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病的窍门和秘密,就蕴含在口耳相传的这四法之间!
“就医难”是现阶段民生的一大突出问题:良医难寻、昂贵收费、名不符实、一号难求等现象比比皆是,想要找到一名医德高尚,收费合理且医术高明的大夫殊为不易……
中医学作为祖国优秀文化的结晶,讲究顺应自然的天人合一思想,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始终围绕诊断治疗的全过程,望、闻、问、切是每个医生都应该掌握的临床诊断基本的四个方面,综合运用,互为参考,有利于从本质上把握疾病的特点和阶段。
望诊是观察患者的面目表情,查其神情姿态,使医生对病情有个大概的了解的过程。“望而知之谓之神”,我们可以从患者的面色、高矮、胖瘦,语态,神情、步态等等掌握患者目前整体情况,对他的体质进行一定的判断。
例如长得比较瘦高,像一棵树一样的人,他们可以归类为《内经》木型的体质,而这类体质的人,如果面色比较白,爪甲比较淡,那么身体的健康往往是有问题的,因为白色属金,金克木,这种病理的颜色对此属性体质的人有相关的克制的反映。而如果面色红润,脸色发红,红归于火,木火相生这类人的体质状况往往比较好。当然这是一个很粗略的描述,但是有一些中医的思想在里面蕴涵,值得去研究和总结。
闻诊是通过听声音和闻气味来判断一下正气的虚实,疾病的性质等等的一个手段,我们可以通过听取患者的呼吸音、说话的语速、声音的高低等来判断患者目前的精神状况和正气的存在情况。同时可以根据患者本身所散发的气味或者说口腔内的气味来对患者的身体内部的寒热虚实进行一定的揣测。
问诊通过对话来直接了解患者的痛苦和有可能的病因,要有技巧的询问,同时对每一个细节都不要放过,初入临床的医生可以参考“十问歌”等进行询问,尤其是儿科患者,更要注重对其监护人的描述细节的捕捉,方可有所收获。
切诊是脉诊和按诊来了解身体的大致情况,我们要知道切诊不光包括诊脉,还包括对一些部位的触碰和感受。当然较难掌握的是诊脉一法,初学者应该抓住浮、沉、迟、数4种基本的脉象,去进行感受和体会,而后在4种基本脉象的情况下去进行展开和细微的分别。
这四种诊断方法,是医生对患者情况了解的直接来源,能帮助医生完整的了解患者情况,判断病情,开出方药。
赵某,男性,54岁,干部。
于1972年7月8日就诊。时当夏令,症见头晕、怠倦、睡眠欠佳、胃口不佳血105/90mmHg。
患者自述其一向血压偏低,舒张压从来没有这么高,且近日工作常至深夜。
观望患者,得其面色晦暗,唇稍黯,舌色淡黯,苔白润且有一定厚度,暂且可推断患者体内有湿,有瘀,气血运行不畅。
而后得知患者头晕,疲倦,睡眠质量稍差,胃口欠佳,由此推断其清阳不升,气血不足,无以滋养脑部,脾胃虚弱以致胃口欠佳。
通过询问,我们知道了患者血压历来偏低,而此次测量血压却偏高,同时近日工作到深夜,可以揣测患者熬夜可能损伤阴精,肝肾阴精相对不足。结合脉软稍数而重按无力,寸、尺俱弱为虚症,符合前面症状。
从症、脉、舌来分析,此属脾胃素虚,近期又工作到深夜,致肝肾阴液有所损耗,虚火相对偏亢所致。病为阴阳俱虚,治疗脾阳当升而肝阳应降,但升提不能太过,潜降不应过重。
此方用四君子汤以健脾,李东垣认为干莲叶有升发脾阳的作用,故与扁豆花同用以升脾阳兼解暑湿,用龟板以潜肝阳,梅花以疏肝气,解淤滞。
服药3剂后,精神转好,脉转细缓,血压为95/75~95/80mmHg。
现在人普遍亚健康,受饮食,生活习惯,情志等的影响较大,病情复杂多变,给临床诊断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四诊合参尤为重要,它能够帮助我们准确的判断病情。如果有一方不符,理应多加思考,不可妄下判断。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