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针王乐亭——六合穴临证感悟

I导读:古人把六合穴的治疗重点放在六腑范围。临床发现六合穴疗效确实超过了“肚腹三里留”的治疗作用。参阅典籍, 有不少这样的记载, 例如《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荥俞治外经, 合治内腑。”《灵枢·四时篇》:“邪在腑取之合”等。(编辑/唐义超)

六合穴的临床体会

作者/陈湘生

先贤用合穴治疗的重点,多放在六腑范畴,文献中多有这样的记载。如《灵枢经·邪气脏腑病形》曰:“荥俞治外经,合治内腑。《素问·咳论》曰:“治脏者治其俞,治腑者治其合。”《灵枢经·四时气》曰:“邪在腑,取之合”。均指出了合穴治病的方向。这里所说之合,当然是指阳经之六合,即胆合入于阳陵泉、膀胱合入于委中、胃合入于足三里、大肠合入于上巨虚、小肠合入于下巨虚、三焦合入于委阳。以上所说手三阳经之合穴理应当是曲池、小海、天井穴,而为什么代之是上、下巨虚和委阳呢?这里一定有原由,在此必须加以说明。
手三阳经本部经气仅能作用于头部、上肢等体表循行所过之处,不深入内腑;而足三阳经本部经气,除作用于头、面、躯干循行体表所过部位外,其部分经气由合穴处别入内腑,而和本腑贯通,所以治疗腑病的主要经脉大肠、小肠、三焦之经气,皆自立于足三阳经的穴位上别入本腑,然后上合于手部所属经脉。《灵枢经·本输》在述手三阳经的五输穴时,皆有“上合”二字,而手三阳经腧穴不能治疗本腑疾病,正反映了它和足三阳经的这种关系。
上述仅阐述了合穴治腑病和六合穴与经脉内在联系的机制,至于六合穴具体的治疗作用又如何呢?追本溯源,最早记载而又有详细叙述的当推《灵枢经·邪气脏腑病形》,曰:“胃合于足三里······胃病者,腹䐜胀,胃脘当心而痛,上支两胁,膈咽不通,食欲不下。取足三里。”“膀胱合入于委中······膀胱病者,小腹偏肿而痛,以手按之,即欲小便而得,肩上热若脉陷,及足小趾外廉及胫踝后皆热若脉陷,取委中。”“胆合入于阳陵泉······胆病者,善太息,ロ苦,呕宿汁,心下澹澹,恐人将捕之,嗌中吤吤然,数唾,在足少阳之本末,亦视其脉之下陷者,灸之,其寒热者,取阳陵泉。”“大肠合入于巨虚上廉······大肠病者,肠中切痛,而鸣濯濯,冬日重感于寒即泄,当脐而痛,不能久立,与胃同候,取巨虚上廉。”“小肠合入于巨虚下廉······小肠病者,小腹痛,腰脊控睾而痛,时窘之后,当耳前热,若寒甚,若独肩上热甚,及手小指次指之间热,若脉陷者,此其候也。手太阳病也,取之巨虚下廉。”“三焦合入于委阳······三焦病者,腹胀气满,小腹尤坚,不得小便,窘急,溢则为水,留即为胀,候在足太阳之外大络,大络在太阳、少阳之间,亦见于脉,取委阳。”
《灵枢经》之后的《针灸甲乙经》对六合穴治腑病有所发挥,此后历代医家在针灸著作中除了对足三里、阳陵泉两穴论述较多,而对其它四穴在治疗六腑病候上很少论及,以致后人将六合穴作为以治疗六腑病为主要用穴较为陌生,因而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
王老擅用六合穴治疗腑病,并在临床使用时有其独到之处。20世纪50年代余随他佐诊,受其传授,以至在后来的临床中,也常用六合穴。譬如说慢性阑尾炎,针灸取穴以大肠下合穴上巨虚为主,能起到消炎止痛的作用,若内腑蕴热,外透体表,出现经病而发热恶寒时适当配合曲池、合谷、外关等腧穴来解除表邪;对内腑之温浊蕴热只用上巨虚,这从病理机制上说明了,六合穴的“上合”、“下合”的含义,且有一定的临床实践依据。又如胆囊疾患,包括胆囊炎、胆道结石、胆道蛔虫病,用胆之合穴阳陵泉为主穴,来缓解松弛胆道,以达到镇痛消炎的目的效果;胃十二指肠溃疡病,前者取胃之合穴足三里,后者取小肠下合穴下巨虚为主穴,也能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此外三焦下合穴委阳穴,治疗三焦气化失宣而引起的癃闭、尿频等症也有满意疗效。
余在临床上处理若干腹痛,其中包括发病原因如气滞、血瘀、食积、虫痛、寒热阻滞等,用六合穴为主穴治疗,通过临床观察,发现其疗效确超过了“肚腹三里求”的治疗作用。《灵枢经》记载,委中膀胱之合能治膀胱病引起的小腹偏重而痛,临床上还未遇到如此病例,有待以后在实践证明其疗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