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后,武汉盘龙城或许再无工厂,黄陂南部将全心发展服务业!

盘龙城,上世纪90年代是准备建设为工业区的,也确实招到了不少的中小企业,一则数据显示,截至到2005年,盘龙城开发区共引进企业184家,到2008年,盘龙城落地的企业已达到了401家。
虽然由于政策的限制,盘龙城引进的企业规模都普遍不大,但中间也产生过几个风云公司,比如刘德华就曾经为盘龙城生产的某牙膏代言,20年后,这些企业大部分消失或者搬迁,能留下的来已经不多(可以理解,中国企业平均寿命7-8年,中小企业更短), 今天,沿着巨龙大道还可以看到当时引进的一些企业,比如劲宝、精工钢构,卓尔第一总部、佳海都市工业园等。
盘龙城为何由工业区转为住宅和服务业为主的地区呢?小编猜想或许是距离三环线太近了,再加上一个遗址,从生态保护的角度考虑,三环旁边如果烟囱林立的话,对大汉口并非是一件好事,所以从2003年开始,盘龙城巨龙大道周边基本就不再允许工业落地,刘店到叶店之间开始大建特建居民小区了。
十多年前的盘龙城街景
民间传说,武汉市的工业未来都将搬迁到四环线之外,小编过去半信半疑,但研究了最新的黄陂规划以后,觉得这个说法应该是真的(起码在黄陂是这样)。
下图为盘龙城未来15年的规划图,从图上可以明显地看到,盘龙城区域基本不再有工业用地(灰色为工业用地)
下面就让我们从东到西,沿着巨龙大道看看现在还存在的那些企业所在地块未来的规划是怎么样的吧。
1.劲宝和卓尔总部基地
  • 劲宝这是一家食品企业,位于日月山水西边,和卓尔企业总部基地隔巨龙大道相对,1996年落户盘龙城,1998年正式投产,
  • 卓尔优势企业总部基地(第一企业社区)项目2005年8月开工,最初的计划是建成以纺织机械、信息电子、汽车配套、食品医药物流仓储、广告传媒等行业为主的企业总部或地区总部、营销总部聚集的新兴企业园区。
从规划来看,劲宝厂所在的地方未来是居住区,卓尔第一企业社区的土地规划是商业和学校。
2.精工钢构
是华中地区最大的钢结构单体制作厂房,面积5万平方米,年生产能力5万吨 ,2005年11月28日投产。经营范围包括建筑机械制造、建筑钢结构产品及新型墙体材料设计、生产、销售、安装、机械零件的加工等,厂址位于航城大道和巨龙大道交汇处东南角,占地面积不小,
规划里,此区域将来主要发展商业。
3.佳海都市工业园
  • 由武汉佳海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兴建,占地面积2200亩(约1.5平方公里,面积巨大,里面相当于一个小镇),总建筑面积约150万平方米,计划总投资22亿元,区域功能以服装产业为主,可容纳中小型服装企业400余家,2004开工建设。

规划里,此区域未来将成为商业和居住用地(小编个人觉得吧,改造时无需大拆大建,可以参考北京951文创园区的改造经验,将旧厂房打造成牛叉的文艺园区)。
从盘龙城住宅和工厂交错布置的格局里,其实也可以看出当年黄陂的矛盾心理,一方面无工不富,黄陂不发展工业不行,但另一方面盘龙城隔汉口这么近,只发展工业的话,土地又有点浪费,所以2000年开始,开发区的部分区域调整了规划,开始发展地产(但那时候也还没有彻底放弃工业)
2006年,在分析发展形势时,黄陂区发现,其他发展较快的远城区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充分利用主城区的优势,主动接受主城区的辐射。大汉口是一个具有数百年历史的商业品牌。黄陂南部距离汉口这么近,跨过府河就是大汉口,这一优势多年被忽视了。为此黄陂区明确提出在黄陂南部做大做强物流批发业。将临近汉口的黄陂南命名为“汉口北”。
现在来看,黄陂南部,四环以内的地方,未来都将以第三产业为主(会展、文旅、航空服务、医疗、教育、商贸物流等),工业都将转移到四环以外的横店、祁家湾和前川地区。
对于这样的规划,您认为如何呢,欢迎留言讨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