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南宋官窑

转自 芝润斋 2021-07-25

 (一)“内窑”——宫廷御窑

业内人都知北宋“汴京官窑”是御用窑,南宋'内窑’就是“有样学样”的所谓“袭徽宗遗制”。皇帝即便不为自己着想,奴才们也会为皇帝着想的。正所谓“皇帝不急太监急”,这就是帝王社会的性质。'朝廷’'官府’只是政权机器的名称,皇帝才是活生生的实体。史料《坦斋笔衡》中记:“中兴渡江…… 袭徽宗遗制置窑,于修内司造青器,名'内窑’。澄泥为范,极其精致,釉色莹澈,为世所珍。”已祥细地记述了御用窑烧造的宫廷用瓷状况。
                (二)郊坛下官窑——朝廷、官府事物性用窑
    后建郊坛下官窑之目的,就是为解决朝廷内部有关职能部门事务性以及各类庆典、祭祀活动所需的大量用瓷。(注意“大量”与'客观’存在下的无奈)据拷,从公元1127年,康王赵构在南京称帝,改元建炎,就应有登基大典,但无奈于非常时期,大典所需用瓷不仅无法获得,就是眼前宫廷中的生活用瓷也成问题,而这些事不是说办就能马上做到的,得需先筹划。于是在建炎三年(1129年)“诏将作监并归工程,修内司兼统宫廷窑务烧造的瓷器”。而宋高宗一圈人却迫于形势,从(1126——1138)一直辗转在东南沿海各地,躲避金军。至绍兴八年(1138年)定都临安才安居下来。颠簸长达12年,在这期间的基本生活用瓷应那里来呢?显然主要来自各地的民间供奉及边建边烧用的'内窑’。 至绍兴十三年(1143)为举行隆重的祭告天地诸神的大典,需用大量的祭祀用瓷,而当时的浙江民窑也因战争等因素而难有作为。在此一矛盾下,只有新建'郊坛下窑’才能解决问题。从建炎三年(1129)年下令建'内窑’至绍兴八年(1143)年下令建'郊坛下窑’。充分体现出南宋高宗皇帝临危不乱的治理方法。

      (三)金丝铁线
《1》.“金丝铁线”形成的方式:
一· 自然形成——自然形成的首要条件就是瓷胎必须是澄泥。  二· 人工形成——人工形成的金丝铁线一定不是澄泥胎。
《2》“金丝铁线” 自然形成的三点要素:1. 澄泥胎 2. 多层施釉3. 施薄釉
   1.  所谓澄泥胎就是文献上所说的“澄泥为范”。而只有澄泥为胎才能令瓷器出现“极其精致,釉色莹澈”的出窑效果。
   2.  所谓'多层施釉’是产生,“百圾碎”、“鱼子纹”、“细碎开片”的技术原理。
   3. 所谓'施薄釉’,釉越薄,层次越多,纹状密度就越细密如鱼子,反之就宽。蟹爪纹大开片官窑就恰与其相反。
    御用'哥釉’瓷表面细密纹之所以能呈现出立体状态,就是多次施釉的效果,是每层釉面裂纹的叠加之故。
    宋代是没有“金丝铁线”一说的文献记载。至明中期《春风堂随笔》及《处州府志》才有记载有关哥窑“浅白断纹,号百圾碎.....”(注意是“白断纹”)就是对烧造的'官窑’哥釉瓷外观状况最清晰的展现。由此可推断:明早期以前的'官窑’哥釉瓷“断纹”还是无色的。催生出“金丝铁线”的时间可能要到明中以后。澄泥胎在经历数百来年时间的物化,使器物釉面的“细碎白开片”沁上了由内向外渗透的澄泥胎色,又由于最上面一层釉裂纹暴露在外之故,比内层显深色些。这就是“金丝铁线”的由来。当然南宋皇帝是看不到'金丝铁线’景观的。

(四)紫口铁足
     “紫口铁足”形成的方式:1. 自然形成。 2. 人工形成。是哪种方式形成主要取决于胎的用料色,这在烧造官窑瓷器上并没有太多的技术含量。明·高濂《燕闲清赏笺》中所谓“紫口,乃器口上仰,釉水流下,比周身较浅,故口微露紫痕,此何足贵?指出这是一种自然淌釉现象,胎色与釉色形成的反差而已。紫口“何足贵?惟尚铁足,以他处之土咸不及此。”一语道出了胎土的至关重要性。

(五)“澄泥为范” 
      所谓“澄泥为范”,即'内模外范'工艺之解,实际上就是澄泥为胎。它是御用器专用的胎土源料。有人说“澄泥为范”是指制作瓷器的模范工具。对此置疑之处是:试问,“澄泥”是个什么概念?古法大致是:“取河床下的泥,淘洗后,用绢袋盛之,口系绳再抛入河中,继续受水冲洗,如此二三年之后,绢袋中的泥越来越细,以过滤的细泥为材料。”如此费工费时获得的稀缺昂贵材料只用来做器模工具?而用瓷土来做器胎?是脑子有问题吧?还是理解错了?显然,都不是。问题是谁见到过官窑瓷是澄泥为胎的呢?正因为罕见或者说没见过,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说法。
      其工艺如下:(以一园形碗为例)先做好一内模并在其外刻好纹饰,再将调好的澄泥浆附在模具上即可用手转动操作。待干,经细加工后从内模具上取下,即成素胎器了。(再以一椭园形盘为例)也是先制一内模并在其外刻好纹饰,将调好的澄泥浆附在模具上,再以事先做好的外范(可以是青铜范,也可以是泥范)挤压内模上附着的澄泥浆,至合模后刮去挤出的澄泥浆,待干后拿开铜(泥)范,内模具上被挤压的澄泥浆即成素胎器了。説以“澄泥为范”就是'以范为胎’。在上述工艺流程里,我们看到澄泥的使用之处,既是理论上的'范’也是实际上的胎。这工艺其实很简单,重要的是在用澄泥为胎与用瓷土为胎烧造的效果。创新,才是作为御窑窑工们重视的课题。明嘉靖.陆蓉在《菽园杂记》中说:“大率取泥贵细,合油贵精,匠作先以钧运成器,或模范成形,候泥干则蘸油”可见澄泥与瓷石比较谁更'贵细’?

(六)“哥窑”窑址及“官窑”与“哥釉”瓷的梳理
元代文献《静斋至正直记》说:“乙未冬,在杭州时,市哥哥洞窑器者一香鼎,质细虽新,其色莹润如旧造。识者犹疑,会荆溪王德翁亦云,近日哥哥窑绝类古官窑,不可不细辨也。”这是已知历史文献最早提到'哥哥窑’一词。此后,关于“哥窑”一事就被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降临于世,伴随着时光的流逝而变的扑朔迷离。“哥哥窑绝类古官窑” “ 绝”'很象’也,“古”'宋朝’也。说的清清楚楚。既然是'很像’何时又变味成了“就是”宋代“哥窑”?

所谓'类’既是品种多样,而不是指单一的那种'细碎白开片纹’瓷。遗憾的是,这一文献所示,又被后人给'张冠李戴’了。从明清开始,就有将上述元代文献“近日哥哥窑绝类古官窑”之意,默化、裂变为指'细碎白开片纹’的瓷器。如:明·《春风堂随笔》说“哥窑,浅白断纹,号百圾碎。”明·《遵生八笺》更是将'官窑、哥窑’区分的泾渭分明:“官窑质之隐纹如蟹爪,哥窑质之隐纹如鱼子”。现代人干脆把有金丝铁线的称为'哥片纹’或'哥开片’。从此,'哥窑’这一词,在历史长河的绞拌中就成了区别官窑类的代'名称’了。

史料文献在漫长的历史长河里的沉淀,会多多少少发生'变异’,就如同一个人从小到老发生的变化一样。记忆总是随时间而淡漠,还原这种'变异’的办法就是认真、细致的阅读及科学的分析。但也有文献没发生'质’的'变异’,如:清代《南窑笔记》中说:“哥窑即名章窑……釉色肥厚,有粉青月白色,淡牙数种,又有深米色者。”就是泛指官窑类了。
      人们就是在这样或那样的说法中被搞'晕’了。如:日本学者荒井认为:哥窑器认识上的混乱,是由上世纪20年代故宫接受清宫文物登记时发生错误引起的,有些东西尚未有定论,就被记录者随便确认了。陈万里在《参观上海伦敦预展会以后》一文中也说道:“第69图原名哥窑盘,第70图原名官窑盘,当时(题原名时)已经搅不清楚了。就印片上看,完全是相似的物品,而一名为哥,一名为官,到了郭先生又称之为南宋官窑,真是一件好笑的事。”(摘自陈万里考古文集第38页,郭先生即郭世五),

在宋代历史文献上从来就没有“哥窑”一词只字片语的记载。宋代人不提“哥窑”,元代人来提,不是有些滑稽、匪夷所思吗?显然,这恰恰说明:元代人本是以章氏弟兄的排行称谓说事,但在流传中不经意被后人“表错了情”。汝窑、定窑、耀州、越窑、龙泉窑等,甚至仅有几年烧造时间的柴窑、汴京官窑都有记载。如此这般精美而却没有只字片语的文献记载,这是无论如何都说不过去的。因而,说宋代有'哥窑’显然是概念上的“混淆”。
      明·嘉靖《七修类稿续稿》中说“哥窑与龙泉窑皆出处州龙泉县,南宋时有章生一、章生二兄弟各主一窑。”在时局动乱年代,恰逢“高仿手”章生兄弟的出现,“哥哥窑”一事不径而走。除此之外没有任何事例可说明宋代有专门烧造“哥窑”窑址的迹象。“宋代没有'哥窑’,但有'细碎白开片纹’的'哥釉瓷’。(注意!是'哥釉’不是'哥窑’)属南宋官窑类。
      宋代所谓“哥窑”就是南宋修内司“内窑”中一种极其精美而又独特的“品种”而已。这种产品在宋时称为'官窑’,元时称为'哥哥洞绝类古官窑’, 明清时称为'旧哥窑’。今时称为'传世哥窑’'哥窑’'哥开片’。

有篇《国内外学者论哥窑》的文章说:“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所提的'古董行所谓哥窑论’的观点,就是传世哥窑烧出米黄、粉青的源头所在。根本不存在传世哥窑的专业窑口,又从哪儿去找它的窑址呢?”有窑就有窑址。但宋代没有“哥窑”又何来窑址?用已成俗的名称加以区分也只能称之为“哥釉”瓷,而不应称之为“哥窑”器。因为'哥窑’与'哥釉’不是一个概念,(注意!'混淆’于此)。所以,这种有着独特外观的瓷器,正确的称法应为:属宋代官窑的可称“哥釉瓷”,属元代的可称“哥窑”,元代之后的可称“仿哥窑”或“仿哥釉”。理由是:称元为“哥窑”是因元时即有'哥弟窑’,属名副其实。称宋为'哥釉’是以流传冠名,便于区分。这样就将混淆的“哥窑”概念梳理清楚了。

(七)'官窑’与'哥窑’的区别
哥窑特点:“细碎开片”+“金丝铁线”+紫口铁足(胎色有多种)
官窑特点:  蟹爪纹(大开片)+紫口铁足(胎色有多种)
宋代御用'哥釉’特点:细碎开片+ 金丝铁线(自然形成)+紫口铁足+澄泥胎+端正合制、莹无疵瑕、色泽如一(包括钦定后的描金加彩)
宋代御用'官窑’特点:蟹爪纹(大开片)+紫口铁足+澄泥胎+端正合制、莹无疵瑕、色泽如一(包括钦定后的描金加彩)
御用瓷的特点有文献为证:“澄泥为范,极其精致,釉色莹澈,为世所珍” “....供上瓷器唯取其端正合制,莹无疵瑕,色泽如一者。”祥细地叙述了御用瓷的状况。

(八)为什么说元代'哥窑’窑址会有几处 
     《静斋至正直记》中说:“乙未冬,在杭州时,市哥哥洞窑器者一香鼎,”而 《七修类稿续稿》称:“哥窑与龙泉窑皆出处州龙泉县,” 前者是说“哥窑”在杭州老虎洞,后者是说“哥窑”在处州龙泉县。也就是说章氏兄弟在多处地方仿烧过宋官窑瓷器(含“哥釉”瓷)。什么原因呢?只有天知道!
      但我们可以推理、假设:章生兄弟及父辈分别在南宋'内窑’、处州龙泉(贡)窑做过窑工,在南宋灭亡后章生弟兄抓住历史机遇,利用掌握的官窑技术首先在原窑址老虎洞窑仿烧。也就是我们现今考古看到的老虎洞窑'元代层’。而其弟也在处州仿龙泉(贡)窑产品。由于时局、家庭、源料等问题,或因害怕官府而东躲西藏,或因谋生而'南征北战’,这些情况都可能使得章氏兄弟四处'打游击’(如现在的打工一族)这或许就是'哥窑’在杭州、在龙泉等说的因由吧?
      明·《燕闲清赏笺》中说“所谓官者,烧于宋修内司中,为官家造也。窑在杭之凤凰山下……哥窑烧于私家,取土俱在此地。”指出,要使瓷器有'铁足’只能'取土俱在此地’。 李辉柄老师认为北京故宫博物院和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传世哥窑,为南宋修内司窑;民间通常说的哥窑为龙泉哥窑(大窑),也都能说明一些问题。
      私人窑业,只要有技术到那都能混口饭吃。章生弟兄及其父辈在多处地点仿烧官窑谋生的推理应是合情理的,也正是因为谋生这一理念,仿烧官窑的窑口必然是属综合类型的,因市场需要是'多类'的。而官窑就不一样:计划、任务、要求,不受市场干扰。章生弟兄及其父辈在这些窑口上烧造,发挥的只是在官窑工作时学到的技术,希望能烧造出官窑的品质来。但技术毕竟代替不了成本昂贵的'精釉’及“贵泥”(含'澄泥’)。'精釉’是什么概念?'澄泥’又是什么概念?弄清楚这个问题后“官窑”为何物?就会明白了。
    
      宋代的“哥釉”瓷没有专有的窑口,也是在“内窑”与其它宫廷用瓷一起烧造的,如蟹爪纹(大开片)就是'同一母’下的兄妹。元代的“哥窑”虽有几处,但多属综合类型,同样不可能只是烧造一种细碎开片纹的'专业窑口’。这不是想做什么就是什么,而是民窑生存的基本法则。
      过去,故宫博物院为了研究宫廷旧藏的宋代哥窑器,向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提供“哥窑”实物标本进行化验,测定结果表明:哥窑与龙泉窑的关系出现了不置可否的疑惑。被检测的哥窑样品“与景德镇的同类作品比较接近”或与'传世哥窑’不符。为什么会这样呢?只有一种解释:因为它们可能来自同一个'母亲’——章氏弟兄,只是'出生’的地点不同而已。它揭示了'哥窑’的'游击’性质。

(九)为什么说宋代的“哥釉瓷”是典型的宫廷御用器?

宋代是没有“哥窑”的,导致南宋官窑产品中分裂出所谓“哥窑”的主要因素:就是开创了把澄泥运用到瓷胎上来。这一绝妙工艺成就,在宋代文献《坦斋笔衡》中,得以淋漓尽致的体现:“澄泥为范,极其精致,釉色莹澈,为世所珍“(有实物器为证)。
     
      其所以能在数百年的岁月里雾光交错,形成陶瓷史上的奇观:辩论、迷惘、仿造....既便是国內最权威人士亦耐不住沉寂,奋然执笔投书,引经据典……。为何?这就是魅力啊!而这种魅力的形成,无外呼就是它与众不同的胎釉材质及难以成就的“百级碎”绝妙工艺技术。更令人动容的是岁月给它留下的沧桑色彩:如网交错、重叠错落,形成极为立体的细密网纹上隐现着迷人的“金丝铁线”与器物的端正、莹润,在黄色为地子的映衬下,凸显出与众不同的皇家气派。
    “哥窑”它相似于官窑却又有那么一点不同。也正是因为那么一点不同使它成为了宫廷上典型的御用器。同样,也正是因为它成了宫廷上典型的御用器,而导致了它之后迄今数百年堪至数千年的“论战”与“赞美”的故事得以流传延续。

“紫口铁足+澄泥胎+鱼子般的百级碎裂纹+端正精致”(当时还没有金丝铁线),是当年御用瓷器不可置疑的状况。它印正了南宋人叶真在《坦斋笔衡》中所述:“澄泥为范,极其精致.油色莹澈,为世所珍”亦印正了明代人何孟春在《余冬续录摘抄》中所述:“江浙官窑烧造供上瓷器,其始拷师作涂饰,求其精致一也。开窑之日反复比量,而美恶辩矣。其中有同是质而逐成异质,同是色而特为异色者,水土所合,人力之功,不复能与,是之谓窑变。盖数十窑中,千万品而一遇焉,然监窑官见者必毁之,窑变宝珍奇,而不敢以进御以非可岁供物也。故供上瓷器唯取其端正合制,莹无疵瑕,色泽如一者。”

我们都知道御用器一定是官窑中的精品。说“哥釉”瓷是官窑中精品中的精品,理所当然就会成为宫廷上典型的御用器。这是合符逻辑不容置疑的。它有别于官窑瓷釉面的“开片”、 胎土的“贵细”、釉料的“贵精”以及烧制的“端正合制,莹无疵瑕”。它的鳝鱼黄澄泥胎质(寓意皇帝)百圾碎纹(寓意天玄)合在一起就是“天玄地黄”。正是这种可遇不可求的“细碎开片”技术,成就了章生兄第千年美誉的冠名——“哥窑”。

或许有人会问:“哥釉”瓷何以证明是官窑中精品中的精品?问得太好了!答:1. 从历史文献上的记载来看:宋人叶真的在《坦斋笔衡》中记述“修内司造青器,名'内窑’。澄泥为范,极其精致,釉色莹澈,为世所珍。”宋时就'为世所珍’了,后续朝代不仿它?那就真有些'怪’了。这不,元人孔克齐在《静斋至正直记》中说:“乙未冬,在杭州时,市哥哥洞窑器者一香鼎,质细虽新,其色莹润如旧造。”不就开始仿了吗!至明清就更来劲,上至皇帝,下至黎民百姓都在仿宋代官窑。有乾隆咏哥窑御题诗为证:“伊谁换夕薰,香讶至今闻。制自崇鱼耳,色犹缬鳝纹。”及“铁足腰圆冰裂纹,宣成踵此夫华纷,而今景德翻新样,复古成不易云云。”但“历史上各朝精心仿制官窑、哥窑,到头来却无一能及。”这是耿宝昌在谈及官、哥窑时所说的评语。也就是说,耿宝昌已将历史上各朝精心仿制的与现有的传世哥窑器做了细致的比较后得出的看法。应当说这一引证是有说服力的!而我所见到的一件'大开门’的宋代葵花盘哥釉器的状况同样能支持这一看法。

以现在的眼光上溯千年瓷窑史,到宋后始有“哥窑”的种种赞美,再看一眼真正“传世哥釉”瓷器的魁丽与奇特,在各种史料实物彼此的相互比对印证下,你一定会为宋代“哥釉”瓷空前绝后的精湛艺技感叹不已、折腰肃穆.........!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云雾中”就是这个道理。 只有登上“制高点”,才能开阔视野,才能看清、说清问题。但有时又会因不经意的一个闪念“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哥釉”这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绝艺技术:“鱼子”及“金丝铁线”纹,可以说,他不仅代表了宋代官窑瓷艺技术的最高水平,还是迄今千年瓷窑史上胎釉完美结合技术独一无二的见证!

有人说:“哥窑瓷釉面所产生的'细碎纹’ 是由于胎、釉的膨胀系数不一致所造成的,属于烧造工艺上的一缺陷”。但这或许是人的某种感念“在不知中求所知”的一种心态——当把不可能变为可能后,那种令人难以置信的惊叹与并生出的疑惑会使人很容易趋向一种'自我解惑’的出处:哦!原来是'缺陷美’(见图)
      在纷乱迷惘中又出现了“官哥不分”的“晕象”,大有在“哥窑”址没挖出之前谁都不服谁之势。(没有,又怎能挖出?)......。确实感觉太累太累了.......。
      冯先铭先生认为:传世'哥窑’瓷器中属于元代的作品“从产地说,也恐非一个瓷窑的出品”。汪庆正先生也指出:“宋哥窑是否存在,要作进一步的深入研究。然而,我们过去把传世哥窑都定在宋代,是肯定有问题的”

就留下我们的墨迹,让历史在它上面圈圈点点吧!

杯酒释情怀,一吐为快!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