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开朗基罗与大卫像 白头翁
.米开朗基罗与大卫像白头翁2021-02-08 04:24:06大公报.米开朗基罗的大卫雕像真身在佛罗伦斯美术学院画廊。而米开朗基罗的真身就安葬在圣十字教堂中,他几乎和伽利略面对面,一步之遥。米开朗基罗的石棺之上,有一道似乎镀金的彩冠,两旁彩色的披肩,簇拥着金色闪光的名画,他的石雕遗像端莊地立在石棺之上,不像艺术家,却威严,肃穆地像政治家。厮守在米开朗基罗身边的是三位俊俏美丽的缪思,这三位女神分别代表着此处安息着人类天才的绘画家、雕塑家、建筑家。米开朗基罗即使在圣十字教堂也不会寂寞。落霞夕阳中的大卫雕像,高高地站在米开朗基罗广场上,高大、健壮、英俊、完美,霞光披散在大卫青铜的身躯上,时而有金属的冷光;随着夕照中的彩云,时而又有青石的暖色;七色的光束齐聚在大卫的头顶,每转换一次角度,都会发现大卫的表情都在变化,大卫的身影都在变化,大卫的身体彷彿都在移动。人们久久围而不散,敬而观之,不知道是瞻仰米开朗基罗的超凡的技艺,还是欣赏大卫的光彩和形象?米开朗基罗小小年纪,已出手不凡,常有惊人之举。二十多岁时已经完成《圣母哀悼基督》,他是拉斐尔、达芬奇文艺复兴“三杰”中成名最早的。当这座雕塑出展引起巨大震动时,观者众众,讚者纷纷,激情洋溢,年轻的米开朗基罗可谓春风满面,得意之情不表自溢。但所有的评论讚扬都没有人提及他的名字,不是张冠李戴,就是猜疑纷纷,年轻气盛的米开朗基罗敢“劈手斩得小楼兰”,何况正名乎?众目睽睽之下,拎起工具,在这座雕塑的圣母胸前,刻上自己的全名,这就是米开朗基罗的脾气。这也成为他一生唯一留下自己签名的作品。就是这件作品,足以值得佛罗伦斯人骄傲。一九六四年,美国举行世界博览会,米开朗基罗的这件作品要从梵蒂冈不远万里运到纽约,《圣母哀悼基督》重约六千七百磅,还必须妥稳地从底座上卸下来,梵蒂冈为她支付了六百万美元的海运保险,再为雕像在博览会期间的安全付出二千万美元的保险。而为此担当运输任务的竟然是一艘美国最新型的核潜艇。如此非凡的经历恐怕没有第二件。二十九岁的米开朗基罗终於遇见了“上帝”,“上帝”在卡拉拉採石场置下一块巨型大理石,彷彿是三丈六尺的湘繡绸缎,但这块“天外来石”上有一道致命的裂缝,湘繡绸缎再好,中间被横竖剪开,此活怎做?若无回天之力,天大的手笔,石毁雕败。无人敢登此“考场”。米开朗基罗终於一锤一凿地开始了。没有人不嘲笑他,没有人不鄙视他,所有人都认为他以卵击石。大卫就是麼诞生的,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大卫分开的双腿,正是米开朗基罗成功地利用了那条裂缝。上帝之意,竟成天作之美。大卫最初就勇敢地站立在佛罗伦斯市政厅广场之上,他似乎在向佛罗伦斯,向意大利宣布:这是佛罗伦斯的荣耀。(“感悟佛罗伦斯”之四,标题为编者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