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语文】有趣的汉字现象2

有人误解:“微”字代表老人,其实不然,它的本义是指有人在路边(某个不引人注意的地方)将老人打倒、打死。“微”字的中间部分才代表着垂垂老矣的老人。
天黑了,狗还不肯离开自己的岗位,忠于职守!一个“默”字让我们看到了狗的忠诚!
羊,也是一种寄托着人类美好情感的家畜。善:上为一只羊,中间“艹”不是草头,而是两只手向上捧起状,下为“口”,即古人穴居之所(家)。当人从家里牵出自己的羊,双手送给需要的人的时候,此举即为善举!
美。上为“羊”,下为“大”。可以两解——1、羊只长得肥大,它在羊群里地位突出,自然显出它的高贵,受主人器重,奉为头羊,好吃好喝还有好待遇,它能不“美”么?2、“大”字可以指成年男子,也就是说,上古时期,人们认为,雄羊和成年男子是世界上最美的两样东东!
羌。上为“羊”,下为“儿”。羌族将羊奉为圣灵,视同始祖,他们自认为是羊的后代。所以,羌族房屋建筑的特点是屋顶是平的,然后有两个翘起的角,形似羊角。就是这个理。
姜。上为“羊”,下为“女”。羊在古人眼里是驯顺的象征,姜,意即驯顺的女子,温良的女子,与美近义。
恙。上部是“羊”,下部是“心”。意即心里装着一只羊。羊本是养在羊圈里的,或者放养在山上的,现在把它放在心上,说明主人心里放不下它,担心它——于是,“恙”的意思就成了“忧虑”“忧心忡忡”“心病”了。

孟。上为“子”,下为“皿”,貌似一个孩子在澡盆里(或类似的容器里)。西方孩子出生后头一件事就是要做洗礼,大概即为汉字“孟”的意思,汉字里“孟”即兄弟(孩子)排行里的老大;老二则为“仲”,老三或老小则为“季”。如孟姜女、孔仲尼(孔子)、刘季(刘邦)、项羽季父(小叔叔)项梁。
每个季度有三个月,也分别叫做孟仲季。比如孟春,春季第一个月,仲夏,夏季第二个月......
不可不知的象形字:“它”,本意,长虫也,即“蛇”。后有了形声字“蛇”,“它”才有了人以外的其他事物的代称的意义。
南,古编钟里的一块,其音曰南,究为何种音律,已失传无考。后用来指代方向,大概“南”之音就是从这个方位传出来的——我猜测。
文:本是鱼鳞的斜纹,后泛指事物的纹理,再后来延伸至痕迹、印记,再再后来就是指记录的文字了。
本:“木”字底下加一记号,树根是也;末:“木”字末梢加一记号,树梢是也。本末倒置:树根树梢放错了位置。根本:树木的根部,比喻事物的基础、源头。
你知道吗? 或、國、域——三字同义。或:甲骨文中,一口一戈,表示拿戈守土,本意就是国家。國:只是在“或”周边加了边界线而已;域:在“或”边加了“土”,意即国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