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首先要学会善假于物

Deep-Sci:"-sci-"源自拉丁语的"scientia"(知识)

小科

物语

+

欲多则心散,心散则志衰,志衰则思不达也。

《专注:把事情做到极致的艺术》作者亚当·格雷萨认为:大脑的注意力是有限的。只有一次专注一件事,才能在充满干扰的世界,不浪费人生。

但是,如何才能够做到专注呢?

强行灌鸡汤?让人放弃所有其他事物/批评多任务并行/禁止频繁切换任务……?

这样的操作显然是没有指导价值的,也是不科学的。

个人认为,与其逃避,不如迎敌。

想做到专注,首先要学会善假于物。

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先学习一个小知识:支撑人类行为的,不仅是内部(头脑)知识,还有大量的外部(环境)知识。

01

“什么是外部知识?”

如果有人告诉你,人类的绝大多数知识都储存于外部世界,你是不是会觉得难以理解?

然而,这是认知心理学上一个确凿的观点。

不信?可以来实践一下。现在马上拿出一张白纸,默写你的笔记本键盘或者手机虚拟键盘的键位图。

是不是会突然感觉眼前一片模糊?精确默写键盘的键位图,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自然。

是的,我们能够使用键盘又快又准地打字,过程中根本无需看着键盘,但实际上,我们默写不出每一个键的确切位置。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细想一下,你会发现自己生活中充满了“熟悉的陌生人”。

为什么我们可以在头脑中的知识并不准确的情况下精确地进行操作呢?

因为,我们的外部世界中也储存着大量的知识。

在可认知的世界中,我们的行为是准确的、唯一的,做出一个行动,就不可能是另一个行动,往东走的同时,就不可能往西走。

但是,我们头脑中的知识和记忆却只有在某些时候是高度精准的,大部分的时候它们并不精确,尤其是处理日常事务的时候。不过,这并不妨碍我们做出正确的选择。

所以,精准的行动所需要的知识并不完全存于头脑中,还有一部分来自外部世界。

而作为人类,我们正是因为善于利用这一事实,最大限度地减少必学知识的数量或者是降低了对相关知识的广度、深度、准确度的要求,才能在自然竞争中胜出,迅速发展人类文明。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荀子·劝学》

02

“为什么需要外部知识?”

自古以来,人类都以自己的头脑为豪,但《人类简史》作者尤瓦尔·赫拉利认为,“聪明”的大脑并不是智人的专享。

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中赞美人类的认知能力:“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作品!他的理性是多么高尚!”

不过,过了三百多年,亨利·福特却挖苦道:“思考是世上最难的事情,这也许是只有少数人能够从事思考的原因。”

现代认知科学证实了亨利·福特的说法:“人类不常思考是因为我们的大脑不是用来思考,而是用来避免思考的。”

我们可以从一些具体的日常事务中发现,人类对世界的认知是模糊的。

通常来说,我们不需要非常精确地记忆某些信息,人类的认知遵循的规则是“够用就行”。

人们只需要记住物体的部分特征,用以应对目前的情况。

而不是遇到一件事情就直接看到最底层的逻辑,或者在记忆中存储最细颗粒度的物体特征。

我们记不住硬币上的头像、图案和文字,但能够把相似的两枚区分开来。

根据事情重要程度、要求的完成质量、工作速度的不同,我们在内部存储的知识量和外部知识的比例会做出相应的调整。

一旦知道在环境中可以找到所需要的知识,储存于头脑中的知识就只需精确到可以维持工作质量的程度。

这就是人类知识和记忆的普遍特性,形成这样的特点有两个原因。

首先,思考的时候,大脑这台“生化计算机”耗能巨大,我们需要节约脑力。

其次,大脑的记忆结构是组块式的,工作记忆容量很小,不能并行处理海量信息,所以就有一个筛选机制,即我们熟悉的“注意”。

可以说,大脑确实是思考的“吝啬鬼”,人类不是天然的“思想家”。

03

“如何用好外部知识?”

人们早就发现了这一点,并逐渐学会了主动地组织外部环境来支持自己的行为。

其中最常见的一个功能就是提醒,我们会把事情记录在日历上、记事本上,会设定手机闹钟,以在某个时间提醒你做某件事情。

这是一类非常微小的事情,但做好了的话就能对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

首先它可以弥补人脑记忆的不稳定性,把提醒转移到外部可以确保事情的完成,毕竟我们很难期待自己会在某个特定时刻正好想起某件事情。

其次,它可以减轻你的记忆负担,把头脑中的负担转移一部分到外部世界,这一步看起来微不足道,但意义重大。

人脑的机制是需要不断复述来完成内部知识的存储和转化,如果某件事情非常重要,它可能会时不时地冒出来。

问题是,如果我们不停地复述某项信息,就无法去做其他花费心思的事情。

焦虑由此而生,积累多了,就变成了无力感。

其实我们完全可以把这些事情“外化”出来,转移负担,从而保持足够的内部能量来处理真正重要的事情。

举一个例子,比如你在朋友家聚会,向她借了一本书。为了不忘记这件事情,你有两种做法。

第一种是把这件事记在脑子里,可能聊着聊着天你就会时不时检查自己是否记住了这件事。

第二种就是用好外部知识,比如你可以把车钥匙放在书上,这样一来,在告辞的时候一拿起车钥匙就会看见所借的书。如果连车钥匙也忘了,那也肯定会返回朋友家,因为没有钥匙就开不了车。

由于设置了外部环境,我们就能更好地在出门前享受朋友的相聚时光,而不是时不时提醒自己不要忘了带上书。

综上,个人的经验和建议也很简单:只把重要的事情纳入内部(头脑)知识范围。

比如:筛选出每一个阶段的重点任务、常规任务和边缘任务,将重点任务对应内部知识,常规任务对应每日提醒,边缘任务记在特定的记事本中。

这样一来,就可以真正排除干扰、心无旁骛。

“欲多则心散,心散则志衰,志衰则思不达也。

——《鬼谷子·本经阴符七术》

专注做一件事,花长时间把一件事做到极致,远胜于把一万件事做得平庸。

而组织强大的外部知识,正是帮你做到专注的重要保障。

产品创新篇必读经典之《设计心理学》

作者: [美] 唐纳德·A·诺曼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原作名: The Design of Everyday Things

译者: 小柯 / 张磊 / 何笑梅 / 欧秋杏

出版年: 2016-05-01

页数: 993

装帧: 平装

丛书: 设计心理学

ISBN: 9787508657202

去年今日2017.12.5:

创业需要莫名其妙的自信

(0)

相关推荐

  • 成为情绪稳定的成年人,从管理烦躁开始

    Via:Folio illustration agency 以下为朗读小姐姐全文音频 作者 | 琳子 & 晨希 审校 | 酷炫脑主创 朗读 | 胡恩 美工 | 老雕虫 编辑 | 坚果迪 生活和 ...

  • 还等什么...想让你变得更聪吗?? 来试试吧......

    你去健身房锻炼你的肌肉,你跑步或徒步锻炼你的耐力,但是你能做些什么来训练你的大脑呢?训练你的大脑不仅可以加快你的记忆力,还可以帮助你更快地学习.毕竟,一天中只有有限的几个小时.   虽然你不能像锻炼肌 ...

  • 如果将一个概念说清楚?学会用比喻,才会想得形象,说得更有条理

    职场的公众讲话,很多人最大的问题是两方面:没话说,感觉大脑空白:有话想说的时候,比较啰嗦.怎样才能有话说,并且还能说得条理清晰呢? 没话说:往往是思维不聚焦.比如你想买手机,到商场看了很多品牌.不同价 ...

  • 忙碌不等于高效:过好早上第一个2小时,就能高效过一天

    书海泛舟,人间清欢 这是书语人间为你解读的第599本书 <优化你的两小时> 大家好呀~ 今天,灵遥将为你带来一本新书,名字叫做<优化你的2小时>. 众所周知,忙碌并不等同于高效 ...

  • 大脑和头脑的不解之谜——你是什么?-3

    本文仅对翻译部分和评论申明原创 这篇被我自己误删了,导致中间漏了一部分,为了保持最后一次1月4日的内容完整度,我重新翻译了.同时还发生了一些事情,有人不断地在举报我的原创申明,所以可能翻译工作暂时要停 ...

  • “拖延症患者”的脑子里在想什么?

    神译局昨天 关注 过度思考是效率的大敌. 神译局是36氪旗下编译团队,关注科技.商业.职场.生活等领域,重点介绍国外的新技术.新观点.新风向. 编者按:明明有很多事需要做,却总是拖到最后一刻才开始,这 ...

  • 《思考的整理学》想让头脑越用越灵活?懂得「遗忘」是关键。

    书海泛舟,人间清欢 这是书语人间为你解读的第681本书 <思考的整理学> 大家好呀~ 今天,灵遥将继续为你带来<整理学的思考>一书的共读. 01. 大脑的整理 当我们还是孩子的 ...

  • “觉”醒而非“思”醒许多事情头脑知道,但...

    "觉"醒而非"思"醒 许多事情头脑知道, 但是面对很多考验时还是束手无策. 我们会因为学习知识产生自信心, 但是如果没有透过生活的体验,内化那些知识,知识就不具 ...

  • 高考作文:新高考作文“君子善假于物”写作指导

    新高考作文写作指导:君子善假于物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50字的文章. 黑暗中,石头愤愤不平地对身边的钻石说:"我不知道平时人们为什么把你抬得那么高,把你视作宝贝.现在你跟我 ...

  • 【阅读指导】新时代阅读,更需“善假于物”(南平)

    新时代阅读,更需"善假于物"-- 摘要:假如人的眼前只有一朵花,很容易静下心欣赏.在今天,再谈读屏不如读书甚至读屏有害,无异于印刷术普及后仍然倡导人们回过头去阅读羊皮书甚至竹木简. ...

  • 0158 善假于物

    在说话声音上,我很遗憾没有继承老妈的大嗓门,甚至因为性格相对内向,在人多或者不熟悉的场合,声音很小,她觉得我声音太小,经常会说我"别含着东西说话". 声音不怎么大的我,现在有客户或 ...

  • 『白领养生』善假于物-与电脑和平相处

    电脑对人体生理和心理方面的负面影响已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怎样才能减少危害呢? 增强自我保健意识:工作间隙注意适当休息,一般来说,电脑操作人员在连续工作1小时后应该休息10分钟左右.并且最好到操作室之外 ...

  • 善假于物——善用工具

    荀子劝学篇有些道,"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对于工具的使用,使得人成为了不同样的人. 有的人,通过对一个工具的使用,得以谋生,比如厨师.司机.瓦工之类. 有的人,通过对工具的使 ...

  • 善假于物(散文)

    善假于物 作者:陈张琳     编排:非    鱼 <劝学>里讲到:"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这句话的意思是:君子的本性和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只不过是善于利用和借 ...

  • 《道德经》智慧:水 善 利 万 物 而 不 争 , 处 众 人 之 所 恶 , 故 几 于 道 。

    原  文:上 善 若 水 .  水 善 利 万 物 而 不 争 ,  处 众 人 之 所 恶 , 故 几 于 道 . 释  文:大善就像水一样.水滋养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人们不喜欢的位置,所以水 ...

  • 肠胃经常“捣蛋”,日常要学会少吃2物、多吃3物

    日常生活中,除了中老年人由于消化系统的减弱出现肠胃不适,年轻人患胃病的人越来越多,主要因为他们在饮食上的不节律和生活上的不规律,导致出现了一些肠胃方面的疾病.而不难发现很多的肠胃不适的人们都有一个共性 ...

  • 《温莎:以房养房的最后机会》之六:善假于人

    一位做窗帘的兄弟抱怨:做一单,客人选方案,一家几口互相谦让,最后又分别掺乎,一时半晌定不下来.其实备选上千种,你初次一定蒙门儿,还不如问问兄弟这个专家,他一年经手上千套,一眼搭上就八九不离十,犯不上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