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时刺法资料
四时指的是春夏秋冬,对应的生长收藏,实际是气候的温、热、凉、寒所致的生气之外散与内敛的输布状态。
1、
【灵枢寒热病】
春取络脉,夏取分腠,秋取气口,冬取经输。凡此四时,各以时为齐。络脉治皮肤,分腠治肌肉,气口治筋脉,经输治骨髓。
2、
【素问水热穴论】
帝曰:春取络脉分肉何也?岐伯曰:春者木始治,肝气始生,肝气急,其风疾。经脉常深,其气少,不能深入,故取络脉分肉间。
帝曰:夏取盛经分腠何也?岐伯曰:夏者火始治,心气始长,脉瘦气弱,阳气留溢,热熏分腠,内至于经。故取盛经分腠,绝肤而病去者,邪居浅也。所谓盛经者,阳脉也。
帝曰:秋取经俞何也?岐伯曰:秋者金始治,肺将收杀,金将胜火,阳气在合,阴气初胜,湿气及体阴气未盛,未能深入,故取俞以泻阴邪,取合以虚阳邪,阳气始衰,故取于合。
帝曰:冬取井荥何也?岐伯曰:冬者水始治,肾方闭,阳气衰少,阴气坚盛,巨阳伏沉,阳脉乃去,故取井以下阴逆,取荥以实阳气。故曰:冬取井荥,春不鼽衄。
3、
【素问】诊要经终论
故春刺散俞,及与分理,血出而止。甚者传气,间者环也。
夏刺络俞,见血而止。尽气死循环,痛病必下。
秋刺皮肤循理,上下同法,神变而止。
冬刺俞窍于分理,甚者直下,间者散下。
春夏秋冬,各有所刺,法其所在。
春刺夏分,脉乱气微,入淫骨髓,病不能愈,令人不嗜食,又且少气。
春刺秋分,筋挛逆气环为咳嗽,病不愈,令人时惊,又且哭。
春刺冬分,邪气着藏,令人胀,病不愈,又且欲言语。
夏刺春分,病不愈,令人解堕。
夏刺秋分,病不愈,令人心中欲无言,惕惕如人将捕之。
夏刺冬分,病不愈,令人少气,时欲怒。
秋刺春分,病不已,令人惕然,欲有所为,起而忘之。
秋刺夏分,病不已,令人益嗜卧,且又善_。
秋刺冬分,病不已,令人洒洒时寒。
冬刺春分,病不已,令人欲卧不能眠,眠而有见。
冬刺夏分,病不愈,气上发为诸痹。
冬刺秋分,病不已,令人善渴。
4、【灵枢四时气】四时之气,各有所在,灸刺之道,得气穴为定。故春取经、血脉、分肉之间,甚者,深刺之,间者,浅刺之;夏取盛经孙络,取分间绝皮肤;秋取经俞。邪在腑,取之合;冬取井荥,必深以留之。
春夏刺浅,秋冬刺深针:刺深度视针刺部位、病证需要、针感程度而定,也要参考季节这个因素。《七十难》认为:“春夏者,阳气在上,人气变在上,故当浅取之;秋冬者,阳气在下,人气变在下,故当深取之。”认为人的气血活动与季节有关。春夏季,自然界的阳气向上,人体的阳气也趋向浅层,所以针刺宜浅;秋冬季,自然界的阳气向下,人体的阳气也趋于深层,所以针刺宜深。“春夏温,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必致一阴者,初下针,沉之至肾肝之部,得气,引持之,阴也。秋冬寒,必致一阳者,初内针,浅而浮之至心肺之部,得气,推内之,阳也。是谓春夏必致一阴,秋冬必致一阳。”意指春夏从深层(肝肾之部)引出阴气(一阴),秋冬则宜从浅层(心肺之部)纳入阳气(一阳)。
5、【千金】卷二十九 针灸上
灸刺大法:春取荥,夏取俞,(季夏取经,)秋取合,冬取井。
6、【铜人针灸经】春刺井。夏刺荣。仲夏刺俞。秋刺经。冬刺合也。
- 藏主冬,冬刺井。色主春,春刺荥;时主夏,夏刺腧;音主长夏,长夏刺经;味主秋,秋刺合。是谓五变,以主五腧。病藏者取之井;病变於色者取之荥;病时间时甚者取之输;病变於音者取之经,经满而血者,病在胃,及以饮食不节得病者取之合。故曰味主合。是谓五变也【灵枢本输】藏主冬,冬刺井;色主春,春刺荥;时主夏,夏刺输;音主长夏,长夏刺经;味主秋,秋刺合。是谓五变,以主五输。病在藏者取之井;病变于色者取之荥;病时间时甚者取之输;病变于音者取之经;经满而血者,病在胃;及以饮食不节得病者,取之于合,故命曰味主合。是谓五变也。【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藏主冬,冬刺井;色主春,春刺荥;时主夏,夏刺输;音主长夏,长夏刺经;味主秋,秋刺合。是谓五变,以主五输。病在藏者取之井;病变于色者,取之荥;病时间时甚者,取之输;病变于音者,取之经;经满而血者,病在胃;及以饮食不节得病者,取之于合,故命曰味主合。是谓五变也。
7、【甲乙】卷一 五藏变腧第二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