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捎礼的话题

有亲友家婚丧嫁娶过满月等各种需要上礼的事,而你自己因为各种原因不能到场的话,这时候就需要让其他人捎着一份礼金去写上。说到捎礼这个事,有一些细节来说一下。
     因为不是本人到场,别人有时候并不知道你平时写名字用的是哪几个字,反正报了姓名人家给写了。这写礼的先生一般就是按自己的理解去写,有时候音同字不同,让主家一时半会根本查不到他想找的名字,还以为没有上礼呢。心想:谁谁家,什么事我都给他随礼了,咱们家有事,却没见上礼,真不懂个人事儿!因为这个事闹的不愉快的事例,不是没有发生过。

音同字不同,的确让人有时候琢磨不出这个人是谁,还得根据谐音去想。比如把栗的写成姓李,一个音好几个姓的,比如闫与严,阎,颜,张与章,魏与卫,成与程,姜与江,谢与解等等,确实太多了。还有一些岁数大点的先生写字按旧习惯,比如老三,写洛三………这样,上礼时,你报姓名”姜老七”,他可能给你写成“江洛琪”,这就让文化不高的主家难找了,字面显示的完全不是内心想的名字。除了音同字不同外,大量的重名人,如果上的礼金差不多,也是让主家分不清是哪个朋友写的。

因为有这些混浊的原因,很多人替代别人上礼,一般都要喜事上给的喜糖或者喜烟,然后给捎礼人家带回去,这证明,我给你把礼写上了,这样做就挺好。也有好多人不在意那个喜糖喜烟的,上礼后礼桌的劳忙人给了糖,在附近看见熟人,就给了其他朋友,并不带回家。但有人捎礼,他总想着把糖给人家带回去,这是高情商的表现。可这也仅仅局限于办喜事捎礼,还有白事、满月等其他啥也不给的事捎礼怎么办?人家让你捎礼,有没有喝酒给忘记了?写的名字是不是与人家平时用的名和字一样呢?我们中国人传统都爱面子,即使内心有此纠结的,大多也不去问,一问,显得就不好了,好像不相信人家似的。其实,解决这个不是问题的问题很简单,现在人手一部手机,你让我捎礼,当礼柜的先生写上你的名字,写上你的礼金后,我拍图,微信发给你,不就得了。啥事也不费,落的委托捎礼的朋友心理踏实,这样才证明你已经替人家把事儿办妥了,何乐而不为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