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季是否能艾灸?你一定要知道

  • 下雨天可以艾灸吗?

由于三伏天里,高温又多雨,不少灸友提出这个问题。

答案是:可以艾灸。

  •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顾虑呢?

多数人是这样认为的:下雨后,气温低、空气潮湿,做艾灸时毛孔张开,湿气会进入体内,导致艾灸没有效果。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其实这是多虑了。

  真相  

在室内做艾灸的时候,湿气是不会进入体内的,因为艾条燃烧时周围的温度已经很高,所以就没有湿气的入侵,只有湿气的排出。

但做完艾灸后,如果再把皮肤暴露在外,寒湿就容易进入体内。

因为没有艾条的火力而毛孔依然在打开(毛孔的关闭并不像开关一样,说开就开、说关就关,它是需要一个过程的。)

  • 要怎么避免这种情况呢?

如果你是自己在家中做艾灸,那么只需要做好防护措施就可以了。

比如准备些毯子将自己包裹严实。这样做不仅效果好,其实最重要的是可以防止湿气进入体内。

如果是在专业的艾灸馆做,那么就尽量穿长袖长裤,把自己遮严实了,并且做完之后在艾灸馆里多待一会儿再出门。

多雨的季节,做好养生保健对身体健康十分重要。

雨天里人体正气不足,体温下降,抵抗力下降,体内的病邪容易生发,例如:头晕、鼻塞、全身无力甚至风湿、类风湿等。

这时候经常艾灸相应的穴位,可去除体内的病邪,同时更能起到预防疾病的作用。

雨天人体体内最明显的就是湿邪。“湿邪”是“六淫”(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之一。

雨季阴雨连绵,人们居处潮湿,稍不注意就容易造成湿邪入体引发湿症。再加上天气炎热人们贪吃冷食,凉爽的饮食的确能让身体感觉舒适,但寒凉之物却最伤脾,而脾在运化水湿方面作用重大,脾阳失运,湿自内生。

湿邪通常分外湿和内湿,无论哪种湿邪,都会使人出现食欲不振、腹满、腹胀等消化功能减退症状,同时伴有精神萎靡、嗜睡、身体发困、不想饮水等一系列症状。

如果你近两周内常有以下表现,就说明体内有湿,需要治疗了。

1. 头部沉重四肢乏:湿性重浊,其特点就是沉重,失眠,记忆力下降,易怒,烦燥。

2. 口中发黏舌苔腻:感受湿邪最典型的表现就是口中发黏。

3. 胸腹胀满小便不畅:湿为阴邪,易滞留脏腑,阻碍气血运行致脘腹胀满,脾胃功能失常。湿邪停于下焦,则小便短少而不舒畅。

4. 下肢浮肿便溏泻:常表现为下肢浮肿,朝轻暮重,大便不成形,而且粘滞,便完后感觉不爽。

5. 脚缝痒,起水泡甚至溃烂。

  • 那么该如何祛湿呢?

1

多做艾灸祛湿

艾灸的作用有很多,在生活中适时的艾灸能够达到温经通络、祛湿的作用,而且还能补阳气,经常艾灸可以让您轻松避免秋季常见疾病。

男女祛湿配穴各不同。

男人祛湿穴位

1、艾灸命门穴: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是人体生命力的中心,为元气'住宿'的地方。

2、艾灸解溪穴:在足背与小腿交界处的横纹中央凹陷处,当拇长伸肌踺与趾长伸肌腱之间。这个穴位是全身祛痰湿的穴位,对解除下肢的水肿效果较好。

3、艾灸丰隆穴:在小腿前外侧,当外踝尖上8寸,条口外,距胫骨前缘二横指(中指)。 这个是祛湿较好的穴位可有效健脾化湿。

女人祛湿穴位

1、艾灸关元穴:腹正中线上,脐下3寸处,为养生保健强壮的要穴。长期施灸有调理气血、补肾固精等功效。

2、艾灸中脘穴: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上4寸。能有效缓解胃部疾病的各种症状。

3、艾灸足三里穴: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

2

坚持适当运动

体内湿气重的人大多饮食油腻、缺乏运动。常会感觉身体沉重、四肢无力不爱运动,体内淤积湿气,久而久之就会导致湿气攻入脾脏,引发一系列的病症。

适当的锻炼,使身体能够时常出出汗,这样可以促进身体器官运作,加速湿气排出体外。

3

不要睡凉地板

尽量不要住地下室(潮气重),热天也不要直接睡地板。空气中水分会下降且地板重,容易入侵体内造成四肢酸痛。最好睡在与地板有一定距离的床上。

4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房间内的湿气如果很重,建议多保持空气流通,让空气带走湿气。地板湿了,立即拖干,免得湿气滞留。如果外界湿气也很重,可以打开风扇、空调,借助这些电器保持空气的对流。

5

多吃祛湿食物

可适当多吃赤小豆。因其有利水消肿、解毒排脓、清热去湿、健脾止泻的功用,借助赤豆健脾利湿、清热利水的作用,湿疹患者食后有利于康复痊愈,无论急慢性皮肤湿疹之人均宜多食。

6

避开生冷食物

中医认为生冷食物、冰品或凉性蔬果,会让肠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滞,不易过多食用。如生菜沙拉、西瓜、大白菜、苦瓜等。

2021年三伏灸时间表

初伏:7月11日-7月20日

中伏:7月21日-8月9日

末伏:8月10日-8月19日

伏后加强:8月20日-8月29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