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国时期越南国王 宽恕舅舅拥立哥哥难逃亡国悲剧
最无情是帝王家,然而有时候帝王家也会有难得温情的一面,尽管这种温情的背后会是各种政治的考量。
如果说中国哪段时期的历史最黑暗,那无疑是五代十国时期。春秋,战国,三国等乱世虽然乱,但好歹中央还有个名义上的天下共主。人们还知道最基本的忠义观。而且乱世之中还能涌现出若干出类拔萃的英雄来。正所谓浪花淘尽英雄。而五代十国时期,是真正的几家称帝,几家称王。毫无正统可言,罗贯中在著《三国演义》的同时还写了《残唐五代演义》但是后者几乎没啥名气。因为在这样的乱世,人们最基本的忠义观都没有了,自然也就没有所谓的英雄,甚至连个枭雄也不见踪迹。人们喜欢枭雄是因为枭雄厚黑的可爱,而五代十国的草莽皇帝们,只有黑连厚都不讲了。实在叫人爱不起来。
然而这一时期的越南有位君主,却颇为仁厚。虽然他的仁厚是建立在厚黑的基础上的,却受到了越南史官的好评。这位君主就是南晋王吴昌文。这吴家本是越南的一个小豪族。唐末藩镇割据,越南也形成了一个半独立的藩镇叫做静海军,这唐末藩镇割据的特色就是大军阀管着小军阀,小军阀还管着小小军阀。与有的藩镇世袭制不同,这静海军节度使的位子,是几个小豪族轮流做得。这吴家比较能沉住气,最终吴权得到了静海军节度使的位子,自立称王。
这吴权薨以后,王世子吴昌岌承嗣。国舅杨三哥做了顾命大臣。这杨三哥是前任节度使杨廷艺的儿子,结果杨廷艺没有处理好底下部将的茅盾,贸然对抗南汉想搞独立,被部下杀害。这吴权迅速平叛,最终实现了越南北部的半独立。于亲而言吴权是杨三哥的亲姐夫,于情而言吴权报了杨三哥的杀父之仇。于义而言吴权托孤于自己的小舅子,那是怎样的信任啊。于亲于情于义杨三哥都该好好的辅弼外甥吴昌岌。但是这杨三哥一直觉得自己就该父死子继继承节度使之位,又欺负姐姐外甥孤儿寡母,居然夺了外甥的王位,自立为王。
虽然夺了外甥的王位,这杨三哥还是多少留了点亲情的。吴昌岌得以成功避难,而二外甥吴昌文,杨三哥也没多加猜忌,委以重任。最终吴昌文最终得以团结其他部将,成功的复辟了吴家王朝。复辟了吴家王朝后,吴昌文并没有杀害自己的舅舅杨三哥,只是将他降为公爵,软禁在封地。同时也没有独自称王,而是请哥哥吴昌岌复辟称天策王,而自己任一字并肩王,摄政王。称南晋王,两人的关系有点类似于太平天国时期的天王和东王。这两兄弟的关系还类似于宋江和晁盖,这其中自然吴昌文是宋江,主外。只是吴昌文的运气没有宋江好,没几年便死于疆场。吴昌岌由此得以亲政。只是这吴昌岌人如其名,其统治经过这几场动乱,以是岌岌可危。短命的吴朝很快便亡国了。
越南的史学家,在评价吴家兄弟时,并没有站在传统儒家的角度评价。而是指责吴昌文妇人之仁。不应该对自己的舅舅杨三哥如此宽容,更不该重新拥戴哥哥吴昌岌复辟。其实从当时越南的政体不难看出,吴朝君主根本无力完全控制尾大不掉的部将和豪族势力。只能打微妙的政治太极拳。其母舅家的杨氏势力需要倚重,对国舅杨三哥政治清算的太狠,容易引起杨三哥余党,和杨家势力的反弹。结仇不如结亲,外戚势力不能轻易抛弃。而王兄吴昌岌如果不请他复辟,难免要兄弟反目,到时候兄弟阋于墙,只会加速亡国。最终吴昌文正是出于如此考虑才赦舅立兄。延长了吴朝的国祚。
不得不说这吴昌文是为可爱的枭雄,其在毫无忠义可言的五代十国时期能够顾及亲情。这也是后世史官为他鸣不平的原因吧。
转发加关注好运连连转
九零超哥如是说
侃古论今道风云
预知天下兴亡事
订阅!
微信号superman191954
海量有料资源,你不扫一下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