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我的圆梦故事
(诗文)我的圆梦故事
文/01一线
小时候,我向父亲母亲学习。念上乡村小学,我开始对古代文化和数学产生兴趣。由于那时的课本时有时无,语文教师可以自由发挥教材讲课,除了应用文写作,往往给我们串讲了许多古典,特别是大人讲的神话传说无不给我丰富的想象。中学时代,我就有许许多多美好的理想,月亮上的奇珍异宝有多少?水星上的温度有多高?从太阳上人们可以取到多少原子能量?当初就想做一个宇宙飞行员,想知道这些秘密。为此,父亲和哥哥姐姐他们的藏书,我都认真阅读。那个时候,为了接受天空的召唤,经受超重的考验,我拼命锻炼身体,同时重点钻研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花费很多时间去理解消化这些学科的理论部分。后来随着知识面的扩大,人文科学同时占据我的头脑,我的视野开阔了,心情也舒畅了,头脑也丰富了,在父亲的影响下,那时就有这么一个高远的想法:在全人类实现共产主义,这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理想,是无数革命先烈至死不移的信仰,是前人未完成的事业,也是历史赋予的既光荣又艰巨的重任。我们不仅要认识地球,而且还要开发整个宇宙,用知识和智慧造福祖国,造福人类。
1977年我国恢复高考,祖国建设迫切需要大批具有专业知识的科技人才。那时,理想给了我巨大的前进的动力和克服困难的信心。当时,我心想:要实现每一个理想并不是那么容易,要具备渊博的知识和复杂的计算。但是,读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之后就深受鼓舞,而感觉到在共产主义者面前,一切困难算得了什么!为了实现共产主义理想,我要努力掌握高深的知识,也要把自己的身体锻炼得像钢铁一样结实。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不仅要丰富的科学知识,而且还要果断的性格和足够的胆识。而一个人只要有了伟大的奋斗目标,他才会变得勇敢和坚强。
1982年,我以中学最优异的成绩考上大学。起初,我对所学专业认识不够,总觉得学亏了。一次坐车返校的偶然机会,我碰上一对母子,孩子问:“叔叔是干什么的?”“是大学生”,妈妈回答。“大学生是什么的?”“是上大学,念大书,将来干大事!”母亲的回答,给了我以很大的震动,使我从人们的心目中看到了自己的形象,了解到人民对大学生的希望和要求。那时,我感到自己是无比的幸福。于是,按做一个“真格”的大学生要求做了自己的大学计划。为此,我不但认真学好专业知识,课余还常常在南昌江西省、市和各大学图书馆大量阅读吸取有关历史、地理、天文、自然等学科方面的知识。
我这样写道:在大学里,我要系统地扩大知识面,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掌握足够的科学词汇,以便有效地进行交际,还要懂得一些诸如增进身体健康,保障安全以及了解周围环境等有用的常识。我要学好机械制造与设备自动化专业,为将来制造机器和设备奠定基础。另外,我还想掌握一门技术――电子计算机,因为未来的世界是电子的世界。
这就是我大学时的理想,但是,我的最高理想未变,为党的事业,为人类社会服务。大学阶段,我非常崇尚雷锋、保尔,崇尚飞机的发明者莫扎依斯基,时刻以他们为榜样,培养自己象他们那样勇敢,顽强和坚定。因此,我的理想决不能有丝毫的动摇。大学四年,我处处不忘编结自己的知识之网。1986年,我大学毕业并以优异的成绩获得工学学士学位。
我是农民的儿子,为支持农业生产,带着老一辈的嘱托,我服从国家分配在本地化肥厂工作了六年,参与了小化肥的各项工程技术改造,复合肥的开发利用。从设备技术员干到助理工程师、工程师。为了团结更多的团员青年发挥活力作用,我业余主办《吉化青年》刊物。由于在创建无泄漏工厂、设备与质量管理、产品创优、双增双节建功与修旧利废、固体和液体复合研发以及完成江西省新产品“叶绿素”功能液肥的研制与试产课题研究等方面成效显著,我于1987年和1989年被评为江西省青工双增双节先进个人,多次被授予江西省QC活动卓越推进者。
1991年,受当地政府派遣,我参加了卷烟厂筹建工作,在设备技术、计量技术、信息化技术与企业标准化工作管理等方面继续发挥作用。先后参与完成企业技改工程建设和主要设备设计改造,圆满完成国家倍增计划《电子控制卷烟生产配套工程技术应用》、《江西省企业“十五”生产经营管理信息化》《吉安市制造业信息化企业应用示范及技术体系建设》等课题研究与实践,取得了较好成绩。2001年,我考取国家信息与网络管理师,同年被晋升为高级工程师,还被批准加入了中共党员、并被列入吉安市制造业信息化指导专家。
2014年以来,我又投入到新厂异地改造之中,2016年实现搬迁之后,围绕“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信息化与工业化两化融合主题,在单位主导和推进了5个IT项目和1个自主科研攻关课题实践,对现有系统的业务流程、功能模块进行了全面优化和升级,节约了运维成本,更适应公司生产精细化、管理精细化的要求。特别是在批次管理系统建设中,运用了无线网、二维码、数采(PDA)和(RFID)等传感器和物联技术集成了上、下游已建和初建系统,从项目启动到系统上线运行,仅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圆满完成了富有江西特色的批次管理项目建设任务,得到了专家的普遍赞誉。
2019年7月26日,我应邀参加了青岛2019数字化转型2.0时代的技术增长之道暨中国CIO高峰论坛,在台上分享了《红色土地上的数字化转型升级实践》课题演讲。2020年1月12日,登上了“数字驱动产业创新峰会暨2019中国优秀CIO颁奖典礼”台,获评中国优秀CIO称号。
日常工作中,我还积极参与企业网络和信息系统的保障维护工作,注重提高对信息的采集、分析与交流,总结撰写了《企业竞争与企业信息化》、《用科学发展观指导中小企业信息化工作》等70余篇作品供决策参考,论文《在整合中“博弈”》、《烟草重组企业人力资源信息化工作的思考》等20多篇论文发表在期刊或大型文献或网络媒体,求真务实当好企业信息化决策层的“千里眼”、“顺风耳”和“智囊团”。
在三十多年来的企业工作与管理实践中,培养了自己掌握工矿企业生产流程及装备、安全、工艺(质量)企业和信息化管理、厂情与基本法则、国家有关法规、技术文字与口头表达等理想的知识系统和能力结构,形成了一个包括机械力能、传动、设计、控制、材料、制造管理、应用技术企业和标准化管理等各种知识互相协调的具有一定层次结构的知识能力,并能合理转换这些知识能力为企业服务。
记得在我40岁生日那天,一位朋友给我发过一条短信:“你,一口气在人生的跑道上跑了N圈。今天,又到了起跑点。累了吧?休息一下吧。明天你又将开始新的一圈。而我,将一如既往的站在跑道边为你呐喊助威。”
感念之余,我回顾了过去,检讨了自己。认定了两点体会:一是要把人生奉献给那些永恒不变的事物,因为生命的伟大用途,是要把它花费在比本身寿命更为长久的事物上面。二是要决心为年岁增添生命,因为思想得最多,感受到最高尚的东西,做出最佳行为的人,生活得最丰富。
以诗圆我梦曰:
我梦在家乡,便一直在此吟唱。
在那希望的田野上,
汪汪碧水,片片翠林,还有那炊烟袅袅,
在风声里,草叶上,心似露珠相互嬉闹,
心底心上早把梦想蕴藏。
孩提时,爸妈的呼唤寄托了我梦想,
父亲母亲是我梦的依靠。
跳过小溪、踏过青草,奔游过池塘,
那蓬蓬勃勃的绿色生命,
鱼儿、蜜蜂、蜻蜓和蝴蝶驮着我梦飞翔。
头顶的花篮我把梦收藏。
上学了,老师的教导成就了我梦想,
小学、中学到大学,
书香快乐的悠悠岁月明朗,
让我阅读了百书千卷墨香,
感觉世界千奇百怪叫嚷,
揭示秘密是我的理想。
踏上社会,人民焕发我梦想。
大家斗志昂扬,心明眼亮,
所有的期望我都放在了身上。
任苒悠悠岁月,望断万水千山苍茫,
一幅偌大的图画,令我陶醉,令我疯狂。
无论多少个朝夕霞光,
我都擎着那片蓝天,
让汗珠如线般在脸颊上身上流淌。
云彩化着了我的衣裳,
诗文牵引着我的幻想。
理工科和文科的头脑,
让我报答寸草心潮,
因为我忘不了生我养我的故乡。
注:此文应“东方烟草报幸福家专刊”约稿讲述个人的奋斗经历而写。
作者声明:
——本文系作者原创,转载请注明!另外,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若作品中的文字、美术、摄影等有涉及您的版权问题,请您及时与我取得联系,我将会在第一时间删除转载内容或作品!
作者简介:罗余作,男,汉族,1965年11月出生,江西吉安永和人,中共党员,高级工程师,网络与信息管理师,2019年中国优秀CIO获得者,高峰论坛特邀嘉宾,中国知名专家学者,著名科技工作者。2018年进入吉安县诗词学会理事会,担任学会理事和期刊《文山艺苑》编委;吉安市庐陵诗词学会会员,2020年担任《庐陵诗词》电子微刊编委;吉州区诗词楹联学会会员;2019年4月13日当选吉安县文学协会副主席,担任协会期刊《庐陵文苑》及其微刊编委。2020年荣获中国乡村作家荣誉称号。曾在《中国作家文库》《当代散文精选》《当代诗文精品荟萃》《作家作品精选》《当代文学精选》《诗赋中华》《当代文学精选》《中国诗歌作品选集》等大型文献、《中华文艺》《诗文杂志》等期刊和《东方烟草报》《江西晨报》《井冈山报》等报纸发表文学作品。有100余项各类成果和业绩分别获得省部级、市级、县级荣誉奖励。个人事迹载入《走进大家》《中国知名专家学者辞典》《神州杰出人物》《世界名人录》等大型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