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氏源流之一重庆明通公大宗族
1、垫江易氏由来
谱载,垫江易氏本系湖广黄州府麻城县孝感乡高阶堰迁来,始迁祖为易成国,其妻殷氏生于1254年,由此可推得迁川年限在宋末元初,属于政权交替的战乱年代。落籍垫江双路口(现垫江东门双路口),归葬于垫江南门铁索桥桂花园狮子穴。成国、殷氏生三子华容、华山、华玉。华容生二子美安、美相,辗转永川后迁贵州无考,华山生美玉、美成,未记载无考。唯华玉生子美国世系有稽可考,于是乎,垫江易氏追认美国之子明通为迁川一世祖。垫江易氏便开宗于此。
明通公生于洪武二年(垫江易氏口头流传是洪武二年即公元1369年明通公迁川,与老谱记载不符),居地由垫江双路口迁往垫江太平易家坝,即现在垫江太平镇永远村傅家坝、大屋街一带。娶妻何氏。明通公归葬垫南永远村犀牛坡,何氏归葬垫北南音寺(晚年随幺房秀七),后由于董家修建翰林院迁葬与明通公同穴。
明通公、何氏生七子,以秀命之,曰秀一、秀二、秀三、秀四、秀五、秀六、秀七。秀一、秀二、秀三三大房世居垫南易家坝(现太平镇永远村),由此根基地繁衍,秀四后裔迁忠县、秀五后裔迁丰都、秀六后裔迁梁平、秀七后裔在垫北南音寺。
2、成国公前代世系探考
(1)成国公可能为易延庆后裔
在寻找先祖成国公流源何支何派时,发现成国公可能为易延庆后裔,根据如下:一明通公祠堂内悬挂“玉芝堂”堂号;二从谱上多处文字记载内容,印证了明通公的先祖是易重-延庆一脉,有对联“当年瑞产玉芝孝子仁人一片精诚昭感格”;有对联“派衍太原若重若祓若雄国士一门比美”等,无不说明明通公的先祖是易延庆。至于他是延庆公哪族哪支后裔,祖居地何处等信息不确,待考。
(2)成国公可能为易开公后裔
开公系分两说,一说开公、迁公均为延庆公之子,此种说法见于江西部分家谱(与易赓前代说法相吻合);二说开公为春先公后裔。孰是孰非,不做定论。
开公娶妻毕氏生子量、音、立,量公娶妻许氏生子俨、优公,优公字若余,生于唐戊子年十一月十二日。据鄂东易氏家乘记载,该谱于明嘉靖年间采自江西瑞昌,后因毁损,“只留一卷于仓库间”,即一世优公至17世记载清楚,在优公16代中找到了易成国,且年代吻合。
注:两年前在河南易佳宏,黄冈易先德组织全国易氏血样y-str-snp检测中,我族秀一房世学公11代孙易炳奎参与检测,结果如下:
易仕杰,易松柏,易显金,易炳奎,易先进,易小勇,易庆云,易佳宏同属O3--M122,易炳奎另分下F964,先祖再往下分就是O3--002611,
所以云南威信易良贵及贵州黔西等四县O3-002611,与瑞昌会长易本清,黄石易先德四川易小平会长,易凤彬,易转豪,易康伟(易万)同属的O3--002611的是同支系父本亲缘关系,两种同一大祖支系人。O3--M122是早于O3--002611的分支。
如果检测无误的话,我族确系开公—量公—优公支系,即优公16代孙易成国就是老族所记载的明通公高祖易成国。
3.外迁、回迁
明末清初,张献忠扰川,垫江易氏逃亡贵州居多,字辈集中在家、友、以、洪派行。老谱多次提及黔省贵仰县,梨花寨等地,不知为今何处。康熙年间陆续返回垫江,如秀一房洪惠公携子联进、联芳,洪高公(其妻是梨花寨寨主的女儿熊氏)于康熙8年返回垫江。洪惠公回垫后口述秀一房还有易友祭:所生5子,有孙洪鳌、洪宇、洪兰在黔省;易友简有子不知名号在黔省未归;易友泰、易友化及其子孙在黔省;秀七房,易以信之子易洪仁在黔省(贵阳府贵仰县藜花寨未归)等等,垫江易氏逃往贵州可能与当时秀七房易以宗(字体仁、进士),系贵州省贵阳府贵仰县县岁有关。
4.明通公后裔主要支系繁衍概况:
(1)秀一房主要支系:洪惠公生二子联进、联芳,联进、叶氏生八子永崇、永岷、永嵩、永峤、永峻、永峨、永蓉(上山下容)、永崊,史称大八房,此八房中尤以二子永岷公生六子世爵、世禄、世美、世学、世朝、世元史称小六房人丁为盛;联芳生五子永崑、永崙、永岘、永岳、永嵋。洪高公生四子元俸、元爵、元政、元建,元俸生一子永峻,元爵生二子永嵘、永峥;元政生一子永微;元建生三子永瑞、永仙、永峋。洪月公生一子联科,联科公生三子永岐、永坤、永监。至此秀一房人丁兴盛。
(2)秀二房主要支系:以大冲湾为祖居地,洪芳生三子元魁、元卿、元甲,元魁生二子永玢、永玮;元卿生二子永璋、永琼;洪篆公生三子元宰、元相、元林,元宰生六子永容、永瑛、永旬、永琢、永谨、永琇;元相生七子永琏、永瑚、永凯、永珮、永瑜、永琴、永达;元林生三子永衍、永焕、永珏。
(3)秀三房主要支系以闵家庄、九二滩、墙口湾为祖居地,洪酬生四子元辉、元文、元长、元明,元魁生一子永忠;元文生一子永善;元长生三子永锡、永监、永镇;元明生二子永峰、永铮。洪伦公生五子元斗、元吉、元金、元升、元襄,洪周生一子元仙。洪选生一子元秀。洪彩生六子元辅、元贞、元璇、元通、元榜、元成。洪明生三子元仲、元壁、元美。洪纲生一子元亨。洪量生一子元朝。
(4)秀四房迁往忠县、秀五房迁往丰都(丰都一部分)、秀六房迁往梁平。
(5)秀七房主要支系:以南音寺为祖居地,洪道生一子连捷。洪耀生一子连举。洪图生一子联选。洪儒生二子连仲、连第。洪权生一子连第。洪义生一子连贵。洪毅生四子连城、连富、连升、连玉。洪序生四子连庆、连惠、连榜、连拔。洪仁公生一子连姬。洪英公生一子连祯。洪华公生二子连魁、连芳。洪达公生三子连宣、连舜、连登。洪万公生三子连照、连山、连杰。
5.五县联宗
重庆的垫江以及比邻的梁平、忠县、长寿、丰都五县,地处重庆腹地,这里人杰地灵,居住着数支易氏族人。据考,远在湖广填四川以前,南宋绍兴6年(1136),就有迁入丰都的易氏入川始祖易德明,从湖北麻城孝感迁入丰都。从时间上看,这是我们找到的有文字记载的,迁入四川的最早易姓人之一。一百多年后的宋末元初成国公也是从麻城孝感迁入垫江,其孙明通公族支发展很快,子孙遍布四周各县成望族。
这数支易氏比邻而居。清末至民国,各地移民为适应社会的激烈竞争和生产力的发展的需要,保持竞争优势,同宗、乃至同姓人开始跨地区的联宗合族。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于民国三十年垫江、梁平、忠县、丰都、长寿五县以垫江易氏为核心,实行联宗合族:共修通谱,共用一套字派,完成合族。
垫江明通公、垫江马峡寺永通公、垫江周家牛头寨子鳌、子万公、长寿思公、丰都德明公虽谱记载均为麻城孝感而来,但是,时间相距200多年,他们并无“同宗”的记载,何以合族?古人云“五百年前是一家”的理念。在修通谱中,发表了“联合宗族说”,引墨子的兼受主义“四海之内皆兄弟”,引孔子的大同主义“天下一家人”,发表宣言:“共合联为一气,发祥在千百载以上,推恩至而遥。发起于家族同房,推广以至民族、国族,原我族父老兄弟,以合众为主义,以强种为公理庶大同世界,尽可自树一帜”,“同姓者……五百年前是一家,推而广之,凡易氏均宜同气相求,况来源大同,居处俱近,今欲齐不齐以至于齐”。于是于民国三十年完成合族。
明通公现有后裔约8万。居住于垫江、梁平、丰都、忠县,涪陵、江津、邻水等,以及贵州也有明通公后裔。谱载,明通公的后裔在张献忠屠川时期,近百名明通公后裔避难于贵州,以后陆续返回垫江的只是少许,大多数后裔留在了贵州。老谱上有提及的黔省,具体居地也不知今叫何名而失联。此外现查明重庆涪陵一支为秀七仲贤-本贤支,重庆江津一支可能为秀七族支(仲才—本山—旬公支)。四川广安等地有秀实公支记载,推测其年份,以及谱书记载秀四做官成都,载入四川省通志,有可能彼秀实公即此秀四公也。
6.字辈追溯
·明通公后裔字辈烦乱之缘:
自明通公生七子,名以秀而次弟,呼之秀一秀二迄於秀七。秀四公居忠州,秀五公居酆都,秀六公居梁山,秀七公居垫北南印寺,惟秀一、秀二、秀三仍居易家坝,瓞绵椒衍,棋布星罗,析居於他郡邑者,掇巍科入词林,见於各州县志,其传派虽议有十六字,日:明秀万家,友以洪(联)元,永文学廷,敦纯(心仁)懋昌,而生齿日繁,支派各别命名,遂各从其宜,不从一律,不询世次,莫辨尊卑,如元(联)字辈以下之单名,即永字辈,文字辈以下之单名,即学字辈是也,兼之明未,崇祯十七年,岁次甲申,献贼扰川,几无唯类,子孙相率而逃,佚亡殆尽。大清定鼎,顺治元年,岁次甲申,虽近而居寨,远而逃黔者,皆回原籍。而乱离之后,未暇修谱,名派各别,宗支愈紊,迄今共五百三十馀年矣。合族人丁,不下数千,家财租石,动称巨万,衣食有馀,而文献无徵。及今不事修葺安知再数十百年族姓之聚散,绝绩又奚若呼。后之人疑以传疑可也,冒忍宗支不可也,因於各房各湾,各拟名派十六字,以备取用,使共有条不紊,名分昭然,况我辈饱食暖衣,何一而非列祖列宗之贻,忍不留意於此事哉。且祠中尚有存款,不烦措资,谱系拳亦有旧稿可资授辑,因邀同房族尊卑文人,协力纂修,以完前人未完之志。
·秀一公房字辈追溯:
洪惠公房:明秀【朝思】万【*】家、友以洪联、永世良国、正其道元(含)。
洪高公房:明秀【朝思】万【*】家、友以洪元、永文学(赞)焕、然作钟恩(吉人普恩)。
洪月、洪元公房:明秀【朝思】万【*】家、友以洪联、永文学廷、敦纯懋昌。
·秀二公房字辈追溯:
洪芳、洪篆公房:明秀【朝思】万【*】家、友以洪元、永世学维、思修德步(子炳昭步)。
·秀三公房字辈追溯:
洪珍、洪彩、洪纲、
洪珍公房:明秀【朝思】万【*】家、友以洪元、永世学维、鼎锡福禄。
洪彩公房:明秀【朝思】万【*】家、友以洪元、永文学体、思开福禄。
洪纲公房:明秀【朝思】万【*】家、友以洪元、永世毓德、世宗荣禄。
洪智公房:明秀【朝思】万【*】家、友以洪元、永世毓德、世宗荣禄。
洪酬、洪忠公房:明秀【朝思】万【*】家、友以洪元、永世学维(廷)、孔廉能权。
·秀四公房字辈追溯:
明秀【朝思万】清华、伟宗可登、元含参文、单廷献家。
明秀【朝思万】清华、正子友尚、万显洪永、芝开天明。
明秀【朝思万】清华、河尚可正、单登元学、礼参世代。
·秀五公房字辈追溯:
明秀【朝思】万【*】家友以洪,首应文太行,在金永洪廷,明德章治化,宁瑞少安平。(民国三十年合谱时,“廷”合为“大”)
·秀六公房字辈追溯:
明秀【朝思万】尚师,敬宗相单,之帮文单,永远发达。
·秀七公房字辈追溯:
满万、洪义、洪位、洪毅、洪英、洪仁公房:明秀【朝思】万【*】家、友以洪元、永世学(伐、正)国、兴其道传。
·双龙场、太平场(德明公字派)
德秀仲万文,可朝孟子爵,廷以文成先,以文永孝,芝尚文单,行在中国。
·垫江北里牛头寨字辈追溯:
子鳌、子万公房:子在开尚、有彦仲福、良可自正、世宗臣国。
·长寿邻封场字辈追溯:
思公房:思永忠汉、尚存凤国、文明来(象)仕(心)、承(玉)良相(克)周。
·垫江南马峡寺字辈追溯:
慈代永兴主、元门定安康、启伦正纲常、富贵佑还乡。(民国三十年合谱时,“纲”合为“大”)
·民国30年合谱增加字辈:
大同一致,咸与更新,光前裕后,兰瑞桂芬,天演公例,优胜竞存,造时进化,嘉言懿行,群强主义,共立乾坤。
备注:1、秀一、秀二、秀三、秀七中括号内字辈为老谱,所记辈分,目前家谱版本没有中括号内的字辈。秀四、秀五、秀六相应加三个字辈。
2、按自然规律30岁一代人算,按新谱我族目前字辈集中在16代、17代、18代、19代,秀七房至今还有13代,而明通公距今600多年,老谱所记更为合理。
7.祖屋
天星桥位于垫江县太平镇南面约四公里,即龙滩河与卧龙河汇合处,此桥是五洞镇至太平镇的交通要道,宽阔的石板大路跨桥而过。
天星桥的正上方是一狭长形的半岛,在这半岛的顶部有一座极富盛名的古园林式的民居建筑,建成于清同治三年(1864年),为当地豪绅易时庭及其弟易雨庭所建,因为规模宏大建筑精美豪华,地名因此易名为易家大湾(现名天星桥湾)。因其地形恰似重庆两江交汇处的朝天门,人们便送给天星桥湾一个美名,称其为小重庆。天星桥湾租屋,坐北向南,砖木石混合结构,为四进四坝的四合院式建筑群体,占地近十亩,建筑面积3000余平方米的园林式建筑,由石、木工匠数十人,历时十三年半建成。这座庄园在修建时用料极为考究,凡木非优质柏木不用,凡石非硬质青砂不取。直到现在,所有木做工程,无论板壁、门窗,还是梁檩川柱,根本找不出一丝裂缝,现存的近200根柱头,绝对找不出一根有些微的倾斜。庄园设计也是别具匠心的。总体要求是对称布局,多变的结构,百余个窗户,个个图案不同;108个门,108步阶梯,取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之意布局;千米走道,婉转曲折,下雨天无论走到何处,均不会湿鞋。
8.祠堂
垫江明通公族支易家祠堂建在离祖屋不远处,祠堂堂名为“玉芝堂”。祠堂的主体建成于清乾隆29年。祠堂有祭田66石,用于祠堂的宗族活动。祠堂建成以后,随着宗族的发展,对祠堂陆陆续续进行过多次扩建、翻新一直延续至光绪末年,年限长达约200个春秋。祠堂占地数十亩,规模之大,功能之全,在川东地区实属罕见。据传,祠堂上殿常年香烟缭绕,从明通公一世祖,到13代孙世字辈支祖祖宗牌位多达200余个,昭穆井然有序,可惜由于上个世纪70年代的一场火患,祠堂除原有的石阶梯尚存外,其余已不复存在。
9.祖坟
明通公墓在祠堂不远处。
1998年,在修建渝万高速公路过程中,原设计公路要从墓地通过,明通公墓需要搬迁,在垫江易氏宗亲的努力下,鉴于明通公墓在当地的名望,最后高速公路为其变道,躲过明通公墓碑。
关于重修迁居祖墓还发生有一个故事:明通公墓于2001左右重新修缮,由于明通公后裔把墓修建得大气、美观。不料,不知哪个讨嫌的记者发文登报夸大其词,说成乱占土地,修建皇坟等等,消息传到了中央。中央要重庆市彻查,重庆市责令垫江县查办。事后垫江政府因此下了拆除坟墓的整改意见,并言,如果不拆除明通墓,所有垫江易姓党员全部开除。为保存祖墓,垫江易氏宗亲在当时族长易克勤的带领下做了很多努力,最后明通公墓不拆,仅将周围的围墙拆除。
墓旁左侧立的保留下来的老碑,从已经被风雨侵蚀得斑驳墓碑铭文中,有一提示,墓里面埋有“坤碑”一尊。据知,2001年复修明通公墓时未有发现,未能解开先祖要告诉后嗣是什么。
【附录1】象五公遗嘱
今夫生寄也,死归也,圣贤之不与草木同朽者,以其修身立命,垂洁则於天下,后世故,既没而尊祀之耳,如易公象五讳文炳生子二人,长丰次泰公,当耄少时,常嘱家人曰,勤俭黄金本,诗书丹桂根,孝友为家政,文章报国恩。今者年以老矣,焉如天能更加我年乎,愿诸子善承吾志,以勤俭持家,以诗书启后,以谦和守已,以忠厚待人,切不可以强欺弱,以尊凌卑,以少凌长,以小加大。至堪舆之书,惟地理五次崇正,辟谬二部为要,后之习堪舆者,当知所从事也,惟鱼沱寿牌坡,象鼻坡,半边塘三处,皆余亲身捡点,细心琢磨,一身之心血,在乎其间。至於寿山坡,寿域牌坊,不可改移,各处坟山,只宜禁畜,不许践踏。所置郑家坝子,羲田数十亩,原以周济族人,不能嫁娶者助之,不能埋葬者周之,寒无衣者与之衣,饥无食者与之食,补予未补之过,了予未了之志,扩予未扩之基,世世相沿,不替庶可,显大吾门,入为孝子,出为忠臣,即百年之后,予亦含笑於九泉矣,勉之慎之,后之览者,尚其鉴之。歌曰:云山苍苍,河水洋洋,子孙绵远,福禄且长。
摘选自公元一九九七年谱载
【附录2】皇清诰授奉政大夫即补同知易公雨亭府君墓志铭
雨亭讳廷弼,官名汝霖,雨亭其别号也。元配傅宜人,继配周宜人。先世自楚之麻城迁蜀,遂为垫江人也。以耕读为业,潜德弗跃,祖文炳大学生,旧置义田百亩,以瞻亲族及邻里之贫者,人多赖之,善青鸟术所言多,其中有小扬公之目。父泰读书,通大义,於家庭骨肉间尤多隐德,虽富有田园,而自奉甚约;有劝以稍自封殖者,则日:吾留此钱以周人急,济人之困,不犹於美衣鲜食乎!。惜早殂德配陈宜人,含辛茹苦,咏柏舟者数十载,以旌表节孝建坊。君子知其后之必大也,岔生而岐嶷,及就传日记数百言,比长益自愤然不屑屑焉。习帖括业.顾肆力於农桑医卜.星历等书,或不德其解,辄废食覆,钻研必究,其所以然而后已。公为人愿面鸢,肩重厚不使止焉,交游与人吾煦煦然,若恐伤之。乐善好施,如其先德而文雅之。族里有争端,辄出片言,以劝解终。公之世,相邻无涉,讼者至今,文宗时四郊多垒,慨然有志於天下事,输资助镶。
公恐不逞之徒,表机窃发契眷,径入钟城寨,寨周围四工数百人昼夜修筑,一切经费千馀百金,皆公独任之,不以累人,未几乱亦定有止,公以罢役者。公日:大江南北,至无干净土,吾蜀设有起相应者,则避秦无地矣。於是募匠益夥,程功益急,凡要害处,皆以石墙垣之,高厚规模之宏,厂有大城名都所弗及者。公以一人总其事,筹攻筹守,晰夕弗遑,一生之精力,大半残竭於斯!而平时四方之志,亦缘是中止,昔人一命之谓一命之土,苟能存心於利,物于人必有所并济。公之卿宦家居,倾货结保全生命至数十万之多,可不谓贤乎!公生嘉庆戊寅四月二十八日,同治戊辰闰四月十一日,年五十一岁卒於钟成寨之别墅,归葬於邑南易家坝祖山之原礼也。子二人,长敦佶,名均侯,选光禄寺署正.次敦仪,授翰林院待诏衔。孙二人,长纯性,库生,次光祖,太学生。以其子钧以子舆公友善奉公行状乞子志之子不文爰次其行事而诛之以铭日:
维彼哲人,秉性贞良,束发受书,厌薄词章;内行修洁,不矜不张;慷慨好施,禀承义方;
倾襄指困,捍行营桑;低邱返葬,桂馥兰芳;钟期既过,鲍叔云亡;知已之感,东刍神伤;
云山苍苍,河水洋洋,千秋万岁,福禄绵长!
皇清诰授中宪大夫赏代花翔贵州兵备道姐愚弟李均拜
摘选自公元一九九七年谱载
【附录3】皇清例赠文林郎易公逊五先生传
从来人之生也,不患无得表无名,而患无可表之实。予生平不喜贡谈,而好阐幽乐道人之善,宣圣先得我心矣;然实难其人。予设馆卧龙河,有易生纯度来学,见其文诗清秀,言动恂恂。知其得力於趁庭之训者居多,及次年予移馆易氏宗祠,纯度之父为东道主,日来与予座谈心,曲子始知其家先,为楚之麻城人。
始祖明通公以洪武二年入蜀,隶籍垫南传十二世而生,树珊公,公生六子,先生其第四子,讳敦品、号训五,少习诗书,长通文艺,日技黄卷,夜对青灯,肆业历频年,只冀路得青云,光生门第,不谓精於学而阨於遇,屡试童军,不逢青眼,乃纳粟人,成均以图南北试,此先生之壮志也。
尊人见背,家事纷纭,遂不暇习,举子业,而功名之念,旋黎由是任一家之劳,兼理族人之事,光祠堂首事十馀年,买置租田数十石,以公辨公,其无侵吞官项以饱私囊者可知也。且为人有胆有识,惟亦刚果能知大体,敦大节,明大义,家居之暇,忧宗谱之未修,时加搜辑;其用心良苦,其劳力实多卒之。赞襄无人,未获藏事,常抱一歉然,不足之怀,以待赏於后日;故今次创修,多赖手订残篇幅稿,以观厥成,先生之有功於祖宗以及於苗裔者,岂浅鲜哉!予不见生甫年馀,今采已捐棺数月矣!其子纯度乞传予予,故乐为志之。
摘选自公元一九九七年谱载
历史人物文化职务录
举人:易溯(同治元年湖南)
廪生:家伦、純谨、赞臣、凌芳、易潮、元魁、之喜、友直
(注:廪生:廪缮生员,明清两代,由府、州、县按时发给银子和粮食补助生活的生员。)
监生:焕新、靖臣、培元、立生、純煦、廉善,纯佐、承容、仕萱
贡生:体中、凌灏、凌输、易潮
(注:贡生:明清两代科举制度中,由府、州、县学,推荐到京师国子监学习的人)
拔例贡生:道铭
例晋贡生:廷祯、正品、正级、正柩、正拔、正馗、正冠
增生:赞元、敦纪、理燮、明远、泰复、易安
庠生:文昭、易震、凌霄
(注:庠:古代乡学,泛指学校。庠生,指办学的人。)
文生:良弼、丕模、丕绪、邦儒、敦庞、廉让、纯一、正朝、纯信、洪图、文家、永卓、象贡、发凡、霖吉、国琯、易开、合祥、永高、恒谦
(注:文生:文官的职务,文职人员。)
武生:易岘、学林、廷楷、廷栋、培基、立基、春山、正东、元魁、纯铨,其铨、道纯、级三、树林、联升、维泗、邦达、良潮、镇江、金甲、元震、户科、永宝
(注:武生:武官的职务,古代守卫官庭的士兵,含县、乡守在内)
进士 象恒、嵩复
太学生:易鉴、易焕、文言、文炳、易贞、易丰、易泰、廷辅、赞周、文选、国玲、国常、国万、国兴、修福、明视、廷槐
(注:太学生:我国古代设立在京城的最高学府,在那里读书的人叫太学生。)
田畯:文伦
国学:焕文、耀臣
师范:恒升、开权
中学:献禄、廷斌、献洪、献枚、献璜、明光、梅生、献邦、献童
廷槐 布政司理间衔
汝霖 即补贵州同知
廷佐 钦加州同衔
敦品 国子监典籍衔
敦銮 侯远州同
易泉 从九品
敦临 从九品
敦仪 钦加输林院待诏
敦寿 侯选光禄寺置正
其超 侯选光禄寺置正
其纲 侯选光禄寺置正
其至 侯选光禄寺置正
其湘 侯选光禄寺置正
其容 侯选光察寺司经历
绍先 侯选光察寺司经历
振武 国子京监
光祖 国子京监
纯恪 国子京监
纯理 .国子京监
注:国子监:我国封建时代最高的教育管理机关,有的朝代兼为最高学府
纯臣 侯选布政司经历
光宗 按察司照磨
道森 翰林院待诏
道盛 侯补按察司昭磨
道容 钦加六品街
敦和 钦加六品衔
连山 钦加六品衔
易愚 钦加六品衔侯补湖北钟祥分县
含勋 侯补翰林孔目
白其 温江县叙永听教育谕
搜集:易炳奎
整理:易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