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学子的西班牙游记(二)
e。。。年三十放的游记被抗议了,说吊大家胃口,于是直接放上全本,让哈佛学子带你享受一场关于西班牙旅行的饕餮盛宴。
2.1 无可争议的王者阿尔罕布拉宫
个人觉得,阿尔罕布拉宫是整个西班牙最值得一去的旅游景点。不管是其建筑之精美,还是其文化历史意义,都堪称西班牙景点之冠。
来自北非的摩尔人长时间盘踞伊比利亚半岛。从他们最初跨过直布罗陀海峡的进犯到1492 年阿尔罕布拉宫作为最后的堡垒被tz教双王领导的联合军所攻克,时间跨度长达七百余年。msl早在1212年就已经被逐出西班牙中部,但他们在西班牙南部地区,即今天的安达卢西亚大区,仍然繁衍生息并创造了精美绝伦的建筑。值得一提的是,我觉得奈斯尔王朝在伊比利亚半岛南端的负隅顽抗和这里多山的地形颇有关联——去过欧洲之后,我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地形对欧洲历史的影响究竟有多深。
阿尔罕布拉宫中的天花板,其工艺之精巧繁复,达到了令人彻底忘我而无心再关注其他的地步。此情此景之下,脑海中只剩下中学时期曾经背诵过的《阿房宫赋》。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
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
所幸当时的统治者以要求联合军不破坏阿尔罕布拉宫为条件主动弃城投降,这里终究没有遭到楚人一炬,沦落至可怜焦土的地步。相反,西班牙人对这座建筑进行了极为精细的修缮与护理,且始终保持着它原有的建筑风格。他们甚至在这里养了许多只看起来非常可爱的猫咪。
无非兴衰存亡之理,天下皆是如此。那些被历史抛下的,终究一去不
复返。
夕阳西下,在观景台Mirador San Nicolás 远眺位于山谷另一头的阿尔罕布拉宫,颇有一片孤城万仞山的气度。兴衰成败,尽随浮云散去。打开一瓶啤酒,听着乐手娴熟地弹奏《阿尔罕布拉宫的回忆》,和心爱的人坐在石阶上一同等待暮色的降临,人生亦不过如此而已。
2.2 科尔多瓦主教座堂
西班牙有大量传统意义上的欧式风格教堂,比如塞维利亚大教堂就是个中翘楚,而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主教座堂在天主教世界中享有着超然的地位。而科尔多瓦主教座堂与其他许多教堂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它曾经是一座QZ寺。
没有错,这座建筑又是西班牙国家历史的见证。在QZ寺转变为TZ教堂之后,建筑作为有型的文化载体依然得到了充分的保护,可真正代表国家主权,负责传承思想与文化的教士们却早已经换了一茬。如同森林般繁盛的梁柱和红白相间的拱顶诉说着摩尔人王朝曾经的辉煌与荣耀,但这些都随着王朝的更替而烟消云散。一部分文明系列或者欧陆风云系列游戏的玩家很喜欢在游戏里“洗zj”,即改变游戏中某个地块的zj属性。玩家们在电子屏幕前动动手指就能完成的操作,反映在现实生活中又多出了一层无言的厚重感。
不知今天居住在北非的msl人士,如果有机会拜访这座建筑,内心的活动又会是怎样。在这里,游客们会看到精美的建筑依旧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甚至能注意到镌刻在殿内的经文都不曾被抹去。然而在TZ教势力激进的宗教政策影响下,msl与ysl教对这片土地的控制和影响力在接下来的数百年间走向了无可挽回的衰落。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
物与我皆无尽也。”
随着时间日复一日向前流淌,总有一些东西变了,也总会有一些没有。用自己的镜头和双眼去见证并记录一些绚烂美好且还没来得及迎接改变的东西,或许也是旅行的一大意义。
2.3 圣家堂
和科尔多瓦大教堂相同的是,圣家堂也从其诞生便注定卓尔不群。这个世界上有许多教堂,从恢弘大气卓尔不群的梵蒂冈圣彼得主教座堂到美国南方村口的浸信会小教堂,不一而足。高迪在巴塞罗那留下的建筑名作也还有许多,例如古埃尔公园和米拉之家之类。但是不管从教堂还是高迪作品的角度而言,圣家堂都是无与伦比的。
圣家堂作为世上最出名的烂尾楼,直到现在都没有建完。但它的传奇并不需要用所谓烂尾楼的名号予以弘扬。笔者强烈建议选择一个晴天来这里参观,最好是早上或者傍晚,因为只有在晴天来参观才能亲眼见证不可思议的光影效果。
在我看来游览圣家堂简直太简单了,因为游览这里不需要任何的历史基础和宗教知识。只要站在这里,环顾四周,就已经足够了。在这幻景面前,一切解说和导游词都无比苍白。我相信虔诚的信徒或者通晓圣经的人会在这里体会到更深的灵魂共鸣,但即使不是,这座建筑也会给许多人以要不信个TZ教试试的想法和冲动。
其实没有什么必要额外加钱登到塔楼的顶端,在登上塔楼的过程中,游客们的视线也多少会受到一些限制。登斯楼也,并没有什么感觉,只是从幻境般的厅堂中回归了现实而已。
而大洋彼岸的纽约帝国大厦也是如此。完全没有必要到达理论上游客所能到达的最高处,只要去到大多数人都能去到的地方就已经足够了。
2.4 马德里的景点们
马德里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景点当推博物馆和足球场。除了这些之外,马德里就是一个颇具烟火气的国家首都,虽不至于乏善可陈,但也绝没有前文提到过的景点们那般璀璨夺目。
普拉多博物馆里有大量西班牙画家的作品,个人印象深刻的包括Diego
Velázquez 与Francisco de Goya 的作品。其艺术水平和带给我的视觉冲击力,在我去过的所有博物馆里只有大英博物馆与荷兰阿姆斯特丹国家博物馆可以与之相提并论。大英博物馆胜在品类齐全(大英的家底是真的厚,毕竟老牌强盗抢的多),而荷兰国博毕竟有伦勃朗,维米尔与梵高坐镇。索菲亚王后国家艺术中心博物馆有一幅必看的作品,就是历史教科书中曾经出现过的著名画作《格尔尼卡》。当然这里还有很多其他毕加索与达利的作品,这两位的画风都非常鲜明,如果感兴趣绝对值得一看。
伯纳乌球场的球队博物馆设计极为精妙,先是设计一条长长的走廊放着一大堆几十上百年前的球鞋球衣足球奖杯之类,当参观者慢慢卸下心防觉得“诶,皇马好像也不过如此”之后,突然画风一转排出十三座欧冠奖杯,令来访的球迷只能望杯兴叹。球场商店的球衣和各种纪念品无比昂贵,大概只有真正的拥趸才情愿慷慨解囊为信仰充值吧。
马竞主场的球迷们对主队的支持相比皇马球迷更加简单纯粹,现场球迷不管邻座懂不懂西语直接现场教学助威歌曲,八十五分钟后干脆全场齐唱应援曲直到裁判吹响终场哨声。那场球格列兹曼在比赛的末段态度不甚积极引来了现场球迷的不满,其实当时我就有他绝不会在马竞久留的预感。总而言之,我对后来发生的事情一点都不意外。
在那场比赛中,世一门奥布拉克的表现尚不如屡次救险的瓦伦西亚门将内托来的精彩,而叶落归根的托雷斯则恬淡地坐在替补席上和我一起看完了整场比赛。他对西班牙足球的空前辉煌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得遍了俱乐部与国家队的各种荣誉,却也如同命中注定一般多次和联赛冠军擦肩而过,甚至一度因为一桩不太成功的转会案成了整个世界的笑柄。
不久之后,托雷斯便带着欧冠决赛点球饮恨的些许遗憾宣布退役,而西班牙队的锋无力则在他职业生涯的末期越发显露无遗,只留下“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的一声长叹。
好在卡尔德隆球场和万达大都会球场的大门,将永远为那位当年的金发少年敞开着。
2.5 其他球场们
除了马德里的两家球场,我还顺便去了一下位于巴塞罗那的诺坎普球场和RCDE 球场,以及塞维利亚的皮斯胡安球场。
在诺坎普的一场国王杯比赛中有幸看到梅西在自己面前十米控球盘带。他根本不需要用炫目的发型或是乖张的举动来吸引球迷的注意,只要观众懂得足球的基本规则,就会情不自禁地对绿茵场上的这位小个子巨人报以最高的敬意。能亲眼看到梅西在球场上驰骋,是我们这代人共同的幸运。
RCDE 球场位于巴塞罗那市郊区,坐地铁一路坐到终点站之后,再走上十几分钟便可抵达。西班牙人队蓝白相间的清冷色调,一如我前去拜访的那个寒冷的清晨。球场门口的小卖店门可罗雀,球场边上的购物商城倒是有些许人气。
不久之后,那位中国足球的宠儿在2018/2019 赛季的冬季转会窗来到了这里。24 号的他享受着足球带来的无限美好,7 号的他又经历着种种困顿与不如意。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而敢于亮剑的英雄总是配得上我们的敬意。
皮斯胡安球场是我去过的所有球场里最为亲民的一座。还记得大概的比赛内容就是主队全场占优屡失良机,却在最后关头防守高空球出现失误被客队赫塔费抓住机会扳平。比赛结束之后一群球迷在寒风中等待着球员们走出球场迈上大巴,其中不乏身披球队战袍的女士与挥舞着球队围巾的儿童。
然而真正能让我一直回想到今日的,莫过于那几位在寒风中挥舞着巨大的国旗,等待日本球星柴崎岳走出球场的日本球迷。直到今天,我还能轻易地回想起自己曾是多么地羡慕他们。
两年半对于足球世界而言或许还是太过漫长。当时的那支塞维利亚球员们早已换了一拨。还记得当时朗格莱还没有去巴萨,头号前锋本耶德尔还没有回法国踢球,在最后时刻出击失误的里科还不曾经历在英超和法甲的漂泊,而赛后用英语和我交谈,为我签名且与我合影留念的西班牙前锋诺利托也回到了曾让他名满天下的塞尔塔。
唯一没有变的是,在比赛的第16 分钟,皮斯胡安球场的主场球迷们还是会用歌声与掌声怀念英年早逝的16 号球员普埃尔塔。
倘若这位当年与拉莫斯两翼齐飞的左路天才能不必离开这片令他魂牵梦绕的绿茵场……
第三章一些杂感
3.1 吃
西班牙几乎是我去过的欧洲国家里在吃上最为讲究的。非常遗憾没有去过Paella(西班牙海鲜饭)的故乡——瓦伦西亚大区。西班牙各地都有能做一手上品Paella 的餐厅。我至今都没有搞清楚在做Paella 的过程中究竟需要加入哪些香料(除了藏红花显然是必不可少的),大概每一家店都有自己的秘方吧。后来在宁波吃到过一家自诩正宗的西班牙餐厅,谁知点了一份Paella 却发现做得荒腔走板。非常自然地,后来再走到同一条街区,就再也没有见过这家店了。
加里西亚风味的土豆烤章鱼亦是绝品,至今依然想再到巴塞罗那街头小巷里的那家店再吃一次。感觉酱料的调制是本地饮食的精要所在,而许多本地食肆赖以生存的秘方就在于此。每家食肆的tapas,包括各种冷汤与小菜,从橄榄到油炸丸子不一而足。在西班牙找地方吃饭的快乐,是来美帝游玩时靠着麦当劳与泡面奋力坚持的游客们所不能想象的。(当然美国也有许多好吃的东西,我觉得不妨单开一篇文章予以说明。)
总而言之,只要用一下Google 的评价功能避开一些显然的游客向餐厅与众口铄金的雷店,饮食应当不会成为任何问题。相反,我相信饮食会成为旅途中非常值得享受的一部分。
3.2 关于足球
足球在西班牙社会的构成中占据着超然的地位。不论是野球场分布的广度(随时随地皆可球)还是野球场上小朋友们的水平都令人叹为观止。在巴塞罗那街头玩耍的小孩们非常轻易地使出油炸丸子或是马赛回旋的过人技巧,让我一度怀疑踢足球的水平或许是种族天赋。
直到后来我在游玩坎昆的时候,又看了一眼当地人民踢野球,于是突然悟出了一个接近于废话的道理。足球是一项需要靠热爱来督促自己提高水平的运动。
或许中国足球的问题就在于此。球员们既然没有那么向往着提高水平,那自然只能原地踏步。当泡沫破裂资本散去之时,一度号称亚洲第一的联赛,崩解也是时间问题。一个根本就没什么人踢球的国家,不配拥有具备职业精神的联赛,也不配拥有一支不让人民添堵的国家队。
看看在巴塞罗那的街头或是坎昆的野球场里挥洒汗水的青少年们,我其实释然了许多。
3.3 关于语言
总体来说,如果来访的目的仅仅是旅游,那么英语是完全够用的。良好的英语水平可以确保看懂街边的不少招牌(类比用假名屏蔽法看日语招牌),买东西的时候用的都是一样的数字,而旅游业的从业人员都拥有水准之上的英语会话与交流能力。博物馆什么的通常都拥有多国语言讲解,加之看球,看名画和游览圣家堂这样的景点完全不需要使用任何语言,用心去体会就已经足够了。
还记得在阿尔罕布拉宫的山脚下的一家礼品店里遇见了英语口音极其纯正,让我自愧不如的店员小姐姐。但这貌似并不是常态,稍微把话说慢一些通常会有帮助。不得不提的是,想要用英语来更为深入地游览,或是更深刻地认识本地人所处的社会,还是几乎做不到的。即使与出租车司机大叔沟通出行的目的地与路线,有时都不得不使用一些肢体语言。翻译软件有时会有些作用,但我还是不那么信赖那些自己无法验证翻译的结果究竟是对是错的产品。至于试图借助英语来真正融入本地人的生活,或是参与占据他们生活很大一部分的zj活动,更是近乎天方夜谭。
我想,对于精通西语的人来说,即使是用同样的时间拜访同样景点,他们的游览过程与体验,都会比我所看到、所体会到的,要深刻的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