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传志:风口是机会,能不能抓住是能力

懂懂笔记

今日,由36氪和氪空间联合主办的“WISE2016独角兽大会”在北京举行。数十位顶级商业领袖、投资人以及独角兽公司CEO汇聚一堂,共同探讨当下中国经济市场环境。联想控股董事长、联想集团创始人柳传志在此次大会上接受采访时这样调侃道:“我没有马云那么阔,财务虽然自由,但是我相信比王石自由度还是大点儿。”

柳传志认为,在当下这个时代,站在风口上猪也能上天,这是机会。但能不能抓住机会,并且以后能不能待得住,这就是能力问题。

同时柳传志还表示:“相信随着时间的积累,如果中国的体制是走市场经济的道路,让民营企业充分发挥作用,我相信中国的技术创新是会走到前列的,所以只不过是时间没到而已。”

下面为部分对话实录

刘成城:很多年轻的创业者没经历过周期,可能您对互联网有一些看法,比如说前两年我们真的觉得互联网无所不能,什么东西都得+互联网,但现在也有些质疑,您怎么看这种创业者心态?

柳传志:在2000年前后的时候,已经有过一轮互联网高潮了。那轮高潮到今天,有一些很成功了(像BAT都是在那期高潮中),但是在那次高潮中也有很多做得很不错的知名公司衰败下去了。这里面的原因到底是什么,你能帮我说说吗?

刘成城:咱们今天请了很多独角兽CEO来,我觉得可能很多公司只是借了那个势起来,但是没有做一些立足长远的准备吧。我印象很深刻上次在湖畔上课听邵晓锋讲课,回来之后我跟我们同事说了一句话,我说我们自己公司做了5年了,我们要再做5年靠的不是又发现什么新的机会,或者是又有什么新的商业模式,而是我们能不能在人的方面、组织方面、企业文化方面做得更长远。所以我们在今年6月份开始提了这么一个概念,开始做一些更长的布局。但是我不知道我理解的是不是太肤浅,您怎么看?

柳传志:我总体觉得比如国家政策的变化,或者某一门行业技术的创新、业务模式的创新,都会给其他行业(或者本行业的企业)带来机会。

由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机会到来了,站在风口上猪也能上天,这是机会。但是抓住这个机会以后能不能待得住,这本身是能力的问题,不仅是机会的问题了。像片子里讲的抗击打,不断向前的能力,同时又要有根据形势怎么调整自己的战略,怎么凝聚队伍等等,这些东西是创业者必须要认真学习的,这些东西要是躲不过去的话,机会一过就会掉下来。

刘成城:这些道理好像我们都一直说,我们也接触一些比我们资历更浅一点的创业者,我也会跟他们讲一些我们的经历,可能我们觉得他们听懂了可能能省2个月、6个月的时间,但是为什么大家总是听不懂呢?

柳传志:懂和不懂都是这样的,由于你做了3、4年了,所以我们俩谈话的时候,我说什么是能力你就立刻能够想到。在你融了资以后,如果不做到一定程度,你的现金流就会断,那你于是就要去第二次融资,在第二次融资之前给人要有什么样的表现,等等,你会想到很多的问题,在这之中你也要想到你这个业务要分几块儿……如果你没有3、4年的经历,光给刚创业的小伙伴谈,他是听不明白的。

你在做天使投资,跟初创的人讲他拿了好的成果、好的项目,你要让他能听得明白的话,这你也得去琢磨,什么话他能听得明白。说了很多话也许对方听不明白,或者以后能够听明白(当时是听不明白的),你还得选择怎么去鼓励他们。

刘成城:最近某公司(20多美金的一个公司)要卖给另外一个公司,他问我退出以后应该做一点什么,他也有很多的迷茫。过去有些公司退出之后去做投资人,或者就玩儿去了,您觉得从您的价值观里面,符合您追求的,假设是您的话,会做一个什么样的事情。

柳传志:个人的追求是不一样的。

到我现在获得了两个自由:自由一:财务自由。我没有马云那么阔,财务虽然自由,但是我相信比王石自由度还是大点儿。自由二:时间自由。

你现在写的是要保持战斗继续前进,到我这个年龄段,我觉得我要换一个活法了,在这个活法之中我取得了两个自由,我就按这两个自由去生活。在我战斗的时候,我坚决想做的一件事情就是想要有中国人自己品牌的电脑,而且能站在世界的前列。

所以,假设我们那时候打不过人家(也许会败),但是我会重整旗鼓再来,那就是变成我的一个愿景。今天这家公司和另外一家公司,两个相碰的时候,可能要合成一家,他可能退出了获得了一笔钱,拿了这笔钱想干什么?完全是取决于他自己心里到底想做什么事儿。

我当时,在心里想做的事儿是定了一个目标的,所以我会绕一个圈再上。如果他已经做了那个事儿,那也许我宁可愿意在他的工作里,我认为他比我强,我支持。但是到了最后的终极大概就是这样,去享受财务自由和时间自由的愉快。

刘成城:我这个朋友是很迷盲的,因为他原来一直没有钱,突然有这么大一笔钱马上进口袋(超过1亿美金的现金),其实这是一个巨大的变化,会有一个迷盲,他跟我说他不知道干什么,他想休息两年才能想明白接下来做什么。他之前创业可能不是愿景驱动的,就是一个机会碰着了,所以他会迷盲。

柳传志: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创业目的,比如说有的人就是过不下去,生活非常艰难,找工作都找不着,然后就创业了,所以创业的目的真的是不一样的。

当这个人抓住了机会了,这时候他退出了拿了这笔钱以后,真要干什么他确实应该好好地学会思考,假定他不思考的话,这笔钱很快就会花出去,那他这个创业就跟北京郊区很多农村的农民占了一块宅基地,国家拿高价把宅基地买下来,然后他们就有了很多钱(这是真事儿),拿了这个钱就不知道怎么花了,就开始赌博、喝酒、兄弟之间打官司。

如果创业是这么碰到的机会,跟卖宅基地没有什么不同。因此拿到了这个钱以后,他可能不认真考虑下一步怎么做,那真的就没什么很大意义了。

所以今天你说创业者能不能变为企业家,实际上这里边有一个问题,就是你下边还有没有更高的追求。企业家和创业者的不同就是在于此,企业家要不停地有追求,还要能经得住击打,能经受住击打,能有追求的人失败的可能性还是非常大的,更重要的一条是要有学习能力(有智商、有情商),知道遇到什么事情该怎么调整自己、怎么制订战略、怎么带好队伍。所以光有那个还是不够的。

刘成城:最后我问一个历史性的话题(在联想也发生过)。我们今天在讨论的模式创新和技术创新,因为今年很多人说中国的创业环境不好(当然其实美国也没好到哪儿去),因为中国很多都是模式创新,又开始有很多技术创新。其实我也看了很多技术创新的公司,我觉得很多技术创新的公司真的离商业很远(除非你做的技术正好是现在产业链上需要的,有一些公司B2B式地采购你),这个争论在联想的历史上也是有的,您现在怎么看这个事儿。

柳传志:你的问题是中国的创新主要是模式创新过多、技术创新不够。

我这个观点是不同意的,我觉得是时间没到。中关村最开始的时候被人说成是骗子一条街、倒爷一条街。经过了十几年的发展以后,随着中国国力的强盛,资本认识到了重要性,中国的资本进来了以后(天使投资、风险投资)有了大量的钱,这样配套了以后才成功的,所以是需要时间的,过去中国连模式创新都没有。

我相信随着时间的积累,如果中国的体制是走市场经济的道路,让民营企业充分发挥作用,我相信中国的技术创新是会走到前列的,所以只不过是时间没到而已。

懂懂笔记

(0)

相关推荐