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华:手挥典故剑,叱咤五千年——兼谈笑李飞叨的用典
手
挥
典
故
剑
,
叱
咤
五
千
年
蒋
华
用典,是古人写诗作文中常用的兵刃。方法上通俗易懂,就是借前人的酒杯浇心中的块垒。让读者品读中能自行领悟弦外之音、言外之意。如台湾余光中《赠斯义桂》诗中的名句:
偏是落花的季节又逢君
海景纵好非江南的风景
读此两句,读者似能对号入座到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之诗,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用典的余光中是借杜诗来抒己意,落花依旧,诗人和歌者斯义桂浪迹宝岛,无法像杜甫和歌者李龟年一样,重逢故国江南。只能是“白了少年头老了歌者”……让读者在余诗和杜诗的切换间,愈发脑补出余光中的诗句像一坛“典酵”的陈酿,齿颊留香。
《笑李飞叨》系列也作如是看,让我回味绵长的当属《子困陈蔡》中描写孔子的一句:
(孔子)两只胳膊像苍鹰翅膀一般向两边支棱起来……
笔者以为此句看似无心,一笔带过,实则深深扎根在古老的经典中,《论语·乡党》篇里就白纸黑字地写着,孔子向前急走的姿态是“趋进,翼如也”。对“翼如也”这句,著名语言文字学家魏建功先生诠释为指孔子张开两臂,形如鸟的双翼,引申为“端着两个胳膊向前急走”,并且他还当众“端起双臂,躬身向前快走了几步”,来实验孔子“趋进,翼如也”的姿态。(周一良《毕竟是书生》)
这就是“笑李飞叨”用典的高妙之处,他俩已经将典故的咸盐融尽与文字的杯水,让你看不见盐的痕迹,喝一口就能尝到咸的滋味。谁说笑李飞叨只会无厘头,我认为他俩已然下足了“十年磨一剑”的史料功夫,撇如公孙舞剑,捺如关公拖刀——戏说,他俩是认真的!一舞剑器动四方,只不过好多人忽视了他俩耍宝的剑花中包含着威力巨大的经典之力!对此,不知他俩可有“磨损胸中万古刀”的憋屈。
但用典也像金毛狮王谢逊的七伤拳,伤不到别人,就能伤到自己。
以人论,词人辛弃疾就是一位把“典”运得虎虎生风的高手,但挚友把脉他《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名词后,诊断为用典过多。对此确诊书,辛弃疾赞赏为“实中余痼”。后人由此批评他掉书袋。相比晒房晒车的今人们,多炫以“财”,而晒书袋的辛弃疾实炫以“才”,只不过他偶尔确有把书袋炫成裹脚布之嫌。这就像北宋黄山谷,用典自诩能点铁成金,有时反而是点金成铁。
以诗论,王国维就以用典作为试金石,测试白居易的《长恨歌》和吴伟业很多叙事长诗的含金量,结果白居易120行的《长恨歌》中,仅有4字的“小玉双成”之典。这也符合白居易走平民化的诗歌路线,他的诗歌通俗到乡下文盲的老太太都懂,若满口引经据典,子曰诗云,老太太就如听天书而不知所云。而吴伟业的叙事诗,就像离开典故的拐杖就无法走路一样。由此王国维写下“白吴优劣”的鉴定书。这也说明用典绝不是以量取胜,越多越好,而是以质取胜,要用得恰如其分,“灭尽针线迹”地浑然天成。
当然用典过熟则烂,形成套路。如古诗词中多有“谢家池上,江淹浦畔”的“隶事之句”,“桂华”代月的“粉饰之字”,陈词滥调得如雾中看花(详见王国维《人间词话》)。某种程度上说,可视为创新乏力的一种表现,掉起的书袋不过是才尽的江郎们的遮羞布而已。
所以用典也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白居易就有成功的“典”范。例如对美人瘦腰的形容,文人多用楚腰之典,如《后汉书·马廖传》有“楚王爱细腰,宫中多饿死”的记载,杜牧有“楚腰纤细掌中轻”之句,李商隐有“虚减宫厨为细腰”之诗,马致远有“饿得那楚宫女腰肢一捻香”之曲……可“诗魔”白居易却无视楚宫里用“饥饿瘦身法”的宫女,而深情关注自家蹁跹的舞女,年轻貌美,腰如杨柳的小蛮,张口一句“杨柳小蛮腰”,让后世形容细腰的数据库中,又多了一个新典,“小蛮腰”。在我看来,小蛮在春风中摇曳万种风情的杨柳细腰,怎么不比楚娥们冒着饿死的风险换来的细腰,更加阳光明媚、楚楚动人。
总之,用典是一个技术活,文史内功不高者,要谨慎挥舞这把双刃剑。可惜今人们多热衷于在手机屏上运指如飞,就是书袋吊在眼前也懒得去理,一年也看不到几本书,更别说佶屈聱牙的先秦古文,诸子百家了。而“笑李飞叨”不但不露声色地运用孔子“趋进,翼如也”这个典故,更双剑合璧地叱咤历史的江湖……似是“多乎哉,不多也”。让我对“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的两位少侠,致上深深的敬意。
刊发于2021.6.24《劳动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