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上,有人捂住了女子的嘴

药事网—中国领先的互联网药师集团,北京科技记者编辑协会成员单位,入驻无锡市健康物联网创新中心,腾讯新闻2019年杰出行业观察者,今日头条2020年最具影响力机构。

推荐阅读:《新的一年,你的希望是什么?》

那天,我从辽宁一个小城市出发,赶上了当天飞回北京的航班。

由于值机晚,我又照例想坐得靠前点,就选了一个三排座的中间位置。前一排左手边靠过道是一位抱着孩子的年轻妈妈。孩子大概半岁多,冲人就笑,很是招人喜欢。小家伙一路都没有哭,我居然也眯瞪了一小觉。醒来就听到广播说飞机即将着陆。

就在这时,我前排的年轻妈妈大声呼叫乘务员。我当时想,在即将着陆的关键时刻,乘务员不能离开座位来提供帮助的。但还是有一个可能是安全保卫的小伙子站起来问了情况。
年轻妈妈说她很难受,头晕,想吐。她右手边中间座位的红衣妇女给她准备了清洁袋,并帮她护着怀里的孩子。
我探头看了一下,孩子睡得很香。坐窗口边的中年男人安慰年轻妈妈,说已经看到候机楼了,再忍一小会就行。
我也以为是普通晕机,就不太在意,但我很快发现情况并不是这么简单。因为红衣妇女一直在轻拍安慰年轻妈妈,但年轻妈妈的喘息声却越来越重。我从侧面能看到她因难受而苍白的脸,鬓角淌着汗珠!
果然,年轻妈妈求救说她感到憋气,手也要抽筋了,快抱不住孩子了。旁边的红衣妇女赶紧把孩子从她怀里抱了过去。
听到说手要抽筋,我脑袋里面嗡地一声:几个月前在我们病房发生的那个惊险场面,一下就来到了我的记忆中。
那是一位子宫肌瘤剔除术后的病人,很年轻,手术也顺利,但病人比较紧张。第二天早上我查房的时候,她说有点胸闷,手脚发紧,好像要抽筋。我们安慰她说不要紧,让她吸上了氧。没想到她症状越来越重,手都抽成爪子一样,一点伸展不开。她说她全身发紧,感觉快死了。
从手抽搐的情况我判断是缺钙,让护士给她静脉推注了两支葡萄糖酸钙。患者的症状稍有缓解,我正自鸣得意呢,但好景不长,患者症状很快反复,而且越来越重。
我们给患者检查了电解质水平和酸碱平衡状态,同时紧急求助于内科总值班。内科总值班赶到床边查看病人后,让护士找来一个稍微大点儿的食品袋,然后将袋子扣在了病人的脸上……病人的症状很快奇迹般地缓解了。
飞机上这位年轻妈妈的情况,几乎是几个月前我那病人的翻版。因此,我有了初步诊断,解开安全带,站了起来。
当时飞机已经着陆,但还在快速滑行。乘务人员已经围到了年轻妈妈旁边,我请乘务员找一个塑料袋,但她们一时却找不到。情急生智,我让乘务员撕开一个清洁袋。我撑开后,准备把它扣到年轻妈妈脸上。
我有我的道理,但年轻妈妈却剧烈反抗。她痛苦地喊:“你快拿开,我都憋死了!我不要!”
周围的人也用怀疑,甚至惊恐的眼神看着我。我赶紧大声说:“我是医生!回头再给大家解释!”

我自曝医生身份后,大家多少收回了怀疑的目光,但年轻妈妈仍然摇头表示不愿意。我只好拿着纸袋,离开她的口和鼻有一小段距离,同时轻轻拍她的肩,让她放松,叫她不要做深大呼吸,如果能憋一会儿,就更好。我用毋庸置疑的口气告诉她:“放心,你憋不死的。”

然而最初的效果并不如人意,我心里也有些犯嘀咕。万一不是我考虑的那种情况,而是心脏病该怎么办?我摸了摸她的脉博,觉得自己的判断没有错。

为了减少年轻妈妈的恐惧,我把纸袋放在离她嘴稍微远一点的地方,让她没有口鼻被捂住的感觉。尽管袋子是远了点,但她呼出的气体仍然会被口袋挡回来,然后被她重新吸入肺里。

世界就是如此奇妙,没过几分钟,年轻妈妈就说感觉好些了,她抽搐成一团的手也放松了不少。我知道,最危险的时刻已经过去。
情况稍微缓解后,周围人问我为什么要用纸袋罩着她的口鼻,这样她岂不是更加缺氧,更加难受?
于是,我把几个月前内科总值班给我们讲的内容,大致讲了出来。我说,这是一种特殊的危险情况,叫做“过度换气综合征”。
带着孩子的年轻妈妈可能是太紧张了,飞机下降时感觉有些不舒服,又担心身体出状况孩子没人管,于是越发紧张,大口呼吸,呼出了大量二氧化碳,导致体内二氧化碳浓度下降,出现了一种危险的病理情况——呼吸性碱中毒。
呼吸性碱中毒时,血液中钙离子与白蛋白的结合增多,使游离的钙离子浓度下降,病人会出现神经、肌肉应激性增高,感到口周、四肢发麻,肌肉痉挛,耳鸣等,可发生手足抽搐,甚至全身惊厥发作,如果处理不及时,会危及生命。
年轻妈妈由于紧张,把体内的二氧化碳排了出去。她当时缺的不是氧,而是二氧化碳。所以,我用袋子罩住她的嘴,让她把自己呼出去的二氧化碳再吸入肺里,提高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浓度,纠正了碱中毒。

这就是我捂住这个年轻妈妈口鼻的原因。原理是不是有点复杂?可我当时真是一口气说出来的。

飞机上的乘客下得差不多后,年轻妈妈也基本缓过劲来了。周围几个人一直陪着她,有的帮着抱小孩,有的帮着拿行李。和我一样,他们与年轻妈妈也是素不相识。

但是,没有关系。同舟共渡,即是缘分。不是吗?

下飞机前,乘务长送给我一个小礼物,说感谢我在飞机上给乘客提供帮助,还有传授医学知识。她说虽然在客舱应急训练中也学过过度通气的问题,但不知道其中的医学道理。而且,医生在场,说话比他们乘务员管用得多。

是的,虽然现在提倡循证医学,但医学在某种程度上还是经验的科学。有些事情,有些病,只有你见过、听过,脑袋里才有这根弦,才会想到,才会处理,才敢处理!

这是我分享这个故事的主要原因。从个人而言,分享这个故事还有个原因。
从当医学生开始,说来也巧,我已经4次参与“抢救”乘客。平心而论,前三次的贡献都不大,只是有颗救人的心而已。而这次在飞机上,却是实实在在利用专业知识,挽救了有“濒死感”的乘客的生命。
来源:大众健康杂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