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条充满安静温暖气息的信号山路
信号山路
信号山路因信号山而得名,始建于上世纪二十年代中后期,东到莱芜二路,西到华山路。与莱芜二路不同,信号山路植被丰富,周围环境优美而宁静。这里的房子大多是当时一些在外国留学的建筑设计师回青岛设计的,他们的设计让信号山附近的建筑既吸收了西方的建筑样式,又融入了很多中国元素,别具特色。
鲁海先生在《老街故事》里曾介绍:德占青岛时期,欧洲人居住区称“青岛区”,中国政府收回青岛后称第一区,国民政府时期称市南区。在改称市南区时,信号山路才修建,是老市区的年轻马路,也是以单体小楼为主的高层住宅区,它的特点是几乎全为中国的上层社会人士居住。
信号山支路坐落在信号山脚下,是夹在华山路、信号山路、齐东路中间的一条小路。 这处依顺着信号山绵延上下的大台阶在岛城也是数一数二的,曾经138磴台阶因为其周边独特的人文景观而更具特色。
德占时期,信号山支路周围还是一片荒芜,杂草丛生,垃圾遍地。常年从信号山流下的雨水,冲积出了一些水沟、水坑。后来德国人把沟沟壑壑找平了,并在山坡上盖起了别墅。
解放后,政府对这一地区统一规划,把信号山支路铺设成长长的台阶。如今,信号山支路依然是龙山路、华山路、信号山路的周边居民日常生活中的重要通道。
台阶西侧八个大院,多是别致的德式、日式以及中西合璧的传统建筑,与不远处的迎宾馆一起融合成一片建筑群落。
当代著名散文诗作家耿林莽曾谈到过对信号山路的印象:我就是记得有三个事,一是那里路边的墙很有特点,都是那种大石头砌成的挡土墙,形成一个大阳台,房子全是建在离地两三米的阳台上。二是那里的楼梯特别多,特别是有两个大台阶,其中有一个连着齐东路,很长。很少有街道上有这么长的台阶。这都是因为这条路是建在山坡上的。三就是那里的树,都很大,很老了。几乎每个房子旁都有一棵树。我们当年在那感觉很宁静,这是一种真正的市民生活风情。你看这些房子不是那种很明显的欧洲别墅风格,也不是中国传统的平房,有一种你说不出的感觉。
信号山路29号,有着整条路上最大的院子。
信号山路18号为丛良弼宅,丛良弼自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起已是山东最大的民族资本家,在山东各地开办十几家企业,开办小学,是慈善机构红卍字会会长,今被列为山东“十大鲁商”之一,初居齐东路,后迁至此处。
相邻的16号为郑爰居旧居。郑爰居,名郑时,岛上名士,金石学家,亦擅书法、绘画,也是藏书家,堂号寒松堂,新中国成立后任青岛市文物委员会主任,为收集、保管青岛文物做出了贡献。
信号山路25号,青岛文联所在地。与青岛文学艺术渊源最深的历史建筑,这里应是其中之一。从1957年青岛第一届文代会开幕,50多年来,这里是岛城文艺家的荟萃地、信息站和起跑点,这里也是岛城文学艺术家共同创建的美好文艺家园。
曾有文介绍此处:踏入院门,石阶迎步,曲径蜿蜒,芳草铺地,高树入云,花木掩映之中恬静地伫立着文联的红瓦小楼。凡是走入院中的人,不由得感到有一种文学灵性和艺术情怀形成的书卷之气扑面而来。是的,这里有别于任何机关,这里是独具特色的文艺家的灵感洞天。
这里的历史便是当代青岛文学艺术发展史,能够编成一本厚厚的书,在此不多做赘述。由于传达室的婉拒,无法到院内拍摄,也无法去体验文人们的感受,只好远远地敬仰一下。
信号山路10号。小楼的门檐很特别,两片弧形的条板合在一起,还搭配着由细细木条交错形成的格状“前脸”,远远看去,就像是小船的船头,搭在门上,与它上方尖尖的阁楼屋顶,交相呼应。
小楼的院落不大,正门的两侧满是郁郁葱葱的竹子,几棵老树,以自己最美的姿势生长着。
每一个老院里都会有这样的几十年甚至近百年的古树。
据传从前这条路上单号一侧好像官员多,而双号一侧则似乎是企业家多。信号山路1号曾是解放前李先良任市长时社会局局长张宝山的居所,这一说法得到了其女张女士的证实;而3号据说曾住的是土地局官员;5号似乎住的是李先良的秘书;27号一说是沈鸿烈秘书的居所,一说是沈鸿烈时期工务局局长邢契莘的别墅。
信号山路7号老建筑,尖形的石门洞上一方“玉门”门匾特别醒目,却也没查到有什么出处或是历史记载。
信号山路靠近莱芜二路一端,熙熙攘攘,各种做生意的小贩和来来往往的居民让人感受到市井生活气息。
来源:胡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