提出的要求。
我以为,对活力和有效性的追寻,是“新诗”之“新”的依据和理由。
一种纪念
纪念陈超先生
徐则臣
上午我经常想不起来开手机,但那天起床后就打开了,吃早饭时竟然浏览起新闻。刷微信时看见朋友发的一条疑虑重重的消息:据闻,诗人、诗评家陈超先生于凌晨跳楼身亡。停了一下,我接着看下一条消息。此类谣言网上每天有几车皮,三两分钟后即不攻自破,且此消息十分胆怯,“据闻”。我不相信。不可能相信,以我对陈超老师的理解,看到这条传闻,他肯定也一笑置之。他的沉稳、旷达、睿智,他之于生死与诗文的参悟,自杀该是早就迈过去的坎。我都没想过要给发此消息的朋友“私信”一下:事关生死,当庄严谨慎,玩笑别开大了。因为陈超老师是不会在意的。过了几条微信,又看到类似的消息,我师姐发的。师姐做大学问,言行素来持重,我没法不正视了。一认真心情就坏了,早饭草草结束,背包出门上班。一路刷屏到地铁站,我想以此来证伪。地铁里没网络信号,出了地铁继续刷,一直到办公室。类似的消息刷了不下十条。十人成虎,感觉完全不对了。但依然心存侥幸,因为刚看到一条微信,我的博士师妹发的,喜气洋洋地秀日常生活的幸福和心得。念硕士时她师从陈超老师。我给师妹电话,她竟一无所知,当然更不会相信,顺道还批了一通网络谣言的制造和传播。不信归不信,心里还是和我一样打鼓,她决定向石家庄的朋友求证。此时上午十点多。我等她回话。十一点多,我正开会,手机响了,出门摁了接听键,师妹在电话里正哭。消息属实。说话时她的声音一直在抖。
师妹说,陈老师最近有严重的抑郁症。我信了,在陈超老师,只有这个解释才有可能合乎逻辑。无论你如何世事洞明,抑郁症都是通往自杀、尤其是跳楼自杀的捷径。而抑郁症,似乎很吊诡,往往是思虑精严者的专利。陈超老师是我极敬重的师长,也是我在内心里默默视为纯粹文人的典范。
我只见过陈超老师两次,加起来说话可能都不超过五十句。第一次见面在2008年4月,华语文学传媒大奖颁奖典礼,我们同为获奖者,他是年度评论家奖得主,我获年度最具潜力新人奖。初次见面我们像老朋友一样握手,仿佛相知多年。至少在我是。陈超老师是我最喜欢的诗评家之一,凡见到的文章我都认真拜读,熟悉自不待言。而在此前好几年,经由他的硕士、我的博士师妹,得知陈超老师一直关注和鼓励我。师妹说,陈超老师叮嘱她,要关注一个年轻作家,叫徐则臣,他很喜欢。那时候我还在北大念书。又过了两年,师妹转述陈超老师的评价:在年轻作家中,他最看好我。作为一个刚冒头的年轻人,一位素昧平生且又是你极喜欢的前辈如此嘉许和鼓舞,我没法不感动。我开始通过师妹,向陈超老师表达景仰与谢意。好几年里,我和陈超老师的交往都这样由师妹穿针引线,我们没通过电话,没发过邮件和短信,相互连手机号码都没有。到2008年4月,我们在广州丰肥蓬勃的春天里第一次握手,心领神会地笑。我说,陈老师,您竟然这么高。我喜欢陈超老师的谈吐和观点,喜欢他沉静深厚的声音和表情,连他的长相都喜欢,他长得很像我喜欢的香港演员梁家辉。广州的颁奖短暂且活动密集,我们没说上几句话。但我记得我说过,下次一定去石家庄听他的课。据说陈超老师的课在河北是个传奇,教室里总是人满为患,中文系的专业课上出了全校公选课的规模,还不算校外旁听的。我跟河北的作家约过多次,到石家庄就直奔陈超老师的课堂。但一直没能成行,每次去石家庄都来去匆匆,河北师大的校门朝哪都没弄清楚。

今年,也是四月,我去河北做一个文学讲座,到了台上吓一跳,听众席里陈超老师赫然在座。我的汗当时就出来了,脑子有点蒙。我讲课不太习惯备详案,当年教书时就这样,只在一张纸上列几条提纲,跟着思路随物赋形地走。前一天晚上碰巧有点感冒,那几条提纲也没列完全,这一上台看见陈超老师,立马如坐针毡。文化圈里其实是挺讲究辈分,同辈多半都羞于听对方教诲,师长辈更罕有座下倾听者。我不得不在开场时如实说出我的惶恐,因为我的确不知道该说啥,这种紧张只在多年前初登讲台时经验过。我说我必须先讲个故事平复一下情绪,调匀气息,再展开我的话题。歪打正着,那故事对其后的论述竟也切题,起了提纲挈领之作用;此外,它也算作了一个作家演讲的特色。这是中场休息时陈超老师的评价。他说非常好,识见新鲜,颇受教益,他没这样想过问题,“你看我的笔记本,记了三四页”。我看见他不时在本子上写,我想定是听得百无聊赖,又不好中途退场,只好练书法画小人打发时间了。无聊的会上大家都这么干。但陈超老师说得认真,我们在会议室外抽了一根烟,聊了几句文学,他还建议我把讲座录下音来整理,会是篇不错的文章。我很感谢他的包容,于文学我偶有奇谈怪论,常为他人所不解,但陈超老师不以我无知者无畏的放言为忤,反鼓励我胆子再大些,尽可以百无禁忌、天马行空。也因之,下半场放开了,我讲得少有的淋漓痛快,很嗨。

讲座后我们一起去河北作协的食堂吃自助餐。因和一位文友交流,打饭迟了一会儿,没能和陈超老师坐到一桌。他的食速很快,我刚吃一半,他已把餐盘送到了残食台。我们简短地告别,我再次表达去师大听课的愿望,他一笑,摆摆手,说他回去会好好看我的长篇《耶路撒冷》。他像梁家辉一样走出食堂。
谁都没有前后眼,否则这世上会少一大半遗憾。那次陈超老师走出食堂的背影是我第二次见,我怎会知道那就是最后一次。也许我们的确不需要见很多次,我经常拜读他的文章和著作,想起他那张沉静和有些黯淡的梁家辉式的脸,想起他浑厚、坦荡、稀疏的声音。我一直想,在今天一个纯粹的文人该是什么样子?应该就是陈超老师那样的吧。弃机心,绝俗虑,低调、桀骜且有人事与文学之初心。没有人会想到,当我要张狂、得意时,最先想到的屈指可数的先贤、师长与朋友中,陈超老师是其中之一,他能让我迅速地冷静下自己。这个我只见过一两面的师长。除了学问和我所获得的直觉,对陈超老师我知之甚少,但无端地以为神交已久;我也认为人大约的确存有某种气场,陈超老师的文字和形象中那份饱满的高洁与气定神闲,让我本能地信任和亲近。有些人抱朴见素是修炼出来的,有些人却是天然生就,陈超老师在我的感觉里是后者。我总觉得他有艾蒿的气质,质朴淡定又清高旷远,入药有种苦香。
再见陈超老师,他在墙上,坐在一张黑白照片里微微地笑,旁边摆放了挽联和鲜花。司仪说:一鞠躬,二鞠躬,三鞠躬,礼毕。直起身来,我两眼泪。
那一整天我都坐立不安。消息属实。消息属实。消息属实。晚上我和石家庄的朋友联系,决定第二天一早去吊唁。我只有一个上午的时间,下午约好了去北师大参加一个论坛,得在开场前赶回来。次日五点多起床,赶早班高铁,到石家庄还不到九点。朋友接我一起去陈超老师家和河北师大设立的灵堂,我才更多地了解到陈超老师的抑郁症。他有老母在堂,身体不是很好,孩子患有先天智力障碍,夫人又无稳定职业。最近一段时间,陈超老师严重失眠,头痛耳鸣,多方求医问药,疗效甚微,也许他不愿再拖累家人,纵身一跃,唯求解脱。我一直以为陈超老师既是沉静乐观之人,天然就该有一个幸福、祥和、可以心无挂碍专注于诗歌和学问的家庭生活,上天当厚待这样的人。我不曾看出孩子之于他的战争般旷日持久的焦虑和打击。他的沉静与平和中一个父亲的锥心之痛与隐忍和无助,我一无所知。他得付出多大努力才能让自己如此沉静平和。而抑郁症带走了他。
我不知道他飞赴天国的那一瞬间在想什么,他一定有自己的理由。他一定深思熟虑过。他一定绝望地发现,这是他唯一可以迈过去的坎。他一定认为这是最后的责任和人道主义。吊唁之后,他的博士生带我们看了他飞升处,十五楼和十六楼楼梯走道拐弯处的一个很小的窗户,很难相信陈超老师高大的身体能够穿越那个狭小的空间。但他就是穿过去了。那天凌晨一点多,他离开一直守护他的妻儿,打开十四楼的家门,来到十五和十六楼之间,那扇最后的窗户,攀上去,纵身一跃。石家庄的夜风吹乱了他那标志性的长头发没有?
那天是2014年10月31日。
愿陈超老师在天上安息。
陈超诗歌周
“陈超诗歌周”是由陈超学生发起的诗歌纪念活动,在陈超老师逝世日(10月31日)所在的一周,选择以诗歌相关的方式进行7天的文字纪念。7天中将通过在本平台刊发老师生前的文章、诗歌以及纪念文字来怀念诗人,寄予哀思,同时召唤来者,传继诗魂。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