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市场启动,中国进一步远离战争

首发公众号:文禾馆

公众号ID:WenHeGuan0416

7月16日,全国性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下文简称碳市场)正式启动,登记中心放在武汉,交易中心定在上海。

碳排放权作为一种商品,就此登上全国舞台。

有人觉得不可思议,没想到碳排放权也能拿来交易,甚至疑心以后是不是连呼吸权都变成买卖。

更多人对此漠不关心,认为不过是一种新型金融游戏,只要不参与,就不会有什么影响。

一部分人,认为国家是在“变相征税”。

还有一部人认为,国家中了欧美设下的“环保陷阱”,并隐约想起丁仲礼院士的那句话:

我问你,中国人是不是人。

会产生这么多种不同的反应,部分是因为碳市场确实非常特殊,今天就聊聊这件事。

传统市场大多是为了快速撮合交易,降低买卖双方的交易成本。

比如,股市就是在企业和投资者之间牵线搭桥,超市则是连接商品生产者和消费者。

市场交易的基本原则,是买卖双方都是自愿参加。

碳排放市场不同。在碳市场中,如果可以选,相信会有很多企业不愿参加。

为什么这么说?看交易门槛就能明白。

通常的市场门槛,是符合条件后,才有资格入市交易。就像企业符合条件,才能申请上市;消费者钱包有钱,才能去超市消费。

可是碳市场的门槛是,符合条件后,必须参与交易。

以首批参与碳市场交易的企业为例。2225家企业,全部来自发电行业,并且满足同一个硬性标准:

年度温室气体排放量达到2.6万吨二氧化碳当量。

对于这种“交易门槛”,举个或许不太恰当的例子,就像是有人触犯了法律,就必须入狱改造。

当然,这些企业没犯法,但是他们的碳排放量非常高。

2020年,中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100亿吨;2225家发电企业,年度二氧化碳排放量超过40亿吨,占比达40%。

在国家要减少碳排放量的大背景下,这么高的比重,首当其冲成为“接受改造”的对象。

问题来了,碳市场是怎么运行的,如何能让企业减少碳排放量?

如果只考虑减少碳排放量这一件事,不考虑其他负面影响,那最有效的减排办法,就是直接关闭火电厂。

可是想想也知道,国家不可能会这么做。

我国火电占比达70%。关闭火电厂,哪怕只是关闭一部分,下游各行业都会受到严重波及,经济发展肯定会冲击

那么,有没有什么办法,既不减少发电量,又能减少降低碳排放?

主要有两个方向,一是通过技术改造,降低碳排放强度;二是减少火电占比,用光伏、水电等清洁电力替代。

火电企业能够选择的,主要是第一个方向。

第一个方向的难点,在于要完成技术改造,需要加大科研投入、升级设备、培训人员,每个环节都需要钱。

企业继续使用老办法,成本更低不说,还不用担风险。

他们没有主动变革的动力。

这种情况怎么办?只能依靠政府干预。

然而,如果动用统一的行政命令,强令企业限期必须减排多少,效果并不好,或者说负面效果更大。

因为每家企业情况不一样,标准不好制定,很容易出现不合实际的“一刀切”现象。

最清楚实际情况的,是企业自身,最好能让他们自己有动力减排。

能够有效调动企业积极性的事物,就是市场,更具体点,是市场中的潜在利润。

只要利润足够多,再大的风险,再难做的事,都会有企业愿意做。

可是市场也有很多缺陷,盲目相信市场,负面效果可能比“一刀切”更大。

在规模市场风险这一块,中国经验丰富。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一直是在发挥市场作用和控制市场风险寻找平衡。

控制风险的核心是试点,是“摸着石头过河”。

通过小范围的试点,及时发现潜在风险,再配套针对性的政府干预措施,尽可能降低风险。

碳市场的建立,也是走了这么一条路。

2011年10月,国家发改委发出通知,决定在北京、上海、湖北、广东等七省市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2016年,福建成为第8个试点地区)

不行就试试,一试就十年。截至2021年6月,8个试点地区碳市场累计交易是4.8亿吨。

总体效果不错,一些问题也找到解决办法,也就是时候向全国推广了。

之所以要试点10年这么久,不是碳市场的运行机制有多复杂,而是标准不容易制定。

标准的制定,关系碳排放配额的分配。配额的分配,关系到碳市场能否健康运行。

制定标准,首先就需要详细核查不同行业的碳排放量。

比如,同样是火电,有些企业就被纳入名单,有些就暂时排除在外。

进入名单的企业,还要根据机组的不同,算出不同的基准值,以便合理分配初始配额。

这还只是发电一个行业,情况就这么复杂,而碳市场不会只有电行业参与。

等到配额分配好后,碳排放量超过配额的企业,就去市场上买配额。反之,配额没用完的企业,就可以把剩余配额拿去市场出售。

碳排放超标的企业,成本会增加;而成功减排的企业,利润会增加。

如此一来,企业减排就有了动力。

碳市场的建立,除了增强企业减排动力,更重要的意义,是在全社会形成强烈的减排预期。

当某地要新建发电厂,会更有动力选择能够减排的设备和技术,哪怕短期成本高一点。

如果再权衡之后发现没法满足减排要求,要么放弃,要么选择清洁电力。

除了发电行业以外,中国还有很多碳排放高的行业,比如,钢铁、建材、石化、有色等。

按照官方公布的规划,这些行业将会一个个加入碳市场。

有远见的企业,既然知道早晚要加入碳市场,而减排会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没道理不提前开始准备。

以钢铁行业为例。

电炉钢是以电为能源的炼钢炉生产的钢,污染少、碳排放少、热效率高,但是成本更高。

只此一点,就让大部分钢铁企业避而远之。

可是如果减排带来收益,能够超过技术改造的成本,就会有企业愿意做。

放到其他行业,也是同样的道理。

碳市场建立后,要增加减排收益,只需要将碳价(碳排放权交易价格)调控合理范围。

碳价高低,取决于市场上碳排放额的供需状况。

如果碳价太低,就进一步收紧碳排放总量,缩减配额。

供给少了,碳价自然会涨,减排的收益相应增加。

在整个社会内部,始终保持减排收益高于减排成本,整体的碳排放量将会逐步下降。

而且是以一种将负面效果尽可能降低的方式。

这是碳市场的真正价值。

2020年,领导人在联合国大会上宣布,中国将力争在2030年前,让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碳中和的意思,就是排放的二氧化碳,正好被封存(植树造林),或者抵消(可再生能源、低碳技术),大气中不再新增二氧化碳排放。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中国多管齐下,而建立碳市场只是其中一种方式。

最后一个问题,中国竭尽全力减少碳排放,究竟是为了什么?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应对气候变化,只能算是附带的福利。

更重要的是,在减少碳排放的过程中,中国将找到一种新的发展模式:不用通过对外战争掠夺资源,就能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近代西方曾经领先世界,主要得益于两次工业化带来的效率提升。工业化的展开,离不开资源的支撑。

一个国家的工业化,不进则退,可是整个世界的资源是有限的。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就源于几个工业强国对资源的争夺。

中国的工业化,开始得比较晚,等到中国工业崛起,全世界的资源已经被占得差不多了。

这种情况下怎么办?重走德国、日本的老路,去发动战争?这不是中国的选择。

所以,中国要找到新的可持续增长方式。

和减排一样,两种办法,一种是提升对现有资源的利用效率,另一种是积极利用可再生资源。

能源是工业化最需要的一种资源。

在中国能源结构中,煤炭等化石能源占比过半。化石能源成本低,但终究是不可再生能源,并且会带来很多恶劣的环境问题。

此外,中国的石油高度依赖进口,而最近几年,美国针对中国的打压,大家都看在眼里。

和平时期,一切还好说,但是打仗了怎么办?还能顺利进口石油吗?

在这种背景下,以减少碳排放(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为引导,积极开发可再生能源,实现能源结构转型,就变得异常关键。

这件事能不能做成,不仅关系当下每个中国人的发展,而且会影响未来几代人的命运。

我相信中国能做成。

PS:有机会的时候,再写其他的减排策略,比如支持光伏产业、补贴新能源汽车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