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是留美回来的博士,女儿却选择在绝望中跳楼结束噩梦

相信每个家庭的父母都有脾气暴躁的时候,面对孩子的“叛逆”时,你可能会指责他们小小年纪不学好;

面对他们无法令你“满意”的成绩时,你可能会很着急甚至暴怒;

面对孩子“早恋”时,你可能会二话不问强行“拆散”……

不知从何时起,生气时吼孩子似乎成了每个家长与生俱来的“能力”。曾经看过一组调查数据,在国内,将近90%的家长都吼过孩子。

父母都认为自己吼叫是为了更好地教育孩子,殊不知,这么做不仅完全没有教育意义,反而会对孩子的情绪造成伤害,影响亲子关系。

之前微博上有一个话题叫做#易怒父母养出来的孩子#,其中一条热门微博有7万多人转发,将近28万人点赞。

这条微博提及一名心理医生Juliette Virzi采访了那些在易怒父母陪伴下长大的孩子,并总结出了15个特点:

评论区有将近3万条留言,每一条评论都透露出了屏幕背后那一个个无奈、弱小而又无助的灵魂。

电视剧《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中,妈妈是留美回来的博士,但是妈妈却有着易燃易爆炸的情绪。

家里有两个女儿,姐姐没有考第一名,她就会大发雷霆,就连妹妹没有考好,妈妈也还是拿起细棒抽打姐姐的手。

姐姐曾对妹妹说:“其实我很胆小,之所以努力读书是因为怕被妈妈揍,是我以为只要我好好念书,就能做我想做的事。”

所以姐姐只能长期默默忍受妈妈的恶劣情绪,完全不敢反抗。

当她承受不住的时候,她选择用跳楼来结束这场噩梦。

父母的暴脾气,最终却是由孩子来为这种坏情绪买单,可悲可叹。

很多时候,父母们都觉得自己只是一瞬间的怒火,过后就忘记了。

但是,一次次的争吵与打骂,如同炮火般一次次地摧毁孩子的内心世界,把一颗渴望爱与安全感的心变得支离破碎。

情绪脆弱且易怒的父母,最典型的表现,就是管不住自己的嘴巴和粗暴的手。

明星包贝尔曾经在《你好爸爸》节目中坦言:“自己曾在动物园怒甩过女儿饺子一巴掌。”

有一次,他带着饺子去动物园玩。

但是动物园已经要关门了,饺子却一点都不想离开。

阿姨见劝说饺子无果,就要抱起饺子离开,结果饺子给了对方一巴掌。

包贝尔见到此情此景,怒火中烧,也立马给了女儿一巴掌。

饺子立即大声地哭了起来,包贝尔怒火中烧,甚至也不允许别人去安慰饺子。

在这件事上,孩子是做错了,但是“以暴制暴”“以坏情绪抵抗坏情绪”的行为并不能让孩子深刻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反而会加深对爸爸的怨念。

对于孩子来说,父母的暴脾气,相当于一部恐怖电影。

从某种意义上说,父母是孩子人生前期的引路人,父母的一言一行,对于孩子的成长是极其重要的存在。

一句话,既可以让孩子心如刀割,也可以让孩子拥有足够的勇气去抵挡人生未知的艰险。

一双手,能让孩子通过抚摸感受到父母满满的爱意,也可以让孩子记住父母把巴掌挥向自己的无情模样。

演员小陶虹曾在《@所有人》节目中,分享了自己对待女儿犯错的两种表现。

女儿第一次打翻牛奶,小陶虹本能地对着她大吼:“你怎么回事啊!”

女儿当时吓得一哆嗦,不敢哭,而是用特别害怕的眼神看着她。

看到女儿惊恐的眼神,她很快便意识到自己吓到女儿了,于是她开始反思自己的问题。

没过几天,女儿再一次打翻牛奶。

小陶虹虽然生气但没有大骂,而是马上跑过去抱住女儿,低声安抚:

“没事没事,怎么这么不小心呀?”

结果,女儿很快就放松下来,还和妈妈说“是因为手滑,下次会注意”。

父母不带愤怒情绪,用正常的语气和声调说教,孩子自然会明白你的意思。

明星霍思燕在育儿方面深受好评。

在《妈妈回来了》中有这样一幕,嗯哼(杜宇麒)不小心踩到玩具因疼痛而坐地大发脾气,霍思燕走到嗯哼跟前问他踩到什么了,拿起来发现是钉子,嗯哼生气地夺起钉子仍老远。

此时霍思燕先轻声安抚了嗯哼,并不停对他说坚持一下。

等嗯哼情绪稳定点她慢慢捡起钉子让嗯哼看看踩到的东西是什么,并用自己的脚踩了一下告诉他这份痛苦她也能感同身受,然后告诉他踩到钉子等危险品不能一生气就乱扔,不然可能这份痛苦又会再来一次。

嗯哼一面听着妈妈的话,一面安慰霍思燕过几天就好了,将脾气化解掉。

很多家长在面对孩子哭闹时发现讲道理根本行不通,那是你没有足够的耐性去化解孩子的痛苦,没有从孩子的角度去体会他的心情。

父母在教育孩子,孩子也在教育父母。

你在与孩子的互动中,能够看到自身性格的缺陷。

你脾气暴躁,孩子就会惊恐倔强。

你不可理喻,孩子就会敏感对抗。你情绪化严重,孩子就会纠结苦伤。你老是述说委屈,说自己多么不容易,孩子就会鄙视你,拿你的钱去养小奶狗。

除非你明白过来,孩子的问题,多半是出在自己身上,家庭教育的恶性循环,才有可能终止,育儿先育己。

孩子动不动就大吼大叫,怎么办?

我女儿5岁,现在太难管了,经常一点事情不合她的心意,就开始大哭大闹,脾气大得吓人。

有一次我带她逛商场,看到有个夹娃娃机,她非得要玩,但时间已经很晚了,我就告诉她下次再玩,可孩子死活不愿意离开。

见我态度坚决,她就直接坐在地上哇哇大哭起来,弄得场面很尴尬。

在家里,她更是个十足的“小霸王”。

家里的一些洋娃娃都被她给破坏得惨不忍睹,饭菜不合口味就要大吼大叫,早上穿个衣服也要吵闹半天。

还不能说她,如果说她,她还会跟你“对吼”。我知道这样下去对孩子性格养成会很不利,如何来改变呢?

本期分享嘉宾:王建平

心理学博士 | 知名幼儿家庭教育导师

“”

父母先控制好情绪,再来管教爱吼叫的孩子

孩子一生气就会大吼大叫,表明孩子不知道如何去管理自己的情绪,也不知道如何来表达和处理情绪问题,这也就是孩子自身情绪管理能力差的表现。

我们发现,一般来说,温和的家长培养出的孩子也大都是温和的,脾气暴躁的家长培养的孩子大都是暴躁的。

所以,家长们如果发现你家娃爱发脾气、大喊大叫,是不是因为自己平时对待孩子的方式出错了?

在教孩子情绪管理之前,父母要先做好自己,因为我们也会有情绪,如果父母总是大吼大叫,那么一旦孩子遇到不顺心的事情也会跟父母一样采取吼叫的方式。

而且,2到5岁的孩子,正处于自我意识的萌芽阶段。他会开始有自己的想法和需求,虽然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但是这些小事恰恰能使他们感觉到自己的价值。

如果家长选择忽略孩子的需求,孩子在不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绪的时候,最常见的表现就是发脾气。

这个时候家长可以先观察,如果是合理的要求就要积极满足孩子。不合理的要求就不要轻易妥协,先等孩子冷静下来后,再去询问原因,进行教育。

我特别反对在孩子发脾气的时候一直跟他讲道理,甚至打骂孩子,这样不会起到教育孩子的作用,反而还会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

小孩子的情绪来得快,又比较激烈,如果在他大声哭闹的时候硬要和他讲道理,往往收效甚微。

而如果靠打骂让孩子的情绪平静,变得听话了,长此以往,孩子性格容易变得沉闷、压抑,严重的可能还会出现心理问题。

所以,孩子发脾气时,家长一定要保持冷静,千万不能被孩子的情绪所影响。

还有一种情况是,孩子发现只有生气、开始砸东西打滚掉眼泪的时候,才能吸引父母的关注。

久而久之,孩子就会认为,“生气”比“开心”更容易获取周围人的关注。

如果孩子是这样一种情况,那么爸爸妈妈就要反思一下:是不是我们平时对孩子的关心少了,陪伴少了,或者是说,只有当孩子发出生气信号的时候,我们才会对他格外地关心?

很多时候,孩子想要的并不是具体的解决方法,而是情感上的重视和安慰,让孩子感觉到“我很重要”。所以,总而言之,对待孩子爱发脾气的行为,我们应该把关心放在第一位,学会正确地接受和引导,让孩子更加健康快乐地成长。

编辑:小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