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活着,得先打破边界,而后再去设定边界
若是日日阅读小屋文字的朋友,可能还记得,佛佳最近在参加一个线上职业重塑课程。
或者更为直接地表述,是参与了一个线上微营理论及实践课。
课程已近三周,昨天坐在咖啡屋进行了阶段梳理。便想要谈一点感受给小屋的伙伴们听。
所有的感想,千言万语,汇聚成以下这段话:
“人活着,总是需要先能够打破边界,然后才能找到自己的边界。
前一个边界是外界给我们设定的限制和束缚,后一个边界则指的是自己的能力、野心和欲望可及和应及的范畴。
打破前者,为的是体验世界的丰富性,同时找到世界的可能性,打开眼界、提升格局。
找到后者,则是为了寻得自己个人的局限和使命,获得谦卑、专注与平静。”
下面,我将对这段感悟,进行一点分解。
在开启这段40天的线上学习航行之前,就和自己作了约定:
一定要全身心投入,因为我们能够从一件事情中收获的多少,取决于我们的卷入程度。
既然决定了去做一件事,就认真努力去做好。
不然,不如不做。
我们的课程包括理论+微营实践两部分。
而正是有了上述与自己的协定,参与多期线上学习的我,也是第一次主动参与了微营实践。
所谓的微营实践,说的直接点,就是我们作为推广人员,利用各种资源与线上分销渠道,全身心投入到老师的微课推广过程中去。
第一次微营实践,于我而言,就是一个打破自己的原有边界,而后又不断确认自己的边界的过程。
何以言之?
说是打破边界,指的是对自我身份的打破,以及自我认知的破框。
我一直将自己定义为读书人,而读书人,是自带一种清高的。
清高,在这里不含任何贬义,而是与媚俗相对而言的。
理解这一点,我来分享两个小故事。
我的硕士生导师是国内乃至世界知名的学者,记得毕业那一年,谢师宴上,他老人家反复叮嘱我们,“我的弟子,一定要有骨气,不得去做阿谀奉承的人,你们是靠真才实学立身,而不是油嘴滑舌。”
导师口中的“油嘴滑舌”行为,自然包括知识付费时代的各种包装行为。他是反对包装的,“你觉得我行,你认可我,那我感谢,否则,我绝不会求你信任我。”
这就是读书人的清高。
今年5月,我参加了国内知名的心理学家李子勋的后现代主义心理治疗课程。李老师,算得上是儒雅的读书人。
和我的导师一样,也是60年代出生的知识分子。
记的课程最后,一位同学提问,谈了她自己的困惑。
她在花椒直播做主播,线上解答各种心理问题,收入靠网友的打赏维持。
她的困惑在于,是否有一些技巧能够让网友愿意为她的课程买单,愿意留下来,继续消费。也就是心理学变现的问题。
李老师听后,说他是从来没有思考过这一问题的。
他从央视《心理访谈》节目退出,就是因为节目失去了原有的价值,不能让他真实展现自己。
“我的学员,哪里能够沦落到靠别人打赏来生存的地步?”他说,“要去做直播赚眼球,就别说是我的学生。”李老师半严肃半开玩笑地补充道。
你们看,这就是读书人的清高,骨子的不媚俗。
我是敬重的,也一直这样要求。
营销,其实本身就暗含了一种贬义。
于是,我一直是十分抗拒这种方式的。
直到加入这次职业训练营。
因为抱着最大程度去投入与体验的决心,于是开始打破自己的边界,想去看看互联网线上的世界究竟如何运转,也想要好好去体验一下是人生的多种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