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聂新作:择选(二)
择选(二)
一
《择选1》我约摸写在2009年,距现在也有十余年了,现在的我看当时的我当然生涩,但也好在生涩,由于我不是写作专业出身,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性情所至,不用怕评价,没有顾忌的文字游戏或许真的可以获得游戏的乐趣。现代人太注重外部评价了,而忽视心灵自省。我承认有一部分人抵得住多重评价而超越评价成为自己,但大多数人会丧失工作的热情,生活的感受力,就是当你想把所有事情都赋予意义的时候,那么所有的事情就很容易失去意思、意味、意蕴。好在我写文字,根本不需要在乎别人的评价,只要有兴趣提笔就写,有人会问,那你怎么进步呢?那我就要问:为什么需要进步呢?牵扯到个人兴趣的事情有比进步更重要的事情,在中国教育里有一大块禅宗教育被我们遗忘。话说得道高僧见到山间小屋佛光四射,虔诚无比,于是决定拜访,哪知是一位老太太在念诵佛经,一打听,已经持续念经多年。高僧好心,提醒了老太太,您念经的时候有个字念错了,希望对您有帮助。目不识丁的老太太当然愿意相信高僧,但当高僧离远后忽然发现小屋那虔诚的佛光消失了。是什么原因呢?大家都可以来想一想,这个禅是需要参的,即使是神话寓言也是有他的意蕴的。同样道理的国外寓言我也可以举例,奥地利作家古斯塔夫·梅林的寓言《癞蛤蟆的诅咒》就提到蜈蚣优美的舞姿引起了动物们的喝彩,而癞蛤蟆想要蜈蚣总结一下:你跳舞的时候是先动的哪条腿,哪一条腿又是第2个、第7个或第100个动的呢?你动第16条腿的时候,第48条腿又在干什么,是站着不动、还是伸出去、还是弯起来?这一思考,蜈蚣不会跳舞了。这般所谓总结提升的事情一直在我们身边发生。
十年前的我生涩地故弄玄虚,想在《择选1》里把观影灾难片《2012》的感受化作某种选择,从宏大叙事的影片中选几个细节,来谈世界末日下人的价值判断,我没有用“选择”二字,而是选了“择选”二字,想着与众不同,想着带给自己不一样的感受。十年后的我早就知道语言平实的重要性,同时我也已经学会为自己找借口找理据,之所以我再次想提笔写写灾难片还是用“择选”,而没用“选择”,那是因为早在西晋陈寿所写的《三国志·吴志·甘宁传》中就有:羽号有三万人,自择选锐士五千人,投县上流十余里浅濑,云欲夜涉渡。古代很多名篇都喜欢用择而不是选,如唐代的韩愈“择师而教之”,宋代苏轼的“择其一二”等,择可以表示好与坏两方面的意思,如择言如败语一般,我喜欢这种充满矛盾的字。
二
有人网上留言,说是玛雅预言的2012世界末日是2020年12月。我还记得2012年大家都在说是世界末日,到了最后一天的晚上,我和朋友们在街上走来走去,还有些忐忑,不知道世界末日会怎么到来,还在各自安慰,没想到余生还能见到世界末日。这回可好,2020年肺炎流行,时间到我写文字为止,官方报导死亡人数为2666人,对死去的人而言这就是世界末日,为什么灾难片有市场,那是因为看灾难片的人还活着,兴庆之余,很多时候灾难是生命的主题,灾难里有着人需要终极思考的问题。
2009年写《择选1》当然是觉得新上映的电影《2012》好看,给人震撼思考,好的灾难片总是以灾难为背景,写人性的荒谬与冲突,我至今还记得《2012》拯救人类的诺亚方舟,居然还有豪华舱,一个舱就住2个富豪,可地方可以容纳20人以上。当然,也由于《2012》灾难场景拍的过于真实震撼,所以给人留下的人性余味稍微欠缺点,故事表达还不够集中。当时写文字就促发我的联想,想起2004年的灾难片《后天》,刚好是“一冷一热”,《后天》是全球海啸,气候变冷,而《2012》是地心加热,地壳毁灭,很有中国五行水火之感,所谓的“水火不济”“水火交融”,印象中《后天》是大西洋暖流变更引起的地球气候变冷,而《2012》最后地壳火爆,“诺亚方舟”只能往水里钻。这不还能联想到《流浪地球》撞击木星吗,也能合一个“木”字吧,文字总在瞎想溜达,《流浪地球》也好看,主要还是人性的冲突写的单薄,在科幻片与灾难片间徘徊,要说是科幻片,科幻的细节偏少,要说是灾难片,人性的细节偏少,模棱两可就会削弱主题表达的力度,期待中国可以拍出更好的灾难片。
在这篇文字里,我主要还是想再谈谈外国的片子,或许是距离的美感,人家的片子总能拨人心弦,不仅仅是好看就完事了。如果说《择选1》选择的是《2012》与《后天》的对比之感,那么《择选2》就选择了;韩国的《流感》与美国的《我是传奇》,都是人祸造成的灾难片,“一东一西”“一密一疏”“一个繁闹一个空灵”,人家的电影有质地,是风格的提炼。
三
看过这两部电影的人,一定会知道我在说什么:“一东一西”,一个是韩国片一个是美国片,“东西”不仅仅指地域,而是地域文化,倒是灾难片有某种人性共同的东西;“一密一疏”,一个是讲人群密集就会迅速传染病毒,一个是讲传染过后,一座空城一个人的故事;“一个繁闹一个空灵”,一个还在纠缠城市文明该如何延续,人民在叫板政府,政府该如何对待人民,死去的人堆成了山,想活的人拼命跑而成的繁闹之壮美。一个已经在说城市荒芜后,一个人与狮子一起抢食,一个人在废弃的航空母舰甲板上打高尔夫球却没有一个人呼应他,人身边的一条狗一死,人就会崩溃呐喊后的空灵之寂美。
最近有些佩服韩国的灾难片,因为他们敢拍也敢审核放映,他们的灾难片基本上都是人祸,如《摩天楼》富豪炫富,非得在气流不稳定的夜晚上空动用直升机撒雪烘托圣诞节,导致直升飞机撞向摩天大楼引起爆炸火灾;如《隧道》反映的是当人被埋在隧道里,政府官员毫不作为,一不追究隧道豆腐渣工程,二不积极展开营救,三是还拿着被埋之人的妻子大肆宣传,说政府是如何关心照顾的;如《白头山》也涉及政府操作,韩国与朝鲜的核武器敏感问题;还有《海云台》也是科学家反复说海啸要来了,政府为了面子工程就是迟迟不作为;更不用说《流感》这部非常完善的片子,里面有政府如何对待受灾的群众,隔离、烧死、哄骗,包括韩国与美国关系纠结的问题,一个国家总受另外一个国家的牵制而非常苦恼。灾难片当然要引起某种警示,点醒某种现实的意义,让人心底叫好!
而《我是传奇》绝对是一个疫情彻底的侧面或者说剖面。其实西方电影历史上灾难片或者说灾难片中的丧尸片非常有传统。我们总是在诉求突如其来的灵感,而忽略整个体系的建立。中国电影之所以还没有成势,就是因为还没有完整的表达体系。我们的香港电影是有的,我在看老港片的时候,我就知道动作片一定会长出李小龙的刚硬作派与成龙的柔软滑稽作风,我就知道娱乐片一定会长出黄百鸣的“开心鬼”“家有喜事”的喜剧和周星驰的“无厘头”,更别提武侠片的侠气与警匪片的英气了。而大陆电影,或者说本土电影,我还没法估量会长出什么东西。当然这也是好事,先乱着总会找到线头的。说回《我是传奇》,这个侧面或者说剖面控制的非常好。也是政府宣传已经找到治愈癌症的新药而把人变成怕光的怪物,把世界变成荒芜的。一个人在荒芜的城市生活,每晚抱着一条狗在地下室的浴缸里睡觉,城市荒芜后别有一番文明过后的空灵之美,这种美是一种思绪之美,残酷之美。一个人听着录播看着录像,一个人穿梭在城市,一个人去每家店里闲逛,可到了夜晚就紧张起来,拉上所有的窗户,封闭房屋,隔绝自己,怕变异感染的怪物发现自己。
四
电影背后都是文化在起效果,大众文化背后都是本土文化骨髓里的东西。我觉得我们中国人最了解这两种很特别的文化情态,极致的包容与中庸都是要极致地体会过“一东一西”“一密一疏”“一个繁闹一个空灵”,我之所以觉得咱们中国人厉害,那是因为在历史长河中,中国人及中国文化经历太多的灾难及变故,承受的越多就越是广博。我们重视传统文化,但又那么义无反顾地西化现代化。我们那么喜欢扎堆诉求集体主义,喜欢繁闹的生活,可我们心中又是高山流水,仰慕隐士高人,渴求空灵升仙之感。中国文化很精猛的一个方面,那就是敢提出桃花源记,世界大同,长生不老的愿望期待,当然,有这么多元与广博的文化状态,文化就很难在某一点集中呈现出来,我们还没有拍出《流感》《我是传奇》这样等级的大众影片。部门审查可能过于严苛,灾难片型或许过于敏感,但恰恰是因为严苛与敏感才有可能在夹缝中生长出新的东西,我非常期待我们成型的电影文化。最近韩国有句话很流行——我们只能把这些拍成电影。言外之意就是说他们拍电影更多是商业操作娱乐行为,电影里提到的任何问题无法在现实中有力的解决。电影反映文化,并不呈现立马可行的方法。电影呈现某种文化效果,却很难一次性作用于现实。电影不是治病,文化不是猛药。
还是外国的思绪,美国的马克吐温,有一句非常有道理的话,那就是:有时候真实比小说更加荒诞,因为小说虚构还是在一定逻辑下进行的,而现实往往毫无逻辑可言。随着全球疫情的爆发,国外的混乱,灾难片病毒感染正在全球上演。意大利人戴口罩露出鼻孔,英国“群体免疫”的防治,美国居然有报导,说是一位医护人员太辛苦而躺在走廊睡着了,被工作人员当做病毒感染的尸体而火化等等消息极尽魔幻,真假难辨。还是外国的思绪,比尔盖茨曾演讲,大意是说我们总是担心大的核武器,洲际导弹,拼命地追赶这些大的目标。总有一天,病毒、微生物会让我们付出代价,因为全球都没有做好防疫准备。外国的思绪全球应验,荒诞的真实,魔幻的病毒,正在我写文字的时间点,新闻已经全面在报导无症状病毒携带者该如何处理的问题了,很明显,病毒在娱乐我们。
我一直在考虑一个问题,那就是领导们为什么不去看看电影,电影是当下文化世俗的集中表现,特别是畅销流行电影。领导应该有自己的娱乐生活,才能真的让下面的人娱乐起来。国外关于灾难片、病毒感染的片子不胜枚举,领导们就不能从中有所感悟有所行动吗。似乎如微信传闻,国外安全素养,行政管理都有很大的漏洞。我们一方面觉得自己这边疫情控制的不错,一方面感慨国外情状每况愈下,频频报导留学生买高价机票回国,国家包机接人回来,中国驰援全世界,中国最安全,好比《2012》中国制造的诺亚方舟拯救全世界一般,我们可以把现实拍成电影,又或者说我们可以把似真似假的新闻拍成电影。随即就有人报导中国为了大国形象,中国影响力而去帮助世界,在我们欢呼中国强大的时候,立马就有人报导中国的各方面实力只能算世界三流水平,我们在担心别人的时候,要掂量自己几斤几两。谁说的对呢,不知道,我没有一手资料,内幕消息,这也就暴露了一个普通中国人的心思,似乎要批判几句才能算自己有思想。
从电影中,我至少知道我们的病毒还没有那么厉害,不会一下子要人命又或者变异成新的物种;我们的科技还没有达到可以“诺亚方舟”,抵抗全世界灾难的状态;我们的政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好也没有那么坏;在小病毒小灾难面前,人人平等那是鬼话,至少不同阶级的人享受着不同的医疗待遇。人人平等的愿望只能在大灾难面前有可能实现。还要除开人的心理状态,因为每个人对于灾难的定义与感受不一样,比方说电影《2012》中的疯子,他就认为世界末日非常的美;电影《后天》的男主角非常机智勇猛,主角不死的光环照耀;电影《流感》的男主角怎么折腾也没有被病毒感染,是少数病毒免疫体;又比如只有美国拍电影,愿意花钱花时间,给电影《我是传奇》两个合情合理的结局。一个是男主角为了保护一对母子,而引爆自己的实验室,与感染的怪物同归于尽;一个是男主猜出病毒怪物首领的意图,释放了自己抓来的实验体,最后是怪物的爱情拯救了主角。在疫情之下,每个人的感受都不一样,平等无从谈起!
灾难片的意义就在于提醒所有人什么事情才是最重要的,我想在灾难过后,活下来的人应该有自己新的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